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三人問的話,謝慈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
慕容楮道:“在京城的時候,學塾的夫子也沒有說過。”
聞言,易筐和虎子還有張行安便應聲不言了。
謝慈繼續道:看他對答二位大夫貴人的話語,述古代明王聖人的道理,原本不是見識淺薄才能不好之輩。至於以卜筮為業名揚千裏之外的,往往都有。”
張行安道:“但是我沒有聽說過。”
虎子道:“我也是。”
易筐道:“我倒是知道國師。”
張行安:“國師?”
易筐點頭道:“對。”
虎子道:“國師怎麽了?”
易筐道:“說是國師很聰明。”
虎子道:“······”
慕容楮道:“傳記說富為上,貴次之,已經顯貴了,各自還須學其他以於天下之,有個人是位大夫,陳君夫是個女子,以擅相馬而名天下,齊國張仲和曲成侯以擅用劍而揚名天下。”
“留長孺因善於相而出名,滎褚氏因善於相而成名,能夠立名的人很多,都有高於世俗和超過常人的風範,怎麽能說得盡呢。”
張行安應聲。
虎子道:“是啊。”
謝慈道:“所以說不是好的田地,什麽莊稼也不會有,不合他的意向,教什麽也難以成就。大凡家族教導子女,應當看看他們會什麽,所以說建什麽住宅,為子取何名字,足以看出士大夫之誌,兒子聰明,可以稱得上是賢人了。”
易筐道:“對。”
慕容楮道:“為郎官的時候,與太卜待詔為郎官在同一衙門,他們說孝武帝時,曾召占卜的人來詢問,什麽時候可以為事,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說不可以,建除家說不吉,叢辰家說不好,曆家也說是不好,天人家說是吉,太一家說是吉。”
虎子問:“到底是什麽?”
張行安道:“是啊?”
謝慈道:“各家爭議辯論,不能決定,隻能將有關情況奏明皇上,皇上下令說沒有這些,應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依據,這就是人們采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原因。”
聞言,眾人點頭道:“原來如此。”
慕容楮道:“最後還是皇帝。”
虎子道:“不錯。”
易筐道:“對。”
張行安問:“還有呢?”
謝慈道:“還有太史公說自古以來的聖明君王將建立朝廷承天命,興辦事業,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成善事的,唐堯虞舜以前的,無法記述了,從夏、商、周三代看,都是各有卜筮的吉祥之兆以為的。”
“大禹娶塗山氏之女卜兆得吉,於是夏啟建立了世代相傳的夏朝,簡狄得飛燕,卜兆吉順,所以殷朝興起,善於百穀的後稷蓍筮得吉,因而周朝國君終於成為天下王。”
虎子道:“這些都是因為卜筮?”
張行安:“不會吧?”
易筐道:“應該是吧。”
慕容楮不言。
謝慈道:“君王決疑難事,參考著用蓍所作的卜筮結果以作最終決定,這是沿用不變的傳統辦事程序。”
“蠻、夷、氐、羌,雖然沒有君臣等級,但也有決疑卜,有的用金石,有的用草木,各國不同,但都可以用來指導戰爭的勝利。各自崇信卜筮的神明,借以預測未來事務。”
虎子問:“慕容楮,你知道嗎?”
慕容楮搖頭道:“不知道。”
張行安道:“你也不知道?”
慕容楮點頭:“不知。”
謝慈說道:“我略聽說,夏和殷時期,臨到卜筮時,才找來蓍,用完就無,因為他們認為,甲蓍,收藏久了就沒有了。”
“到周朝,卜官卻總是珍藏蓍甲備用。另外每個朝代各有不同崇尚。但概括來看,用蓍卜筮辦法幫助百姓預測未來這一目的是一致的。”
易筐問道:“謝慈,你知道嗎?”
謝慈道:“我也不知道。”
聽此,眾人便不說話了。
慕容楮道:“有人認為,聖王遇事,沒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還有疑難,沒有缺乏真知灼見的時候,他們所以問卜程式,是因為擔心後代衰敗,愚蠢人不向聰明人學習,人人滿意於自己的見識,大道理沒有。”
“所以才把事理歸到最微妙的境界即神明,也有人認為,聖人是趕不上的,它的判斷吉兇,區別是非,往往比人的預測更確。”
虎子道:“這麽說,隻有神明知道?”
