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也,郡邑遍為賊窟,山川皆是戰場。”
《東文選》
新羅:崔致遠
——我是分割線——
然而,在崔致遠接到了王京正任王命的時候,卻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從原本的良州牧變成康州牧,失去了對於金海京附近地區名義的管轄和就地募集供軍的權柄。而原本的南麵招討大使金圭,也改任為了王京大丞兼備寇捕盜使。
接下來,新的王命接著要求征南行營,就此穿過已經初步平定和順服康州的康州地界,去平定南海道武州境內尚存的赤褲軍。但是這一次的崔致遠卻是未能令對方如願了。於是,金海京內突然在大冬天就爆發了瘟疫。
然後,自崔致遠、金圭以下征南行營的諸多官屬、將弁都相繼染疾不良於行了。接著為了防止瘟疫擴散和波及到王京的貴人們,就連往來期間的水陸道路也被剩下士卒設卡給封鎖起來,西南各郡輸往王京的貢稅也自然暫斷了。
這時候,卻是又有一個來自北方的拜訪了崔致遠。隻是當他聽見了對方的名字之後不由驚訝當場而失聲道:
“在野的儒士王居仁前來投奔?可是那位做《憤怨詩》的巨仁先生?”
得到了確定迴答之後,崔致遠卻是毫不猶豫的喊道:
“還不快將巨仁先生情景來,不,我當去親自迎接。。”
因為,這位在野儒士王居仁,別字巨仁,出身雖然隻是上品六姓之外的地方四品頭小姓之家,卻通曉典籍而博學著稱;也算是曆代遣唐留學生裏的前輩。但是他更有名的事跡,則是與當代剛剛退位的真聖女王有關。
要知道真聖女王已經病故的王夫大角幹金魏弘,本是年紀大過她二十多的叔父輩;同時也是其曆經王大兄定康王,王大弟惠康王的扶政大臣(上大等);據說在女王即位前就與之暗通往來不止,這才得以上大等兼王夫的身份共掌權柄十數載。
然而作為重要支柱的王夫金魏弘死後,這位女王就開始荒怠國事,而時常召幸各家美少年十數人嬉戲遊樂於王內;乃至因此授予寵幸者美職、貴官,乃至為王使求索與五京九州的地方,時稱“由是佞幸肆誌,貸賂公行,賞罰不公,紀綱壞弛”
因為時權奸當政而國事日衰,有國人乃將此件情形作隱語書,貼榜於朝路抨擊時政令士民廣而告之。結果當時有人匿告女王此為當時隱居大耶州開館授學的王巨仁所作,乃召有司將其囚係獄中。結果在獄中飽受拷打待死的他,做了一首《憤怨詩》曰:
於公慟哭三年旱,鄒衍含愁五月霜。
今我幽愁還似古,皇天無語但蒼蒼。
結果其夜真的雷震雹降,於是真聖女王畏上天所警而擔心為政敵所乘,再加上自己突然感染風寒就順勢釋其獄中。因此他也由此在新羅的士林圈子裏一舉成名,而成為了一方清流的榜樣和敢於直諫的士人輿情領袖。
然後就像是追隨著王居仁的腳步,無論是北麵的尚州還是西麵的康州武州,還是良州本地境內,頓時又有許多在鄉下野的士人紛紛前來投奔,其中甚至不乏與崔致遠以版,同為曆代賓貢科進士出身的樸仁範、崔承祐、崔彥撝等人。
他們都是新羅士人中有名的崇儒擁王代表,而相繼在學成歸來後曾經任事於中事省、宣教省、崇文台等近侍署僚。新羅每隔十年左右就會派遣百餘名以上留學生,隨各種名目使團求學大唐,以此積累下來相當數目。
隻是相比大唐為國儲才性質被被視為清貴美職的弘文館、立正殿、東閣和翰林院等諸多館閣殿院;這個國家的大權依舊是掌握在真骨和聖骨出身的貴人後代中。所以這些比照而立的近侍署僚,也是空有其名、清而不貴的閑養虛職。
所以,在久不受得用的苦悶與閑投散置之下,相繼歸隱鄉裏是他們大多數人的主要選擇了。其中有些人就地開館授學於親族和地方以求學問傳家,有些則加入到了那些治理的豪姓、民帥麾下,而成為佐僚和智囊,或者幹脆成為自立的豪姓之一。
但是,顯然現在他們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就是加入到這路屢戰屢勝幾乎無可匹敵的南麵招討行營麾下,而想辦法博取一條武功出身的晉升路徑。而時任行營長史而總掌庶務的崔致遠,無疑就是一個成功的榜樣和範例。
