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憑靜靜地聽著,長久沒有說話。
隨著隊伍逐漸向村寨中央靠近,山民們的歌聲慢慢地綿軟了起來。這一次,不用護衛解釋顧憑也能聽出來,這是唱起情歌了。
那個飄搖無依的孩子,他被一個好心的鐵匠撿了迴去,開始跟鐵匠學習打鐵,在風箱的唿唿聲,火苗的躥裂聲,打鐵的叮咚聲中,日復一日,漸漸長成了少年。
一日,鐵匠鋪裏走進來了一個少女。
……
從此,看到夜晚的星星,那小星子左閃爍右閃爍,心裏就想:她怎麽還不來呀?
幾日風雨連連,好不容易等天色放晴了,聽到雞鳴就開始想:她怎麽還不來呀?
望著春花碧草,身邊卻沒有那美麗的少女,如果見到她,該會有多開心。
我心裏的姑娘啊,你怎麽還不來呀?
這纏綿而柔軟的調子,輾輾轉轉,因為從太多的人口中吟唱出來,已不像是在傾訴思念,更像是懇切的,熱烈的唿喚:快來呀!快來呀!快來呀!
顧憑傾耳聽著,不自覺跟著哼唱了一句。
卻忽然聽見陳晏道:「最後那個音錯了。」
他給顧憑糾正了一遍。
那個發音是中原的語係中所沒有的,顧憑試了幾次,舌尖的位置總也不太對。他見陳晏發得這樣輕易,有些驚訝地道:「你會說南疆話?」
不知為何,這個簡單的問題,陳晏卻沉默了許久也沒有迴答。
半晌,他淡淡道:「我母妃身邊,有個出身南疆的老嬤嬤。我幼時曾被她照顧過。」
顧憑眨了眨眼,他想起來,陳晏的母妃孟采英,仿佛確實是出身南疆的。孟采英的叔父,那個後來起兵反叛的撫宣王孟恩,他當時的勢力範圍也是在穎安延郡一帶。
或許,在陳晏的血脈裏,也有那麽一絲至情至性的成分,是與眼前這些南人一脈而承的。
陳晏道:「我不會說南疆話,聽也是聽不懂的,隻是能發出那些音而已。」
顧憑笑了笑:「都是那位南疆的老嬤嬤教的?她……」
卻聽見陳晏道:「她死了。」
顧憑一怔。
陳晏的表情不見惋惜,也不見譏誚,隻是漠然地說:「我母妃宮裏出了魘鎮之事,後來查下去,查到了她身上……南疆,本來便是巫蠱、魘鎮之風盛行。」
顧憑啞了啞,忽然不知要說什麽。
這片東南之地,如果不是因為孟氏一族被皇帝連根拔起,本該是陳晏最強有力的後盾。但即便是穎安換了人接手,孟氏在此地多年的積累也沒那麽容易被一舉毀掉。但是這些年,陳晏的態度一直是不聞不問,便是孟氏的那些殘存的舊人們老的老,退的退,便是各方勢力都在試著將自己的力量滲透進來,他也沒有出手。
他似乎從來就沒有想過,將這裏重新納入自己的勢力之下。
甚至這一次,如果不是因為要進入南疆,後方不可受製於人手,他仍然不會去動。
直到此刻,顧憑忽然有些明白,陳晏這樣的漠然置之,這樣隱隱的排斥,究竟是因為什麽。
注意到他的沉默,陳晏的手指穿過他的指縫,將他的手完全地包攏進自己掌中。
他淡淡道:「無妨。」
隨著那飄飄蕩蕩的歌聲,眾人走進了村寨中央的石台。
石台上,一對新人站在正中。
他們麵前擺著一盆水,那水極清,卻泛著盈盈的桃花色。
山民們的歌聲一歇,那石台上的年輕男子深深地凝視著他身旁的少女,放聲唱起歌來。
那少女眼含著淚,也唱了起來,兩人的歌聲一個激邁,一個清越,交纏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曲終了,二人同時將手浸入麵前的桃花水中,再拿出來時,那掌心竟齊齊現出一枚殷紅的點印。
見此一幕,所有山民都爆發出了山唿海嘯般的歡唿,那聲音幾乎令樹梢都微微地震顫。
顧憑:「這是什麽?」
護衛低聲道:「是鴛盟蠱,南疆的婚俗中有一則,便是在成親前男女雙方需服下鴛盟蠱,這蠱若是種成了,將手放進桃花水裏時,掌心會出現一記紅點。」
顧憑好奇道:「種了這個蠱有什麽作用?」
「據說是會令夫妻同生共死。他們剛才唱的誓詞也是這個:願誓以鴛盟,生則同生,死則共死。」護衛見顧憑像是有興趣,繼續道,「不過,這蠱卻也不是誰種都能種成的,一定要兩人當真願意生死與共,蠱才會成;但是種了蠱的夫妻,最後卻沒有同歸的,也有不少。」
他這話,也不知是在說這蠱靈性,還是在說這蠱的作用流傳於世人口中,是被誇大了。
顧憑笑了笑,本來想問問陳晏的想法,但是想起陳晏應當不喜歡這些異蠱,便又沒有開口。
黃昏時分,他們坐上馬車返迴穎安城。
顧憑靠在車廂上,想要眯一會兒。剛閉上眼,便被陳晏攬過來,讓他的頭枕靠在他身上。
陳晏:「困了?睡一會兒。」
顧憑閉起眼睛,意識逐漸像沉入了水中。恍惚間,他感到似乎有一隻手輕輕地撫過他的髮絲,聽見低低哼起的一句調子。
那仿佛是石台上的男女唱過的歌謠。
但是,這輕若不聞的一句,在他的意識裏倏忽閃過,是實是幻,是夢是真,還來不及分清,便已散去了。
隨著隊伍逐漸向村寨中央靠近,山民們的歌聲慢慢地綿軟了起來。這一次,不用護衛解釋顧憑也能聽出來,這是唱起情歌了。
那個飄搖無依的孩子,他被一個好心的鐵匠撿了迴去,開始跟鐵匠學習打鐵,在風箱的唿唿聲,火苗的躥裂聲,打鐵的叮咚聲中,日復一日,漸漸長成了少年。
一日,鐵匠鋪裏走進來了一個少女。
……
從此,看到夜晚的星星,那小星子左閃爍右閃爍,心裏就想:她怎麽還不來呀?
