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的職責乃是監察百官,並不是光監察本座,黃大人對本座有意見,大可手持證據向陛下秉明,陳情鼓你們不是敲的很拿手嗎?何必在這裏放沒用的屁。”


    他隻在那禦史的麵上一撇而過,半分都沒有放在眼裏,這一次禦史傾巢而出敲陳情鼓。


    結果宋離剛被關進去的第二天,親自敲鼓的督查禦史的連襟兵部侍郎便同樣因為張朝理受賄一罪給抓到了大理寺,可真是沒有比這還諷刺的了。


    文官集團本是對直廷司涇渭分明的,但是此刻成帝舊臣卻並沒有出言與宋離作對,此一時彼一時,宋離與王和保相對,對他們未嚐不是好事兒。


    最後還是岩月禮開口:


    “首輔大人,此事百官各執一詞,我們還是聽聖上裁決吧。”


    王和保本想以小皇帝並未親政為由拒絕,但卻掃到了宋離的臉,若不是聖上裁決,這折子便要遞送直廷司,而宋離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他捏緊了手指,他如何也沒有想到李崇最後會站在宋離那一方,讓他一招輸全盤。


    最後李崇的口諭下發內閣,命秦學政為吏部侍郎,這才結束了這一場爭端。


    而和這封口諭一塊兒來的便是另外一道宣覲見的口諭:


    “陛下宣直廷司督主和禮部尚書入華清宮議事。”


    禮部尚書林謙都是一愣,下意識看向宋離,陛下召他和宋離覲見能有什麽事兒?


    倒是宋離並沒有什麽意外,反而看向他:


    “林大人同往吧。”


    兩人到華清宮的時候,之間李崇已經挽起了衣袖,禦案上擺放了很多種顏色的顏料,瞧著像是在作畫,見他們兩人進來,招了招手:


    “免禮,都坐吧,上茶。”


    對這位禮部尚書其實李崇還是比較陌生的,畢竟他到這裏以後還沒有什麽事兒和禮部打交道,但是很快就有了。


    林謙在禮部尚書的任上已經坐了多年,也算是在官場混了大半輩子,這近來朝中的事兒他也看在眼裏,要是現在還覺得這年少的天子是個任人擺弄的他才是傻子,不由得也嚴陣以待起來。


    卻不想李崇命人上了茶後便沒再說話,一直在低頭寫寫畫畫,宋離端著茶盞姿態倒是比林謙鬆弛多了,隻靜靜等著,直到李崇畫好了最後一筆這才起身錘了兩下後背,累死他了。


    他這才從桌案後麵出來,張衝立刻著人端了水上來給李崇淨手,李崇直接坐到了這兩人身邊,和宋離不經意間對視了一眼,這才開口:


    “今天朕找兩位大人過來是有個想法要與兩位說。”


    “臣等洗耳恭聽。”


    李崇直言開口:


    “這京城雪災多時,如今朕聽聞各地米商皆趕往京城,這米雖然能讓災民一時得以果腹,但是大量的難民居在城外,隻等朝廷的救濟,就是朝中有再多的糧食也不夠。


    所以為今之計,和賑濟災民施粥布棚同等重要的便是讓這些難民能夠自食其力,否則養出了惰性,這朝中有多少銀子就會有多少難民。”


    災民的問題想要徹底解決就不是單單發下糧食的事兒。


    林謙沒有想到李崇局深宮竟然能說出這樣的道理,賑災一事確實如此,很多的災禍到最後都是難民越來越多,以至於不是爆發動亂便是白骨遍地。


    “陛下所言極是,隻是那麽多的難民,如今卻又在冬季,一時之間確實是難以安排。”


    林謙話雖然是這樣說但還是有些奇怪,這等事兒應該是戶部,吏部操心吧?他這禮部能做什麽呢?難不成是傳話的小太監說錯了,將吏部說成了禮部?


