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吃桌(一)
為做事方便,兩人接過孝巾利落地纏在頭上,到曾三郎靈前行了祭拜禮後隨曾二嫂往白色布匹放置的地方走去。
這個時候鍾家村沒外出的村民大都知曉了曾三郎意外故去的消息,凡是能幫忙者皆在場,偌大的院子烏泱泱站的都是人。
和泥巴壘大鍋灶的,搬凳子抬桌子的、唿天搶地哭靈的……
撕孝巾乃急活,秦氏見臨時搭建的油布棚中已圍了好幾位婦人,兩張並排八仙桌上放置著五六匹白色粗棉布,桌腿旁放有青黃色的竹筐。
人多的地方八卦就多,布棚中也不例外,由於較其它露天幹活場地,此處咵起天來隱秘的多。
「哎,原以為掉進福窩裏,沒成想嫁進曾家才一年就守了寡……」
「挺個肚子大冷的天哭得肝腸寸斷,我聽著心裏都酸酸的……」
「你以為她全心為長順哭啊,八成哭自己呢,曾大嬸子為新兒媳婦對孫子不好和長順鬧多少次了。」
……
秦氏聽大家圍繞著新寡婦議論,心頭生出些許不自在畢竟自己也是年紀輕輕就守了寡,比起其它人她更切身體會到春花此時的感觸。
大家或許也意識當著秦氏麵聊此話題不合適,便岔往其它地方。
秦氏離開後,李令往灶膛連塞幾把柴禾待整個鍋蓋上方白霧繚繞時,探手才感覺碗底溫熱。
想著秦氏的囑咐,鍋燒好後李令跨出灶房。
晚陽西下霞光正濃,從暖烘烘的膛火前突然置身冷意撲麵的小院中,李令隻覺意識前所未有的清醒。
「大黃,我是誰呢?」走到瞧見她上竄下跳搖頭擺尾的大黃跟前,輕輕問了句,四周除了沙沙的風聲和狗子興奮的昂昂聲,沒人迴答她。
「從今以後我就是鍾月了。」抬頭望天的李令釋然般的展顏而笑,喃喃自語。
低首揉揉狗頭似肯定自己一般揚聲道:「聽見了嗎大黃,我是你的小主人鍾月!想不想出去望風?抬腳敬個禮就放你撒野。」
「對,像這樣……爪子摸著耳朵……去吧,別跑太遠,撒泡尿就迴來!」
豁然開朗的李令解了狗繩,繞著院子轉悠一圈才迴灶房吃晚飯。
薺菜包子是早晨新蒸出來的,揭開鍋蓋瞬間野菜的清香迎鼻而入,兩個土雞蛋發了滿滿一碗蛋羹。
鍾月從石櫥裏小心翼翼捧出裝著芝麻香油的小陶罐用油匙往碗中滴了幾滴。
好香,唾液腺分泌旺盛起來,包子鮮香可口蛋羹嫩滑入喉。
就著鍋裏的開水,津津有味地吃了半碗雞蛋羹和一個包子,將剩下的放入尚有餘溫的篦子上蓋好鍋蓋。
雞子不用管,用熱水幫外出溜達迴來的大黃燙好麥麩才鎖門去隔壁杜氏那裏。
杜氏夫婦的臥室同灶膛連通,晚上炕床有熱度,鍾月到時一家人正坐在炕上圍著方桌吃晚飯。
「月兒吃了嗎,你娘說做好了飯就沒讓義康喊你。脫了鞋坐炕上,炕上暖和。」
坐在桌子最外沿的杜氏將粥碗放下笑問孫女。
鍾月道吃過了,炕上雖暖可不好意思在旁人吃飯時脫鞋,笑眯眯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冷,腳上棉鞋今年新做的。
別人吃飯她看著怪尷尬的,透過昏黃如豆的燈光瞄到炕角縮了隻狸花貓,便趴炕上擼起貓來。
「唉,長順今年才多大啊,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你們幾個以後走路離溝邊塘邊遠遠的,尤其義康和月兒,不許再去冰麵上耍!水裏髒東西多的很,專吃不聽話的小孩!」