而這些來自新羅各地的士人是否能夠得用,或又是入得了崔致遠的眼中且不提;卻也給征南行營帶來了更多因為道路阻絕,而已經變得混沌不明的遠方消息,以及地方上勢力格局相關的種種內情。
比如北方亂黨中,最早從尚州起兵的元宗、哀奴,以及聲勢最大已經占據北原京的梁吉賊軍之外;又湧現出來了世達寺(興教寺)僧人善宗,自稱新羅第四十八代景文王的庶子,而率黨羽占據了鐵原郡(今韓國江原道鐵原)。
又有豪酋箕宣自稱義軍將軍而率部占據了竹州郡;還有土豪出身阿慈個假稱授命太守而竊據了沙弗郡;鬆嶽郡道使王隆自領為幢主等等;約莫七八股較大的勢力,分別盤踞在良州、康州、武州以外其他北麵、東麵的六州四十七郡之地。
而在這些較大勢力的夾縫之中,又有許多股作為相應的附庸,自立觀望或又是結寨自守一時的中小豪帥、頭領,乃至是輾轉於道路的流民、賊寇、山匪水盜,競相而起爭亂廝殺成一團。
因此,擺出一副待價而沽姿態靜候王京反響的崔致遠,卻開始奮筆疾書一份即將隨南下船團,再轉送長安的紮子《論新羅群賊疏》;也是對於那位王上對於新羅關注和用心的一番交代和反饋,同時也是變相的請教和輸誠。
畢竟他在淮南鎮入幕的經曆,就已經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憑持刀劍的武力可以消滅敵人和對手,但未必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源,或者說是一味憑持武力和盲信刀劍的結果,最後隻會招來加倍的反噬而走入無解的死結。
而他所引入的“淮南軍”固然是在新羅之地鮮有敵手,但是相對於新羅五京九州的遍地群寇而言,卻是已經隱隱發展和擴張到了,地方可以維持和供養一個瓶頸和上限了;
目前僅能勉強維持住以金海京為中心,良州(慶尚南道晉州市)南部和康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東部之間,約長條形平原地帶上數郡二十餘縣的局麵。而間接的影響和威懾周邊大致數量的郡縣,來確保能夠征調得到一定的貢賦和徭役。
因此,想要更進一步改變其中已然積重日久的敗壞頹勢和盤根錯節的局麵,一切還要看後續的治理、教化手段和局勢演變的對應方略;而這一切又無疑要大力仰仗或者說已經離不開,來自中土已成氣候的太平軍的扶持和支援。
因此,在這份例行的文疏當中統計和歸總了新羅國內的反亂勢力分布、構成。根據這些地方豪族的來源各不相同,大體上數來可以分為這樣幾類,即落鄉貴族出身者、軍鎮勢力出身者、海上勢力出身者和村主出身者。
落鄉貴族的出身源自五小京的設立,本身就是當初為了用來遷走和安置,在王京繁衍過多而難以授官的聖骨和真骨、上頭品之家,及其附屬的支族、豪民、奴婢,以“別稱官名,位視京位”,而就地另開宗廟合稱“五廟製”。
這也是自惠恭王金幹運被叛臣金誌貞隨襲殺,而導致王室主幹——武烈王統絕嗣之後,上大等金良相、伊飡金敬信、各支小宗爭奪王位的內卷化和曠日持久反亂的根源所在;大量被卷入其中的聖骨、真骨之家,也在貶斥、流亡和逃難中進一步的下墮家門,而變成地方上的六品頭甚至是四品頭之家。
因此,這些落鄉貴族雖然也許能保留京位官等,但是再也很難進入中央官界,地位低於留在金城的王京人,隻是比一般地方民地位高而已。這些落鄉貴族以自己的食邑、祿邑或牧馬場為經濟基礎,以田莊為中心行兼並、蓄奴之事,逐漸成長為雄霸一方的地方勢力(豪族/豪強/豪帥)。
而軍鎮勢力則是源自新羅在邊境和沿海重要地方設置的軍鎮。武烈王5年(658)最早為抵禦靺鞨的入侵而在三陟設置北鎮,宣德王3年(782)又在平山設置浿江鎮。此後為防禦海賊,興德王3年(828)在莞島設置清海鎮,興德王4年(829)在南陽設置唐城鎮,文聖王6年(844)在江華島設置穴口鎮。
