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慈本以為慕容楮拿銀子,誰知卻見慕容楮問道:“謝慈,你想去京城嗎?”
易筐正準備拿銀子,聽了慕容楮的話,愣了一下。
謝慈道:“怎麽了?”
慕容楮認真道:“過些天你們跟著我去京城吧,你和你爹娘還有妹妹可以永遠留在慕容家,還有書房,也不會缺銀子。”
謝慈:“······”
易筐聽了慕容楮的話,高興道:“太好了,謝慈,你以後可以有書房了。”
謝慈:我謝謝你們啊。
話雖如此,但這真心的好意,謝慈也是真心的挺高興的,這倆都是好孩子啊。
慕容楮見謝慈不說話,就道:“謝慈?怎麽樣?”
謝慈沒說話,笑道:“我們這些外人怎麽永遠留在慕容家?”
慕容楮道:“隻要我跟我爹說讓你成為慕容家的教書先生,或者說是我的師父就行了。”
還挺聰明,謝慈道:“嗯,不錯,這麽說行。”
慕容楮眼睛明亮的看向謝慈道:“那!”
謝慈道:“不過還是算了,我不去京城,也不去慕容家,謝謝你啦。”
不止慕容楮,易筐也很喜歡謝慈,謝慈和他們見過的人說的話都不一樣,講的故事也都是他們沒有聽過的。
易筐道:“為什麽啊?我都想去京城的。”
慕容楮也道:“謝慈,為什麽?不行我可以拜你為師。”
謝慈笑道:“我不收徒,至於為什麽,也沒為什麽,就是現在沒想去京城啊。”
慕容楮道:“可是在雲夢村,你都沒有書房。”
易筐道:“是啊。”
謝慈有些無言,道:“沒書房又沒什麽。”
話落,就見易筐和慕容楮把銅板和銀子拿了過來,易筐的都是銅板,看起來有幾十個,慕容楮的都是碎銀子。
慕容楮道:“謝慈,這些銀子給你。”
易筐道:“謝慈,這些銅板給你。”
謝慈看著道:“行了,拿走。”
兩人不聽。
謝慈隻得道:“其實我不缺銀子。”
聽了謝慈的話,係統響了:【我以為你會厚······會收下這些銀子。】
雖然不多,隻有幾兩幾十文錢。
謝慈聽到係統的話,道:“你想說什麽?厚什麽?嗯?”
係統:【沒什麽。】
謝慈沒睬它。
慕容楮和易筐聽了謝慈的話,道:“真的?”
可是看看謝家,兩人又覺得怎麽可能是真的。
謝慈點頭認真道:“真的。”
用故事換銀子可以,這銀錢還是算了。
慕容楮道:“可是沒有書房。”
易筐道:“是啊,你家都沒有書房。”
這茬是過不去了是吧?謝慈道:“行了。”
見謝慈有些不耐煩了,易筐和慕容楮就聽話的把銀子拿了迴去,這時,慕容楮忽然問道:“對了,謝慈,你知道三教九流是什麽嗎?”
三教九流?謝慈道:“三教九流是儒教,道教,佛教,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法家,雜家,這就是三教九流,你不知道?”
易筐道:“我知道!”
慕容楮道:“我不知道。”
說完,看向易筐,問道:“你怎麽知道?”
易筐說:“我爹說過,京城的夫子沒有說過嗎?”
慕容楮道:“沒有,不過說過墨家,道家,名家,還有縱橫家,儒家,沒有說這些是三教九流。”
“這樣啊。”易筐應了聲。
慕容楮看向謝慈道:“隻有這些嗎?”
謝慈道:“三教九流,就是三教和九流,當然隻有這些。”
“不過,什麽是墨家,什麽是道家,什麽是儒家啊?還有縱橫家什麽?”易筐問。
慕容楮道:“你爹沒說?”
易筐搖頭道:“沒有。”
這問題簡單,謝慈去拿了幾本書扔給他們道:“你們自己看。”
兩人拿著書看起來,謝慈看到不遠處牆下的野薑,就去端了水過去,才放下木桶,柳嬸子就來了,看到謝慈,就問道:“甫田,善慶呢?”
謝慈道:“他在青林學塾外和人讀書呢。”
柳善慶還沒迴來?謝慈不知道說什麽了。
柳氏聽了謝慈的話,皺眉道:“這孩子!”