    李崇笑了笑:


    “沒有崗位沒有關係,沒有崗位我們就要創造崗位,朕已經有了一個想法。”


    宋離適時開口:


    “陛下請講。”


    “這京外不是來了很多米商嗎?這些富商的口袋裏有的是銀子,但是這銀子他們不會自個兒掏出來,我們便要想法子讓他們在京城中花銀子,讓普通的老百姓乃至難民能賺到銀子,這比朝廷直接發下去要好的多。”


    林謙點頭,讓富商花錢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但是那些難民有哪一點值得那些富商花銀子?


    “陛下,恕臣愚笨。”


    李崇開口:


    “眼看就是年關了,這些富商必然是要在京城中過這個年,朕準備在這京中的江上舉辦盛大的賽龍舟比賽,最後勝利者可得皇商稱號。”


    林謙懵了一下還沒轉過彎來,宋離的眼底便已經了然,他知道李崇是在打什麽主意了:


    “陛下好主意,皇商對這些商人來說至關重要,為了這個名號他們必然絞盡腦汁想贏,到時陛下大可以多準備些比賽,這些商戶押送糧食入京必然不會帶過多的隨從,那麽參加比賽的人選便可從難民中選青壯年的。


    到時,造龍舟需要工匠,比賽需要人手,為了使他們用全力,那些富商必然會撒下大筆銀子,屆時河道上必然也是熱鬧非凡,來觀看者眾多,連著一些糊口的小商販也能分到些薄利。”


    李崇一拍手,眉眼含笑:


    “朕就是這個意思,隻要有銀子流到難民手中,這災情便可迎刃而解。”


    越是天災,越是災民遍地便越是要創造工作崗位,而創造工作崗位的第一條就是主動創造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利益,有利益才會有逐利的人,讓銀子流動起來,最底層的人才能有機會吃飽肚子。


    林謙恍悟之下甚至有些打心裏敬佩這位年少的天子,每逢災年朝廷各處都在想辦法怎麽省銀子,恨不得將一桶粥裏麵隻放一把米,卻從未有人想過在這種時候興辦大型比賽,引的有錢人主動花銀子。


    宋離看向李崇的桌案:


    “陛下那些畫作可是與此事有關啊?”


    李崇差一點兒打一個響指:


    “還是督主聰慧,朕還準備在這京中舉辦大型燈會,看燈展,猜字謎,讓那些剛入京準備年後參加春闈的各地舉子也參與進來,屆時,朝中官員,外地富商,待考學子都可逛逛燈盞,吟詩作對,這才是我大梁的氣象。”


    人多的地方還怕沒有人花銀子嗎?


    “這是朕方才畫的一些畫燈的圖案,你們瞧瞧。”


    李崇一擺手,張衝連忙讓小太監們舉起了方才那麽多的畫,宋離都分外有興趣地抬頭,他以為會是一些常見的牡丹,蓮花等樣式的宮燈,卻沒有想到...


    這第一眼看到的是,是一隻土黃色的老鼠?那隻老鼠還叉著腰站著?這...


    “陛下這是?”


    “可愛嗎?它叫傑瑞。”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哈哈,我無法想象督主看到傑瑞時的表情


    如果喜歡看的話,可不可以收藏一下作者啊?讓孩子漲點兒作收吧


    第31章 朕給你講西天取經的故事


    宋離和林謙都看著眼前的那幅畫,土黃色的一隻老鼠,大大的耳朵,叉著腰站著,那雙眼睛被畫的十分的靈動,好似就在畫中看著他們笑一樣,宋離頓了片刻,看向李崇微微清嗓開口:


    “傑,傑瑞?是陛下取得名字?”


    李崇看著那個風靡他童年的小老鼠,眼前好像都是從前的動畫片,他笑了一下點了點頭:


    “算是吧,還有這個。”


    他指了指一旁那個小太監手中的那幅畫:


    “看,這是湯姆,他們兩個是好朋友。”


    宋離看向了旁邊的那幅畫,畫上是一個十分生動的貓?藍色的身子,白色的手和腳,和一旁的,的傑瑞是一樣的動作,都是兩手掐腰,隻是扭頭的方向不一樣,兩幅畫相對,就像是互相看著對方一樣。


    一隻老鼠一隻貓,是好朋友?林謙不斷在質疑他聽到的內容,這真的沒問題嗎?


