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關心的函穀關外,此時已經是屍橫遍野。在這片車不方軌,馬不並轡的幽幽穀地,五國聯軍士卒的屍體已經堆積的快要與函穀關高聳的城牆平齊。
即使如此,麵對秦軍的奮勇抵抗,函穀關依舊橫亙在五國聯軍的麵前,讓他們使出了渾身解數都奈何不得。
再加上五國聯軍私底下齷齪不斷,就算周王室代表姬沭一直在充當和事佬,五國將領之間的裂痕也難以修複。
這樣的局麵導致了五國聯軍時常在函穀關外徘徊,卻絲毫不敢冒進。
他們這些將領要在五國聯軍統帥楊懷軍的軍帳中吵嚷半天才能下定主意,到底是攻是圍。
這樣斷斷續續的攻擊讓呂不韋、蒙驁、郝宇傑率領的秦國大軍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才能夠一直將五國聯軍拒之於外。
周王室代表姬沭看著巍峨聳立的函穀關,其實他的心裏已經非常明白,靠著心不齊的五國聯軍已經無法再攻破眼前的函穀關。
隻是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此次五國合縱乃是周赧王出麵一力促成的事情。
周王室現在已經成騎虎難下之勢,一旦讓秦國騰出手來,首先就會對周王室進行慘烈的報複。
從秦昭襄王稱帝就足以看出秦國君臣對於周王室連表麵上的尊敬都不屑於為之,一旦讓秦國躲過這麽一劫,周王室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單單憑借洛邑數裏之地是萬萬不能與秦國一爭長短,那時候難道要周王室低頭認罪嗎?
現在的五國聯軍之統帥已經是各懷心思,根本不迴去顧及周王室的想法,作為距離秦國最遠的齊國將領楊懷軍已經不想再繼續攻伐函穀關。
而齊國的世仇燕國粟腹同樣如此,魏國晉鄙想的隻是能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若不能當以保存實力為重。
五國聯軍中隻有韓國申高明還在一力說服他們去將岌岌可危的函穀關拿下,不能讓五國合縱白白浪費。
一時間五國聯軍竟然陷入了一片僵局之中,個人自有個人的心思,誰也說服不了誰。
關內的呂不韋等人也加緊將日夜操勞的士卒們休整起來,器械營在不停的準備著守城的滾石,函穀關是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刻被聯軍攻破。
就在函穀關局勢僵持不下的時候,齊國君太後的信使終於是抵達了函穀關外。
這封君太後的信件猶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楊懷軍看完之後當即決定,齊國退兵。
他甚至沒有知會其餘的四國將領,自顧自的帶領齊國剩餘的十萬軍隊退出了這條狹長的穀地。
齊人的退兵引發了五國聯軍的連鎖反應,燕國粟腹、魏國晉鄙亦加入了進來。
明知事不可為的申高明隻能喟然長歎一聲,帶著麾下人馬向後退卻。
呂不韋看著聯軍終於退去,這才徹底把心放迴到肚子裏麵。
他本來想要安排士卒前去追擊,不過看到士卒們臉上疲憊不堪的表情,命令到了嘴邊還是沒有下達下去。
五國合縱攻伐秦國的鬧劇終於落下了帷幕,齊、魏、韓、燕、周盡起七十五萬大軍合縱攻秦,在付出三十萬傷亡之後僅僅獲得武遂、澠池、焦城、曲沃等區區幾座大城,在秦人函穀關麵前終於慘淡收場。
秦人也不好過,他們咬著牙擠出最後一點力量,終於是成功收下了函穀關。
不過這一次五國合縱對於秦國來說亦是雪上加霜,秦國君臣本來想要憑借關中沃土在短短幾年就恢複過來。
經過這一次之後,這項計劃必須再往後延續幾年了。就連蜀郡郡守李冰的都江堰計劃秦孝文王也隻能無奈取消,隻能秦國恢複之後再行處理。
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削弱的時候,唯有置身事外的趙國沒有受到一丁點連累,甚至還通過楚國送來的五十萬石糧食渡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時期。
所以等趙括迴轉邯鄲的時候,受到了趙國文武群君乃至趙國百姓的熱烈歡迎。
還沒等趙括喘上一口氣,趙孝成王的內侍成亮就已經來到趙府,將風塵仆仆準備洗漱一番的趙括硬是拉到了趙王宮之中。
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虞卿、樓昌四人已經在這座趙括非常熟悉的議事大殿做好了,看樣子就是等待馬服君趙括的到來。
趙括剛剛坐在自己的坐塌上,趙孝成王邁著矯健的步伐緊接著走了進來。
“哈哈,馬服君在齊國幹得非常不錯,寡人甚是滿意!”
