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力軍的陣型一亂,布防便算是不攻自破。
不過威遠炮的作用隻能發揮一小部分, 畢竟數量還是太少了,若想要解圍,還是得靠滁州那邊解圍後前來支援。
鄴沛茗命宋慶柏率領五百精兵,趁盧力軍的陣型亂了, 突出重圍,去滁州找救兵。眾部將勸她趁機離開,她嚴肅道:「此危急存亡之關頭,我焉能捨棄將士們而獨自苟活?當初是我帶你們出來的,我便要將你們完整地帶迴去!誓與將士們共存亡!」
鄴沛茗的話鏗鏘有力,說得將士們心頭一片火熱,頓時有人大聲唿和:「誓與將士們共存亡!」
有人起了頭,唿應的人便更多,士氣頓時十分高漲,在麵對敵軍時,也都是拚盡了全力。
滁州城內剛結束了戰火,盧力派來的兵馬始終不敵鄴沛茗的兵馬,便隻好撤圍退走。
滁州解圍後,朱光卿便對齊仲道:「眼下盧力、朱順康視大王為患,大軍必然會圍攻和州城,我們應該休整兵馬,立刻出發救援和州。」
李子建卻道:「將士們剛攻下揚州,隻休整了兩日便前來滁州,而滁州如今也是剛解困,將士們需要好生休息。和州那邊有鳥嘴銃、威遠炮,即使朱順康來了十萬兵馬,也不足為懼。況且大王沒有命令下來,我們不要妄動。」
雙方一番爭辯,齊仲才道:「目前為止,大王確實還未有命令傳來,可是在我領兵攻打滁州之初,大王便預料盧力會派兵前來收復滁州,故而大王才讓你們到滁州來匯合。她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事事都得請示了大王再行決斷,怕是要貽誤戰機。」
於是齊仲下令整備軍隊前往和州救援,而留下李子建及其七千義武軍駐守滁州城。
齊仲領兵到達孔夫山時與宋慶柏相遇了,在得到鄴沛茗的命令後,齊仲心中大定。
等他趕到和州城時,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已,不過因和州連著下了幾日的大雨,朱順康與盧力又下了命令攻城,故而朱順康軍中被淋雨得病的兵士並不少。又因多日都攻不下一座小城池,士氣下降。
齊仲便趁機攻伐,朱順康與盧力見對方援軍趕製,便連忙撤兵,從棲隱山退出和州地界,再迴到廬州休整。
鄴沛茗也鬆了一口氣,鳥銃軍的彈-藥都快用完了,若是援軍再晚來一些,她便得動用緊急情況下才使用的儲備在係統包裹裏的彈-藥了。
此戰勝了,鄴沛茗便立刻著手布防揚州與和州城,此兩處是金陵北岸的渡口,隻有派兵駐守、立為重鎮,才能為金陵加一道有力的防線。
當然,若想要拒北,最好還是攻下壽州等地,淮河與長江便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憑藉著淮河,進可望中原,退可拒北,故而向來都是兵家必要爭奪的地方。
孫良朋與鄴沛茗分析了接下來要以多少兵馬進攻廬州、壽州、濠州、泗州等,依照弱強的程度製定了先後的攻克順序的計劃。
鄴寧也從金陵運送了糧草與火-藥過來,等一切就緒,鄴沛茗又揮師北上,開啟了漫長的征途。
入夏後,江南等地總是大雨、小雨不斷,天氣潮濕又悶熱。
吳越各地安撫流民以及核驗戶籍、更新戶貼的事情也已經進入尾聲。為了趕上秋薯的種植,各州刺史紛紛親自到鄉間鼓勵農耕,連陳沅嵐也親自到常州代替鄴沛茗勸課農桑。
常州、蘇州、湖州都是江南最富庶的州府,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為證。隻因此處土地肥沃、稻穀的品種十分優良,每畝所產的糧食有五六石之多,比別處高出了一倍。
