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硯撂下手裏的魚,掃了一眼沙發上五連跪的沈易:


    “運屍的,你去還是我去?”


    沈易嘴角抽搐,就見那人似笑非笑地脫了圍裙,長腿一邁出了屋,他緊隨其後。


    他眼看著那個每天像個家庭煮夫一樣的男人,動作熟稔地拉開屍袋,將屍體拚湊好,縫合,整理遺容,最後還化了個還不錯的妝。


    酒後坦白局,沈易醉醺醺開口:


    “我坦白,我不是運屍的,我是造屍的,我是醫生,該你了。”


    江硯看了看他泛紅的臉頰,嘴角微勾:


    “我不是入殮的,我是剖屍的,我是法醫。”


    異口同聲:


    “那你為什麽來這裏?”


    再次異口同聲:


    “醫鬧。”


    這一晚法醫上醫生下…


    第89章 宋離自盡


    承平八年八月,直廷司一案發酵越發劇烈,案件牽扯的人員越來越多,不單直廷司督主下獄,所涉及直廷司下屬官吏皆陸續被捉拿歸案,牽連人員數百,案件審理兩月。


    於十月,承平帝下旨,直廷司眾人不知覆露之恩,行狂悖之道,陷獄忠良,通敵賣國,欺君罔上,鑒直廷司督主宋離曾有救駕之舉,流放八百裏,其餘直廷司眾人著大理寺按律懲處。


    這一封聖旨結束了曆經五代帝王的直廷司,聖旨下發後的第二日早朝,大理寺卿趙成便立刻上奏:


    “陛下,昨日宋離接到聖旨,深覺有負聖恩,於接旨後撞柱自盡了,臣已著人收斂其屍身,請陛下示下。”


    這份上奏引得朝野唏噓,朝臣卻也不見多少意外,宋離心高氣傲,恐怕死了也比被流放好,有些朝臣心中也有猜測,恐是龍椅上那位見不得宋離還活著,卻還顧及他有救駕之功,這才著趙成暗中動了手,卻見高坐龍椅的帝王沉默片刻:


    “死了啊?宋離好歹輔佐朕多年,又救過朕,既然死了那也算是恩怨兩消,禮部,就還按從一品規製安葬吧。”


    “是。”


    早朝後,朝臣三三兩兩下了白玉階,出了青華門有些官吏才低聲討論:


    “陛下真是手腕獨到。”


    “是啊,陛下還有仁心,宋離雖然死了,卻還得了個從一品的安葬,這也算是死的值得了。”


    雖是這麽說著,但是有心的朝臣都將宋離的死安在了如今這位天子頭上,這位天子這是既看不得宋離還活著,又礙於宋離曾救駕,不想落個寡恩的名頭,這才有了恩怨兩消,死後哀榮的做法。


    承平八年十月,史書稱這月為屠戮月。


    十月,江南鹽引案審結,所涉官員六十七人,其中京官二十八人,宗室十七人,承平帝無一徇私,按律懲處,抄家,處斬,流放。


    十月下旬,直廷司案審結,原直廷司的眾人處斬的處斬,流放的流放,承平帝借此取消了各地宦官督軍製。


    這一月抄家的官員之多,創大梁史上之最,這一月京城百姓,幾乎每天都能看見官兵帶著人抄一個大官的家,無不拍手稱快,山唿萬歲。


    正陽宮內,午後的日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房內羊絨織就的地毯上,桌案後的圈椅中趴了一個胖嘟嘟的橘色貓兒,小腦袋抵在前爪上,享受著照進來暖洋洋的日光,那禿了的大尾巴上已經長出了一層毛,隻是有些稀疏,像是一個長長的蒲公英,一下一下愜意地擺著。


    一個消瘦的身影就立在它身前,正神色專注地在桌上作畫,他著了一身素色細葛布長袍,外罩了一件竹青色的葛絲廣袖紗衣,墨色的長發隻被一隻羊脂玉白玉簪束起,微開的窗外吹進的微風拂亂了他肩頭青絲。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朝野上下都以為已經被安葬了的直廷司督主宋離,而他身邊伺候筆墨的正是大內總管張衝,宋離微微側目,聲音帶著幾不可查的笑意:


    “今日張總管不去伺候陛下怎麽這麽殷勤的來我這兒了?”