當然了,其中最有名且發揮重大影響力的是張保皋的清海鎮。也是新羅曆史上最大的海商和割據勢力,但因仕途以微賤出身與王室聯姻不成,又支持金祐徵叛亂而新羅朝廷所派刺客閻長所殺,所部勢力星消雲散,但是當年的殘餘舊部卻是依靠海貿往來而遺留到了當代。
因此,當代中土的青淄(山東半島)和東部沿海一帶生活著很多新羅人,在楚州(江蘇省淮安縣)和泗州漣水鄉都有新羅坊。這些新羅人中原本有不少人從事海上貿易,曾揚州有新羅人王請因從事與日本的海上貿易而成為巨富。東部沿海一帶還有很多新羅人船員、船主、通譯、造船工和船舶修理工。
而這些勢力遺存至今也大多數聚附在了太平軍的治下,而繼續維係著與故土的往來,乃至成為此番崔致遠經略新羅的諸多義從和輔卒的潛在補充來源。而在新羅本國,除禮成江河口一帶外,羅州、靈岩、壓海、槥城、康州、蔚山等地,也有因海上貿易而積累大量財富,從而成長為地方豪族的許多存在。
而沿襲到當代新羅舊屬軍鎮後裔的豪強勢力,則又有平山樸氏,黃州皇甫氏、平山庾氏、洞州金氏、信川康氏和臨近浿西鎮的貞州柳氏等等。此外,又有寺院兼軍鎮多重背景結合的豪強,如禪師順之“世為邊將”,“家業雄豪”,禪師道允、折中的祖上也都是浿江鎮軍官出身,而依托寺院接受信眾投獻而成長為豪族。
然後這有衍生出了新羅所獨有的寺院僧團勢力,他們在政治上雖然沒有什麽太大影響,但是依靠曆代王室和貴族的供奉和捐贈,士民百姓的獻納與投附,照樣在地方輕易建立起來占地廣大的寺廟群落來,而動輒坐地千傾附戶上萬,還擁有保護寺產的武僧和催租收佃、管理附籍的僧頭。
由此形成了新羅國內名為(涅槃宗、戒律宗、法性宗、華嚴宗、法相宗)五派九(名)山的僧徒集團。
還有一部分豪族出身於三品頭到一品頭之間的村主等地方鄉土勢力。骨品製從社會階層上阻斷了這些地方土戶、部民頭領任官和上晉的可能性,於是他們隻能在地方發展和維持自己的勢力,形成土豪勢力。他們把持村政同時參與協助郡縣行政,與諸多來自城邑內的吏職者輔佐地方官府管理。
因此,其中每郡縣大概會由三、四名最有力的村主參與官府行事;即上(第一)村主、第二村主、第三村主等;這些村主又稱真村主,與普通(次)村主區分開來,而地位相當於五頭品。隨著王室衰微和王命逐漸失去權威,他們是最先起來驅逐或是挾製了王臣官吏而自成一方的。
而這些林林總總的勢力交織在一起,最終構成了朝鮮半島上貫穿了被稱為“後三國”亂世的“豪族時代”。但是,這一次他們將要麵對的卻是來自來之另一條時空線上的降維打擊,源自太平軍以新羅為跳板攻略倭國列島的“扶桑”計劃。
雖然目前隻是由站在台麵上的新羅人崔致遠,給翹開了宏大序幕的小小一角而已。在這片新舞台上的角色全部到位之前,且將視角暫時轉迴到了中原腹地的河南道境內,自西漢以降就號稱镔鐵郡國的兗州瑕丘城下。
《東文選》
新羅:崔致遠
——我是分割線——
然而,在崔致遠接到了王京正任王命的時候,卻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從原本的良州牧變成康州牧,失去了對於金海京附近地區名義的管轄和就地募集供軍的權柄。而原本的南麵招討大使金圭,也改任為了王京大丞兼備寇捕盜使。
接下來,新的王命接著要求征南行營,就此穿過已經初步平定和順服康州的康州地界,去平定南海道武州境內尚存的赤褲軍。但是這一次的崔致遠卻是未能令對方如願了。於是,金海京內突然在大冬天就爆發了瘟疫。
然後,自崔致遠、金圭以下征南行營的諸多官屬、將弁都相繼染疾不良於行了。接著為了防止瘟疫擴散和波及到王京的貴人們,就連往來期間的水陸道路也被剩下士卒設卡給封鎖起來,西南各郡輸往王京的貢稅也自然暫斷了。
這時候,卻是又有一個來自北方的拜訪了崔致遠。隻是當他聽見了對方的名字之後不由驚訝當場而失聲道:
“在野的儒士王居仁前來投奔?可是那位做《憤怨詩》的巨仁先生?”