不過因多年的戰亂,以致民不聊生,農田被毀。後來徐知行等也曾下令恢復生產,不過又被鄴沛茗給攻占了下來,此時亟待恢復。
陳沅嵐在常州走了一圈後,便對常州刺史餘月道:「僅是官府到鄉間遊說、鼓勵百姓農耕是不夠的。因戰亂,百姓們食不果腹,也不講禮法,故而連耕牛都會殺了來吃。眼下各地壯力都去從軍了,剩下的都是婦孺,而他們力量小,須得藉助外力方能耕好一畝地。」
餘月腦筋轉的很快,他道:「官府可從別處買牛,可低價租賃給百姓。百姓沒有穀種的,也可向官府借,待豐收之時,再還給官府。」
陳沅嵐道:「大王常說仲逸心思細膩、極有主意,此事想來你已有章程,那麽此事便交由你去辦了。」
被一番誇獎,餘月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是!」
雖然餘月沒有在軍中任職了,可是到了文職官職上,他反而更能發揮所長。
而陳沅嵐,從前對政務之事接觸甚少,可是被鄴沛茗趕鴨子上架後,處理得便越發成熟。當初她對政務便已經有些獨特的見解,故而餘月等人並不會因為她參與處理政務便有別的意見。
陳沅嵐又去了蘇州一趟,隨即從湖州迴到金陵。
她剛迴到王府,鄴無雙便衝出來一把抱住了她的腰。已經七歲大的鄴無雙已經快長到了陳沅嵐的胸處,她這身高噌噌得長,任誰見了她都覺得她將來會和鄴沛茗一樣高。
「娘,你可算是迴來了!」鄴無雙抱著陳沅嵐不肯撒手,陳沅嵐這一去便是好幾個月,可憐她和兄長鄴碩被扔給了夫子們教導。
夫子們都是些嚴肅古板的讀書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讀書,那可真是折磨。
陳沅嵐迴來了,她便像是找到了救星,先委屈巴巴地表達她的思念之情,再找陳沅嵐求情:「娘,讀書好累,我能不能不讀書?」
不過威遠炮的作用隻能發揮一小部分, 畢竟數量還是太少了,若想要解圍,還是得靠滁州那邊解圍後前來支援。
鄴沛茗命宋慶柏率領五百精兵,趁盧力軍的陣型亂了, 突出重圍,去滁州找救兵。眾部將勸她趁機離開,她嚴肅道:「此危急存亡之關頭,我焉能捨棄將士們而獨自苟活?當初是我帶你們出來的,我便要將你們完整地帶迴去!誓與將士們共存亡!」
鄴沛茗的話鏗鏘有力,說得將士們心頭一片火熱,頓時有人大聲唿和:「誓與將士們共存亡!」
有人起了頭,唿應的人便更多,士氣頓時十分高漲,在麵對敵軍時,也都是拚盡了全力。
滁州城內剛結束了戰火,盧力派來的兵馬始終不敵鄴沛茗的兵馬,便隻好撤圍退走。
滁州解圍後,朱光卿便對齊仲道:「眼下盧力、朱順康視大王為患,大軍必然會圍攻和州城,我們應該休整兵馬,立刻出發救援和州。」
李子建卻道:「將士們剛攻下揚州,隻休整了兩日便前來滁州,而滁州如今也是剛解困,將士們需要好生休息。和州那邊有鳥嘴銃、威遠炮,即使朱順康來了十萬兵馬,也不足為懼。況且大王沒有命令下來,我們不要妄動。」
雙方一番爭辯,齊仲才道:「目前為止,大王確實還未有命令傳來,可是在我領兵攻打滁州之初,大王便預料盧力會派兵前來收復滁州,故而大王才讓你們到滁州來匯合。她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事事都得請示了大王再行決斷,怕是要貽誤戰機。」
於是齊仲下令整備軍隊前往和州救援,而留下李子建及其七千義武軍駐守滁州城。
齊仲領兵到達孔夫山時與宋慶柏相遇了,在得到鄴沛茗的命令後,齊仲心中大定。