    張衝一張圓乎乎的臉帶著些討好:


    “伺候好您,比奴才伺候陛下更叫陛下高興呢。”


    宋離並未抬頭,有些揶揄出聲:


    “是因為今日是查抄宋府的日子吧,我若是沒記錯,抄這宋府的正是你兒子,老狐狸。”


    張衝笑笑也不敢言,宋離打趣了他幾句便專心作畫。


    李崇進來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讓他渾身舒暢的溫柔畫麵,他故意發出了響亮的腳步聲提醒,就見桌案後的人抬起頭,清涼溫潤的目光就這樣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連帶著唇邊也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


    李崇隻覺得容顏清俊,眉目如畫這八個字說的就是眼前的人,他隻恨沒有相機能夠記錄這一刻,他喜歡極了這種能夠獨自占有愛人全部目光的感覺,隻要宋離對他笑一笑,他就還能再和隔壁那些糟心的朝臣戰鬥幾個迴合。


    “美人畫什麽呢,是不是在畫我啊?”


    李崇笑著大步上前,信心滿滿地看向桌子上的畫,卻見到那畫上並不是英俊瀟灑的他,而是一隻慵懶趴著睡得昏天暗地的橘色貓咪,他再一低頭,嗬,這椅子上趴著的可不就是那禿了的福寶嗎?


    宋離看到他眼底的變化,沒忍住笑:


    “昨日不是給你畫了嗎?”


    “哦,昨天畫了今天就不畫了?嗯,這兩日臉色終於好看起來了。”


    宋離從江南迴京之後便病了有一個月,咳喘,低燒日日磨的人也沒有胃口,如此養了一個月,總算是緩過來了,這幾日臉色也好看了不少。


    “不敢不好,不好你又要嘮叨。”


    “嫌棄我了?”


    “不敢。”


    宋離撂下了手中的毛筆,在一側宮人端來的銅盆中淨了手,便執了李崇的手出去,李崇被他牽著美滋滋地跟著,就見宋離帶他到了院子外麵的梅樹下,迴頭吩咐宮人:


    “去取一柄鍬來。”


    李崇不解:


    “拿鍬做什麽?”


    宋離淡笑不語,半晌接過了宮人遞過來的鍬,便低頭要挖,李崇哪舍得他做這體力活?趕緊接了過來:


    “我來我來,你這是要種什麽嗎?苗兒呢?”


    宋離故意賣關子開口:


    “地下有寶貝。”


    李崇眼睛一亮,寶貝?這人埋的?十月的午後太陽還是不小的,皇帝陛下吭哧吭哧地挖了一腦門的汗,這才算是挖出了梅樹下兩壇子酒,李崇也不嫌髒地給抱了上來,側頭問出聲:


    “這是你埋的?什麽時候埋的?”


    宋離接過來用帕子擦了擦壇子上的土,微垂眉眼:


    “春天的時候,你來看我之後,想著若是有一日直廷司清查幹淨,便挖出來慶功。”


    李崇頓了一下,忽然想起宋離口中的你來看我之後是什麽時候,應該是他和他坦白了身份,兩人冷戰那幾日,也隻有那些日子他不曾去看宋離,那個時候宋離還在解毒,病的很沉,幾次要來見他也沒有機會。


    李崇忽然抱住了宋離,雖然那個時候覺得不見這人沒錯,但是現在隻要一想這人病的厲害想見他又見不到就心疼,宋離哪不知他的心思,笑著拍了拍他:


    “這壇子髒,你還抱。”


    李崇心情很好,這件事兒告一段落他確實心上的一塊兒大石頭都落了下去:


    “是,慶功,今晚我們還像春獵時一樣,烤隻羊,開壇酒。”


    夜幕之下,正陽宮分外的熱鬧,炭火劈啪地響,烤肉的香氣飄散了滿院子,李崇給宋離加了一件披風,兩人並排坐著等烤羊,李崇一個勁地往宋離的身邊湊,宋離好笑:


    “身上癢啊?”


