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聽了劉庵的話,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後稷是帝嚳的兒子嗎?”
劉庵道:“是,後稷是帝嚳的嫡長子,軒轅帝的玄孫。”
小童道:“後稷的阿娘為什麽要扔後稷?”
劉庵就道:“因為後稷的阿娘以為後稷是妖怪。”
小童問道:“為什麽後稷的阿娘以為後稷是妖怪?”
劉庵道:“不知道。”
小童道:“書裏沒說嗎?”
劉庵道:“沒有。”
小童皺眉頭道:“為啥不說?”
劉庵微妙道:“我也不知道。”
小童不說話了。
謝慈看向阿寧,想用眼神和阿寧說話,但是阿寧正認真的聽著劉庵說話,看也不看謝慈,謝慈咳嗽了一聲,老者和劉庵等人看向謝慈,問道:“怎麽了?”
謝慈道:“沒事。”
老者道:“別染了風寒。”
謝慈應了聲,阿寧道:“哥哥,你沒事吧?”
“沒、沒事。”謝慈說。
阿寧就繼續看向老者和劉庵了。
劉庵道:“說來,近日雨多啊。”
老者道:“我聽算命的說過兩天還有雨。”
劉庵道:“算命的?”
老者點頭。
劉庵道:“算命的還能看天?”
老者道:“能吧,命不就是天機嗎,雨應也算天機。”
劉庵道:“倒也是,道士還求雨呢,算命的雖然是算命的,但也算是半個道士了。”
老者道:“沒錯。”
劉庵道:“因為下雨,我看城外的河都滿了,再下雨,不會發生水患吧?”
老者聽了,道:“我問那算命的了,說是不會,城外的河真的滿了?我沒出城去瞧,倒是不知道了。”
“都滿了,大河小河都是。”劉庵說。
“河滿魚多,最適垂釣。”老者說:“劉老弟,你喝酒了吧?”
劉庵道:“哎,給人幫了個忙,請我一壇酒。”
老者點點頭,對阿寧和小童等人道:“講了後稷的故事,那我就講一個堯舜的故事吧。”
小童和阿寧等人道:“好!”
柳善慶道:“堯舜的故事?我似乎聽過。”
老者道:“是嗎,那便你來講吧。”
柳善慶推辭了,原因是記得不多了,老者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麽,隻是道:“帝堯,就是放勳。”
小童和阿寧等人聽了問道:“帝堯和放勳是誰?”
老者笑著道:“帝堯就是放勳啊。”
阿寧明白了,小童問道:“放勳是誰?”
老者就道:“放勳是五帝之一。”
小童道:“五帝是啥?”
老者慈和道:“五帝有軒轅帝,顓頊,帝嚳,堯,舜。”
小童就道:“我聽人說起過堯舜!”
老者道:“放勳就是帝堯啊。”
小童似乎聽明白了道:“放勳就是堯是嗎?”
老者點頭接著道:“堯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雲彩一般覆大地,帝堯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傲慢,他戴著帽子,著黑色衣裳,車子駕著白馬。”
阿寧聽到這裏,問道:“帝堯是神明嗎?”
老者道:“帝堯啊,他是神明也不是神明。”
阿寧道:“是神明也不是神明是什麽意思呀?”
老者道:“因為有人說帝堯是神明,有人說帝堯不是神明。”
阿寧點點頭,但似乎還是不明白。
老者接著道:“堯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和睦,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製定曆法,謹慎地教給百姓從事田時節令,又命令羲仲,住在鬱夷,那個地方叫暘穀,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春之時,這時候,百姓分散勞作。”
小童聽了問道:“帝堯的意思是,可以看星星知道時辰嗎?”
老者點頭道:“沒錯。”
小童道:“可是我能看到星星,但是不知道怎麽看星星算時辰啊。”
老者道:“老夫也隻能看到星星,不能用星星算時辰。”
小童聽了點頭道:“會有人看星星可以算時辰的對不對?”
老者道:“對。”
“帝堯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百姓就居高處。”
“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穀,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獲,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百姓移居平地。”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百姓進屋取暖,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
阿寧這時問道:“看星星可以知道春夏秋冬,不看星星就不知道了嗎?”
老者聽了迴道:“當然不是這樣。”
阿寧道:“那就好。”
老者道:“堯年事已高,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於是通過觀測北鬥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接著舉行臨時儀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小童聽了,問道:“堯舜?堯是舜的阿爹嗎?”
老者搖頭道:“不是。”
小童道:“那舜的阿爹是誰?”
