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帶我去看看!”
薑澤聞言來了興趣,於是在楊博的陪同下,朝著雞舍後麵走去。
一路上薑澤可以發現,四周山頭都是用極為細密的鐵絲網攔住的,高度也就兩米高度左右,家養的土雞都是群居性動物,不會說會跑到山林裏去,每天早上從雞舍放出來覓食或者喂養,到了天黑就會自動迴到雞舍裏,鴨子、大鵝也是如此,好養,也好管理。
可以看到足有半人深的豬苓草群之中雞鴨亂竄著,發出高歌的聲音,雖然上麵有一層淡淡的白雪,但依舊沒能阻止這些雞鴨的活性,啄食著草葉,然後雞舍裏也有玉米喂養,也會自己刨地抓蟲這些,個頭都很大。
原本土雞的個頭都是有限製的,最重也不會超過三斤左右的毛重,但是現在看來這裏的雞差不多都有四五斤的重量,可見豬苓草對於這些牲畜的改變。
來到雞舍,薑澤看了一下,長兩百米,寬五十米的廠房足有三個,高度一丈,其中用木質的籠子分開均勻十平方的雞舍,分為兩層,其中有食槽,水槽,室內有加溫器,免得冬天雞鴨被凍死,通風效果也不錯,也有專人的打掃衛生的人。
雞場招了十個員工,都是本村的,開的工資是三千五一個月不包住,管一頓吃的,在農村這樣的工資比起一年種四五畝地要劃算得多了,而且還有年底福利,一年也能拿上五六萬的工資,而且工資也是每月五號定時發放,所以村裏不少不出門打工的,都在養殖場工作,大概養殖場就能提供四五十個工作崗位。
見到薑澤他們到來,這些叔叔嬸嬸們都很熱情的打招唿,養雞並不是什麽很累的活,唯一要做的就是三天一次的雞舍清理,以及為食,還有就是到了產卵期要到外麵的草叢裏撿雞蛋,每天下午把雞群收迴雞舍之後的工作,但相比起種地還是比較輕鬆的。
三個雞舍,每五個人負責一個雞舍,以及孵化區,工作算是很輕鬆的。而且養雞場也是養殖場第一個開始投入生產的,現在雖然隻有一個雞舍都沒滿,人數也隻有四五個人,但是規劃在哪裏,隻要等到數量達到,招人都是很簡單是,就算本村有些人不願意做,別的村也有大把的人做,就算是外村的,也會在給他們提供食宿。
薑澤一一和他們打招唿,然後走到後麵隔離開的兩個區域。
這兩個區域並不大,分別也就五六畝地的樣子,單獨建造了兩個一千平方的雞舍,但是其中的雞卻是少得可憐。
“這左邊的就是野雞區,右邊的是混合區,總共有四十六隻野雞,都是經過之前的那幾隻小野雞產卵孵化之後增加的,現在估計躲在草叢裏!
這便是混養區,野公雞和家母雞配種產卵之後孵化的有八十多隻,但是養活的隻有六十四隻,外表跟野雞沒什麽差別,比起家雞更有活力,飛不高但是比起家雞要強一些,肉質的話也很不錯,這兩區明年是大力培養的區域,四周都是全封閉式的!”
楊波介紹到,薑澤看了一眼四周就發現了與下麵的雞場不同的地方,四周加上頭頂都是用同樣細密的鐵絲網全部覆蓋住,就是為了避免野雞飛走了,還安裝了不少的監控。
一旁一位工作人員拿來平板電腦鏈接了監控畫麵,找到了野雞活動的畫麵遞給薑澤,薑澤看了看連連點頭。
“這兩種可以作為這裏的特色,大力宣傳,就算到時候不用運到魔都去,就在本地幾個市也能有大銷量,我們不求銷往全國,畢竟產量有極限,但是最少要做到銷路不愁,不能將這些東西都砸在自己手裏了!”
薑澤說道,眾人聞言紛紛記在心裏。
接著眾人上車迴到村委去吃了午飯,下午接著到上麵最後一處去視察養豬場。
養豬場建在主河道最上麵,也是以往的人戶完結的地方,這裏形成了一個山穀,四周加起來有近五十畝的平地,在這裏遠離河流,靠山而建的養豬場,同時還耗費了巨大的工程將河流改道距離豬場幾百米之外,避免汙染水源。
“豬舍是十米乘五十米,一共二十個,每個豬舍能容納五百頭豬,所有的豬舍能圈養一萬頭豬,現如今小豬仔隻有一百四十多頭,都是提前在本地訂購的,上個月豬舍完工之後捉迴來的,都是本地豬,沒有外來的豬,也有外地豬場聯係我們願意給我們提供小豬仔,但是我們拒絕了,外地的豬瘟很大,本地豬更適合這裏的環境,加上衛生和防疫方麵我們都是充分的一樣不少,這樣也可以避免會產生瘟疫!”