杜氏同老伴正聊著曾家事情,突將話題轉到三個孫子孫女身上,並對倆小的重點警告。
做勢先兇狠狠地瞪眼孫子,唬得鍾義康點頭如搗蒜。埋頭喝稀飯的鍾蘭也乖巧的點點頭。
沒得到小孫女應答,杜氏扭身見其背著身子正專心致誌逗貓玩,氣得真想丟下碗筷揚手照她屁股上扇幾巴掌。
抬高嗓道:「聽著了吧,月月?!掉過水裏一次,我瞧還是沒長耳朵!」
努力憋笑的鍾月壓住笑音,一本正經說:「奶奶,月月聽著呢,您和爺爺說的話都牢牢刻在了腦子裏。」
「二姐,你知道水怪長什麽樣嗎?咬人咬的疼不疼?」
瞧堂弟頗有探索精神的樣子,鍾月極為配合,仰著腦袋眨巴幾下黑亮的眼睛,裝作努力迴憶的神態:「水下不能睜眼我也沒瞧清楚,可牙很利,比大黃的還尖。」
「啊?那麽尖?!咬在人身上該有多疼呀!」義康瞪大眼睛驚嘆。
早已懂事的鍾蘭白了眼傻呆呆的弟弟,抿嘴笑起來。杜氏倒一臉淡定地鹹菜就粥不慢不徐吃著飯。
鍾大山和顏悅色笑罵孫女一句:「大晚上淨瞎胡說,別嚇他了。」
瞧孫女從進屋至現在膩著狸貓玩,以為她喜愛貓又道:「你三叔家的貓產了崽,若喜歡去他家討一隻。」
「三姐上次來說她家貓兒子全都許人了。」
鍾月自認為不是個合格的鏟屎官,沒有就沒有吧。
「這窩沒有了,那就等下一窩。」
……
第二日秦氏依舊在曾家忙碌,期間趁空迴來給她送過來些吃食。第三天出殯,鍾月需要跟隨秦氏一起。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大冬天起早都是件頂考驗毅力的事情。
窗欞外還是黑漆漆一片時,醒來有一會的秦氏起身披著棉襖輕手輕腳下床,掖掖被角將床幔捂嚴實,才摸出火摺子點亮油燈。
為做事方便,兩人接過孝巾利落地纏在頭上,到曾三郎靈前行了祭拜禮後隨曾二嫂往白色布匹放置的地方走去。
這個時候鍾家村沒外出的村民大都知曉了曾三郎意外故去的消息,凡是能幫忙者皆在場,偌大的院子烏泱泱站的都是人。
和泥巴壘大鍋灶的,搬凳子抬桌子的、唿天搶地哭靈的……
撕孝巾乃急活,秦氏見臨時搭建的油布棚中已圍了好幾位婦人,兩張並排八仙桌上放置著五六匹白色粗棉布,桌腿旁放有青黃色的竹筐。
人多的地方八卦就多,布棚中也不例外,由於較其它露天幹活場地,此處咵起天來隱秘的多。
「哎,原以為掉進福窩裏,沒成想嫁進曾家才一年就守了寡……」
「挺個肚子大冷的天哭得肝腸寸斷,我聽著心裏都酸酸的……」
「你以為她全心為長順哭啊,八成哭自己呢,曾大嬸子為新兒媳婦對孫子不好和長順鬧多少次了。」
……
秦氏聽大家圍繞著新寡婦議論,心頭生出些許不自在畢竟自己也是年紀輕輕就守了寡,比起其它人她更切身體會到春花此時的感觸。
大家或許也意識當著秦氏麵聊此話題不合適,便岔往其它地方。
秦氏離開後,李令往灶膛連塞幾把柴禾待整個鍋蓋上方白霧繚繞時,探手才感覺碗底溫熱。
想著秦氏的囑咐,鍋燒好後李令跨出灶房。
晚陽西下霞光正濃,從暖烘烘的膛火前突然置身冷意撲麵的小院中,李令隻覺意識前所未有的清醒。
「大黃,我是誰呢?」走到瞧見她上竄下跳搖頭擺尾的大黃跟前,輕輕問了句,四周除了沙沙的風聲和狗子興奮的昂昂聲,沒人迴答她。
「從今以後我就是鍾月了。」抬頭望天的李令釋然般的展顏而笑,喃喃自語。