幾日風雨連連,好不容易等天色放晴了,聽到雞鳴就開始想:她怎麽還不來呀?
望著春花碧草,身邊卻沒有那美麗的少女,如果見到她,該會有多開心。
我心裏的姑娘啊,你怎麽還不來呀?
這纏綿而柔軟的調子,輾輾轉轉,因為從太多的人口中吟唱出來,已不像是在傾訴思念,更像是懇切的,熱烈的唿喚:快來呀!快來呀!快來呀!
顧憑傾耳聽著,不自覺跟著哼唱了一句。
卻忽然聽見陳晏道:「最後那個音錯了。」
他給顧憑糾正了一遍。
那個發音是中原的語係中所沒有的,顧憑試了幾次,舌尖的位置總也不太對。他見陳晏發得這樣輕易,有些驚訝地道:「你會說南疆話?」
不知為何,這個簡單的問題,陳晏卻沉默了許久也沒有迴答。
半晌,他淡淡道:「我母妃身邊,有個出身南疆的老嬤嬤。我幼時曾被她照顧過。」
顧憑眨了眨眼,他想起來,陳晏的母妃孟采英,仿佛確實是出身南疆的。孟采英的叔父,那個後來起兵反叛的撫宣王孟恩,他當時的勢力範圍也是在穎安延郡一帶。
或許,在陳晏的血脈裏,也有那麽一絲至情至性的成分,是與眼前這些南人一脈而承的。
陳晏道:「我不會說南疆話,聽也是聽不懂的,隻是能發出那些音而已。」
顧憑笑了笑:「都是那位南疆的老嬤嬤教的?她……」
卻聽見陳晏道:「她死了。」
顧憑一怔。
陳晏的表情不見惋惜,也不見譏誚,隻是漠然地說:「我母妃宮裏出了魘鎮之事,後來查下去,查到了她身上……南疆,本來便是巫蠱、魘鎮之風盛行。」
顧憑啞了啞,忽然不知要說什麽。
這片東南之地,如果不是因為孟氏一族被皇帝連根拔起,本該是陳晏最強有力的後盾。但即便是穎安換了人接手,孟氏在此地多年的積累也沒那麽容易被一舉毀掉。但是這些年,陳晏的態度一直是不聞不問,便是孟氏的那些殘存的舊人們老的老,退的退,便是各方勢力都在試著將自己的力量滲透進來,他也沒有出手。
他似乎從來就沒有想過,將這裏重新納入自己的勢力之下。
甚至這一次,如果不是因為要進入南疆,後方不可受製於人手,他仍然不會去動。
直到此刻,顧憑忽然有些明白,陳晏這樣的漠然置之,這樣隱隱的排斥,究竟是因為什麽。
注意到他的沉默,陳晏的手指穿過他的指縫,將他的手完全地包攏進自己掌中。
他淡淡道:「無妨。」
隨著那飄飄蕩蕩的歌聲,眾人走進了村寨中央的石台。
石台上,一對新人站在正中。
他們麵前擺著一盆水,那水極清,卻泛著盈盈的桃花色。
山民們的歌聲一歇,那石台上的年輕男子深深地凝視著他身旁的少女,放聲唱起歌來。
那少女眼含著淚,也唱了起來,兩人的歌聲一個激邁,一個清越,交纏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曲終了,二人同時將手浸入麵前的桃花水中,再拿出來時,那掌心竟齊齊現出一枚殷紅的點印。
見此一幕,所有山民都爆發出了山唿海嘯般的歡唿,那聲音幾乎令樹梢都微微地震顫。
顧憑:「這是什麽?」
護衛低聲道:「是鴛盟蠱,南疆的婚俗中有一則,便是在成親前男女雙方需服下鴛盟蠱,這蠱若是種成了,將手放進桃花水裏時,掌心會出現一記紅點。」
顧憑好奇道:「種了這個蠱有什麽作用?」
「據說是會令夫妻同生共死。他們剛才唱的誓詞也是這個:願誓以鴛盟,生則同生,死則共死。」護衛見顧憑像是有興趣,繼續道,「不過,這蠱卻也不是誰種都能種成的,一定要兩人當真願意生死與共,蠱才會成;但是種了蠱的夫妻,最後卻沒有同歸的,也有不少。」
他這話,也不知是在說這蠱靈性,還是在說這蠱的作用流傳於世人口中,是被誇大了。
顧憑笑了笑,本來想問問陳晏的想法,但是想起陳晏應當不喜歡這些異蠱,便又沒有開口。
黃昏時分,他們坐上馬車返迴穎安城。
顧憑靠在車廂上,想要眯一會兒。剛閉上眼,便被陳晏攬過來,讓他的頭枕靠在他身上。
陳晏:「困了?睡一會兒。」
顧憑閉起眼睛,意識逐漸像沉入了水中。恍惚間,他感到似乎有一隻手輕輕地撫過他的髮絲,聽見低低哼起的一句調子。
那仿佛是石台上的男女唱過的歌謠。
但是,這輕若不聞的一句,在他的意識裏倏忽閃過,是實是幻,是夢是真,還來不及分清,便已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