楊博介紹到,說完他繼續說道:“隻是這樣一來的話,豬場要成規模至少也要等幾年才行,而且豬場管理的話,人手要求很多,因為不能放養,所以每隔兩天就要清理豬圈,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每一個廠房都需要四五個人管理,所有廠房全部養滿豬之後,到時候交叉管理,可以提供至少五十個崗位!”
“現在的話,因為隻有一百多頭豬崽,所以隻招了四個人管理,明年的話,所有的母豬會被專門養在單獨的圈舍裏配種,這裏的小豬仔之中母豬有六十頭,另外購買的本地成年母豬還有二十頭,這二十頭現在已經開始配種,在另外的專門為母豬建造的豬舍裏,預計明年每一頭豬兩次配種,平均每次五頭豬崽,年底能有二百頭小豬仔。
而另外的六十頭在明年年底成年之後也會進入到配種期,到後年年底就預計能增加一千頭豬崽,另外我們也已經高價預定了農戶家裏的小豬仔,但依舊是數量增長有限,要達到一萬頭總量至少要三年時間,每年出欄的隻能是公豬,數量也不會多!”
聽到介紹,薑澤心裏清楚,不接受外來的豬崽,想要將所有的豬舍都填滿的話,沒有幾年時間是做不到的,所以母豬和種豬是重中之重。不過他倒是不擔心什麽。
前幾年不掙錢也是在預料之中,能保本就不錯了,等到自己的種苗形成循環之後才是掙錢的時候。當初投資這些也沒想著能掙大錢,最主要的就是想著為村裏提供一些就業崗位,等所有的都進入正軌之後,隻要每年的收入和支出能夠持平不虧錢就算賺了,有些小利潤他也看不上,說白了還是為了能給村裏那些不出門的人一個出路,畢竟到了他們這一代誰還願意種地?
薑澤聞言來了興趣,於是在楊博的陪同下,朝著雞舍後麵走去。
一路上薑澤可以發現,四周山頭都是用極為細密的鐵絲網攔住的,高度也就兩米高度左右,家養的土雞都是群居性動物,不會說會跑到山林裏去,每天早上從雞舍放出來覓食或者喂養,到了天黑就會自動迴到雞舍裏,鴨子、大鵝也是如此,好養,也好管理。
可以看到足有半人深的豬苓草群之中雞鴨亂竄著,發出高歌的聲音,雖然上麵有一層淡淡的白雪,但依舊沒能阻止這些雞鴨的活性,啄食著草葉,然後雞舍裏也有玉米喂養,也會自己刨地抓蟲這些,個頭都很大。
原本土雞的個頭都是有限製的,最重也不會超過三斤左右的毛重,但是現在看來這裏的雞差不多都有四五斤的重量,可見豬苓草對於這些牲畜的改變。
來到雞舍,薑澤看了一下,長兩百米,寬五十米的廠房足有三個,高度一丈,其中用木質的籠子分開均勻十平方的雞舍,分為兩層,其中有食槽,水槽,室內有加溫器,免得冬天雞鴨被凍死,通風效果也不錯,也有專人的打掃衛生的人。
雞場招了十個員工,都是本村的,開的工資是三千五一個月不包住,管一頓吃的,在農村這樣的工資比起一年種四五畝地要劃算得多了,而且還有年底福利,一年也能拿上五六萬的工資,而且工資也是每月五號定時發放,所以村裏不少不出門打工的,都在養殖場工作,大概養殖場就能提供四五十個工作崗位。
見到薑澤他們到來,這些叔叔嬸嬸們都很熱情的打招唿,養雞並不是什麽很累的活,唯一要做的就是三天一次的雞舍清理,以及為食,還有就是到了產卵期要到外麵的草叢裏撿雞蛋,每天下午把雞群收迴雞舍之後的工作,但相比起種地還是比較輕鬆的。
三個雞舍,每五個人負責一個雞舍,以及孵化區,工作算是很輕鬆的。而且養雞場也是養殖場第一個開始投入生產的,現在雖然隻有一個雞舍都沒滿,人數也隻有四五個人,但是規劃在哪裏,隻要等到數量達到,招人都是很簡單是,就算本村有些人不願意做,別的村也有大把的人做,就算是外村的,也會在給他們提供食宿。
薑澤一一和他們打招唿,然後走到後麵隔離開的兩個區域。
這兩個區域並不大,分別也就五六畝地的樣子,單獨建造了兩個一千平方的雞舍,但是其中的雞卻是少得可憐。
“這左邊的就是野雞區,右邊的是混合區,總共有四十六隻野雞,都是經過之前的那幾隻小野雞產卵孵化之後增加的,現在估計躲在草叢裏!
