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十不善業因緣故,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雖然享福,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墮落,仍然要輪迴的。
至於阿修羅境界,就是精靈世界,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然生前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隻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複雜,“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間者,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邪氣不能生。人若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因此,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輪迴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迴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六道輪迴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惡鬼道”、“地獄道”。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教中雖然有“因果報應”的理論,但更正規的提法是“因緣果報”,那麽“緣”是什麽意思呢?
佛教中“緣”的內容及其複雜,簡單地說就是“條件”。比方說:蛋可以孵成雞,但是孵成雞需要一定的溫度,這個一定的溫度就是“緣”。
雖然蛋可以孵雞(因果條件具備),但是,不具備一定的溫度(緣),蛋是不會成雞的。因此,佛教中叫人“修行”,脫離六道輪迴,就是從“緣”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惡因變成惡果;而讓多生累劫造得善因,盡快成熟,變成善果。從而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
六道的顏色,天道微白,阿修羅暗綠,人道淡黃,畜生道淡藍,餓鬼道亞紅,地獄道煙霧。
人死後三日半至四日後中陰身蘇醒,此時為中陰身第一日。以下為每一日所見到的六道輪迴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進入輪迴,若投入佛光,便脫離生死之苦。
有關於六道輪迴的,還有一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唯心圖”、“六趣生死輪”,龕高7.8米、寬4.8米。龕中刻有一個直徑為2.7米的原形巨輪,名“六趣輪”。
按照佛教的說法,此輪是載人於三界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輪外刻“轉輪聖王”,頭頂“三世佛”,麵目醜怪,蓬頭獠牙,腳踏鼇頭,口銜輪彥,雙臂環抱巨輪,以此表示人生之“業力”不可逆轉。
六趣輪可分為四層。內層中心刻跏跌坐的卷發修行者。其左側有一隻豬,右側有一隻鴿,坐下有一條毒蛇。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癡、貪染、瞋“三毒”。
佛教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有稱為“三不善根”,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另從行者胸部(圓心),發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巨輪分為六份。第二層的六份就是所謂的“六道”,即六種“業力”產生的果報。第二層正上方為“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
“天道”之左為“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修羅像。阿修羅原本是一位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動,故而被攆出“天道”降至“阿修羅道”。
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麵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
“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是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饑餓,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
“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第三層造像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
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小圓龕中刻一羅刹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以下沿反時針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閑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著朝服官吏麵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麵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麵,心生悲痛;一婦女背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
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生死輪迴的具體過程,於是第四層分為十八格,每格於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個個生靈轉世輪迴的圖像。從“天道”開始,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頭人尾,人頭畜尾(天道);狼頭人尾,牛頭畜尾,獅頭畜尾(阿修羅道);禽頭畜尾,畜頭蛇尾(畜牲道);馬頭蛇尾、魚頭人尾,蛇頭畜尾(地獄道);人頭畜尾,畜頭畜尾(餓鬼道);豬頭畜尾,龍頭人尾,鳥頭畜尾(人道)等等,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頭示生所屬,以尾示亡所屬。
在一個人死後,會經曆一個叫“中陰期”的過渡,然後再次輪迴。輪迴的範圍是在六道之內,亦即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羅道三者中轉生,痛苦為較少,所以它們合稱為“三善道”。地獄、餓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極大,所以它們合稱為“三惡道”。
(所謂中陰身,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曆程稱之為「中陰身」。
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意謂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後皆有中陰身。然大善大惡者則無。一人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對三寶及淨土深具信心,斷氣後毋需曆經中陰階段,刹那間往生極樂。升天及下地獄者亦等同此速。
生前未聞佛法,但奉行十善,樂善好施,為世間之大善人,百年之後,亦得瞬間投生天堂。生前作奸犯科,燒殺擄掠,瞋恨恚怨,煩惱習氣厚重者,強取豪奪,此等極惡之徒,命終直入無間地獄。至於貪念重者則墮鬼道。中陰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
藏文「中陰」意為「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展開」間之過渡時期。斷氣、甫亡謂「死有」,來世投胎(即轉世)時曰「生有」。
欲界之中陰形體,欲界中陰,高約二尺,似五、六歲之幼童,且諸根明利。縱生前為殘障或痼疾,中陰身時,則完美無缺,故祭拜時,亡者必然知悉。人甫斷氣,即具天眼,多遠皆可得見。
故一上香,魂魄隨至。若非如此,民間所謂牽亡魂(召引亡魂),又何由牽之?死前何以會昏迷?此乃因神識為**牽製,而感痛苦、昏迷。中陰身近似腦部神經係統,若神識脫離色身,神經係統之作用全失。此際即無所謂「昏迷」。
昏迷僅適用於生前。若斷氣,神識脫離色身,何人前來探視均一目了然。如手術時不治,亡者於手術台即可知誰在身旁。神識飄浮於天花板上,俟遺體運出,亦尾隨而去。
菩薩之方便中陰形體,證悟菩薩果或有修有證者,其中陰身係方便說,此乃欲救度中陰眾生而示現,形貌為一壯年,身量高大。因智慧高超,身形圓滿,綻放光明。菩薩欲入胎時,光明照耀百千俱胝之四大部洲,為智慧願力身,不同於凡夫之無明業力身。色界中陰之形體,色界中陰身,完滿如本有,具慚愧心,與衣俱生(一出生即著有衣衫)。
至於阿修羅境界,就是精靈世界,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然生前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隻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複雜,“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間者,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邪氣不能生。人若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因此,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輪迴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迴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六道輪迴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惡鬼道”、“地獄道”。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教中雖然有“因果報應”的理論,但更正規的提法是“因緣果報”,那麽“緣”是什麽意思呢?