    “你怎麽這麽缺乏浪漫細胞呢?”


    “浪漫?陛下好像忘了,今日我可是被抄家。”


    李崇淡笑不語,隻向張衝使了一個眼神兒,沒等羊烤好,張衝便接過了小太監遞進來的一個單子,呈給了李崇:


    “陛下過目。”


    李崇都不等過目就將這單子直接給了宋離:


    “好了,你看,這可都是你府中的寶貝,我叫趙德單獨存在了一個庫房中,等宮後麵那宅子修繕好了,我就都原模原樣地給你搬進去。”


    宋離抬眼:


    “什麽宅子?”


    李崇手托著下巴,臉被一旁的炭火映照的暖洋洋的:


    “當然是給你的宅子了,那宋府你是不能繼續住了,這宮裏你當然隨便住,但是萬一你和我吵架了,不想理我了,總要有自己的宅子嘛,我已經給你物色好了,就緊挨著皇宮的後門。”


    李崇畢竟不是戀愛腦的小男孩兒,以為兩個人在一起就是每天都能甜甜蜜蜜,這兩個人過日子怎麽都要有口角的時候,他知道就算是宋府被查抄,宋離不愁沒有宅子住,但他還是想給他準備個好的,離宮中近的,這樣萬一他們吵架了,他也好去找他。


    宋離哪不明白他的心思?看著身邊托著下巴臉被烤的紅彤彤的人,他心下就是一片柔軟,俯下身,低頭,吻在了他的鬢邊,微涼的雙唇的觸感讓李崇的眼睛宛若是盛放著星星一樣晶晶亮,立刻將另一邊也湊了過來:


    “別偏心,這邊也要。”


    宋離的笑聲晴朗,卻還是附身隨了他的意。


    夜涼如水,寢帳內卻紅鸞翻騰:


    “別鬧...”


    “沒鬧,那裏再親一下...”


    “嗯...”


    張衝守在外麵,腦袋都快紮到了拂塵裏。


    十一月,扶南,甘渠,蒲甘三族祈求與朝廷議和,李崇下旨招南境守將陳青峰攜家眷進京。


    京城管道上,一架楠木雕花車架四角都是錦緞流蘇,一看便是貴婦人的馬車,此刻馬車上,一個身著錦緞薄紗的女子斜倚在一側的軟枕上,本應是一副慵懶美人,輕柔嬌嗔的畫麵。


    但是此刻看來卻總有幾分違和,因為這位美人的腿卻直接搭在了一旁坐著的陳青峰的腿上,頗有兩分大馬金刀的味道。


    程瑾諾快被這慢悠悠的馬車給逼瘋了,踢了踢身邊的人:


    “明天我讓翠環來這馬車裏坐著,我扮成你的小廝和你出去騎馬吧?”


    陳青峰就知道他快忍不住了:


    “祖宗,你不是都跑了兩天了嗎?後天就進京了,咱們再忍忍行不行?”


    程瑾諾也知道越到京城越危險,便也不再堅持:


    “此次,陛下忽然招你入京多半是說南境日後的防守的事兒還有剛剛從南境試行的鹽務。”


    陳青峰點了點頭:


    “雖然是議和了,但是扶南三國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後麵恐怕也有洋人的支持,早早晚晚還是要打仗的,不過陛下革新鹽政對邊疆倒是好事兒,南境離江南本也不十分遠,夏季水路通達,若是你不去搶,那些鹽商倒是能安全到南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審計成為皇帝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酒並收藏當審計成為皇帝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