第17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中庶妃鈕鈷祿氏還送來一方端硯,想必是知道萬琉哈氏是個愛書之人,送文房四寶總不會出錯。
賀禮裏未必都是名貴的東西,畢竟很多份位低的嬪妃手頭緊,也送不出什麽貴重的物件。
多是送自己做的女紅居多,比如荷包和腰帶等等。
不管是什麽,總歸是心意,萬琉哈氏都笑納了,還讓稍微識字的文雪造冊記錄下來。
以後若是迴禮,也能根據上麵的來。
別是哪怕妃嬪送了貴重的禮物,萬琉哈氏沒能記住,迴了個不怎麽樣的,那就太失禮了一點。
萬琉哈氏自認她的記性還不錯,但是作為研究員最為謹慎,記錄出一丁點的差錯,很可能就會失敗,還得重新再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以後總歸不會輕易出錯。
金桂一邊收一邊給文雪報,讓她記下來,到最後不免有些奇怪。
各宮都送了,偏偏皇帝卻沒送,難不成之前送的就算上了?
她心裏念頭一過,很快就放下了,畢竟皇帝要不要賞,什麽時候賞,都不是自己能夠過問的。
佟佳氏知道後,也納悶康熙是不是太忙,把這事給忘了。
隔了幾天之後,李德全卻親自帶人送了好幾個大箱子過去不說,另外十幾個太監抬著好幾個大木架,浩浩蕩蕩去了重華宮。
這麽多人一起到了重華宮,把萬琉哈氏也驚著了。
她出去一看頓時十分詫異,康熙這是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要不是太監抬著木架進來,就像是來勢洶洶準備把自己拖出去一樣,怪嚇人的。
李德全拱手道:「娘娘,這是皇上的賞賜,就放在偏殿?」
偏殿已經收拾出來了,原本的家具都收進了庫房,免得空在外頭,還得宮人時常去打掃擦灰。
放的時間久了,還會舊,甚至容易壞掉,倒不如收起來。
如今偏殿空空蕩蕩的,正好放這些木架子。
萬琉哈氏一點頭,李德全揮揮手就示意太監抬著木架去了偏殿,沿著牆壁擺了一圈。
幾個大箱子也被抬了進來,她納悶裏頭究竟是什麽的時候,李德全已經讓人麻溜打開。
萬琉哈氏一看,才發現這幾個大箱子裏滿滿當當全是書!
她不由瞪圓了眼,又是驚訝又是感慨,康熙這真是會送。
比起送珠寶首飾,萬琉哈氏確實更喜歡這些書了。
滿屋子都是書本的墨香,她伸手輕輕撫過這些新淨的書冊,隨手拿起一本翻開,看得出這些全是謄抄本。
藏書閣裏有很多孤本,卻是不能輕易外借的,哪怕是臣子想看,也得親自過去看。
想要借出去是萬萬不能的,實在喜歡,那就隻能自個謄抄,或者出錢讓翰林院的小吏幫忙抄寫了。
另外孤本哪怕收藏得再好,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損壞,拿在手裏的次數越少越好。
所以康熙另外也讓翰林院的人花時間把孤本全都謄抄了好幾本,平日借閱看的都是謄抄本,孤本就能好好收藏在錦盒裏頭,能放得久一些。
一兩冊謄抄本不算什麽,幾大箱子送過來,那真是大手筆了!
李德全看萬琉哈氏眉眼開笑的模樣,就知道她對皇帝這個賞賜十分歡喜了,笑著問道:「奴才這就讓小的們小心些,把書冊都放在架子上?」
萬琉哈氏點點頭,其實她也可以自己來,不過如今這小身板病好後還有些孱弱,這點粗重功夫還是讓別人代勞算了。
李德全帶來的太監果然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把書冊都放置在架子上,擺得是整整齊齊。
萬琉哈氏讓金桂給太監們都發了賞錢,自然李德全那邊是最大的。
李德全笑著收下,讓太監們抬起空了的大箱子離開了。
等人一走,金桂才敢開口道:「娘娘,這麽多的書冊,皇上是把翰林院的藏書閣都搬空了嗎?」
萬琉哈氏笑著搖頭道:「藏書閣的書冊聽聞有上萬本,哪裏是能隨便搬空的?」
她摸著書冊愛不釋手,當場就挑了一本坐下開始看了起來。
金桂熟悉自家主子,之前從禦書房拿迴來一本書,萬琉哈氏連夜看完才放下,怎麽勸都沒用。
應該說萬琉哈氏沉迷在書本當中,外邊誰在說話都聽不見,叫宮女們十分無可奈何。
這會兒看她坐下了,金桂給清霞遞了個無奈的眼神。
她們能怎麽辦,隻能守在一邊,等萬琉哈氏盡快看完了。
果真等天色擦黑,萬琉哈氏還津津有味看著書。
這是一本遊記,有趣的並非是一個書生或者官員寫的,而是一個商人記錄了自己在絲綢之路通商之事,實屬難得。
傳統的絲綢之路隻有一條,就是沙漠之路,從漢代開始就是往西域通商。
但是到後世,認為廣義的絲綢之路並非隻有一條路,而是八條,陸上和海上分別有四條。
除了傳統的絲綢之路,陸上還包括了過江之路。
這裏的江就是鴨綠江,去的也是朝鮮半島,也可以叫做高麗國,一直作為附屬國存在,這條路也叫上貢之路。
另外是草原之路,走的就是蒙古草原到俄國。
這個時期跟俄國的關係還很緊張,過幾年康熙還會出兵在邊境驅逐俄國人,甚至動用上萬的兵力,歷經四年的功夫才停戰開始通商交流。
賀禮裏未必都是名貴的東西,畢竟很多份位低的嬪妃手頭緊,也送不出什麽貴重的物件。
多是送自己做的女紅居多,比如荷包和腰帶等等。
不管是什麽,總歸是心意,萬琉哈氏都笑納了,還讓稍微識字的文雪造冊記錄下來。
以後若是迴禮,也能根據上麵的來。
別是哪怕妃嬪送了貴重的禮物,萬琉哈氏沒能記住,迴了個不怎麽樣的,那就太失禮了一點。
萬琉哈氏自認她的記性還不錯,但是作為研究員最為謹慎,記錄出一丁點的差錯,很可能就會失敗,還得重新再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以後總歸不會輕易出錯。
金桂一邊收一邊給文雪報,讓她記下來,到最後不免有些奇怪。
各宮都送了,偏偏皇帝卻沒送,難不成之前送的就算上了?