佛教中“緣”的內容及其複雜,簡單地說就是“條件”。比方說:蛋可以孵成雞,但是孵成雞需要一定的溫度,這個一定的溫度就是“緣”。
雖然蛋可以孵雞(因果條件具備),但是,不具備一定的溫度(緣),蛋是不會成雞的。因此,佛教中叫人“修行”,脫離六道輪迴,就是從“緣”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惡因變成惡果;而讓多生累劫造得善因,盡快成熟,變成善果。從而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
六道的顏色,天道微白,阿修羅暗綠,人道淡黃,畜生道淡藍,餓鬼道亞紅,地獄道煙霧。
人死後三日半至四日後中陰身蘇醒,此時為中陰身第一日。以下為每一日所見到的六道輪迴之光以及佛光,若投入六道之光,便進入輪迴,若投入佛光,便脫離生死之苦。
有關於六道輪迴的,還有一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唯心圖”、“六趣生死輪”,龕高7.8米、寬4.8米。龕中刻有一個直徑為2.7米的原形巨輪,名“六趣輪”。
按照佛教的說法,此輪是載人於三界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輪外刻“轉輪聖王”,頭頂“三世佛”,麵目醜怪,蓬頭獠牙,腳踏鼇頭,口銜輪彥,雙臂環抱巨輪,以此表示人生之“業力”不可逆轉。
六趣輪可分為四層。內層中心刻跏跌坐的卷發修行者。其左側有一隻豬,右側有一隻鴿,坐下有一條毒蛇。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癡、貪染、瞋“三毒”。
佛教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有稱為“三不善根”,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另從行者胸部(圓心),發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巨輪分為六份。第二層的六份就是所謂的“六道”,即六種“業力”產生的果報。第二層正上方為“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
“天道”之左為“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修羅像。阿修羅原本是一位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天神,能力同“天”。但因瞋心太重,又多怒好動,故而被攆出“天道”降至“阿修羅道”。
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麵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
“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是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饑餓,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
“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第三層造像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
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小圓龕中刻一羅刹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以下沿反時針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閑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一女子站立,想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著朝服官吏麵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麵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麵,心生悲痛;一婦女背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
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生死輪迴的具體過程,於是第四層分為十八格,每格於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個個生靈轉世輪迴的圖像。從“天道”開始,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頭人尾,人頭畜尾(天道);狼頭人尾,牛頭畜尾,獅頭畜尾(阿修羅道);禽頭畜尾,畜頭蛇尾(畜牲道);馬頭蛇尾、魚頭人尾,蛇頭畜尾(地獄道);人頭畜尾,畜頭畜尾(餓鬼道);豬頭畜尾,龍頭人尾,鳥頭畜尾(人道)等等,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頭示生所屬,以尾示亡所屬。
在一個人死後,會經曆一個叫“中陰期”的過渡,然後再次輪迴。輪迴的範圍是在六道之內,亦即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羅道三者中轉生,痛苦為較少,所以它們合稱為“三善道”。地獄、餓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極大,所以它們合稱為“三惡道”。
(所謂中陰身,自亡者斷氣,第八意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之曆程稱之為「中陰身」。
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意謂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後皆有中陰身。然大善大惡者則無。一人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對三寶及淨土深具信心,斷氣後毋需曆經中陰階段,刹那間往生極樂。升天及下地獄者亦等同此速。
生前未聞佛法,但奉行十善,樂善好施,為世間之大善人,百年之後,亦得瞬間投生天堂。生前作奸犯科,燒殺擄掠,瞋恨恚怨,煩惱習氣厚重者,強取豪奪,此等極惡之徒,命終直入無間地獄。至於貪念重者則墮鬼道。中陰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
藏文「中陰」意為「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展開」間之過渡時期。斷氣、甫亡謂「死有」,來世投胎(即轉世)時曰「生有」。
欲界之中陰形體,欲界中陰,高約二尺,似五、六歲之幼童,且諸根明利。縱生前為殘障或痼疾,中陰身時,則完美無缺,故祭拜時,亡者必然知悉。人甫斷氣,即具天眼,多遠皆可得見。
故一上香,魂魄隨至。若非如此,民間所謂牽亡魂(召引亡魂),又何由牽之?死前何以會昏迷?此乃因神識為**牽製,而感痛苦、昏迷。中陰身近似腦部神經係統,若神識脫離色身,神經係統之作用全失。此際即無所謂「昏迷」。
昏迷僅適用於生前。若斷氣,神識脫離色身,何人前來探視均一目了然。如手術時不治,亡者於手術台即可知誰在身旁。神識飄浮於天花板上,俟遺體運出,亦尾隨而去。
菩薩之方便中陰形體,證悟菩薩果或有修有證者,其中陰身係方便說,此乃欲救度中陰眾生而示現,形貌為一壯年,身量高大。因智慧高超,身形圓滿,綻放光明。菩薩欲入胎時,光明照耀百千俱胝之四大部洲,為智慧願力身,不同於凡夫之無明業力身。色界中陰之形體,色界中陰身,完滿如本有,具慚愧心,與衣俱生(一出生即著有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