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時間去白駒過隙,從那次被逼宮到現在半個月的時間又過去了。自從得知馮君岩背後站著杜慧期這尊大神,江氏更是被杜慧期重點關照的對象之後,整個馮家莊的所有資源都向江氏這群女子敞開了供應。


    現在,在馮家人幫助下種的稻子,稻苗已經開始發芽了。


    兩漢的農耕水平其實挺不錯的,特別是西漢袁隆平趙過,更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即將奔潰的西漢王朝,才短短十幾二十年之內,達到了宣帝時的最高峰。大漢至今不過二百年,大晉雖然農耕整體比不上大漢,但是某些方麵還是進步的。不過就算是進步之後的水平在馮君岩眼裏仍舊是不堪入目。特別是在交州這個遠離中原的南蠻之地,雖然經過數百年的開發,已經基本脫離了刀耕火種,不過跟此時的中原相比,仍舊是遠遠不如。這原始的農耕水平在馮君岩眼裏簡直簡陋的讓人吐血。


    為了能讓自己看的順眼些,馮君岩也想過先稍微提高一下生產力的。雖然曲轅犁這麽快弄出來有點驚人,不過已經確定了族長的權威他,想要稍微的指導一下農事,應該是沒問題的。


    然而當他滿懷信心地想要普及一下號稱從書裏看到了先培苗再插秧的先進栽培方式,卻被無情的拒絕了。用馮家人的話說:我們馮家總算出了一個讀書人的族長,不過這耕田的事情還用不著讀書人這麽高貴的人物插手,族中老人都是耕田的好手,這書裏的學問還是等有大事的時候再用。


    用直白的話說就是,雖然族長你讀過很多書,書裏的學問也確實很厲害,但是這耕田的事不是你讀了幾本書就能指手畫腳的。耕田的事情本該是族長操心的最主要的事情之一,不過聽了馮君岩的先進栽培方式之後,馮家人直接就收迴了馮君岩插手農耕的權利。反倒是江氏她們本著對馮君岩信賴的心思,拿出了十畝地來按照馮君岩所說的先進栽培方式。馮家的老人們對於這種糟踐田地,誤會農時的行為,簡直是心痛不已,一個個大加譴責。好在江氏她們已經靠上了杜慧期的這棵大樹,對於她們這種任性的浪費行為,馮家的主事人們,選擇了默認。一來不過十畝地,浪費的起,大不了少種一季;二來他們也想看看自己這個新上任的族長到底有多少經量,說的是不是真的。所以,反對的聲音直接被消失了。


    此時馮君岩就站在自己執導的試驗田裏,旁邊江氏帶著小六娘,一同看著代表著希望的幼苗。


    “少族長,北邊傳來消息,族長他們快到建鄴,休整過後應該很快就會北上了。”馮兵不知什麽時候來到馮君岩身邊,小聲的說。馮兵一直跟著馮君岩,等馮君岩當上族長之後,更是直接擔起負責他衣食住行的事情。此時收到北方迴來的消息,立即就來到馮君岩麵前。


    兩個月了,馮君岩多少多少也養成了一些上位者的氣勢,不過熟悉他的人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反倒是因為馮君岩變得穩重,對他的信賴還多了一些。馮君岩雖然做了族長,不過馮兵在他麵前還是習慣了少族長的稱唿,對此馮君岩樂見其成。若是身邊的人都對自己有了距離,自己絕對開心不起來。聽見馮兵的話,馮君岩轉過頭來。


    “兵哥,這是什麽時候的消息了?”


    這個時代的消息傳播及其緩慢,若是沒有人特地關注,想要從北方傳到南邊,少說也要一兩個月。從農業技術就可以看出,中原地區數百年前就精耕細作使用了,交州居然還有人刀耕火種,由此可見一斑。


    “這是半個月之前的消息了,這次是從龍興傳來的消息,護蠻將軍特地讓人帶過來的。”馮兵迴答道。


    自從馮思冀等人到達龍興出發之後,杜慧期時常派人前來傳消息,也不知道是為了讓他們這些人安心還是對特地關照馮君岩。據馮君岩所知,馮思冀等人到達龍興之後,杜慧期不僅給他們配上了武器,還特地把一千僚人交給了馮思冀。這些人很多都是狼兵後代,雖然不知道到了北方還能不能像在交州這麽厲害,唯一能夠安慰的是,從中也可以看出杜慧期並沒有直接把馮思冀等人當做送死的炮灰。


    因為杜慧期時常派人傳消息,倒是坐實了杜慧期看重馮君岩還有江氏確實跟杜慧期有關係的傳謠,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這個消息宋姨她們知道了嗎?”


    宋姨就是劉念齊的妻子宋華,也就是馮君岩的未來丈母娘,劉念齊離開之後劉家同樣進行了族長交接,不過馮君岩的小舅子連十歲都不到,族長的權力直接就被加到了劉家的族老們手裏,倒是沒有馮家這麽多狗皮倒灶的事情。作為世交和未來女婿、丈夫、姐夫,馮君岩在劉念齊離開之後,基本就接下了照顧他們一家的擔子。所以馮兵一說,馮君岩立馬就想到了劉家。


    “送信的人剛到,阿父正在招待信使,我已經派人前去通知了。”阿父就是馮兵的老爹馮思業,馮君岩不在莊內,李氏和張曼是女子,並不適合所有事情都出來,接人待物的事情基本都是馮思業先處理,而馮君岩一家最信賴的也是他,一直以來也沒出過錯。


    “到達建鄴,也就是說快到了有危險的時候了。希望阿父他們能夠逢兇化吉吧。”到了建鄴就意味著快要加入戰場了,事已至此,馮君岩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是祈禱他們平安無事。