說完,柳氏就走了。
易筐和慕容楮很快看完了書,慕容楮放下書,謝慈瞧見,問道:“看完了?”
兩人搖頭道:“沒有,不過我們明白了。”
“哦,那就行。”謝慈說。
易筐拿著書問道:“謝慈,鬥酒學士是什麽意思?”
慕容楮聽了,看過去道:“我知道!”
“你知道?”易筐看向慕容楮。
“嗯!”慕容楮點頭。
易筐道:“什麽意思?”
慕容楮道:“意思是喝酒的文人墨客。”
聞言,謝慈麵無表情,這四個字是自己隨手寫的,隻是為了試墨,聽了慕容楮的話,謝慈知道,慕容楮是不知道這話的意思的。
易筐看著慕容楮皺眉道:“是這意思嗎?”
慕容楮道:“肯定是這樣。”
易筐覺得他這樣說有些奇怪,就問道:“你怎麽知道?”
慕容楮道:“猜的。”
易筐不說話了。
慕容楮道:“怎麽了?”
易筐道:“看來你不知道。”
慕容楮呆了會兒,才道:“嗯。”
於是兩人看向謝慈。
謝慈見兩人看向自己,無奈道:“嗯,我知道。”
慕容楮道:“那你給我們說說。”
謝慈想了想,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
易筐道:“和鬥酒學士有關?”
謝慈道:“就是它的故事。”
“好!”兩人點頭。
謝慈就道:“古時候,有個名字叫王績的人,寫過許多五律,五絕,他以好喝酒出名,自稱一天可以五鬥,所以取號五鬥先生。”
五鬥先生?易筐道:“陶淵明呢?”
“什麽陶淵明?”慕容楮問。
易筐說:“五鬥米。”
謝慈道:“五鬥先生是王績,和陶淵明沒有關係。”
慕容楮道:“嗯嗯。”
易筐聽了點點頭。
謝慈接著道:“王績不隻學富五鬥,才高五鬥,而且是酒量五鬥,隻要有人請他喝酒,無貧無富,無貴無賤,一律奉陪,他一生都是芝麻大的小官,每次他謀官也好,辭官也好,都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酒。”
“學富五鬥,才高五鬥,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嗎?”慕容楮道。
謝慈道:“是。”
易筐說:“那為什麽還學富五鬥,才高五鬥?”
“不知道。”謝慈說。
慕容楮道:“才高八鬥和才高五鬥不一樣吧。”
易筐道:“肯定不一樣了。”
謝慈沒說什麽,隻道:“有一年,他考了舉人,本可在京城為官,但他嫌規矩太多,不能隨意喝酒,就借口有病,要求到別的地方去,於是成了揚州六合縣丞。”
易筐問:“在京城為官規矩多?”
謝慈道:“不知道。”
於是易筐又看向慕容楮,問道:“你知道嗎?”
慕容楮道:“我聽我爹說,是很多規矩。”
易筐點點頭,謝慈繼續道:“王績手不離杯酒,整天神智不清,出了很多岔子,廢事失職,所以屢遭劾責,不好好自我批評,他還一怒之下,把所得的縣丞俸錢堆在縣門之外,然後駕輕舟逃走了。”
“為何不拿走俸祿?”易筐說。
謝慈道:“因為王績視錢財如糞土。”
慕容楮道:“可是有銀錢才能買酒啊。”
這話真有道理,謝慈道:“有道理,王績可能沒想到。”
易筐和慕容楮無語。
謝慈道:“後來,他又謀了個侍詔門下省的差使,每天還樂嗬嗬的,他弟弟不理解,王績就說,別看我這個破官沒掙兩個銀錢,可是每天發三升好酒,我圖的就是這個。”
“吏部專管俸祿的陳叔達是王績的老朋友,聽到此事,說三升酒哪能留得住王績這樣的人才,就作主每天給他好酒一鬥,於是王績就得了個綽號叫鬥酒學士,時人皆知。”
“他就這樣每天一鬥官酒,後來一鬥酒留不住他了,鐵酒碗也不要了,又要辭官,原來當時的太樂府史焦革家善釀酒,冠絕一時,他就苦求,非要跟著焦革當差,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是知道了焦家的酒,一開始焦革說沒有官職給他,無法安排,後來,因為王績一直不放棄,焦革就設了個閑職給他,管他酒就是,不想沒幾個月焦革去世,焦夫人袁氏念王績實誠,每天派人送酒照舊。”
“一年之後,焦革夫人竟也隨夫而去,撒手人寰,王績抱著空酒壇子對天道這是老天不讓我飲酒啊,然後王績辭去太樂府史閑職,掛冠迴鄉,從此隱居。”
易筐道:“隱居?還有酒嗎?”