易筐道:“是啊。”
張行安道:“那國師呢?”
慕容楮道:“國師也不會知道吧。”
謝慈隻道:“到高祖繼位後,因襲秦朝製度,設立太卜官。當時天下剛剛統一,戰爭還未止。到孝惠皇帝,在位時間,呂後是執政,孝文帝孝景帝也隻是因襲舊製度,沒有來得及對卜筮研。”
慕容楮接著道:“所以卜官雖然代代相傳,但其中深妙的道理與方法,卻已經失傳了不少。到當今皇帝即位,廣開賢能之士的之路,遍招各學者,知曉道理的,都有為天下效勞機會,才智超眾的,更得優待,實事求是,幾年之間,太卜官署有很多人才。”
謝慈說:“此時正遇到皇帝要打匈奴和大宛,南得百越,卜筮能到預測事情變化,提示趨利辦法。到後來,將領領命率兵,在疆場得勝,這其中也有卜筮在廟堂裏事先謀劃的原因。”
慕容楮道:“皇帝因此對卜筮官更加重視,賞賜有時多至數千萬錢。如丘子明等人,財富過滿朝公卿。甚至以卜筮猜測,有時也能猜得很準。”
謝慈道:“對於平素得罪過他們的人,就尋機會報仇,因此而死的人無法計算。文武百官惶惶不安,都奉說策蓍說。後來卜官誣陷事敗,也殃及很多族人。”
慕容楮說:“由於布列蓍推定吉兇,以甲來察朕兆,變化無窮,因此要選用賢人擔任卜官,這可說是聖人對卜筮大事的重視吧。”
易筐問:“現在朝廷還有卜官嗎?”
張行安道:“國師會不會就是卜官啊?”
虎子道:“應該不是。”
慕容楮道:“我也不知道。”
“謝慈,你知道嗎?”
謝慈道:“我也不知道有沒有。”
言罷,繼續道:“周公連卜,武王的病就好了。紂王不仁德,得不到吉兆,晉文公將恢複周襄王的王位,卜得帝勝於阪泉的吉兆,終於成功,獲得周襄王彤弓之賞,成為侯伯。”
慕容楮道:“晉獻公打驪戎,卜得勝而不吉之兆,這場伐驪戎的禍患竟然延及了晉國五世君主。楚王將叛周天子,卜不吉利,終於招致乾溪敗亡。”
謝慈說道:“預示當時人能看到的,能不說這是兩相符合嗎,君子認為,那些輕視卜筮的人,是糊塗,背棄人謀隻信吉祥之兆,鬼神也得不到應有的對待。所以尚書記載了答疑的正確方法,要參五見解,卜和筮為其二,意見不一時,要順其中多數的意見,這表明,雖有卜筮,但並不專信卜筮。”
慕容楮道:“我到江南時,問過當地老者,他們說到一千歲,能於蓮葉走,蓍到一百枝梗仍然隻有一枝。還說,那裏沒有沒有毒草,江邊居民常常供其飲食,認為它是好的,這些話難道不真實嗎。”
謝慈說:“褚先生說我由於學習,為博士弟子,研究春秋,考試成績高,任用為郎,能得宿衛,在宮殿中十多年。喜好太史公傳,太史公說夏、商、周三朝卜辦法不同,四方各百姓卜筮也各不一樣,但都是用來判吉兇,我統觀它們,寫策,我在長安城中反複尋找,沒能找到,所以往訪大卜官,請教年歲大知道事情多的掌故、史學官員,寫下了解到筮。”
虎子問:“寫了什麽?”
張行安也問。
易筐也看向謝慈。
慕容楮道:“我知道。”
謝慈道:“寫了聽說古代五帝、三王出發辦事情,必定事先卜筮以為,古代占卜書說有伏靈,有叢蓍,所謂這,春雨以後,如果天氣清靜沒有風,就可以拿燈籠來照,如果燈籠一照火就滅了,就記住。”
“過七尺就沒有了,就是千年老鬆樹,人食之可以長生不死。據說蓍枝梗長滿一百時,它就有青雲籠,古書說天下太平,王道實現,蓍一叢能長滿一百梗枝。”
“當今得蓍,不能達到古書說的,找不到尋八十以上就難得了,百姓用卦的,找到滿六十以上就可以用了。”
張行安問:“那若不到六十呢?”
