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離得遠,平常走動少,隻下田幹活時碰上閑聊幾句,是以對其這個點來尋她有點疑惑。


    「看樣子妹子還不知道吧,咱們進屋說!」曾二嫂子察覺秦氏見了自己神色如常,猜其不清楚曾家出了事。


    李令將大黃栓牢去灶房洗過手後,瞥見曬在窗台上自己的另一雙棉鞋未收,走近磚台兩人的敘話聲傳入耳中。


    「……你說三叔這撒手一去留下個大攤子可咋辦。春花挺四五個月肚子,子辰離支事還早著呢!唉,你大娘得知三叔歿了後,差點一口氣沒上來,現在床上躺著,我和大嫂忙得顧著這頭顧不到那頭……」


    「那二嫂子你趕緊去忙吧,我給月兒拾掇好晚飯就過去。」


    「還做啥飯呀,一應物什隨著棺槨都買迴來了,肉菜現成的,讓月兒這幾天到家裏吃。」


    ……


    通過她倆談話李令知曉來人乃曾三郎的二嫂,請秦氏幫忙的。


    收了鞋子摔摔鞋幫子上的塵土,不方便打擾大人說事,李令準備將鞋暫時擱在閑置的西廂房中。


    沒成想剛撩開氈簾,秦氏她們就出來了:「行,我還要去你大嫂家,妹子可別忘了過去。月兒,待會去伯娘家找妹妹玩啊!」


    李令抓住棉鞋轉身問了聲好,靦腆地笑笑。


    ……


    送走曾二嫂,秦氏交代李令:「月月,娘去曾三叔家幫會忙,吃了飯你到奶奶家,晚上娘迴來接你。」


    「嗯,好!」單獨一人呆在空蕩蕩的院子裏李令還是有點害怕的,因此不假思索點頭應好。


    雖然她想去人多之地趁機了解這個朝代的信息,可明白眼下非好時機,心中自我安慰反正現在年齡還小慢慢來吧,即使清楚了難道能一夜暴富嗎?


    由於中午燒火李令發生點小意外,秦氏不放心將鍋灶交給女兒,為節省時間直接打了碗蛋液一起同早晨蒸熟的兩個薺菜豬油渣包子放在竹篦子上。


    蓋好鍋蓋在其上倒扣一粗瓷碗,開始燒起火來。


    「娘,中午隻是湊巧,您若不放心,要不邊上看著女兒燒。」


    李令有手有腳,不想做個生活無自理能力的廢人,偎在秦氏身旁軟磨硬泡。


    秦氏稍微猶豫下說:「鍋冒氣再說。」


    鍋裏水少,沒一會高粱杆做成的鍋蓋邊沿騰起白色水霧,秦氏往灶膛裏塞了把柴方對李令說:


    「月兒,你再填幾把柴,碗底摸著發熱就不用燒了。緩一會再揭鍋蓋,千萬別燙著手。」


    交代完起身拍拍褐襖上麵的幹草木屑,離開灶房。


    當聽秦氏說可依據碗底冷熱判斷鍋中吃食的生熟,李令十分好奇,她離開後趕緊摸摸碗發熱了沒,結果真的是涼的。


    ……


    灶房李令這邊像實驗室做實驗似的塞一把柴感知一下碗的冷熱。


    步入堂屋的秦氏重換身藍色舊襖,抿嘴想了想揣上二十文錢,從櫥櫃取出一刀紙向女兒打聲招唿便朝院外走去。


    方踏出門檻,迎頭撞見含笑而語的小杜氏:「可真巧,剛說要叫你!」


    「我以為你早走了,方才急匆匆地給月兒弄了頓飯,去晚了怪難為情的。」


    「切,有啥不好意思,咱們是去幫忙兩家又非親戚,曾三郎金山銀山時鍾家村有誰討得他半分好處。」小杜氏瞪了妯娌一眼否定道。


    隨後又壓低音量問:「秀萍,你打算隨多少錢,我記得當初二叔歿了曾家三郎沒來弔唁吧?」


    秦氏頓了頓,聲音平靜道:「恩,他本人沒來,禮錢曾家大郎代的,二十錢一刀紙。」


    「代的?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婆娘死了不到一年屍骨未寒就急巴巴續娶縣城年輕俊俏的小娘子,當初他們曾家被杜家屯的人欺負還不是咱們鍾氏出頭相幫……隨死者為大,可說句不中聽的,三郎有這一出,正應了德不配財那句老話。」


    曾家位於鍾家村最東麵,從他們住處走到那裏須一刻鍾左右,路上小杜氏低聲發表自己對曾家喪事的看法。


    途中碰上幫忙辦事的村民,口中同樣議論曾家之事。


    「長順真真命苦起早貪黑掙那麽多銀子盡給旁人掙的,聽說他那新娶的婆娘娘家人可不是吃素的,鋪子銀子最終被誰撈跑還說不定呢……」


    「這話就不對了,天子腳下幹坤朗朗,難不成不講王法了?子辰是長順的長子,於情於理大多數要歸子辰所有,官司即便打到大理寺法理也偏不了……」


    「若那小娘子肚子裏生的是男娃就說不定了……」


    ……


    秦氏與小杜氏走到曾家老宅時,眼前已是一片縞素。日暮時分冷暉傾灑,伴著空中喧喧嚷嚷長短不一的哭靈聲顯得分外悲廖。


    「好孩子,累壞了吧?快起來,地下涼。」兩人方將手中香火紙交給登記之人時,一個七八歲披麻戴孝的男孩從院裏走過來向她們分別磕個頭。


    秦氏瞧見跟前的男孩,瞬間使她想起丈夫突然離世時靈前守孝的女兒,眼眶不禁一熱,忙將孩子給半抱半扶起來。


    被扶起來的男孩微微抬頭睜著疲憊無神的眼睛望了眼神色慈愛的秦氏,又拖著雙腿向陸陸續續弔唁的村民下跪行禮。


    「曾家三郎走了,最可憐的要數子辰了。」小杜氏嘆息道。


    「大嫂子,二妹子你們可來啦!先幫忙撕孝布,明兒外莊弔孝的人陸陸續續趕來了,條數還缺不少。」忙昏頭的曾二嫂瞟見妯娌兩人,從裝滿白色孝巾的竹筐裏扯出兩條,腳下生風地奔至跟前遞上孝巾開始分派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農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樹要長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樹要長高並收藏清平農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