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清穿之鹹魚阿哥的寫手日常 作者:誠三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些東西,對於民眾們的轉變,也是非常多的。
那些大臣們雖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知道康熙一定知道他是誰,於是那些想要催著他寫話本的人,竟然有人上了摺子催到了康熙那裏。
康熙表示他也很無奈,於是化作了更深的催更動力,來催促胤禌趕緊寫話本。
這些實用派是一部分,還有一些人,純粹是想看他寫的話本內容本身。
而這些人中,有一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他的福晉元照。
元照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如今和胤禌成親了之後,更是瘋狂喜歡聽胤禌講故事。
胤禌為了給元照講故事,發奮地寫了很多的小短篇,當天給元照講了之後,第二天就會把這些小短片投給報紙,也算是把這些故事合力運用起來,獲得了更多的喜愛值。
若他慢慢發表也就罷了,如今因為成親,一下子發表了這麽多故事出來,讓更多的人慾罷不能,於是也形成了民間的催更熱潮。
不過現在催更的人有所收斂,因為……
元照懷孕了。
除了第一時間得知這件事的胤禌的親人非常激動,還有很多讀者都從胤禌的故事中看出端倪來。
之前胤禌的故事更多的是江湖的打打殺殺,或者描述現實的比較有諷刺意味的東西。
如今胤禌的故事,竟然有很多的內容,一看就是寫給小孩子看的兒童讀物。
甚至稱不上是兒童讀物,裏邊胤禌甚至寫出了期待孩子麵世的話語,這讓眾多喜歡他的人,一直一字一句研究他的話本的人沸騰了。
也就是作者不僅僅結婚了,還有了自己的孩子。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誰,但都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胤禌雖然十七歲就和元照成親了,但是他因為懂得一些現代醫學知識,知道女子早生孩子對她們本身的身體也是有些影響的,所以等到他二十多歲,才和元照有了現在這個孩子。
所幸這些年,無論是康熙還是宜妃,沒有一人來催促他們,其他人就算有些犯嘀咕,也不會催到他和元照的麵前來,所以兩人毫無壓力地渡過了輕鬆自在的幾年,這才迎接了小生命的到來。
而這些年,讓胤禌最感到吃驚的是,他一直做好了康熙四十八年之後會腥風血雨的準備,但是現在都已經康熙五十二年了,竟然還是一番風平浪靜,毫無波折。
不是因為胤礽太子的位置坐得很牢,相反,四十八年最大的動盪來源,就是太子。
不過和他印象中的歷史不同,四十八年那年,胤礽竟然私下裏和康熙說,他並不想當太子了。
康熙自然震怒,根本聽不得胤礽的解釋,把他一頓臭罵趕迴了毓慶宮。
不過這些胤禌也理解,因為康熙已經把胤礽當做太子培養了這麽多年,現在自己的繼承人竟然告訴自己他不想當了,任誰聽到這個消息都會震怒不堪的。
胤礽對於不想當太子這件事比較堅持,等康熙的脾氣過去,他就又去拐著彎跟康熙說,他是真的對當太子沒有興趣了。
康熙這才勉強平靜下來,聽他解釋著不想當的原因。
竟然是因為胤禌。
胤礽對於當太子並沒有太多的喜歡或者討厭,從他有記憶開始,他就是大清的太子,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根本沒有給他挑選的餘地。
所以他從小就嚴格按照太子的行為規範要求自己,他也自認為自己做的不錯。
隻是自從胤禌迴宮和他有了接觸之後,他才發現,相比於當太子而言,把胤禌書裏明顯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東西變為現實,對他來說更有吸引力。
也更讓他覺得,他是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那個他並沒有太多興趣的皇位。
他早就對當太子沒有興趣了,隻是若他再不趁著康熙的身體還健壯的時候提出來,以後可能就晚了。
所以雖然他已經知道康熙會生氣,還是毅然決然地提出了自己不想當太子這個想法,並且堅定地告訴康熙,這不是他的一時衝動,而是有這樣的想法已久。
康熙本來就在氣頭上,如今一聽,胤礽有這樣的想法竟然是因為胤禌,直接沒了理智,把胤禌揪到身前一頓臭罵。
若不是胤禌已經成家,他說不定還會出手打他一頓屁股。
讓他帶壞了太子,竟然把他那麽滿意的繼承人給帶偏了。
康熙看著胤禌呆頭呆腦的模樣,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胤禌這才知道了胤礽的想法。
不過根據歷史的趨勢,本來皇位最後也不是胤礽的,所以他倒是沒有太吃驚,反而順著胤礽的話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幫著胤礽給康熙洗腦。
就這樣,康熙五十年,康熙終於決定了廢除胤礽太子的位置。
滿朝皆驚。
在眾人以為胤礽要失寵的時候,卻發現胤礽得到任何的懲罰,這個廢太子上也隻是說胤礽不適合當繼承人,並沒有說別的任何不滿的話,胤礽也不是被貶成了光頭阿哥,轉眼就被封了王爺,這才知道,這太子隻是胤礽不想當罷了,他還是康熙喜歡的那個兒子,容不得任何人欺負。
雖然大家對於胤礽的舉措並不理解,但是既然他已經這麽選擇了,眾人還是紛紛表示支持。
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若胤礽不想當太子的話,那麽該誰當太子呢?