趙括沒有誌得意滿,反而謙遜的表示道:“不敢當大王謬讚,若不是大王坐鎮邯鄲運籌帷幄鼎力支持,臣下萬不能取得如此戰果!”
奉承話誰都願意聽,更何況是自己現在非常欣賞的趙括。隻是趙孝成王哈哈大笑,就連後槽牙不經曆的都顯露了出來:“哈哈,趙國有馬服君乃是萬幸。既然馬服君縱橫沙場無人能敵,寡人就加封馬服君為大將軍,繼續為國效力!”
趙括在長平、上穀以及齊國西麵立下的赫赫戰功已經不能讓他繼續待在右國尉的位置上,要不然不僅是朝野之間,就連民間一樣會對趙王室產生不滿。
空懸已久的趙國大將軍一職終於是被趙孝成王封賞了出去,就是要匹配上趙括的功績。
這樣的封賞趙括如何敢接,要知道他還未到而立之年,所以連忙推辭了起來:“大王萬萬不可,臣下不過是仰仗吾國之力才取得些許成績,大將軍一職臣下可是受不得。還是在眾位大臣手下學習幾年,再行為大王分憂。”
畢竟因為長平、上穀戰事的勝利,趙括雖然短時間內聲名鵲起,但是也成為有心人眾矢之的。
趙括敢斷定自己因為宋國的事情,這些有心人絕對不會忘了在趙孝成王麵前給自己上眼藥水。
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趙孝成王的心思一天一個變,自己還是韜光養晦一些方為上策。
想到這裏他就不停的給虞卿打眼色,讓他替自己周旋一二。
虞卿接到趙括的目光心中了然,開口說道:“大王,馬服君畢竟年歲尚幼,軍方又有平陽君坐鎮。以臣下之見還是讓馬服君繼續擔任右國尉一職,多做學習即可。”
即使如此,麵對秦軍的奮勇抵抗,函穀關依舊橫亙在五國聯軍的麵前,讓他們使出了渾身解數都奈何不得。
再加上五國聯軍私底下齷齪不斷,就算周王室代表姬沭一直在充當和事佬,五國將領之間的裂痕也難以修複。
這樣的局麵導致了五國聯軍時常在函穀關外徘徊,卻絲毫不敢冒進。
他們這些將領要在五國聯軍統帥楊懷軍的軍帳中吵嚷半天才能下定主意,到底是攻是圍。
這樣斷斷續續的攻擊讓呂不韋、蒙驁、郝宇傑率領的秦國大軍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才能夠一直將五國聯軍拒之於外。
周王室代表姬沭看著巍峨聳立的函穀關,其實他的心裏已經非常明白,靠著心不齊的五國聯軍已經無法再攻破眼前的函穀關。
隻是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此次五國合縱乃是周赧王出麵一力促成的事情。
周王室現在已經成騎虎難下之勢,一旦讓秦國騰出手來,首先就會對周王室進行慘烈的報複。
從秦昭襄王稱帝就足以看出秦國君臣對於周王室連表麵上的尊敬都不屑於為之,一旦讓秦國躲過這麽一劫,周王室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單單憑借洛邑數裏之地是萬萬不能與秦國一爭長短,那時候難道要周王室低頭認罪嗎?