老者道:“傳說舜的阿爹是瞽叟。”
小童道:“那堯沒有兒子嗎?”
老者道:“帝堯有兒子。”
小童道:“堯有兒子?”
老者點頭,接著道:“舜收集起公侯伯子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五種玉製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嶽和各州州牧,又頒發給他們,二月,舜去東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祭祀東嶽,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接著,舜就召見東方各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修明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為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後仍還給諸侯。”
“舜五月到南巡視,八月到西巡視,十一月到北巡視,迴來後,舜告祭祖廟和父廟,用一頭牛作祭品,以後每五年巡視一次,在其間的四年中,各諸侯國君按時來京師朝見。”
“舜向諸侯們普遍地陳述治國之道,根據政績明白地進行考察,根據功勞賜給車馬衣衫,舜開始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
小童問道:“那時候隻有一個皇帝嗎?”
老者道:“沒錯。”
小童道:“為什麽現在有很多個皇帝?這些皇帝都是舜的子孫嗎?”
老者道:“這個老夫也不知道。”
小童聽了,看向謝慈,問道:“謝慈也不知道嗎?”
謝慈麵無表情不語。
隻聽老者道:“舜是冀州人,在曆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順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聽著老者的話,阿寧和小童等人似乎驚呆了,他們問道:“舜的爹娘為什麽想殺舜?”
老者道:“大概是覺得舜多餘。”
阿寧和小童等人不明白道:“多餘?可是他們隻有兩個兒子,怎麽多餘了?聽說又人家十幾幾十雙兒女都沒多餘呢。”
老者就道:“這些就隻有舜的爹娘知道了。”
小童道:“那舜為什麽不離開啊?”
老者道:“這也隻有舜知道了。”
阿寧和小童等人聽得皺眉。
老者便繼續道:“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嶽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事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
阿寧問道:“堯有兩個女兒和九個兒子?”
老者道:“不錯。”
小童就道:“堯有兒子,為什麽還要讓舜接替他的位置啊?”
老者道:“那時候,還沒有朝廷這般禮法。”
阿寧和小童點點頭。
老者道:“舜居住在媯水岸邊,他在家裏做事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
“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篤誠忠厚,舜在曆山耕作,曆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做陶,那裏就完全沒有次品。”
“一年的功夫,舜住的地方就成為了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了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城鎮了,見了這些,堯就賜給了舜一套細葛布衣衫,給他一張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
“但瞽叟仍然想殺舜,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放火焚燒,舜用兩個鬥笠保護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路通向外邊,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路出去,又逃開了。”
“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象說最初出這個主意的是自己,象跟他的爹娘一起分舜的財產,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都是自己的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爹娘,象於是住在舜的屋裏,彈著舜的琴,舜迴來後去看望他,象非常驚愕,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舜就說你可真夠兄弟。”
說到這裏,老者把手裏的書放下,繼續道:“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樣,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的事,都做得很好。”
小童問道:“舜不生氣嗎?”
老者道:“不生氣。”
小童就道:“為什麽啊?”
老者笑著搖了搖頭,沒說什麽。
小童道:“舜的爹娘和兄弟都不是好人。”
老者點頭道:“這倒是。”
話落,老者接著道:“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巡視,在南蒼梧逝世,葬埋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
“舜登臨帝位之後,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為諸侯。”
“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天,十七年後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跟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
“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著自己家族的衣衫,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說到這裏,老者就道:“這就是堯舜的故事。”
小童道:“舜的兒子商均不聰明嗎?”
老者道:“應該吧。”
小童道:“那帝堯的兒子丹朱呢?”
老者道:“也算不了大材。”
小童道:“帝堯五十八歲時就逝世了,那帝堯一定不是神明了,神明不會死,會死的話,就不是神明了。”
老者問道:“神明不會死?誰說的?”
小童就道:“我爹。”
老者笑道:“神明應該也會死的。”
小童道:“神明也會死?那怎樣才會死?沒有人信奉他了?沒有人相信他了?沒有人信奉和相信神明了,神明就會消失嗎?”
老者道:“嗯,沒有人信奉沒有人相信的神明應該也會消失。”
阿寧道:“老爺爺怎麽知道?老爺爺是神明嗎?”
老者笑嗬嗬道:“老夫不是神明,老夫是猜的。”
阿寧問道:“老爺爺見過仙人嗎?”
老者道:“仙人?”
阿寧點頭。
老者搖頭道:“老夫沒有見過。”
說完,看向劉庵認真問道:“劉老弟可見過?”