慕容楮道:“不知道。”
易筐道:“謝慈應該也不知道。”
這時謝慈卻道:“我知道。”
眾人看向謝慈。
謝慈道:“一定得找到。”
眾人應聲。
慕容楮道:“古書說能得到名的,財物跟著就到,他家一定發大財,富到千萬錢,名第一叫北鬥,二名南辰,三名五星,四名八風,五名二十八宿,六名九州,名玉。”
“古書所畫圖的各有字,寫明名字,我這裏隻略寫它們的名稱,不畫圖。珠玉珍寶,就是藏得再深,也會有光芒,顯現出神明,道理和名到來則財富到來一樣。”
“所以玉蘊藏在山裏,山裏樹木就得,深潭有珍珠,岸上草木就不枯,就是因為得到了玉石珍珠。有名的明月珠,在江海裏。”
虎子道:“在江海裏怎麽找到?”
易筐道:“漁民?”
慕容楮道:“神明?”
張行安:“應該都不是。”
謝慈聽著沒有說什麽,隻是說道:“君王若能得之,就可長保天下,四夷來服。有誰能得百蓍,同時又得卜,那就能百問百應,足以決定吉兇。”
“在長江水中,廬江郡每年按時給太卜官送之,太卜官在吉時得甲,一千歲,君王調兵遣將,必先在廟堂卜以定吉兇。”
“我為郎時,看過萬畢石朱方,書中說在江南嘉林中有者。嘉林地方,沒有狼,鴟梟,沒有毒草,野火燒不到,樵夫砍柴足跡不到,所以叫嘉林。”
“在嘉林中,常在芳蓮。它寫著字甲子重光,得者,原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為官長,原是諸侯的,可以成為帝王。”
張行安聽著道:“這是真的?”
虎子道:“不會吧。”
易筐道:“怎麽可能。”
慕容楮道:“我認為是真的。”
謝慈說:“在林尋,都是齋戒了以後專程等候,就像等待別人來報信一樣,同時祈禱,行禮,這樣三天才得,由此看來,尋儀式多麽莊嚴隆重,所以,對之能不非常敬重嗎。”
“有一位南方老者,過了二十多年,老者去世,其還依然著,這是因為其有法。有人問為什麽太卜官得者總是殺了得甲呢,不久以前,長江邊有個人得甲在家,因此家裏發了大財。”
虎子問:“然後呢?”
慕容楮道:“和人商量,人教他殺之,說走了家要衰敗,於給他托夢,這家人最後還是依故,殺之後,這家人死了,家族也倒了黴。”
易筐道:“這是什麽道理?”
虎子道:“是啊。”
張行安道:“你們不知道?”
“你知道?”
“不知道。”
“······”
謝慈繼續道:“百姓和君王理事應遵循的辦法不一樣。老百姓得之,看來好像不應。根據古代慣例來說,聖明君王得都是殺了,於卜用。”
“宋元王二年,長江之神派遣出使,它到泉陽,被打漁人豫且抓走,於是托夢給宋元王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泉陽的豫且抓了我,我走不了,聽說您的德義,所以來。”
易筐道:“宋元王相信了?”
虎子道:“我認為是。”
張行安聽著不言。
謝慈道:“元王聽了,馬上召來博士衛平商量剛才我見一個男子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聽說您有德義,所以來,這來托夢的是什麽呢。”
虎子問:“然後呢?”
慕容楮道:“衛平拿起式,仰天察看月,觀測北鬥星鬥柄的指向,估量太陽運行位置,先測定東、西、北、南方位,又測定東南、西南、西北、東北方位,於是布列好八卦。”
張行安道:“我認為宋元王會派人去。”
易筐道:“應該。”
謝慈道:“察其吉兇,首先發現,於是對元王說昨是壬子時,太陽行至牽牛宿。正是河大會,鬼神謀的時候。”
“銀河正於南北走向的時候。江河之神原先有約,南風的時候,長江使者先來拜會。現在天象是雲於銀河,什麽也無法航行了。”
“北鬥又向太陽所在星官,這是說長江神使者被抓了。您見的人,那是使者。請您派人去找。”
虎子聽了道:“這麽說,元王一定會相信衛平,然後派人去找。”
易筐看向慕容楮。
張行安道:“我也這麽認為。”
虎子問謝慈:“那元王派的人找到了嗎?”
