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作者: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以說曾太醫是十分盡心盡力,每天把脈來調整藥方,才讓她恢復得這麽快了。
萬琉哈氏今早看著鏡子裏頭的人終於不是麵色慘白,而是帶著點紅潤了。再養一養,她這臉色就能白裏透紅了,下巴也不會那麽尖。
康熙點點頭,對曾太醫還是滿意的,轉頭提起了正事:「內務府那邊查了下帳,宮裏除了你的重華宮,其他幾個庶妃,還有冷宮那邊也缺了一些人,人不在,月銀卻是按月發了。」
他沒說的是,除了宮裏,另外還有暢春園和幾個行宮的人數都是對不上,人挪走了,名單上卻沒有劃掉,月銀依舊發放。
帳本是刻意做平了,但是可能以為沒有人會仔細查,在修繕和打掃的人數上就沒有刻意改,戶部一查就對不上了。
明顯人是少了,可是月銀卻多了,往迴一看這帳目就能看出端倪來。
萬琉哈氏一聽不由吃驚,這不是吃空餉嗎?
她小聲嘀咕,康熙還是聽見了,有些驚訝地挑眉道:「你還知道這個。」
軍隊裏也有這個問題,畢竟上戰場的時候有人失蹤了,可能被俘虜,也可能死了。
戰場屍橫遍野,有時候都分不清敵我,或者屍首不全辨認不出來,就有將領沒劃掉失蹤或者死掉的士兵而吃空餉。
雖說康熙已經盡量派人盯著,隨軍都有監軍,卻還是因為戰場訊息萬變,將在外有所不受,打上一個時間差。
之前幾年平三藩,前線亂糟糟的,消息紛雜。
康熙起初不知道,也是最近才漸漸發現端倪。
大前年耿精忠率部投降,前年尚之信投降,去年稱帝半年的吳三桂也病死了,康熙才感覺緩過氣來,如今也能騰出手來整治一番。
大軍那邊就算了,如果萬琉哈氏這邊不是因為他誤打誤撞避雨去了重華宮,宮裏和園子有人偷偷把多出來的月銀收進自己口袋的事還未必會被揭開。
其他幾個庶妃也是不受寵的,哪怕心知肚明,卻也不敢告狀的。
一來她們跟誰告,出去就能見上貴妃或者康熙嗎?
哪怕告上了,然後呢?
一時懲罰了內務府,可能撤掉幾個管事就算了。
但是她們以後還得活,就得仰仗內務府,根本不敢得罪。
萬琉哈氏想了想原身確實也是如此,哪怕後宮如今掌著內務的是貴妃,她也不可能一個人親自來,什麽都盯著,自然得用人,這些人都是內務府的。
可以說得罪了內務府,以後在宮裏的日子就要不好過了。
內務府那些欺上瞞下的人估計也是覺得沒人敢告發,才會如此膽大妄為。
哪知道一個月黑風高夜,康熙會忽然出現在重華宮呢?
隻能說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
康熙倒也不覺得膽小不敢告發的萬琉哈氏和其他嬪妃們有什麽錯,畢竟不說後宮嬪妃,就是他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依賴內務府。
他把萬琉哈氏叫來,告知此事,也是叫她心裏有數,算是給了一個交代。
「內務府總管朕已經撤掉了,底下人也清理了不少,都在慎刑司裏慢慢交代了。至於你們缺的那些人,內務府給你補上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康熙自然是知道內務府都送了什麽人來,萬琉哈氏又留下了哪些。
他跟內務府總管想的一樣,萬琉哈氏竟然留下兩個年紀大的宮女和兩個年紀很小的太監,實在是太心軟了一點,以後怕是要吃虧的。
康熙正想著,抬頭卻見萬琉哈氏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問道:「在想什麽?」
萬琉哈氏脫口而出道:「在想編號。」
這答案倒是出乎康熙意料之外:「什麽編號?」
萬琉哈氏是想到以前在實驗室的文件,未免放錯都會貼上編號,每一份資料都有屬於自己的編號,找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編號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一旦缺少一個編號,立刻就能發現。
文件資料是這樣,人不也是嗎?
隻要給每個人一個固定的編號,按照編號來發月銀,那麽就能立刻發現多了還是少了人的。
每個人記住自己的編號,哪怕是總管知道底下人數是多少,卻不可能記住每個人的編號。
想要隨意安插別人進來,又或者想要把多出來的月銀塞進自己的口袋,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萬琉哈氏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隻是覺得這樣一來,未必真的能徹底遏製莫名頂替和拿走別人月銀的事,起碼也能收斂很多。
康熙一聽,卻想得更多。
這樣的編號其實在暗衛當中已經用上,卻是取代名字。
畢竟這些暗衛一直見不得光,名字就是代號,死了話就會換上新人,依舊是一樣的代號,不必皇帝分神去記住不一樣的名字。
若是用在大軍當中,讓所有士兵都有編號,吃空餉的事確實能夠遏製不少。
哪怕是有人在戰場上犧牲了,屍首不全或者麵容損毀無法辨認出身份來,他們身上隻要有編號的木牌,就能立刻確認身份。
唯一的問題是,士兵們大多不識字,若是用編號,他們哪怕能讀卻未必能辨認出來。
拿著屬於自己編號的牌子,他們可能都認不出來的。
萬琉哈氏就提議道:「皇上,不如用阿拉伯數字,就要容易得多了。隻有十個數字,變化一番就能有許多的不同的編號,士兵學起來也比識字要簡單得多。」
萬琉哈氏今早看著鏡子裏頭的人終於不是麵色慘白,而是帶著點紅潤了。再養一養,她這臉色就能白裏透紅了,下巴也不會那麽尖。
康熙點點頭,對曾太醫還是滿意的,轉頭提起了正事:「內務府那邊查了下帳,宮裏除了你的重華宮,其他幾個庶妃,還有冷宮那邊也缺了一些人,人不在,月銀卻是按月發了。」
他沒說的是,除了宮裏,另外還有暢春園和幾個行宮的人數都是對不上,人挪走了,名單上卻沒有劃掉,月銀依舊發放。
帳本是刻意做平了,但是可能以為沒有人會仔細查,在修繕和打掃的人數上就沒有刻意改,戶部一查就對不上了。
明顯人是少了,可是月銀卻多了,往迴一看這帳目就能看出端倪來。
萬琉哈氏一聽不由吃驚,這不是吃空餉嗎?
