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還給我賣關子!”袁友衝見那頭忽然頓了頓,有些無奈。但他自己就是吊胃口狂魔,似乎沒資格說別人什麽,便道:“這樣,我和於隊現在過去,你們把視頻資料和截圖準備好。”
……
十分鍾後,於、袁二人走進圖偵科的大辦公室,結果發現,除了圖偵警之外,範玉宏也帶著技術隊骨幹在場,想來是為了方便實時處理一些不夠清晰的視頻,取幾個角度尚可的截下來做銳化處理。
當然,銳化也有其極限所在,不可能校正嚴重模糊的照片,且針對的是由於物體較高速運動或拍攝設備抖動、失焦而造成的模糊,若是因硬件設備實在太差,銳化也無能為力。
畢竟,銳化的本質是提升相鄰像素對比度,從而使得圖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更高、輪廓更明顯、『色』彩更鮮明罷了,而非提高有效像素數量。
別說銳化了,就算是『插』值算法優化有效像素,也有一定極限,用力過度的話甚至可能造成失真。
而技術隊要做的工作,便是合理利用各類工具,以盡量趨於真實情況與特征為出發點,盡可能將模糊照片清晰化,而非一昧的將畫麵變清晰,那樣做並沒有任何意義。
與眾人打過招唿,勉勵一番之後,袁友衝看向圖偵科科長司俊農,問道:“說說看吧,有什麽重要突破?”
“嗯哼。”當著麵,司俊農不敢再賣關子了,立馬說:“剛剛在對講機裏頭,我不說有四個嫌疑人,他們並非案發單元樓住戶,卻進入這棟樓後,截止畢荷死亡之前都沒被拍到離開嗎?”
“對,然後。”
“這四人當中,有一人背了個包,戴著鴨舌帽,監控沒法直接拍到他麵部特征,但是吧,他在進電梯的時候,一個不慎,把臉倒映在了電梯光潔的像塊鏡子一樣的金屬門內壁上,拍了個正著。”
“而這家夥在十七樓下了電梯,走出過道後,便進了安全樓梯,之後便一直沒再出來,至此,我們便認為,有充足的理由判定他具備作案嫌疑。事出反常必有妖嘛,袁隊於隊你倆一直掛在嘴邊的。”
“嗯,這裏再多嘴解釋一下,之前因為一直沒注意到他,而且重點對比的還是單元樓幾扇門的監控,以找出進入但沒出來的目標,所以沒留意到他。”
“我懂。”於辰頷首:“你繼續說。”
袁友衝也接話:“我記得,你在對講機裏頭說的是,結合交通探頭監控錄像,才有了重大突破的吧?”
“對。因為發現他走進安全樓梯後沒出來,隻能說值得懷疑罷了,但結合交通監控後,我們可以肯定,他就是兇手!”
“噢?”於辰問道:“難不成,周遭交通探頭也拍到他了?”
“對!”司俊農一拍手:
“二十七號淩晨三點半左右,距離陸宇平遇害處約七百米,平煙路與曲亞路交匯十字路口的高清監控拍到一可疑車輛,其駕駛室一側車門及金屬把手上疑似有幾抹不太明顯的血跡。”
“更重要的是,這輛車駕駛人的麵容,與涉案單元樓電梯內監控拍攝到的嫌疑人非常相。畫麵經過處理和咱們的仔細比對過後,推測這兩者應該是同一人。”
“很明顯了,在畢荷被殺之前進入案發單元樓,坐電梯到十七層後走進安全樓梯,隨後再也沒出來,卻在鄧玉平被殺後被拍攝到驅車離開的畫麵,且車門上還疑似帶有血跡,他不是兇手還能是誰?”
“哎,於隊袁隊,具體的,你倆自己看吧?”