她心裏念頭一過,很快就放下了,畢竟皇帝要不要賞,什麽時候賞,都不是自己能夠過問的。
佟佳氏知道後,也納悶康熙是不是太忙,把這事給忘了。
隔了幾天之後,李德全卻親自帶人送了好幾個大箱子過去不說,另外十幾個太監抬著好幾個大木架,浩浩蕩蕩去了重華宮。
這麽多人一起到了重華宮,把萬琉哈氏也驚著了。
她出去一看頓時十分詫異,康熙這是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要不是太監抬著木架進來,就像是來勢洶洶準備把自己拖出去一樣,怪嚇人的。
李德全拱手道:「娘娘,這是皇上的賞賜,就放在偏殿?」
偏殿已經收拾出來了,原本的家具都收進了庫房,免得空在外頭,還得宮人時常去打掃擦灰。
放的時間久了,還會舊,甚至容易壞掉,倒不如收起來。
如今偏殿空空蕩蕩的,正好放這些木架子。
萬琉哈氏一點頭,李德全揮揮手就示意太監抬著木架去了偏殿,沿著牆壁擺了一圈。
幾個大箱子也被抬了進來,她納悶裏頭究竟是什麽的時候,李德全已經讓人麻溜打開。
萬琉哈氏一看,才發現這幾個大箱子裏滿滿當當全是書!
她不由瞪圓了眼,又是驚訝又是感慨,康熙這真是會送。
比起送珠寶首飾,萬琉哈氏確實更喜歡這些書了。
滿屋子都是書本的墨香,她伸手輕輕撫過這些新淨的書冊,隨手拿起一本翻開,看得出這些全是謄抄本。
藏書閣裏有很多孤本,卻是不能輕易外借的,哪怕是臣子想看,也得親自過去看。
想要借出去是萬萬不能的,實在喜歡,那就隻能自個謄抄,或者出錢讓翰林院的小吏幫忙抄寫了。
另外孤本哪怕收藏得再好,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損壞,拿在手裏的次數越少越好。
所以康熙另外也讓翰林院的人花時間把孤本全都謄抄了好幾本,平日借閱看的都是謄抄本,孤本就能好好收藏在錦盒裏頭,能放得久一些。
一兩冊謄抄本不算什麽,幾大箱子送過來,那真是大手筆了!
李德全看萬琉哈氏眉眼開笑的模樣,就知道她對皇帝這個賞賜十分歡喜了,笑著問道:「奴才這就讓小的們小心些,把書冊都放在架子上?」
萬琉哈氏點點頭,其實她也可以自己來,不過如今這小身板病好後還有些孱弱,這點粗重功夫還是讓別人代勞算了。
李德全帶來的太監果然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把書冊都放置在架子上,擺得是整整齊齊。
萬琉哈氏讓金桂給太監們都發了賞錢,自然李德全那邊是最大的。
李德全笑著收下,讓太監們抬起空了的大箱子離開了。
等人一走,金桂才敢開口道:「娘娘,這麽多的書冊,皇上是把翰林院的藏書閣都搬空了嗎?」
萬琉哈氏笑著搖頭道:「藏書閣的書冊聽聞有上萬本,哪裏是能隨便搬空的?」
她摸著書冊愛不釋手,當場就挑了一本坐下開始看了起來。
金桂熟悉自家主子,之前從禦書房拿迴來一本書,萬琉哈氏連夜看完才放下,怎麽勸都沒用。
應該說萬琉哈氏沉迷在書本當中,外邊誰在說話都聽不見,叫宮女們十分無可奈何。
這會兒看她坐下了,金桂給清霞遞了個無奈的眼神。
她們能怎麽辦,隻能守在一邊,等萬琉哈氏盡快看完了。
果真等天色擦黑,萬琉哈氏還津津有味看著書。
這是一本遊記,有趣的並非是一個書生或者官員寫的,而是一個商人記錄了自己在絲綢之路通商之事,實屬難得。
傳統的絲綢之路隻有一條,就是沙漠之路,從漢代開始就是往西域通商。
但是到後世,認為廣義的絲綢之路並非隻有一條路,而是八條,陸上和海上分別有四條。
除了傳統的絲綢之路,陸上還包括了過江之路。
這裏的江就是鴨綠江,去的也是朝鮮半島,也可以叫做高麗國,一直作為附屬國存在,這條路也叫上貢之路。
另外是草原之路,走的就是蒙古草原到俄國。
這個時期跟俄國的關係還很緊張,過幾年康熙還會出兵在邊境驅逐俄國人,甚至動用上萬的兵力,歷經四年的功夫才停戰開始通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