現在的五國聯軍之統帥已經是各懷心思,根本不迴去顧及周王室的想法,作為距離秦國最遠的齊國將領楊懷軍已經不想再繼續攻伐函穀關。
而齊國的世仇燕國粟腹同樣如此,魏國晉鄙想的隻是能占點便宜就占點便宜,若不能當以保存實力為重。
五國聯軍中隻有韓國申高明還在一力說服他們去將岌岌可危的函穀關拿下,不能讓五國合縱白白浪費。
一時間五國聯軍竟然陷入了一片僵局之中,個人自有個人的心思,誰也說服不了誰。
關內的呂不韋等人也加緊將日夜操勞的士卒們休整起來,器械營在不停的準備著守城的滾石,函穀關是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刻被聯軍攻破。
就在函穀關局勢僵持不下的時候,齊國君太後的信使終於是抵達了函穀關外。
這封君太後的信件猶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楊懷軍看完之後當即決定,齊國退兵。
他甚至沒有知會其餘的四國將領,自顧自的帶領齊國剩餘的十萬軍隊退出了這條狹長的穀地。
齊人的退兵引發了五國聯軍的連鎖反應,燕國粟腹、魏國晉鄙亦加入了進來。
明知事不可為的申高明隻能喟然長歎一聲,帶著麾下人馬向後退卻。
呂不韋看著聯軍終於退去,這才徹底把心放迴到肚子裏麵。
他本來想要安排士卒前去追擊,不過看到士卒們臉上疲憊不堪的表情,命令到了嘴邊還是沒有下達下去。
五國合縱攻伐秦國的鬧劇終於落下了帷幕,齊、魏、韓、燕、周盡起七十五萬大軍合縱攻秦,在付出三十萬傷亡之後僅僅獲得武遂、澠池、焦城、曲沃等區區幾座大城,在秦人函穀關麵前終於慘淡收場。
秦人也不好過,他們咬著牙擠出最後一點力量,終於是成功收下了函穀關。
不過這一次五國合縱對於秦國來說亦是雪上加霜,秦國君臣本來想要憑借關中沃土在短短幾年就恢複過來。
經過這一次之後,這項計劃必須再往後延續幾年了。就連蜀郡郡守李冰的都江堰計劃秦孝文王也隻能無奈取消,隻能秦國恢複之後再行處理。
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削弱的時候,唯有置身事外的趙國沒有受到一丁點連累,甚至還通過楚國送來的五十萬石糧食渡過了自己最艱難的時期。
所以等趙括迴轉邯鄲的時候,受到了趙國文武群君乃至趙國百姓的熱烈歡迎。
還沒等趙括喘上一口氣,趙孝成王的內侍成亮就已經來到趙府,將風塵仆仆準備洗漱一番的趙括硬是拉到了趙王宮之中。
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虞卿、樓昌四人已經在這座趙括非常熟悉的議事大殿做好了,看樣子就是等待馬服君趙括的到來。
趙括剛剛坐在自己的坐塌上,趙孝成王邁著矯健的步伐緊接著走了進來。
“哈哈,馬服君在齊國幹得非常不錯,寡人甚是滿意!”
趙括沒有誌得意滿,反而謙遜的表示道:“不敢當大王謬讚,若不是大王坐鎮邯鄲運籌帷幄鼎力支持,臣下萬不能取得如此戰果!”
奉承話誰都願意聽,更何況是自己現在非常欣賞的趙括。隻是趙孝成王哈哈大笑,就連後槽牙不經曆的都顯露了出來:“哈哈,趙國有馬服君乃是萬幸。既然馬服君縱橫沙場無人能敵,寡人就加封馬服君為大將軍,繼續為國效力!”
趙括在長平、上穀以及齊國西麵立下的赫赫戰功已經不能讓他繼續待在右國尉的位置上,要不然不僅是朝野之間,就連民間一樣會對趙王室產生不滿。
空懸已久的趙國大將軍一職終於是被趙孝成王封賞了出去,就是要匹配上趙括的功績。
這樣的封賞趙括如何敢接,要知道他還未到而立之年,所以連忙推辭了起來:“大王萬萬不可,臣下不過是仰仗吾國之力才取得些許成績,大將軍一職臣下可是受不得。還是在眾位大臣手下學習幾年,再行為大王分憂。”
畢竟因為長平、上穀戰事的勝利,趙括雖然短時間內聲名鵲起,但是也成為有心人眾矢之的。
趙括敢斷定自己因為宋國的事情,這些有心人絕對不會忘了在趙孝成王麵前給自己上眼藥水。
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趙孝成王的心思一天一個變,自己還是韜光養晦一些方為上策。
想到這裏他就不停的給虞卿打眼色,讓他替自己周旋一二。
虞卿接到趙括的目光心中了然,開口說道:“大王,馬服君畢竟年歲尚幼,軍方又有平陽君坐鎮。以臣下之見還是讓馬服君繼續擔任右國尉一職,多做學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