見二人點頭,司俊農便轉過身,抓著鼠標點了兩下,又在鍵盤上敲幾敲,辦公室中央的大屏幕上便放出了一段視頻。
視頻並不算長,幾分鍾便放完了,正是嫌疑人進入大樓、等待電梯的監控畫麵,一直到嫌疑人進入電梯為止。
於辰看了下左上角的時間,十九點四十七分,恰是電梯使用高峰期,嫌疑人隱匿於人群當中,並不惹人注目。
他很會挑時間,若非圖偵一個個的甄別,發現包括他在內等少數幾人沒離開,或者說沒被拍到離開的畫麵,從而重點關注的話,還真不一定留意到他。
下一個視頻,是電梯內的監控,嫌疑人沒有按鍵,徑直走到最裏頭。很明顯的,他這會兒並沒有戴手套,因此在刻意避免留下指紋。這份反偵察能力,比之常年從事破案工作的刑警也不遑多讓了。
很快,他便發現電梯內壁並沒做金屬拉絲、磨花處理,非常光潔,宛若鏡子一般,倒映出了自己的臉,似乎愣了愣,有些錯愕,隨後立馬抬手壓了壓帽簷,腦袋也微微低垂,內壁上便再也看不見他的臉了。
“好家夥,就這麽幾秒鍾,你們竟然也能捕捉到。”於辰豎起了大拇指。雖說心細如發是刑警,尤其是法醫、痕檢員與圖偵警的基本要求,但反正誇人兩句又不花錢,他自然不吝讚揚。
“看上去是幾秒鍾,”司俊農苦笑:“可咱們是用逐幀步進的法子,一幀幀檢查過去的,要這都不能發現的話,咱們哪還有臉在圖偵科混吃等死。”
到了十七樓,嫌疑人走出電梯。此時,電梯內尚有四人,還要往更高樓層去,但他卻寧可選擇多跑幾步,也不想冒險。
“自作聰明。”於辰撇撇嘴:“他要沒被鎖定,不管是在幾樓下電梯,咱們都注意不到他;但要他被鎖定了,怎麽幹都白搭。”
“不見得。”袁友衝搖頭:“站在兇手的角度想,他或許會覺得,萬一他從天台往下爬這一作案手法被我們發現,咱們可能會重點關注20樓的監控。出於謹慎在十七樓下電梯,是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也是。”於辰頷首,又瞥了一眼視頻上方的時間,忽然嘖了一聲,說:“不對呀,這個時候才八點,兇手難不成在天台上待了六個小時?但這麽長時間,在天台上留的痕跡怕不會少吧?這與痕檢科調查的結論相悖了。”
“況且,天台上沒有人坐過、躺過的痕跡,他要在上邊站個六小時,恐怕腿都得軟了,還怎麽順著外設管道往下爬?”
……
十分鍾後,於、袁二人走進圖偵科的大辦公室,結果發現,除了圖偵警之外,範玉宏也帶著技術隊骨幹在場,想來是為了方便實時處理一些不夠清晰的視頻,取幾個角度尚可的截下來做銳化處理。
當然,銳化也有其極限所在,不可能校正嚴重模糊的照片,且針對的是由於物體較高速運動或拍攝設備抖動、失焦而造成的模糊,若是因硬件設備實在太差,銳化也無能為力。
畢竟,銳化的本質是提升相鄰像素對比度,從而使得圖像中某一部位的清晰度更高、輪廓更明顯、『色』彩更鮮明罷了,而非提高有效像素數量。
別說銳化了,就算是『插』值算法優化有效像素,也有一定極限,用力過度的話甚至可能造成失真。
而技術隊要做的工作,便是合理利用各類工具,以盡量趨於真實情況與特征為出發點,盡可能將模糊照片清晰化,而非一昧的將畫麵變清晰,那樣做並沒有任何意義。
與眾人打過招唿,勉勵一番之後,袁友衝看向圖偵科科長司俊農,問道:“說說看吧,有什麽重要突破?”
“嗯哼。”當著麵,司俊農不敢再賣關子了,立馬說:“剛剛在對講機裏頭,我不說有四個嫌疑人,他們並非案發單元樓住戶,卻進入這棟樓後,截止畢荷死亡之前都沒被拍到離開嗎?”
“對,然後。”
“這四人當中,有一人背了個包,戴著鴨舌帽,監控沒法直接拍到他麵部特征,但是吧,他在進電梯的時候,一個不慎,把臉倒映在了電梯光潔的像塊鏡子一樣的金屬門內壁上,拍了個正著。”
“而這家夥在十七樓下了電梯,走出過道後,便進了安全樓梯,之後便一直沒再出來,至此,我們便認為,有充足的理由判定他具備作案嫌疑。事出反常必有妖嘛,袁隊於隊你倆一直掛在嘴邊的。”
“嗯,這裏再多嘴解釋一下,之前因為一直沒注意到他,而且重點對比的還是單元樓幾扇門的監控,以找出進入但沒出來的目標,所以沒留意到他。”
“我懂。”於辰頷首:“你繼續說。”
袁友衝也接話:“我記得,你在對講機裏頭說的是,結合交通探頭監控錄像,才有了重大突破的吧?”