慕容楮道:“在京城的時候,學塾的夫子也沒有說過。”
聞言,易筐和虎子還有張行安便應聲不言了。
謝慈繼續道:看他對答二位大夫貴人的話語,述古代明王聖人的道理,原本不是見識淺薄才能不好之輩。至於以卜筮為業名揚千裏之外的,往往都有。”
張行安道:“但是我沒有聽說過。”
虎子道:“我也是。”
易筐道:“我倒是知道國師。”
張行安:“國師?”
易筐點頭道:“對。”
虎子道:“國師怎麽了?”
易筐道:“說是國師很聰明。”
虎子道:“······”
慕容楮道:“傳記說富為上,貴次之,已經顯貴了,各自還須學其他以於天下之,有個人是位大夫,陳君夫是個女子,以擅相馬而名天下,齊國張仲和曲成侯以擅用劍而揚名天下。”
“留長孺因善於相而出名,滎褚氏因善於相而成名,能夠立名的人很多,都有高於世俗和超過常人的風範,怎麽能說得盡呢。”
張行安應聲。
虎子道:“是啊。”
謝慈道:“所以說不是好的田地,什麽莊稼也不會有,不合他的意向,教什麽也難以成就。大凡家族教導子女,應當看看他們會什麽,所以說建什麽住宅,為子取何名字,足以看出士大夫之誌,兒子聰明,可以稱得上是賢人了。”
易筐道:“對。”
慕容楮道:“為郎官的時候,與太卜待詔為郎官在同一衙門,他們說孝武帝時,曾召占卜的人來詢問,什麽時候可以為事,五行家說可以,堪輿家說不可以,建除家說不吉,叢辰家說不好,曆家也說是不好,天人家說是吉,太一家說是吉。”
虎子問:“到底是什麽?”
張行安道:“是啊?”
謝慈道:“各家爭議辯論,不能決定,隻能將有關情況奏明皇上,皇上下令說沒有這些,應以五行家的意見為依據,這就是人們采用五行家的意見的原因。”
聞言,眾人點頭道:“原來如此。”
慕容楮道:“最後還是皇帝。”
虎子道:“不錯。”
易筐道:“對。”
張行安問:“還有呢?”
謝慈道:“還有太史公說自古以來的聖明君王將建立朝廷承天命,興辦事業,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成善事的,唐堯虞舜以前的,無法記述了,從夏、商、周三代看,都是各有卜筮的吉祥之兆以為的。”
“大禹娶塗山氏之女卜兆得吉,於是夏啟建立了世代相傳的夏朝,簡狄得飛燕,卜兆吉順,所以殷朝興起,善於百穀的後稷蓍筮得吉,因而周朝國君終於成為天下王。”
虎子道:“這些都是因為卜筮?”
張行安:“不會吧?”
易筐道:“應該是吧。”
慕容楮不言。
謝慈道:“君王決疑難事,參考著用蓍所作的卜筮結果以作最終決定,這是沿用不變的傳統辦事程序。”
“蠻、夷、氐、羌,雖然沒有君臣等級,但也有決疑卜,有的用金石,有的用草木,各國不同,但都可以用來指導戰爭的勝利。各自崇信卜筮的神明,借以預測未來事務。”
虎子問:“慕容楮,你知道嗎?”
慕容楮搖頭道:“不知道。”
張行安道:“你也不知道?”
慕容楮點頭:“不知。”
謝慈說道:“我略聽說,夏和殷時期,臨到卜筮時,才找來蓍,用完就無,因為他們認為,甲蓍,收藏久了就沒有了。”
“到周朝,卜官卻總是珍藏蓍甲備用。另外每個朝代各有不同崇尚。但概括來看,用蓍卜筮辦法幫助百姓預測未來這一目的是一致的。”
易筐問道:“謝慈,你知道嗎?”
謝慈道:“我也不知道。”
聽此,眾人便不說話了。
慕容楮道:“有人認為,聖王遇事,沒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還有疑難,沒有缺乏真知灼見的時候,他們所以問卜程式,是因為擔心後代衰敗,愚蠢人不向聰明人學習,人人滿意於自己的見識,大道理沒有。”
“所以才把事理歸到最微妙的境界即神明,也有人認為,聖人是趕不上的,它的判斷吉兇,區別是非,往往比人的預測更確。”
虎子道:“這麽說,隻有神明知道?”