她小聲嘀咕,康熙還是聽見了,有些驚訝地挑眉道:「你還知道這個。」
軍隊裏也有這個問題,畢竟上戰場的時候有人失蹤了,可能被俘虜,也可能死了。
戰場屍橫遍野,有時候都分不清敵我,或者屍首不全辨認不出來,就有將領沒劃掉失蹤或者死掉的士兵而吃空餉。
雖說康熙已經盡量派人盯著,隨軍都有監軍,卻還是因為戰場訊息萬變,將在外有所不受,打上一個時間差。
之前幾年平三藩,前線亂糟糟的,消息紛雜。
康熙起初不知道,也是最近才漸漸發現端倪。
大前年耿精忠率部投降,前年尚之信投降,去年稱帝半年的吳三桂也病死了,康熙才感覺緩過氣來,如今也能騰出手來整治一番。
大軍那邊就算了,如果萬琉哈氏這邊不是因為他誤打誤撞避雨去了重華宮,宮裏和園子有人偷偷把多出來的月銀收進自己口袋的事還未必會被揭開。
其他幾個庶妃也是不受寵的,哪怕心知肚明,卻也不敢告狀的。
一來她們跟誰告,出去就能見上貴妃或者康熙嗎?
哪怕告上了,然後呢?
一時懲罰了內務府,可能撤掉幾個管事就算了。
但是她們以後還得活,就得仰仗內務府,根本不敢得罪。
萬琉哈氏想了想原身確實也是如此,哪怕後宮如今掌著內務的是貴妃,她也不可能一個人親自來,什麽都盯著,自然得用人,這些人都是內務府的。
可以說得罪了內務府,以後在宮裏的日子就要不好過了。
內務府那些欺上瞞下的人估計也是覺得沒人敢告發,才會如此膽大妄為。
哪知道一個月黑風高夜,康熙會忽然出現在重華宮呢?
隻能說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
康熙倒也不覺得膽小不敢告發的萬琉哈氏和其他嬪妃們有什麽錯,畢竟不說後宮嬪妃,就是他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依賴內務府。
他把萬琉哈氏叫來,告知此事,也是叫她心裏有數,算是給了一個交代。
「內務府總管朕已經撤掉了,底下人也清理了不少,都在慎刑司裏慢慢交代了。至於你們缺的那些人,內務府給你補上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康熙自然是知道內務府都送了什麽人來,萬琉哈氏又留下了哪些。
他跟內務府總管想的一樣,萬琉哈氏竟然留下兩個年紀大的宮女和兩個年紀很小的太監,實在是太心軟了一點,以後怕是要吃虧的。
康熙正想著,抬頭卻見萬琉哈氏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問道:「在想什麽?」
萬琉哈氏脫口而出道:「在想編號。」
這答案倒是出乎康熙意料之外:「什麽編號?」
萬琉哈氏是想到以前在實驗室的文件,未免放錯都會貼上編號,每一份資料都有屬於自己的編號,找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編號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一旦缺少一個編號,立刻就能發現。
文件資料是這樣,人不也是嗎?
隻要給每個人一個固定的編號,按照編號來發月銀,那麽就能立刻發現多了還是少了人的。
每個人記住自己的編號,哪怕是總管知道底下人數是多少,卻不可能記住每個人的編號。
想要隨意安插別人進來,又或者想要把多出來的月銀塞進自己的口袋,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萬琉哈氏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隻是覺得這樣一來,未必真的能徹底遏製莫名頂替和拿走別人月銀的事,起碼也能收斂很多。
康熙一聽,卻想得更多。
這樣的編號其實在暗衛當中已經用上,卻是取代名字。
畢竟這些暗衛一直見不得光,名字就是代號,死了話就會換上新人,依舊是一樣的代號,不必皇帝分神去記住不一樣的名字。
若是用在大軍當中,讓所有士兵都有編號,吃空餉的事確實能夠遏製不少。
哪怕是有人在戰場上犧牲了,屍首不全或者麵容損毀無法辨認出身份來,他們身上隻要有編號的木牌,就能立刻確認身份。
唯一的問題是,士兵們大多不識字,若是用編號,他們哪怕能讀卻未必能辨認出來。
拿著屬於自己編號的牌子,他們可能都認不出來的。
萬琉哈氏就提議道:「皇上,不如用阿拉伯數字,就要容易得多了。隻有十個數字,變化一番就能有許多的不同的編號,士兵學起來也比識字要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