謝慈搖頭道:“不知道。”
慕容楮道:“後來呢?”
謝慈說:“沒有後來了。”
慕容楮和易筐點點頭,謝慈問:“明白什麽是鬥酒學士了嗎?”
“明白了。”兩人說。
謝慈道:“那就好。”
易筐又問:“那這程門立雪呢?”
謝慈道:“程門立雪?”
易筐點頭,慕容楮看過去,就見書上寫著的。
謝慈道:“這程門立雪啊,說的是楊時。”
“楊時?什麽人?”兩人道。
“古時候一個名人。”謝慈說:“這程門立雪說的就是他有一迴楊時拜見自己的老師程頤,到了門前,卻遠遠看到在屋子裏邊的程頤在歇息,於是楊時沒有打擾程頤,就站在門外邊,靜靜地等著他的老師睜開眼,那時候天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沒有走,而是在大雪中站立著,過了一會雪已經下了一尺厚了,等看到他的老師睜開了眼睛,他才走進了屋內,程頤說那個時候他看見了一個雪人,後來楊時也成為了天下有名的大學者,這就是程門立雪。”
慕容楮問:“楊時沒有帶傘嗎?”
謝慈道:“沒有,楊時到的時候,應該還沒有下雪。”
“還好下的是雪。”易筐說。
慕容楮和謝慈沒說什麽,易筐又看著書問謝慈道:“那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呢?是什麽意思?”
“我看看。”慕容楮說,易筐把書給他,慕容楮看了之後,道:“我也不知道。”
易筐也沒覺得他能知道,就看向謝慈。
謝慈說:“這話的意思是說有些人雖然認識已久,卻如同才認識一般,而有些人才認識,卻好像認識了很久一樣,一見如故。”
慕容楮聽了問:“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謝慈道:“有。”
慕容楮道:“那謝慈遇見過嗎?”
謝慈說:“沒有。”
易筐沒說什麽,隻是看著書繼續問道:“那一字之師呢?是什麽意思?”
慕容楮問易筐道:“你看的什麽書?”
易筐看了看,這書沒有名字,於是搖頭道:“不知道。”
謝慈看了看,那不是書,都是自己寫記的東西,慕容楮看向謝慈,問道:“謝慈,這是什麽書?”
聞言,謝慈就道:“那不是書,隻是我讀了書寫的。”
“哦。”兩人應聲。
易筐繼續道:“這一字之師是什麽意思?”
謝慈想了想道:“那我再講個故事。”
“一字之師的故事?”慕容楮問。
謝慈點頭:“對,從前有個和尚,法號叫作齊己,齊己和尚很喜歡寫詩,寫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謂詩僧,他有個好友名字叫鄭穀,也是當時的詩人,因為他們都寫詩,所以很是談得來。”
“有一迴,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過了幾天,鄭穀來找齊己,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怎麽樣,鄭穀看了半天,說寫得好,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一般不會數枝開,我覺得應該把數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了,齊己和尚聽了,向鄭穀拜了一拜,說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啊,這就是一字之師的由來。”
聽謝慈說完,易筐道:“但是我覺得數枝聽起來也很好。”
慕容楮道:“不,我覺得一枝好。”
易筐:“數枝。”
慕容楮:“一枝。”
謝慈:“行了。”
兩人不說話了。
謝慈道:“一枝也好,數枝也好,沒什麽好說的,明白了嗎?”
慕容楮:“明白了。”
易筐:“明白了。”
默了會兒,易筐道:“這鄭穀也是和尚嗎?”
謝慈搖了搖頭道:“不是,鄭穀不是和尚,鄭穀在朝為官過,齊己是和尚,但不代表友人也是和尚。”
易筐應聲,道:“齊己和尚是國師嗎?”
“不是。”謝慈說:“為何這麽問?怎麽會認為齊己是國師?”
慕容楮道:“國師也不一定就得是和尚,道士也能是國師,還有算命的先生,江湖術士。”
易筐沒睬慕容楮,隻是看向謝慈道:“鄭穀在朝為官,既然是在朝廷,那怎麽認識的齊己?齊己不是國師,怎麽會在朝廷?”