易筐道:“是啊。”
張行安道:“那國師呢?”
慕容楮道:“國師也不會知道吧。”
謝慈隻道:“到高祖繼位後,因襲秦朝製度,設立太卜官。當時天下剛剛統一,戰爭還未止。到孝惠皇帝,在位時間,呂後是執政,孝文帝孝景帝也隻是因襲舊製度,沒有來得及對卜筮研。”
慕容楮接著道:“所以卜官雖然代代相傳,但其中深妙的道理與方法,卻已經失傳了不少。到當今皇帝即位,廣開賢能之士的之路,遍招各學者,知曉道理的,都有為天下效勞機會,才智超眾的,更得優待,實事求是,幾年之間,太卜官署有很多人才。”
謝慈說:“此時正遇到皇帝要打匈奴和大宛,南得百越,卜筮能到預測事情變化,提示趨利辦法。到後來,將領領命率兵,在疆場得勝,這其中也有卜筮在廟堂裏事先謀劃的原因。”
慕容楮道:“皇帝因此對卜筮官更加重視,賞賜有時多至數千萬錢。如丘子明等人,財富過滿朝公卿。甚至以卜筮猜測,有時也能猜得很準。”
謝慈道:“對於平素得罪過他們的人,就尋機會報仇,因此而死的人無法計算。文武百官惶惶不安,都奉說策蓍說。後來卜官誣陷事敗,也殃及很多族人。”
慕容楮說:“由於布列蓍推定吉兇,以甲來察朕兆,變化無窮,因此要選用賢人擔任卜官,這可說是聖人對卜筮大事的重視吧。”
易筐問:“現在朝廷還有卜官嗎?”
張行安道:“國師會不會就是卜官啊?”
虎子道:“應該不是。”
慕容楮道:“我也不知道。”
“謝慈,你知道嗎?”
謝慈道:“我也不知道有沒有。”
言罷,繼續道:“周公連卜,武王的病就好了。紂王不仁德,得不到吉兆,晉文公將恢複周襄王的王位,卜得帝勝於阪泉的吉兆,終於成功,獲得周襄王彤弓之賞,成為侯伯。”
慕容楮道:“晉獻公打驪戎,卜得勝而不吉之兆,這場伐驪戎的禍患竟然延及了晉國五世君主。楚王將叛周天子,卜不吉利,終於招致乾溪敗亡。”
謝慈說道:“預示當時人能看到的,能不說這是兩相符合嗎,君子認為,那些輕視卜筮的人,是糊塗,背棄人謀隻信吉祥之兆,鬼神也得不到應有的對待。所以尚書記載了答疑的正確方法,要參五見解,卜和筮為其二,意見不一時,要順其中多數的意見,這表明,雖有卜筮,但並不專信卜筮。”
慕容楮道:“我到江南時,問過當地老者,他們說到一千歲,能於蓮葉走,蓍到一百枝梗仍然隻有一枝。還說,那裏沒有沒有毒草,江邊居民常常供其飲食,認為它是好的,這些話難道不真實嗎。”
謝慈說:“褚先生說我由於學習,為博士弟子,研究春秋,考試成績高,任用為郎,能得宿衛,在宮殿中十多年。喜好太史公傳,太史公說夏、商、周三朝卜辦法不同,四方各百姓卜筮也各不一樣,但都是用來判吉兇,我統觀它們,寫策,我在長安城中反複尋找,沒能找到,所以往訪大卜官,請教年歲大知道事情多的掌故、史學官員,寫下了解到筮。”
虎子問:“寫了什麽?”
張行安也問。
易筐也看向謝慈。
慕容楮道:“我知道。”
謝慈道:“寫了聽說古代五帝、三王出發辦事情,必定事先卜筮以為,古代占卜書說有伏靈,有叢蓍,所謂這,春雨以後,如果天氣清靜沒有風,就可以拿燈籠來照,如果燈籠一照火就滅了,就記住。”
“過七尺就沒有了,就是千年老鬆樹,人食之可以長生不死。據說蓍枝梗長滿一百時,它就有青雲籠,古書說天下太平,王道實現,蓍一叢能長滿一百梗枝。”
“當今得蓍,不能達到古書說的,找不到尋八十以上就難得了,百姓用卦的,找到滿六十以上就可以用了。”
張行安問:“那若不到六十呢?”