這便是混養區,野公雞和家母雞配種產卵之後孵化的有八十多隻,但是養活的隻有六十四隻,外表跟野雞沒什麽差別,比起家雞更有活力,飛不高但是比起家雞要強一些,肉質的話也很不錯,這兩區明年是大力培養的區域,四周都是全封閉式的!”
楊波介紹到,薑澤看了一眼四周就發現了與下麵的雞場不同的地方,四周加上頭頂都是用同樣細密的鐵絲網全部覆蓋住,就是為了避免野雞飛走了,還安裝了不少的監控。
一旁一位工作人員拿來平板電腦鏈接了監控畫麵,找到了野雞活動的畫麵遞給薑澤,薑澤看了看連連點頭。
“這兩種可以作為這裏的特色,大力宣傳,就算到時候不用運到魔都去,就在本地幾個市也能有大銷量,我們不求銷往全國,畢竟產量有極限,但是最少要做到銷路不愁,不能將這些東西都砸在自己手裏了!”
薑澤說道,眾人聞言紛紛記在心裏。
接著眾人上車迴到村委去吃了午飯,下午接著到上麵最後一處去視察養豬場。
養豬場建在主河道最上麵,也是以往的人戶完結的地方,這裏形成了一個山穀,四周加起來有近五十畝的平地,在這裏遠離河流,靠山而建的養豬場,同時還耗費了巨大的工程將河流改道距離豬場幾百米之外,避免汙染水源。
“豬舍是十米乘五十米,一共二十個,每個豬舍能容納五百頭豬,所有的豬舍能圈養一萬頭豬,現如今小豬仔隻有一百四十多頭,都是提前在本地訂購的,上個月豬舍完工之後捉迴來的,都是本地豬,沒有外來的豬,也有外地豬場聯係我們願意給我們提供小豬仔,但是我們拒絕了,外地的豬瘟很大,本地豬更適合這裏的環境,加上衛生和防疫方麵我們都是充分的一樣不少,這樣也可以避免會產生瘟疫!”
楊博介紹到,說完他繼續說道:“隻是這樣一來的話,豬場要成規模至少也要等幾年才行,而且豬場管理的話,人手要求很多,因為不能放養,所以每隔兩天就要清理豬圈,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每一個廠房都需要四五個人管理,所有廠房全部養滿豬之後,到時候交叉管理,可以提供至少五十個崗位!”
“現在的話,因為隻有一百多頭豬崽,所以隻招了四個人管理,明年的話,所有的母豬會被專門養在單獨的圈舍裏配種,這裏的小豬仔之中母豬有六十頭,另外購買的本地成年母豬還有二十頭,這二十頭現在已經開始配種,在另外的專門為母豬建造的豬舍裏,預計明年每一頭豬兩次配種,平均每次五頭豬崽,年底能有二百頭小豬仔。
而另外的六十頭在明年年底成年之後也會進入到配種期,到後年年底就預計能增加一千頭豬崽,另外我們也已經高價預定了農戶家裏的小豬仔,但依舊是數量增長有限,要達到一萬頭總量至少要三年時間,每年出欄的隻能是公豬,數量也不會多!”
聽到介紹,薑澤心裏清楚,不接受外來的豬崽,想要將所有的豬舍都填滿的話,沒有幾年時間是做不到的,所以母豬和種豬是重中之重。不過他倒是不擔心什麽。
前幾年不掙錢也是在預料之中,能保本就不錯了,等到自己的種苗形成循環之後才是掙錢的時候。當初投資這些也沒想著能掙大錢,最主要的就是想著為村裏提供一些就業崗位,等所有的都進入正軌之後,隻要每年的收入和支出能夠持平不虧錢就算賺了,有些小利潤他也看不上,說白了還是為了能給村裏那些不出門的人一個出路,畢竟到了他們這一代誰還願意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