易筐正準備拿銀子,聽了慕容楮的話,愣了一下。
謝慈道:“怎麽了?”
慕容楮認真道:“過些天你們跟著我去京城吧,你和你爹娘還有妹妹可以永遠留在慕容家,還有書房,也不會缺銀子。”
謝慈:“······”
易筐聽了慕容楮的話,高興道:“太好了,謝慈,你以後可以有書房了。”
謝慈:我謝謝你們啊。
話雖如此,但這真心的好意,謝慈也是真心的挺高興的,這倆都是好孩子啊。
慕容楮見謝慈不說話,就道:“謝慈?怎麽樣?”
謝慈沒說話,笑道:“我們這些外人怎麽永遠留在慕容家?”
慕容楮道:“隻要我跟我爹說讓你成為慕容家的教書先生,或者說是我的師父就行了。”
還挺聰明,謝慈道:“嗯,不錯,這麽說行。”
慕容楮眼睛明亮的看向謝慈道:“那!”
謝慈道:“不過還是算了,我不去京城,也不去慕容家,謝謝你啦。”
不止慕容楮,易筐也很喜歡謝慈,謝慈和他們見過的人說的話都不一樣,講的故事也都是他們沒有聽過的。
易筐道:“為什麽啊?我都想去京城的。”
慕容楮也道:“謝慈,為什麽?不行我可以拜你為師。”
謝慈笑道:“我不收徒,至於為什麽,也沒為什麽,就是現在沒想去京城啊。”
慕容楮道:“可是在雲夢村,你都沒有書房。”
易筐道:“是啊。”
謝慈有些無言,道:“沒書房又沒什麽。”
話落,就見易筐和慕容楮把銅板和銀子拿了過來,易筐的都是銅板,看起來有幾十個,慕容楮的都是碎銀子。
慕容楮道:“謝慈,這些銀子給你。”
易筐道:“謝慈,這些銅板給你。”
謝慈看著道:“行了,拿走。”
兩人不聽。
謝慈隻得道:“其實我不缺銀子。”
聽了謝慈的話,係統響了:【我以為你會厚······會收下這些銀子。】
雖然不多,隻有幾兩幾十文錢。
謝慈聽到係統的話,道:“你想說什麽?厚什麽?嗯?”
係統:【沒什麽。】
謝慈沒睬它。
慕容楮和易筐聽了謝慈的話,道:“真的?”
可是看看謝家,兩人又覺得怎麽可能是真的。
謝慈點頭認真道:“真的。”
用故事換銀子可以,這銀錢還是算了。
慕容楮道:“可是沒有書房。”
易筐道:“是啊,你家都沒有書房。”
這茬是過不去了是吧?謝慈道:“行了。”
見謝慈有些不耐煩了,易筐和慕容楮就聽話的把銀子拿了迴去,這時,慕容楮忽然問道:“對了,謝慈,你知道三教九流是什麽嗎?”
三教九流?謝慈道:“三教九流是儒教,道教,佛教,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法家,雜家,這就是三教九流,你不知道?”
易筐道:“我知道!”
慕容楮道:“我不知道。”
說完,看向易筐,問道:“你怎麽知道?”
易筐說:“我爹說過,京城的夫子沒有說過嗎?”
慕容楮道:“沒有,不過說過墨家,道家,名家,還有縱橫家,儒家,沒有說這些是三教九流。”
“這樣啊。”易筐應了聲。
慕容楮看向謝慈道:“隻有這些嗎?”
謝慈道:“三教九流,就是三教和九流,當然隻有這些。”
“不過,什麽是墨家,什麽是道家,什麽是儒家啊?還有縱橫家什麽?”易筐問。
慕容楮道:“你爹沒說?”
易筐搖頭道:“沒有。”
這問題簡單,謝慈去拿了幾本書扔給他們道:“你們自己看。”
兩人拿著書看起來,謝慈看到不遠處牆下的野薑,就去端了水過去,才放下木桶,柳嬸子就來了,看到謝慈,就問道:“甫田,善慶呢?”
謝慈道:“他在青林學塾外和人讀書呢。”
柳善慶還沒迴來?謝慈不知道說什麽了。
柳氏聽了謝慈的話,皺眉道:“這孩子!”
說完,柳氏就走了。
易筐和慕容楮很快看完了書,慕容楮放下書,謝慈瞧見,問道:“看完了?”
