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春試的第二天,青州城的街道之上擠滿了讀書人,或是背著古琴,或是拿著洞簫,少數誇張者抬著戰鼓招搖撞市,更有家道富足的讀書人,命令十幾個小廝抬著一整套的編鍾朝著白鹿書院那邊走去。


    正在打鐵的匠人放下了手中的錘子,炒著飯菜的大廚連鍋燒糊了都不知道,那路邊的小販停止了吆喝,都目不轉睛的看著街道之中各類的稀奇玩意。


    今日是白鹿書院禮樂辯道的日子,除去論經問道的才思,其餘之能還得樣樣精通。這所謂的禮樂,可並非是彈個響而已,乃是能夠動情之至。所謂的辯道,可並非是潑婦罵街,而是引經據典之後使人信服。


    白鹿書院在隆國的文壇之中抬不起頭來已經數十載,因為希冀選拔去都城之人能夠撐起門麵,在詩書禮儀辯道等各處,皆是不落下風。


    秦川將嗩呐放進布袋之中,尋常之人根本猜不出來是為何物。將棉襖脫了下來,穿了幾件貼身的衣服去找沈淩秋,別看秦川雖然年少,但是穿著讀書人的春衫,倒是顯得頗有味道。


    沈淩秋早就梳妝打扮完畢,今日的她穿著鵝黃色的綢緞外袍,裏麵穿著白色的絲綢刺繡春衫,腳上穿著鹿皮製成的黑色小靴,在微冷的春日之中,倒是顯得有些出塵不染。


    “走吧,看著時辰不早,我們得早些動身了。”秦川穩定了心緒,對著沈淩秋說道。


    枝姨倒是抱著古琴先出來了,瞪了秦川一眼卻不說話,等沈淩秋出來之後,三人又與關朗匯合從同福客棧走了出去,秦川見著關朗拿著洞簫,心中卻是讚歎他竟然會此樂器。


    等走到了街道之上,秦川等人皆是睜大了眼睛,一時間覺得春滿園的樂班子又迴來了,滿街都是帶著樂器的讀書人,很多稀奇的玩意連秦川都沒有見過,因此秦川摸了摸自己布袋中的嗩呐,不知道這種東西能否登上大雅之堂。


    幾人朝著白鹿書院的門口走去,這次的看守比之前更加嚴格,不時的查看樂器之中是否藏有刀劍等物,折騰了許久過了厚重的大門,跟隨人群走到了一處草地之中。


    隻見此處假山流水,上麵漂浮著不少的酒杯,更是在周邊掛起了布幔,若是有誰詩興大發,可在此盡情的揮毫留下墨寶等物。據說這曲水流觴是白鹿書院最先流傳出來,一時間隆國的讀書人都在效仿,隻不過隨著白鹿書院的沒落,這曲水流觴也漸漸消失在隆國之中。


    隻不過先前在別處看到白鹿書院的幾座高樓,如今進來之後倒是覺得平淡無奇,除了有些高聳之外,便是再無特別之處,若不是秦川知曉它們連接成了一個法陣,來到此處也看不出個名堂。


    小廝及仆人等將主家的東西放下,便是離開了草地之中。秦川隨意的找了一處地方坐下,四下的打量著讀書人,隻是許久都不見孟青,因此有些疑惑的問著關朗:“這孟青究竟去了何方,連禮樂辯道都未曾出現?”


    關朗頗為自得的說道:“嗨,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吧?若是想進入白鹿書院,那隻需要通過昨日的論經問道皆可,來到此處的讀書人,都是朝著白鹿書院的前三甲去的,先不說能夠贏得州守的銀錢,光是這份榮耀都足以讓各大家族正視了。雖說青州民風剽悍,但是對於書香世家卻是十分的尊重。”


    秦川看著手中拿著洞簫的關朗,不由得打趣的問道:“在場的讀書人都拿著稀奇玩意,隻要能弄響,那青州城的教習都會覺得頗有幾分功底,你拿著常見的洞簫,難道你能吹出個花來嗎?”


    關朗卻是不以為然:“所謂熟能生巧,你等下且自看好,必定驚掉你的下巴。”


    秦川轉頭看到沈淩秋抱著用絲綢包裹的古琴,瞧著古琴長約二尺半,應該是八弦古琴,在古書裏麵說這種古琴從百國之戰以後便消失,在隆國見過的人甚少,想不到在白鹿書院竟然碰見了,如此還是在一位女子的手中,看來今日的教習有耳福了。


    正在人群嘰嘰喳喳之際,從假山那邊來了一群人,聽著旁邊之人竊竊私語,似乎是白鹿書院的管事及眾位教習走來。據說上任的白鹿書院的院長十分神秘,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麵目,就連在白鹿書院之中呆了幾十年的教習,都隻是聽說過他的名號,卻是未曾真正見過真人,因此青州城的讀書人甚至都不知道白鹿書院為何人。


    十年之前,白鹿書院院長不知道為何從都城之中迴來之後便消失不見,如同在人間蒸發一般。之後知曉白鹿書院院長為何人的幾位教習也相繼離開了青州城。萬般無奈之下,青州城前任的州守指定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習為管事,如此不溫不火的白鹿書院才可苟延殘喘下去。


    白鹿書院的教習簇擁著一位老人,隻見他頭發花白,兩眼卻是十分有神,此刻他站在草地之上,望著數百位拿著樂器的讀書人笑道:“青州自古文風盛行,在隆國之中頗有盛名。就算是蹣跚學步的小崽,都會吟誦幾句詩,哼幾句小調。如今江山更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青州的好兒郎們,待會好生準備一下,莫讓老朽看扁了你們。”


    看著這位老人的模樣,應該是白鹿書院的管事韓蒼子,據說此人擅長音律,知曉數百種樂器。在當時的隆國之中有南徐北韓之稱,說的便是南有樂府大家徐明鑒,北有青州城白鹿書院韓蒼子,此兩人曾被聖人召見,在都城之中相對而奏三天三夜,其中無一曲重複,這在當時成為都城內的美談。隻是之後韓蒼子迴到青州城,再也無人見過他吹奏過樂器。


    旁邊候著的書童此刻搬來了數十把椅子,幾位教習依次坐著。一位教習此時拿過花名冊對著下麵說道:“青州城,張府張恆山。”


    隻見有一位少年忽而起身,此刻的他風流倜儻,身上掛著碧綠的翡翠,一身的春衫顯然不是凡品,在胸口之處還有張字的刺繡。張府是青州城的書香門第,每一代都有後生進入白鹿書院,至今已經三代已久。


    隻見張恆山拿著一件樂器走了過來,旁邊之人皆是驚訝不已:“這是……箜篌?”


    “不錯,據說這是前朝廟堂之上的樂器,隻不過甚少有人精通,看著張恆山的樣子,功力定是不淺。”另外一位拿著笛子的讀書人說道。


    隻見話音未落,張恆山開始彈奏起來,其聲大氣磅礴,卻又十分有韻味,底下的讀書人一片叫好之聲,連那位韓蒼子都是頻頻點頭。


    等張恆山退下之後,教習拿出花名冊說道:“寧州,沈淩秋。”


    沈淩秋聽到之後,掀開隨手的絲綢袋子,旁邊之人看到之後,不由得張大了嘴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神跡中走出的強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胡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胡春秋並收藏從神跡中走出的強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