劉庵道:“是,後稷是帝嚳的嫡長子,軒轅帝的玄孫。”
小童道:“後稷的阿娘為什麽要扔後稷?”
劉庵就道:“因為後稷的阿娘以為後稷是妖怪。”
小童問道:“為什麽後稷的阿娘以為後稷是妖怪?”
劉庵道:“不知道。”
小童道:“書裏沒說嗎?”
劉庵道:“沒有。”
小童皺眉頭道:“為啥不說?”
劉庵微妙道:“我也不知道。”
小童不說話了。
謝慈看向阿寧,想用眼神和阿寧說話,但是阿寧正認真的聽著劉庵說話,看也不看謝慈,謝慈咳嗽了一聲,老者和劉庵等人看向謝慈,問道:“怎麽了?”
謝慈道:“沒事。”
老者道:“別染了風寒。”
謝慈應了聲,阿寧道:“哥哥,你沒事吧?”
“沒、沒事。”謝慈說。
阿寧就繼續看向老者和劉庵了。
劉庵道:“說來,近日雨多啊。”
老者道:“我聽算命的說過兩天還有雨。”
劉庵道:“算命的?”
老者點頭。
劉庵道:“算命的還能看天?”
老者道:“能吧,命不就是天機嗎,雨應也算天機。”
劉庵道:“倒也是,道士還求雨呢,算命的雖然是算命的,但也算是半個道士了。”
老者道:“沒錯。”
劉庵道:“因為下雨,我看城外的河都滿了,再下雨,不會發生水患吧?”
老者聽了,道:“我問那算命的了,說是不會,城外的河真的滿了?我沒出城去瞧,倒是不知道了。”
“都滿了,大河小河都是。”劉庵說。
“河滿魚多,最適垂釣。”老者說:“劉老弟,你喝酒了吧?”
劉庵道:“哎,給人幫了個忙,請我一壇酒。”
老者點點頭,對阿寧和小童等人道:“講了後稷的故事,那我就講一個堯舜的故事吧。”
小童和阿寧等人道:“好!”
柳善慶道:“堯舜的故事?我似乎聽過。”
老者道:“是嗎,那便你來講吧。”
柳善慶推辭了,原因是記得不多了,老者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麽,隻是道:“帝堯,就是放勳。”
小童和阿寧等人聽了問道:“帝堯和放勳是誰?”
老者笑著道:“帝堯就是放勳啊。”
阿寧明白了,小童問道:“放勳是誰?”
老者就道:“放勳是五帝之一。”
小童道:“五帝是啥?”
老者慈和道:“五帝有軒轅帝,顓頊,帝嚳,堯,舜。”
小童就道:“我聽人說起過堯舜!”
老者道:“放勳就是帝堯啊。”
小童似乎聽明白了道:“放勳就是堯是嗎?”
老者點頭接著道:“堯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雲彩一般覆大地,帝堯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傲慢,他戴著帽子,著黑色衣裳,車子駕著白馬。”
阿寧聽到這裏,問道:“帝堯是神明嗎?”
老者道:“帝堯啊,他是神明也不是神明。”
阿寧道:“是神明也不是神明是什麽意思呀?”
老者道:“因為有人說帝堯是神明,有人說帝堯不是神明。”
阿寧點點頭,但似乎還是不明白。
老者接著道:“堯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和睦,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製定曆法,謹慎地教給百姓從事田時節令,又命令羲仲,住在鬱夷,那個地方叫暘穀,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春之時,這時候,百姓分散勞作。”
小童聽了問道:“帝堯的意思是,可以看星星知道時辰嗎?”
老者點頭道:“沒錯。”
小童道:“可是我能看到星星,但是不知道怎麽看星星算時辰啊。”
老者道:“老夫也隻能看到星星,不能用星星算時辰。”
小童聽了點頭道:“會有人看星星可以算時辰的對不對?”
老者道:“對。”
“帝堯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百姓就居高處。”
“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穀,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獲,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百姓移居平地。”
“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百姓進屋取暖,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
阿寧這時問道:“看星星可以知道春夏秋冬,不看星星就不知道了嗎?”
老者聽了迴道:“當然不是這樣。”
阿寧道:“那就好。”
老者道:“堯年事已高,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於是通過觀測北鬥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接著舉行臨時儀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小童聽了,問道:“堯舜?堯是舜的阿爹嗎?”
老者搖頭道:“不是。”
小童道:“那舜的阿爹是誰?”