得到了確定迴答之後,崔致遠卻是毫不猶豫的喊道:
“還不快將巨仁先生情景來,不,我當去親自迎接。。”
因為,這位在野儒士王居仁,別字巨仁,出身雖然隻是上品六姓之外的地方四品頭小姓之家,卻通曉典籍而博學著稱;也算是曆代遣唐留學生裏的前輩。但是他更有名的事跡,則是與當代剛剛退位的真聖女王有關。
要知道真聖女王已經病故的王夫大角幹金魏弘,本是年紀大過她二十多的叔父輩;同時也是其曆經王大兄定康王,王大弟惠康王的扶政大臣(上大等);據說在女王即位前就與之暗通往來不止,這才得以上大等兼王夫的身份共掌權柄十數載。
然而作為重要支柱的王夫金魏弘死後,這位女王就開始荒怠國事,而時常召幸各家美少年十數人嬉戲遊樂於王內;乃至因此授予寵幸者美職、貴官,乃至為王使求索與五京九州的地方,時稱“由是佞幸肆誌,貸賂公行,賞罰不公,紀綱壞弛”
因為時權奸當政而國事日衰,有國人乃將此件情形作隱語書,貼榜於朝路抨擊時政令士民廣而告之。結果當時有人匿告女王此為當時隱居大耶州開館授學的王巨仁所作,乃召有司將其囚係獄中。結果在獄中飽受拷打待死的他,做了一首《憤怨詩》曰:
於公慟哭三年旱,鄒衍含愁五月霜。
今我幽愁還似古,皇天無語但蒼蒼。
結果其夜真的雷震雹降,於是真聖女王畏上天所警而擔心為政敵所乘,再加上自己突然感染風寒就順勢釋其獄中。因此他也由此在新羅的士林圈子裏一舉成名,而成為了一方清流的榜樣和敢於直諫的士人輿情領袖。
然後就像是追隨著王居仁的腳步,無論是北麵的尚州還是西麵的康州武州,還是良州本地境內,頓時又有許多在鄉下野的士人紛紛前來投奔,其中甚至不乏與崔致遠以版,同為曆代賓貢科進士出身的樸仁範、崔承祐、崔彥撝等人。
他們都是新羅士人中有名的崇儒擁王代表,而相繼在學成歸來後曾經任事於中事省、宣教省、崇文台等近侍署僚。新羅每隔十年左右就會派遣百餘名以上留學生,隨各種名目使團求學大唐,以此積累下來相當數目。
隻是相比大唐為國儲才性質被被視為清貴美職的弘文館、立正殿、東閣和翰林院等諸多館閣殿院;這個國家的大權依舊是掌握在真骨和聖骨出身的貴人後代中。所以這些比照而立的近侍署僚,也是空有其名、清而不貴的閑養虛職。
所以,在久不受得用的苦悶與閑投散置之下,相繼歸隱鄉裏是他們大多數人的主要選擇了。其中有些人就地開館授學於親族和地方以求學問傳家,有些則加入到了那些治理的豪姓、民帥麾下,而成為佐僚和智囊,或者幹脆成為自立的豪姓之一。
但是,顯然現在他們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就是加入到這路屢戰屢勝幾乎無可匹敵的南麵招討行營麾下,而想辦法博取一條武功出身的晉升路徑。而時任行營長史而總掌庶務的崔致遠,無疑就是一個成功的榜樣和範例。
而這些來自新羅各地的士人是否能夠得用,或又是入得了崔致遠的眼中且不提;卻也給征南行營帶來了更多因為道路阻絕,而已經變得混沌不明的遠方消息,以及地方上勢力格局相關的種種內情。
比如北方亂黨中,最早從尚州起兵的元宗、哀奴,以及聲勢最大已經占據北原京的梁吉賊軍之外;又湧現出來了世達寺(興教寺)僧人善宗,自稱新羅第四十八代景文王的庶子,而率黨羽占據了鐵原郡(今韓國江原道鐵原)。