低首揉揉狗頭似肯定自己一般揚聲道:「聽見了嗎大黃,我是你的小主人鍾月!想不想出去望風?抬腳敬個禮就放你撒野。」
「對,像這樣……爪子摸著耳朵……去吧,別跑太遠,撒泡尿就迴來!」
豁然開朗的李令解了狗繩,繞著院子轉悠一圈才迴灶房吃晚飯。
薺菜包子是早晨新蒸出來的,揭開鍋蓋瞬間野菜的清香迎鼻而入,兩個土雞蛋發了滿滿一碗蛋羹。
鍾月從石櫥裏小心翼翼捧出裝著芝麻香油的小陶罐用油匙往碗中滴了幾滴。
好香,唾液腺分泌旺盛起來,包子鮮香可口蛋羹嫩滑入喉。
就著鍋裏的開水,津津有味地吃了半碗雞蛋羹和一個包子,將剩下的放入尚有餘溫的篦子上蓋好鍋蓋。
雞子不用管,用熱水幫外出溜達迴來的大黃燙好麥麩才鎖門去隔壁杜氏那裏。
杜氏夫婦的臥室同灶膛連通,晚上炕床有熱度,鍾月到時一家人正坐在炕上圍著方桌吃晚飯。
「月兒吃了嗎,你娘說做好了飯就沒讓義康喊你。脫了鞋坐炕上,炕上暖和。」
坐在桌子最外沿的杜氏將粥碗放下笑問孫女。
鍾月道吃過了,炕上雖暖可不好意思在旁人吃飯時脫鞋,笑眯眯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冷,腳上棉鞋今年新做的。
別人吃飯她看著怪尷尬的,透過昏黃如豆的燈光瞄到炕角縮了隻狸花貓,便趴炕上擼起貓來。
「唉,長順今年才多大啊,好好的人說沒就沒了……你們幾個以後走路離溝邊塘邊遠遠的,尤其義康和月兒,不許再去冰麵上耍!水裏髒東西多的很,專吃不聽話的小孩!」
杜氏同老伴正聊著曾家事情,突將話題轉到三個孫子孫女身上,並對倆小的重點警告。
做勢先兇狠狠地瞪眼孫子,唬得鍾義康點頭如搗蒜。埋頭喝稀飯的鍾蘭也乖巧的點點頭。
沒得到小孫女應答,杜氏扭身見其背著身子正專心致誌逗貓玩,氣得真想丟下碗筷揚手照她屁股上扇幾巴掌。
抬高嗓道:「聽著了吧,月月?!掉過水裏一次,我瞧還是沒長耳朵!」
努力憋笑的鍾月壓住笑音,一本正經說:「奶奶,月月聽著呢,您和爺爺說的話都牢牢刻在了腦子裏。」
「二姐,你知道水怪長什麽樣嗎?咬人咬的疼不疼?」
瞧堂弟頗有探索精神的樣子,鍾月極為配合,仰著腦袋眨巴幾下黑亮的眼睛,裝作努力迴憶的神態:「水下不能睜眼我也沒瞧清楚,可牙很利,比大黃的還尖。」
「啊?那麽尖?!咬在人身上該有多疼呀!」義康瞪大眼睛驚嘆。
早已懂事的鍾蘭白了眼傻呆呆的弟弟,抿嘴笑起來。杜氏倒一臉淡定地鹹菜就粥不慢不徐吃著飯。
鍾大山和顏悅色笑罵孫女一句:「大晚上淨瞎胡說,別嚇他了。」
瞧孫女從進屋至現在膩著狸貓玩,以為她喜愛貓又道:「你三叔家的貓產了崽,若喜歡去他家討一隻。」
「三姐上次來說她家貓兒子全都許人了。」
鍾月自認為不是個合格的鏟屎官,沒有就沒有吧。
「這窩沒有了,那就等下一窩。」
……
第二日秦氏依舊在曾家忙碌,期間趁空迴來給她送過來些吃食。第三天出殯,鍾月需要跟隨秦氏一起。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大冬天起早都是件頂考驗毅力的事情。
窗欞外還是黑漆漆一片時,醒來有一會的秦氏起身披著棉襖輕手輕腳下床,掖掖被角將床幔捂嚴實,才摸出火摺子點亮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