慕容楮道:“不知道。”
易筐道:“謝慈應該也不知道。”
這時謝慈卻道:“我知道。”
眾人看向謝慈。
謝慈道:“一定得找到。”
眾人應聲。
慕容楮道:“古書說能得到名的,財物跟著就到,他家一定發大財,富到千萬錢,名第一叫北鬥,二名南辰,三名五星,四名八風,五名二十八宿,六名九州,名玉。”
“古書所畫圖的各有字,寫明名字,我這裏隻略寫它們的名稱,不畫圖。珠玉珍寶,就是藏得再深,也會有光芒,顯現出神明,道理和名到來則財富到來一樣。”
“所以玉蘊藏在山裏,山裏樹木就得,深潭有珍珠,岸上草木就不枯,就是因為得到了玉石珍珠。有名的明月珠,在江海裏。”
虎子道:“在江海裏怎麽找到?”
易筐道:“漁民?”
慕容楮道:“神明?”
張行安:“應該都不是。”
謝慈聽著沒有說什麽,隻是說道:“君王若能得之,就可長保天下,四夷來服。有誰能得百蓍,同時又得卜,那就能百問百應,足以決定吉兇。”
“在長江水中,廬江郡每年按時給太卜官送之,太卜官在吉時得甲,一千歲,君王調兵遣將,必先在廟堂卜以定吉兇。”
“我為郎時,看過萬畢石朱方,書中說在江南嘉林中有者。嘉林地方,沒有狼,鴟梟,沒有毒草,野火燒不到,樵夫砍柴足跡不到,所以叫嘉林。”
“在嘉林中,常在芳蓮。它寫著字甲子重光,得者,原是平民百姓的,可以成為官長,原是諸侯的,可以成為帝王。”
張行安聽著道:“這是真的?”
虎子道:“不會吧。”
易筐道:“怎麽可能。”
慕容楮道:“我認為是真的。”
謝慈說:“在林尋,都是齋戒了以後專程等候,就像等待別人來報信一樣,同時祈禱,行禮,這樣三天才得,由此看來,尋儀式多麽莊嚴隆重,所以,對之能不非常敬重嗎。”
“有一位南方老者,過了二十多年,老者去世,其還依然著,這是因為其有法。有人問為什麽太卜官得者總是殺了得甲呢,不久以前,長江邊有個人得甲在家,因此家裏發了大財。”
虎子問:“然後呢?”
慕容楮道:“和人商量,人教他殺之,說走了家要衰敗,於給他托夢,這家人最後還是依故,殺之後,這家人死了,家族也倒了黴。”
易筐道:“這是什麽道理?”
虎子道:“是啊。”
張行安道:“你們不知道?”
“你知道?”
“不知道。”
“······”
謝慈繼續道:“百姓和君王理事應遵循的辦法不一樣。老百姓得之,看來好像不應。根據古代慣例來說,聖明君王得都是殺了,於卜用。”
“宋元王二年,長江之神派遣出使,它到泉陽,被打漁人豫且抓走,於是托夢給宋元王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泉陽的豫且抓了我,我走不了,聽說您的德義,所以來。”
易筐道:“宋元王相信了?”
虎子道:“我認為是。”
張行安聽著不言。
謝慈道:“元王聽了,馬上召來博士衛平商量剛才我見一個男子說我奉長江神之命出使,聽說您有德義,所以來,這來托夢的是什麽呢。”
虎子問:“然後呢?”
慕容楮道:“衛平拿起式,仰天察看月,觀測北鬥星鬥柄的指向,估量太陽運行位置,先測定東、西、北、南方位,又測定東南、西南、西北、東北方位,於是布列好八卦。”
張行安道:“我認為宋元王會派人去。”
易筐道:“應該。”
謝慈道:“察其吉兇,首先發現,於是對元王說昨是壬子時,太陽行至牽牛宿。正是河大會,鬼神謀的時候。”
“銀河正於南北走向的時候。江河之神原先有約,南風的時候,長江使者先來拜會。現在天象是雲於銀河,什麽也無法航行了。”
“北鬥又向太陽所在星官,這是說長江神使者被抓了。您見的人,那是使者。請您派人去找。”
虎子聽了道:“這麽說,元王一定會相信衛平,然後派人去找。”
易筐看向慕容楮。
張行安道:“我也這麽認為。”
虎子問謝慈:“那元王派的人找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