又有豪酋箕宣自稱義軍將軍而率部占據了竹州郡;還有土豪出身阿慈個假稱授命太守而竊據了沙弗郡;鬆嶽郡道使王隆自領為幢主等等;約莫七八股較大的勢力,分別盤踞在良州、康州、武州以外其他北麵、東麵的六州四十七郡之地。
而在這些較大勢力的夾縫之中,又有許多股作為相應的附庸,自立觀望或又是結寨自守一時的中小豪帥、頭領,乃至是輾轉於道路的流民、賊寇、山匪水盜,競相而起爭亂廝殺成一團。
因此,擺出一副待價而沽姿態靜候王京反響的崔致遠,卻開始奮筆疾書一份即將隨南下船團,再轉送長安的紮子《論新羅群賊疏》;也是對於那位王上對於新羅關注和用心的一番交代和反饋,同時也是變相的請教和輸誠。
畢竟他在淮南鎮入幕的經曆,就已經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憑持刀劍的武力可以消滅敵人和對手,但未必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源,或者說是一味憑持武力和盲信刀劍的結果,最後隻會招來加倍的反噬而走入無解的死結。
而他所引入的“淮南軍”固然是在新羅之地鮮有敵手,但是相對於新羅五京九州的遍地群寇而言,卻是已經隱隱發展和擴張到了,地方可以維持和供養一個瓶頸和上限了;
目前僅能勉強維持住以金海京為中心,良州(慶尚南道晉州市)南部和康州(今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東部之間,約長條形平原地帶上數郡二十餘縣的局麵。而間接的影響和威懾周邊大致數量的郡縣,來確保能夠征調得到一定的貢賦和徭役。
因此,想要更進一步改變其中已然積重日久的敗壞頹勢和盤根錯節的局麵,一切還要看後續的治理、教化手段和局勢演變的對應方略;而這一切又無疑要大力仰仗或者說已經離不開,來自中土已成氣候的太平軍的扶持和支援。
因此,在這份例行的文疏當中統計和歸總了新羅國內的反亂勢力分布、構成。根據這些地方豪族的來源各不相同,大體上數來可以分為這樣幾類,即落鄉貴族出身者、軍鎮勢力出身者、海上勢力出身者和村主出身者。
落鄉貴族的出身源自五小京的設立,本身就是當初為了用來遷走和安置,在王京繁衍過多而難以授官的聖骨和真骨、上頭品之家,及其附屬的支族、豪民、奴婢,以“別稱官名,位視京位”,而就地另開宗廟合稱“五廟製”。
這也是自惠恭王金幹運被叛臣金誌貞隨襲殺,而導致王室主幹——武烈王統絕嗣之後,上大等金良相、伊飡金敬信、各支小宗爭奪王位的內卷化和曠日持久反亂的根源所在;大量被卷入其中的聖骨、真骨之家,也在貶斥、流亡和逃難中進一步的下墮家門,而變成地方上的六品頭甚至是四品頭之家。
因此,這些落鄉貴族雖然也許能保留京位官等,但是再也很難進入中央官界,地位低於留在金城的王京人,隻是比一般地方民地位高而已。這些落鄉貴族以自己的食邑、祿邑或牧馬場為經濟基礎,以田莊為中心行兼並、蓄奴之事,逐漸成長為雄霸一方的地方勢力(豪族/豪強/豪帥)。