等他趕到和州城時,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已,不過因和州連著下了幾日的大雨,朱順康與盧力又下了命令攻城,故而朱順康軍中被淋雨得病的兵士並不少。又因多日都攻不下一座小城池,士氣下降。
齊仲便趁機攻伐,朱順康與盧力見對方援軍趕製,便連忙撤兵,從棲隱山退出和州地界,再迴到廬州休整。
鄴沛茗也鬆了一口氣,鳥銃軍的彈-藥都快用完了,若是援軍再晚來一些,她便得動用緊急情況下才使用的儲備在係統包裹裏的彈-藥了。
此戰勝了,鄴沛茗便立刻著手布防揚州與和州城,此兩處是金陵北岸的渡口,隻有派兵駐守、立為重鎮,才能為金陵加一道有力的防線。
當然,若想要拒北,最好還是攻下壽州等地,淮河與長江便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憑藉著淮河,進可望中原,退可拒北,故而向來都是兵家必要爭奪的地方。
孫良朋與鄴沛茗分析了接下來要以多少兵馬進攻廬州、壽州、濠州、泗州等,依照弱強的程度製定了先後的攻克順序的計劃。
鄴寧也從金陵運送了糧草與火-藥過來,等一切就緒,鄴沛茗又揮師北上,開啟了漫長的征途。
入夏後,江南等地總是大雨、小雨不斷,天氣潮濕又悶熱。
吳越各地安撫流民以及核驗戶籍、更新戶貼的事情也已經進入尾聲。為了趕上秋薯的種植,各州刺史紛紛親自到鄉間鼓勵農耕,連陳沅嵐也親自到常州代替鄴沛茗勸課農桑。
常州、蘇州、湖州都是江南最富庶的州府,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為證。隻因此處土地肥沃、稻穀的品種十分優良,每畝所產的糧食有五六石之多,比別處高出了一倍。
不過因多年的戰亂,以致民不聊生,農田被毀。後來徐知行等也曾下令恢復生產,不過又被鄴沛茗給攻占了下來,此時亟待恢復。
陳沅嵐在常州走了一圈後,便對常州刺史餘月道:「僅是官府到鄉間遊說、鼓勵百姓農耕是不夠的。因戰亂,百姓們食不果腹,也不講禮法,故而連耕牛都會殺了來吃。眼下各地壯力都去從軍了,剩下的都是婦孺,而他們力量小,須得藉助外力方能耕好一畝地。」
餘月腦筋轉的很快,他道:「官府可從別處買牛,可低價租賃給百姓。百姓沒有穀種的,也可向官府借,待豐收之時,再還給官府。」
陳沅嵐道:「大王常說仲逸心思細膩、極有主意,此事想來你已有章程,那麽此事便交由你去辦了。」
被一番誇獎,餘月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是!」
雖然餘月沒有在軍中任職了,可是到了文職官職上,他反而更能發揮所長。
而陳沅嵐,從前對政務之事接觸甚少,可是被鄴沛茗趕鴨子上架後,處理得便越發成熟。當初她對政務便已經有些獨特的見解,故而餘月等人並不會因為她參與處理政務便有別的意見。
陳沅嵐又去了蘇州一趟,隨即從湖州迴到金陵。
她剛迴到王府,鄴無雙便衝出來一把抱住了她的腰。已經七歲大的鄴無雙已經快長到了陳沅嵐的胸處,她這身高噌噌得長,任誰見了她都覺得她將來會和鄴沛茗一樣高。
「娘,你可算是迴來了!」鄴無雙抱著陳沅嵐不肯撒手,陳沅嵐這一去便是好幾個月,可憐她和兄長鄴碩被扔給了夫子們教導。
夫子們都是些嚴肅古板的讀書人,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讀書,那可真是折磨。
陳沅嵐迴來了,她便像是找到了救星,先委屈巴巴地表達她的思念之情,再找陳沅嵐求情:「娘,讀書好累,我能不能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