那些大臣們雖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知道康熙一定知道他是誰,於是那些想要催著他寫話本的人,竟然有人上了摺子催到了康熙那裏。
康熙表示他也很無奈,於是化作了更深的催更動力,來催促胤禌趕緊寫話本。
這些實用派是一部分,還有一些人,純粹是想看他寫的話本內容本身。
而這些人中,有一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他的福晉元照。
元照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如今和胤禌成親了之後,更是瘋狂喜歡聽胤禌講故事。
胤禌為了給元照講故事,發奮地寫了很多的小短篇,當天給元照講了之後,第二天就會把這些小短片投給報紙,也算是把這些故事合力運用起來,獲得了更多的喜愛值。
若他慢慢發表也就罷了,如今因為成親,一下子發表了這麽多故事出來,讓更多的人慾罷不能,於是也形成了民間的催更熱潮。
不過現在催更的人有所收斂,因為……
元照懷孕了。
除了第一時間得知這件事的胤禌的親人非常激動,還有很多讀者都從胤禌的故事中看出端倪來。
之前胤禌的故事更多的是江湖的打打殺殺,或者描述現實的比較有諷刺意味的東西。
如今胤禌的故事,竟然有很多的內容,一看就是寫給小孩子看的兒童讀物。
甚至稱不上是兒童讀物,裏邊胤禌甚至寫出了期待孩子麵世的話語,這讓眾多喜歡他的人,一直一字一句研究他的話本的人沸騰了。
也就是作者不僅僅結婚了,還有了自己的孩子。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誰,但都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胤禌雖然十七歲就和元照成親了,但是他因為懂得一些現代醫學知識,知道女子早生孩子對她們本身的身體也是有些影響的,所以等到他二十多歲,才和元照有了現在這個孩子。
所幸這些年,無論是康熙還是宜妃,沒有一人來催促他們,其他人就算有些犯嘀咕,也不會催到他和元照的麵前來,所以兩人毫無壓力地渡過了輕鬆自在的幾年,這才迎接了小生命的到來。
而這些年,讓胤禌最感到吃驚的是,他一直做好了康熙四十八年之後會腥風血雨的準備,但是現在都已經康熙五十二年了,竟然還是一番風平浪靜,毫無波折。
不是因為胤礽太子的位置坐得很牢,相反,四十八年最大的動盪來源,就是太子。
不過和他印象中的歷史不同,四十八年那年,胤礽竟然私下裏和康熙說,他並不想當太子了。
康熙自然震怒,根本聽不得胤礽的解釋,把他一頓臭罵趕迴了毓慶宮。
不過這些胤禌也理解,因為康熙已經把胤礽當做太子培養了這麽多年,現在自己的繼承人竟然告訴自己他不想當了,任誰聽到這個消息都會震怒不堪的。
胤礽對於不想當太子這件事比較堅持,等康熙的脾氣過去,他就又去拐著彎跟康熙說,他是真的對當太子沒有興趣了。
康熙這才勉強平靜下來,聽他解釋著不想當的原因。
竟然是因為胤禌。
胤礽對於當太子並沒有太多的喜歡或者討厭,從他有記憶開始,他就是大清的太子,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根本沒有給他挑選的餘地。
所以他從小就嚴格按照太子的行為規範要求自己,他也自認為自己做的不錯。
隻是自從胤禌迴宮和他有了接觸之後,他才發現,相比於當太子而言,把胤禌書裏明顯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東西變為現實,對他來說更有吸引力。
也更讓他覺得,他是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那個他並沒有太多興趣的皇位。
他早就對當太子沒有興趣了,隻是若他再不趁著康熙的身體還健壯的時候提出來,以後可能就晚了。
所以雖然他已經知道康熙會生氣,還是毅然決然地提出了自己不想當太子這個想法,並且堅定地告訴康熙,這不是他的一時衝動,而是有這樣的想法已久。
康熙本來就在氣頭上,如今一聽,胤礽有這樣的想法竟然是因為胤禌,直接沒了理智,把胤禌揪到身前一頓臭罵。
若不是胤禌已經成家,他說不定還會出手打他一頓屁股。
讓他帶壞了太子,竟然把他那麽滿意的繼承人給帶偏了。
康熙看著胤禌呆頭呆腦的模樣,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胤禌這才知道了胤礽的想法。
不過根據歷史的趨勢,本來皇位最後也不是胤礽的,所以他倒是沒有太吃驚,反而順著胤礽的話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幫著胤礽給康熙洗腦。
就這樣,康熙五十年,康熙終於決定了廢除胤礽太子的位置。
滿朝皆驚。
在眾人以為胤礽要失寵的時候,卻發現胤礽得到任何的懲罰,這個廢太子上也隻是說胤礽不適合當繼承人,並沒有說別的任何不滿的話,胤礽也不是被貶成了光頭阿哥,轉眼就被封了王爺,這才知道,這太子隻是胤礽不想當罷了,他還是康熙喜歡的那個兒子,容不得任何人欺負。
雖然大家對於胤礽的舉措並不理解,但是既然他已經這麽選擇了,眾人還是紛紛表示支持。
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若胤礽不想當太子的話,那麽該誰當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