“對。因為發現他走進安全樓梯後沒出來,隻能說值得懷疑罷了,但結合交通監控後,我們可以肯定,他就是兇手!”
“噢?”於辰問道:“難不成,周遭交通探頭也拍到他了?”
“對!”司俊農一拍手:
“二十七號淩晨三點半左右,距離陸宇平遇害處約七百米,平煙路與曲亞路交匯十字路口的高清監控拍到一可疑車輛,其駕駛室一側車門及金屬把手上疑似有幾抹不太明顯的血跡。”
“更重要的是,這輛車駕駛人的麵容,與涉案單元樓電梯內監控拍攝到的嫌疑人非常相。畫麵經過處理和咱們的仔細比對過後,推測這兩者應該是同一人。”
“很明顯了,在畢荷被殺之前進入案發單元樓,坐電梯到十七層後走進安全樓梯,隨後再也沒出來,卻在鄧玉平被殺後被拍攝到驅車離開的畫麵,且車門上還疑似帶有血跡,他不是兇手還能是誰?”
“哎,於隊袁隊,具體的,你倆自己看吧?”
見二人點頭,司俊農便轉過身,抓著鼠標點了兩下,又在鍵盤上敲幾敲,辦公室中央的大屏幕上便放出了一段視頻。
視頻並不算長,幾分鍾便放完了,正是嫌疑人進入大樓、等待電梯的監控畫麵,一直到嫌疑人進入電梯為止。
於辰看了下左上角的時間,十九點四十七分,恰是電梯使用高峰期,嫌疑人隱匿於人群當中,並不惹人注目。
他很會挑時間,若非圖偵一個個的甄別,發現包括他在內等少數幾人沒離開,或者說沒被拍到離開的畫麵,從而重點關注的話,還真不一定留意到他。
下一個視頻,是電梯內的監控,嫌疑人沒有按鍵,徑直走到最裏頭。很明顯的,他這會兒並沒有戴手套,因此在刻意避免留下指紋。這份反偵察能力,比之常年從事破案工作的刑警也不遑多讓了。
很快,他便發現電梯內壁並沒做金屬拉絲、磨花處理,非常光潔,宛若鏡子一般,倒映出了自己的臉,似乎愣了愣,有些錯愕,隨後立馬抬手壓了壓帽簷,腦袋也微微低垂,內壁上便再也看不見他的臉了。
“好家夥,就這麽幾秒鍾,你們竟然也能捕捉到。”於辰豎起了大拇指。雖說心細如發是刑警,尤其是法醫、痕檢員與圖偵警的基本要求,但反正誇人兩句又不花錢,他自然不吝讚揚。
“看上去是幾秒鍾,”司俊農苦笑:“可咱們是用逐幀步進的法子,一幀幀檢查過去的,要這都不能發現的話,咱們哪還有臉在圖偵科混吃等死。”
到了十七樓,嫌疑人走出電梯。此時,電梯內尚有四人,還要往更高樓層去,但他卻寧可選擇多跑幾步,也不想冒險。
“自作聰明。”於辰撇撇嘴:“他要沒被鎖定,不管是在幾樓下電梯,咱們都注意不到他;但要他被鎖定了,怎麽幹都白搭。”
“不見得。”袁友衝搖頭:“站在兇手的角度想,他或許會覺得,萬一他從天台往下爬這一作案手法被我們發現,咱們可能會重點關注20樓的監控。出於謹慎在十七樓下電梯,是個非常聰明的做法。”
“也是。”於辰頷首,又瞥了一眼視頻上方的時間,忽然嘖了一聲,說:“不對呀,這個時候才八點,兇手難不成在天台上待了六個小時?但這麽長時間,在天台上留的痕跡怕不會少吧?這與痕檢科調查的結論相悖了。”
“況且,天台上沒有人坐過、躺過的痕跡,他要在上邊站個六小時,恐怕腿都得軟了,還怎麽順著外設管道往下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