而軍鎮勢力則是源自新羅在邊境和沿海重要地方設置的軍鎮。武烈王5年(658)最早為抵禦靺鞨的入侵而在三陟設置北鎮,宣德王3年(782)又在平山設置浿江鎮。此後為防禦海賊,興德王3年(828)在莞島設置清海鎮,興德王4年(829)在南陽設置唐城鎮,文聖王6年(844)在江華島設置穴口鎮。
當然了,其中最有名且發揮重大影響力的是張保皋的清海鎮。也是新羅曆史上最大的海商和割據勢力,但因仕途以微賤出身與王室聯姻不成,又支持金祐徵叛亂而新羅朝廷所派刺客閻長所殺,所部勢力星消雲散,但是當年的殘餘舊部卻是依靠海貿往來而遺留到了當代。
因此,當代中土的青淄(山東半島)和東部沿海一帶生活著很多新羅人,在楚州(江蘇省淮安縣)和泗州漣水鄉都有新羅坊。這些新羅人中原本有不少人從事海上貿易,曾揚州有新羅人王請因從事與日本的海上貿易而成為巨富。東部沿海一帶還有很多新羅人船員、船主、通譯、造船工和船舶修理工。
而這些勢力遺存至今也大多數聚附在了太平軍的治下,而繼續維係著與故土的往來,乃至成為此番崔致遠經略新羅的諸多義從和輔卒的潛在補充來源。而在新羅本國,除禮成江河口一帶外,羅州、靈岩、壓海、槥城、康州、蔚山等地,也有因海上貿易而積累大量財富,從而成長為地方豪族的許多存在。
而沿襲到當代新羅舊屬軍鎮後裔的豪強勢力,則又有平山樸氏,黃州皇甫氏、平山庾氏、洞州金氏、信川康氏和臨近浿西鎮的貞州柳氏等等。此外,又有寺院兼軍鎮多重背景結合的豪強,如禪師順之“世為邊將”,“家業雄豪”,禪師道允、折中的祖上也都是浿江鎮軍官出身,而依托寺院接受信眾投獻而成長為豪族。
然後這有衍生出了新羅所獨有的寺院僧團勢力,他們在政治上雖然沒有什麽太大影響,但是依靠曆代王室和貴族的供奉和捐贈,士民百姓的獻納與投附,照樣在地方輕易建立起來占地廣大的寺廟群落來,而動輒坐地千傾附戶上萬,還擁有保護寺產的武僧和催租收佃、管理附籍的僧頭。
由此形成了新羅國內名為(涅槃宗、戒律宗、法性宗、華嚴宗、法相宗)五派九(名)山的僧徒集團。
還有一部分豪族出身於三品頭到一品頭之間的村主等地方鄉土勢力。骨品製從社會階層上阻斷了這些地方土戶、部民頭領任官和上晉的可能性,於是他們隻能在地方發展和維持自己的勢力,形成土豪勢力。他們把持村政同時參與協助郡縣行政,與諸多來自城邑內的吏職者輔佐地方官府管理。
因此,其中每郡縣大概會由三、四名最有力的村主參與官府行事;即上(第一)村主、第二村主、第三村主等;這些村主又稱真村主,與普通(次)村主區分開來,而地位相當於五頭品。隨著王室衰微和王命逐漸失去權威,他們是最先起來驅逐或是挾製了王臣官吏而自成一方的。
而這些林林總總的勢力交織在一起,最終構成了朝鮮半島上貫穿了被稱為“後三國”亂世的“豪族時代”。但是,這一次他們將要麵對的卻是來自來之另一條時空線上的降維打擊,源自太平軍以新羅為跳板攻略倭國列島的“扶桑”計劃。
雖然目前隻是由站在台麵上的新羅人崔致遠,給翹開了宏大序幕的小小一角而已。在這片新舞台上的角色全部到位之前,且將視角暫時轉迴到了中原腹地的河南道境內,自西漢以降就號稱镔鐵郡國的兗州瑕丘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