兩人搖頭道:“沒有,不過我們明白了。”
“哦,那就行。”謝慈說。
易筐拿著書問道:“謝慈,鬥酒學士是什麽意思?”
慕容楮聽了,看過去道:“我知道!”
“你知道?”易筐看向慕容楮。
“嗯!”慕容楮點頭。
易筐道:“什麽意思?”
慕容楮道:“意思是喝酒的文人墨客。”
聞言,謝慈麵無表情,這四個字是自己隨手寫的,隻是為了試墨,聽了慕容楮的話,謝慈知道,慕容楮是不知道這話的意思的。
易筐看著慕容楮皺眉道:“是這意思嗎?”
慕容楮道:“肯定是這樣。”
易筐覺得他這樣說有些奇怪,就問道:“你怎麽知道?”
慕容楮道:“猜的。”
易筐不說話了。
慕容楮道:“怎麽了?”
易筐道:“看來你不知道。”
慕容楮呆了會兒,才道:“嗯。”
於是兩人看向謝慈。
謝慈見兩人看向自己,無奈道:“嗯,我知道。”
慕容楮道:“那你給我們說說。”
謝慈想了想,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
易筐道:“和鬥酒學士有關?”
謝慈道:“就是它的故事。”
“好!”兩人點頭。
謝慈就道:“古時候,有個名字叫王績的人,寫過許多五律,五絕,他以好喝酒出名,自稱一天可以五鬥,所以取號五鬥先生。”
五鬥先生?易筐道:“陶淵明呢?”
“什麽陶淵明?”慕容楮問。
易筐說:“五鬥米。”
謝慈道:“五鬥先生是王績,和陶淵明沒有關係。”
慕容楮道:“嗯嗯。”
易筐聽了點點頭。
謝慈接著道:“王績不隻學富五鬥,才高五鬥,而且是酒量五鬥,隻要有人請他喝酒,無貧無富,無貴無賤,一律奉陪,他一生都是芝麻大的小官,每次他謀官也好,辭官也好,都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酒。”
“學富五鬥,才高五鬥,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嗎?”慕容楮道。
謝慈道:“是。”
易筐說:“那為什麽還學富五鬥,才高五鬥?”
“不知道。”謝慈說。
慕容楮道:“才高八鬥和才高五鬥不一樣吧。”
易筐道:“肯定不一樣了。”
謝慈沒說什麽,隻道:“有一年,他考了舉人,本可在京城為官,但他嫌規矩太多,不能隨意喝酒,就借口有病,要求到別的地方去,於是成了揚州六合縣丞。”
易筐問:“在京城為官規矩多?”
謝慈道:“不知道。”
於是易筐又看向慕容楮,問道:“你知道嗎?”
慕容楮道:“我聽我爹說,是很多規矩。”
易筐點點頭,謝慈繼續道:“王績手不離杯酒,整天神智不清,出了很多岔子,廢事失職,所以屢遭劾責,不好好自我批評,他還一怒之下,把所得的縣丞俸錢堆在縣門之外,然後駕輕舟逃走了。”
“為何不拿走俸祿?”易筐說。
謝慈道:“因為王績視錢財如糞土。”
慕容楮道:“可是有銀錢才能買酒啊。”
這話真有道理,謝慈道:“有道理,王績可能沒想到。”
易筐和慕容楮無語。
謝慈道:“後來,他又謀了個侍詔門下省的差使,每天還樂嗬嗬的,他弟弟不理解,王績就說,別看我這個破官沒掙兩個銀錢,可是每天發三升好酒,我圖的就是這個。”
“吏部專管俸祿的陳叔達是王績的老朋友,聽到此事,說三升酒哪能留得住王績這樣的人才,就作主每天給他好酒一鬥,於是王績就得了個綽號叫鬥酒學士,時人皆知。”
“他就這樣每天一鬥官酒,後來一鬥酒留不住他了,鐵酒碗也不要了,又要辭官,原來當時的太樂府史焦革家善釀酒,冠絕一時,他就苦求,非要跟著焦革當差,其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是知道了焦家的酒,一開始焦革說沒有官職給他,無法安排,後來,因為王績一直不放棄,焦革就設了個閑職給他,管他酒就是,不想沒幾個月焦革去世,焦夫人袁氏念王績實誠,每天派人送酒照舊。”
“一年之後,焦革夫人竟也隨夫而去,撒手人寰,王績抱著空酒壇子對天道這是老天不讓我飲酒啊,然後王績辭去太樂府史閑職,掛冠迴鄉,從此隱居。”
易筐道:“隱居?還有酒嗎?”