老者道:“傳說舜的阿爹是瞽叟。”
小童道:“那堯沒有兒子嗎?”
老者道:“帝堯有兒子。”
小童道:“堯有兒子?”
老者點頭,接著道:“舜收集起公侯伯子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五種玉製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嶽和各州州牧,又頒發給他們,二月,舜去東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祭祀東嶽,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接著,舜就召見東方各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修明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為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後仍還給諸侯。”
“舜五月到南巡視,八月到西巡視,十一月到北巡視,迴來後,舜告祭祖廟和父廟,用一頭牛作祭品,以後每五年巡視一次,在其間的四年中,各諸侯國君按時來京師朝見。”
“舜向諸侯們普遍地陳述治國之道,根據政績明白地進行考察,根據功勞賜給車馬衣衫,舜開始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
小童問道:“那時候隻有一個皇帝嗎?”
老者道:“沒錯。”
小童道:“為什麽現在有很多個皇帝?這些皇帝都是舜的子孫嗎?”
老者道:“這個老夫也不知道。”
小童聽了,看向謝慈,問道:“謝慈也不知道嗎?”
謝慈麵無表情不語。
隻聽老者道:“舜是冀州人,在曆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順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聽著老者的話,阿寧和小童等人似乎驚呆了,他們問道:“舜的爹娘為什麽想殺舜?”
老者道:“大概是覺得舜多餘。”
阿寧和小童等人不明白道:“多餘?可是他們隻有兩個兒子,怎麽多餘了?聽說又人家十幾幾十雙兒女都沒多餘呢。”
老者就道:“這些就隻有舜的爹娘知道了。”
小童道:“那舜為什麽不離開啊?”
老者道:“這也隻有舜知道了。”
阿寧和小童等人聽得皺眉。
老者便繼續道:“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嶽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事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
阿寧問道:“堯有兩個女兒和九個兒子?”
老者道:“不錯。”
小童就道:“堯有兒子,為什麽還要讓舜接替他的位置啊?”
老者道:“那時候,還沒有朝廷這般禮法。”
阿寧和小童點點頭。
老者道:“舜居住在媯水岸邊,他在家裏做事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
“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篤誠忠厚,舜在曆山耕作,曆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做陶,那裏就完全沒有次品。”
“一年的功夫,舜住的地方就成為了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了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城鎮了,見了這些,堯就賜給了舜一套細葛布衣衫,給他一張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
“但瞽叟仍然想殺舜,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放火焚燒,舜用兩個鬥笠保護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路通向外邊,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路出去,又逃開了。”
“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象說最初出這個主意的是自己,象跟他的爹娘一起分舜的財產,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都是自己的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爹娘,象於是住在舜的屋裏,彈著舜的琴,舜迴來後去看望他,象非常驚愕,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舜就說你可真夠兄弟。”
說到這裏,老者把手裏的書放下,繼續道:“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樣,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的事,都做得很好。”
小童問道:“舜不生氣嗎?”
老者道:“不生氣。”
小童就道:“為什麽啊?”
老者笑著搖了搖頭,沒說什麽。
小童道:“舜的爹娘和兄弟都不是好人。”
老者點頭道:“這倒是。”
話落,老者接著道:“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巡視,在南蒼梧逝世,葬埋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
“舜登臨帝位之後,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為諸侯。”
“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天,十七年後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跟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
“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著自己家族的衣衫,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說到這裏,老者就道:“這就是堯舜的故事。”
小童道:“舜的兒子商均不聰明嗎?”
老者道:“應該吧。”
小童道:“那帝堯的兒子丹朱呢?”
老者道:“也算不了大材。”
小童道:“帝堯五十八歲時就逝世了,那帝堯一定不是神明了,神明不會死,會死的話,就不是神明了。”
老者問道:“神明不會死?誰說的?”
小童就道:“我爹。”
老者笑道:“神明應該也會死的。”
小童道:“神明也會死?那怎樣才會死?沒有人信奉他了?沒有人相信他了?沒有人信奉和相信神明了,神明就會消失嗎?”
老者道:“嗯,沒有人信奉沒有人相信的神明應該也會消失。”
阿寧道:“老爺爺怎麽知道?老爺爺是神明嗎?”
老者笑嗬嗬道:“老夫不是神明,老夫是猜的。”
阿寧問道:“老爺爺見過仙人嗎?”
老者道:“仙人?”
阿寧點頭。
老者搖頭道:“老夫沒有見過。”
說完,看向劉庵認真問道:“劉老弟可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