    宋離看了看李崇有些發亮的眼睛他沉默了一下,不由得也在想,也對,宮中的老鼠早就讓太監清了,想來小陛下也沒有什麽機會看到老鼠,不知道貓抓老鼠也是有可能的。


    “陛下畫的很好,很可愛。”


    林謙忍住沒有擦擦頭上的汗,他看向宋離的眼神不由得有些崇敬,也難怪宋離鬥的過王和保得了小皇帝的青睞,這樣的瞎話他也說的出口?


    李崇逐一介紹這他畫的花燈樣式:


    “你們看這個,他叫哪吒,腳下踩的是風火輪,纏在手臂上的紅綢子叫混天綾,手中拿著的是火尖槍,還會三頭六臂,小孩子一定喜歡。”


    宋離默默看著那個穿著紅色肚兜,腦袋上紮著兩個抓髻的小娃娃,不忍冷場,隻得開口接了一句:


    “他很厲害吧?”


    李崇一臉還得是你的模樣開口:


    “當然,他戰鬥力超強。”


    這要說起來可話長了,得從封神演義說起了,他略過了,還從一邊拿出了一個小豬熊的圖片:


    “這個是小豬熊,它和哪吒是好朋友。”


    “這是三界第一戰神,楊戩,他額角還有一隻眼睛,天眼一開能照出所有妖魔鬼怪原來的模樣。”


    “還有這是七隻葫蘆娃,每一隻都有不同的神通。”


    “這是...”


    李崇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從小的成長經曆和大多數人一樣,就是寫完作業就守著電視機,是的,他就是看過這麽多動畫片...


    林謙看的眼花繚亂,聽的頭昏腦漲,倒是隻有宋離在李崇介紹的眉飛色舞的時候都在很認真地試圖理解他:


    “陛下是要將他們做成燈的模樣?”


    李崇點頭,他相信縱使時代不同,但是動畫形象對於孩子和這古代十幾歲大孩子的吸引力是一樣的,尤其是這裏相對來說娛樂匱乏,卡通形象,配合上一定的故事情節,想火還是不難的。


    “你覺得怎麽樣?”


    “確實很新奇,未嚐不可以試一試。”


    雖然不知道李崇是如何想出這些圖畫和名字的,但是單看那些畫確實憨態可愛。


    林謙也立刻表態:


    “臣也覺得這些有別於每年燈會,若是還能請說書的編出些故事在茶樓中講,確實能吸引人。”


    李崇這才坐下,胸有成竹,別的他不敢說,要說講故事,他能講三天三夜都不重樣:


    “既然兩位都覺得這個行得通,那我們再說說正事兒。”


    林謙正襟危坐,合著都說了這麽多了,都還沒說到正事兒上呢?


    李崇將話題重新拉了迴來:


    “總之,這一次京中各項活動隻有一個明確的宗旨,那就是讓這銀子流動起來,有銀子的得了樂子,沒銀子的能賺銀子活下去。


    不過,這造龍舟,辦花燈節,前期都是需要銀子的,如今戶部吃緊,這銀子便從那些粉房子給禮部的稅款中撥吧。”


    林謙的脊背挺直,他瞬間便知道小太監確實沒有傳錯話,皇帝為什麽商議這事兒沒有叫戶部也沒有叫吏部,因為他是看到了禮部的銀子:


    “陛下,很快便年節了,年年戶部的撥銀都不多,各項慶典禮部也要從稅銀中出,能挪出來的銀子確實不多,恐怕不夠此次京中活動的開支。”


    李崇饒有興致地欣賞著林謙的表情,這副表情和從前集團會議上要出錢的事業部總監簡直是如出一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審計成為皇帝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竹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竹酒並收藏當審計成為皇帝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