謝慈搖頭道:“不知道。”
慕容楮道:“後來呢?”
謝慈說:“沒有後來了。”
慕容楮和易筐點點頭,謝慈問:“明白什麽是鬥酒學士了嗎?”
“明白了。”兩人說。
謝慈道:“那就好。”
易筐又問:“那這程門立雪呢?”
謝慈道:“程門立雪?”
易筐點頭,慕容楮看過去,就見書上寫著的。
謝慈道:“這程門立雪啊,說的是楊時。”
“楊時?什麽人?”兩人道。
“古時候一個名人。”謝慈說:“這程門立雪說的就是他有一迴楊時拜見自己的老師程頤,到了門前,卻遠遠看到在屋子裏邊的程頤在歇息,於是楊時沒有打擾程頤,就站在門外邊,靜靜地等著他的老師睜開眼,那時候天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沒有走,而是在大雪中站立著,過了一會雪已經下了一尺厚了,等看到他的老師睜開了眼睛,他才走進了屋內,程頤說那個時候他看見了一個雪人,後來楊時也成為了天下有名的大學者,這就是程門立雪。”
慕容楮問:“楊時沒有帶傘嗎?”
謝慈道:“沒有,楊時到的時候,應該還沒有下雪。”
“還好下的是雪。”易筐說。
慕容楮和謝慈沒說什麽,易筐又看著書問謝慈道:“那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呢?是什麽意思?”
“我看看。”慕容楮說,易筐把書給他,慕容楮看了之後,道:“我也不知道。”
易筐也沒覺得他能知道,就看向謝慈。
謝慈說:“這話的意思是說有些人雖然認識已久,卻如同才認識一般,而有些人才認識,卻好像認識了很久一樣,一見如故。”
慕容楮聽了問:“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謝慈道:“有。”
慕容楮道:“那謝慈遇見過嗎?”
謝慈說:“沒有。”
易筐沒說什麽,隻是看著書繼續問道:“那一字之師呢?是什麽意思?”
慕容楮問易筐道:“你看的什麽書?”
易筐看了看,這書沒有名字,於是搖頭道:“不知道。”
謝慈看了看,那不是書,都是自己寫記的東西,慕容楮看向謝慈,問道:“謝慈,這是什麽書?”
聞言,謝慈就道:“那不是書,隻是我讀了書寫的。”
“哦。”兩人應聲。
易筐繼續道:“這一字之師是什麽意思?”
謝慈想了想道:“那我再講個故事。”
“一字之師的故事?”慕容楮問。
謝慈點頭:“對,從前有個和尚,法號叫作齊己,齊己和尚很喜歡寫詩,寫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謂詩僧,他有個好友名字叫鄭穀,也是當時的詩人,因為他們都寫詩,所以很是談得來。”
“有一迴,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過了幾天,鄭穀來找齊己,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怎麽樣,鄭穀看了半天,說寫得好,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一般不會數枝開,我覺得應該把數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了,齊己和尚聽了,向鄭穀拜了一拜,說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啊,這就是一字之師的由來。”
聽謝慈說完,易筐道:“但是我覺得數枝聽起來也很好。”
慕容楮道:“不,我覺得一枝好。”
易筐:“數枝。”
慕容楮:“一枝。”
謝慈:“行了。”
兩人不說話了。
謝慈道:“一枝也好,數枝也好,沒什麽好說的,明白了嗎?”
慕容楮:“明白了。”
易筐:“明白了。”
默了會兒,易筐道:“這鄭穀也是和尚嗎?”
謝慈搖了搖頭道:“不是,鄭穀不是和尚,鄭穀在朝為官過,齊己是和尚,但不代表友人也是和尚。”
易筐應聲,道:“齊己和尚是國師嗎?”
“不是。”謝慈說:“為何這麽問?怎麽會認為齊己是國師?”
慕容楮道:“國師也不一定就得是和尚,道士也能是國師,還有算命的先生,江湖術士。”
易筐沒睬慕容楮,隻是看向謝慈道:“鄭穀在朝為官,既然是在朝廷,那怎麽認識的齊己?齊己不是國師,怎麽會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