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青州都占了,漳州便顯得不尷不尬,這些年來又因為豪族與兩任知府的緣故,每況愈下,好好的繁華之所都沒落了。


    趙雲安也跟著嘆氣。


    他倒是想讓漳州的水運也暢通起來,奈何淤積的問題難以解決。


    金管家想起金大舅疼外甥的勁兒,又說道:「不過舅少爺若是開口,金家定是願意費這個功夫的。」


    趙雲安一聽,卻搖頭道:「若是沒有長遠利益,隻靠舅舅補貼,這不是做生意的樣子。」


    他是想讓金家幫忙,但可沒想讓金大舅做虧本買賣,那樣跟掏自己腰包來填朝廷的窟窿有什麽不同,趙雲安自問還沒有這樣的高雅情操。


    金管家說了幾樣土產:「這些東西,金家原本也是要進貨的,不是在這裏,就是在那裏,多走幾日路,賺到的銀子也是一樣。」


    即使如此,趙雲安心底卻明白,要不是他這個大人擺著,金家那裏犯得著捨近求遠。


    趙雲安嘆氣道:「土產買賣薄利多銷,漳州原本也是有的。」


    金管家又道:「漳州也很適合種桑養蠶,蠶絲總是不愁賣的。」


    趙雲安也曾想過這個辦法,但考慮之後還是選擇了放棄。


    「一則成效太慢,桑葉也不是一日能養成的,養蠶也需要手藝,二則近幾年大魏天災人禍不斷,我不能讓百姓棄田養桑。」


    最重要的是,朝堂不穩,皇帝年老,太子年少,趙雲安總覺得心驚肉跳。


    金管家聽完也發愁了。


    「不如舅少爺寫一封信給老爺,老爺比小的見識多,指不定能幫忙上。」


    「再說吧。」


    趙雲安嘆氣,如果他開了口,金大舅肯定會鼎力相助,可趙雲安心底明白,想要扶持漳州府的生意,可不是能靠金大舅一個人撐起來的。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走著,漳州的雨也不像京城,下起來沒完沒了,淅淅瀝瀝的很不痛快。


    雖然打著傘,走了一會兒身上便濕漉漉的一層,趙雲安還好一些,因為常順那把傘一半都在他頭上。


    可惜再走也解決不了問題。


    「罷了,今天先迴去吧。」趙雲安嘆氣道。


    正要轉頭,忽然旁邊田地裏傳來聲音。


    「知府大人?」


    趙雲安定睛一看,倒是個熟麵孔:「老人家,今日下著雨,你怎麽還下地了?」


    金管家見狀,退後一步,擺出隨從的架勢來。


    地裏頭的正是張老漢,他有些狼狽的擦了擦手,憨笑著說:「這連這幾日都下雨,我怕地裏頭的菜被淹著,就過來看看。」


    他沒打傘,隻帶著一個鬥笠。


    趙雲安看了一眼,發現附近的地裏頭種的多是一些蔬菜。


    張老漢解釋道:「穀子早就收起來了,我想著地空著也是空著,便種上了一些菜,冬日裏收成不好,但也能賣幾個錢補貼家用。」


    這倒是漳州的一個好處,氣候夠暖和,冬天地裏頭還能種菜。


    趙雲安點了點頭:「快要過年了,家裏頭日子可還好?」


    張老漢忙不迭道:「都好都好,大傢夥兒都知道曹家倒了,等統計完人頭,明年良田就能分到手裏,一個個都憋著勁呢。」


    即使這良田不是白給的,可好歹種滿三年就是自家的,跟之前不一樣。


    一提起這事兒,張老漢滿臉喜氣:「有盼頭的難都不難,以前那日子才難,一年到頭眼前都是黑的。」


    「這都是託了大人的福。」


    趙雲安笑著謙虛了兩句:「是陛下治國有方,本官隻是盡了應盡職責。。」


    張老漢瞧他們身上的衣裳都濕了,便道:「大人,您幾個要不要往小老兒家裏頭去烤烤火。」


    趙雲安原本不打算打擾,但不知想到什麽又點了點頭。


    「那就叨擾了。」


    張老漢沒料到他居然真的答應,連聲笑道:「大人能來,小老兒家那,那就是屋子都亮堂了,就是讀書人說的那個,那個什麽……」


    「蓬蓽生輝。」金管家覺得這小老頭很是好玩。


    「就是蓬蓽生輝,祖墳都冒青煙了。」張老漢樂嗬嗬的說。


    「大人往這邊走,我家不遠,走幾步路就到了。」


    村裏頭的路還不如官道,下了雨,踩上去就是泥腳印。


    趙雲安腳上的皮靴都沾滿了泥巴,常順見了,便悶聲道:「大人,我背著你走。」


    「不用。」


    趙雲安可沒那個臉讓人背著走,他又不是殘廢。


    張老漢家就在村口,老漢還未進門,就大聲喊道:「有貴客來了,快把火爐子點上,再把點心果子拿出來招待。」


    裏頭一陣聲響,露出幾雙怯生生的眼睛來。


    「愣著做什麽,這是知府大人,還不跪下磕頭。」


    趙雲安忙道不用,可惜對麵的幾個大人小孩都已經跪下來,噗通一個個磕了頭。


    見狀,趙雲安倒是有些後悔過來打擾了。


    屋子裏已經點上了火爐,大概是剛生的火還不夠旺,家裏頭唯一一把椅子也被擦幹淨放好了。


    「大人您坐下歇一歇,烤烤火。」


    張老漢說著,又罵兒子不夠機靈,親自進廚房端了吃的出來。


    「老人家,不必忙活了,我們坐一坐就走。」


    張老漢卻已經忙起來:「大人能來,那是別人家盼都盼不來的福分,怎麽能不好好招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躺贏的科舉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若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若初並收藏躺贏的科舉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