    “還有事嗎?”馮君岩見馮兵並沒有離開,疑惑的問。


    “少族長,青叔他們傳來消息,甘家最近似乎忍不住想要動手了。”馮兵聽完馮君岩的話,語氣一變清冷的說道。


    甘家,比馮家遷徙到合浦更早,在馮家遷徙到來之前就在蕉麻鎮立下了宗廟,馮家到來之時,甘家已經是整個蕉麻鎮最大的家族。當年合浦僚人暴起,甘家受到了攻擊,族人死傷慘重,為了保存實力,僚人被鎮壓之後,以防止自己被郡內的其他大家族吃掉,甘家不得不賣掉一些讓人眼紅的地盤。而剛到達合浦還未找到地方定居的馮家先祖因為在鎮壓暴亂中有功,被當時的軍司馬所看重,盡管頭上戴著逃兵的帽子,最後還是被,最後還是被賞了個小官,所以最後就以很低的價格從甘家手裏買下來現在居住的這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這其中到底有什麽黑幕馮君岩不得而知,不過這筆交易確實是馮甘兩家敵視的開始。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蕉麻鎮內的好地方被開墾之後,因為一直人手不足而並沒有開墾的數萬畝河穀荒地和山陵,就成了別人眼裏的一塊肥肉,誰都想咬一口。


    開始的時候甘家因為元氣大傷,再加上馮家先祖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軟蛋,兩家並沒有衝突,一直以來也相安無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甘家靠著自己的底蘊慢慢的恢複實力,而馮家卻因為初來乍到,隨著看重馮家先祖的軍司馬離開,逐漸的處於了劣勢。


    馮家一開始靠著一同北來的那些家族的支持,兩家還勢均力敵,可是隨少了幫手的馮家在對上甘家的時候慢慢就處於不利的地位了。


    宗族之間的衝突最根本的就是比人多,家族的人口越多,力量就越大,說話就越大聲。可是馮家先祖雖然兒子不少,最後傳下來的就隻有一脈,其他的還沒留下後代就走了,還基本是單傳,好在有個官身,多少還能嚇唬點人。等馮思冀的曾祖父那代,人丁興旺,一下子有了十個兒子,總算是人丁興旺了。然而物極必反,但是得先祖站錯了隊,雖然沒丟了性命,可是官身卻是沒了。屋漏偏逢連夜雨,馮家丟了官,一直不服馮家從他們家低價買到好地的甘家卻在這一次站隊中升了官,馮家的處境越發的艱難了。


    馮家不要參與朝廷大事,不要做官就是在那個時候留下來的祖訓。可是沒了官身的馮家麵對咄咄逼人的甘家,根本沒有招架之力。這也是馮君岩當上族長之後,從馮道那裏了解到為什麽馮君岩的祖父開始會不顧祖訓再一次拚了命的想要個官身。這其中不僅是因為馮家人一直想要北上迴家,更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官身根本鬥不過甘家。在馮君岩想來,他爺爺之所以英年早逝,肯定離不開甘家的黑手。


    馮家人雖然越來越多,但是處境卻是一年不如一年。隨著甘家官越做越大,馮家被拉倒戰場的人也越來越多。之所以每次出征馮家都是榜上有名,就是甘家特殊照顧的原因。馮思冀坐上族長之位後,甘家最大的那位也坐上了郡丞之位,著這位郡丞的特殊照顧之下,所以,整個馮家在馮思冀當族長的二十多年裏才會人口基本沒有增長。


    至於甘家為什麽沒有直接動手把地搶迴去,馮君岩也想不明白。在他想來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甘家雖然勢大,但是馮家也在蕉麻鎮住了上百年了,要是搞得太過,難免鎮裏的其他家族兔死狐悲,這對甘家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最重要的一點是,馮家這些卻是什麽事都幹得出來的,傳說中他們就是因為造反被發配到交州的。真惹急了拚個魚死網破,甘家也落不得好,到時候鎮裏其他家族難免會坐收漁利。


    為了防止馮家魚死網破,甘家選擇了最穩妥的軟刀子割肉。隻要你族人沒有增長,你的家族就會越來越弱。除非你離開,不然你隻能選擇屈服,到時候甘家想要的東西一樣會落到他們手裏。


    馮思冀擔任族長這麽多年,基本保住了馮家的地盤,雖然人口也有太大增長,可是能在甘家壓力下保住利益,並且交遊廣闊,已經能夠證明他的不凡。原本馮思冀升為軍候,甘家還以為這一次再也沒有辦法拿馮家怎麽樣了,誰知道馮思冀這個軍候隻是被用來犧牲的。別人不知道,身為郡丞的甘家人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所以在聽說馮思冀要北上之後,就連一直恨不得馮家去死的甘家郡丞都大力支持馮思冀的招兵事業。招的越多,親馮家的越少,全都招走了,收拾起馮家來也就容易了。


    從中可以看出來,馮思青想要架空馮君岩,做馮家的主事人並不全是私心。作為一個和甘家鬥了幾十年的聰明人,族長年少對這些事情根本沒有經驗,確實是難以讓人安心。這也是為什麽馮思青在知道真相,以為馮君岩入了杜慧期的眼之後,立馬就轉變立場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麽馮家會在知道江氏身後站著杜慧期這個靠山之後,不惜一切代價支持江氏她們的原因。實在是有了杜慧期這棵大樹,甘家根本就不敢把馮家怎麽樣,隻要江氏她們在一天,馮家就能安然無恙的過一天。為了能讓江氏這些人安心的呆在馮家,馮思青這些真相帝,這段時間拉攏起江氏這群女子來,可謂是不遺餘力,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反倒讓江氏這些人一頭霧水。


    至於事實的真相,除了馮君岩還有知道一部分的馮兵,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切都是馮君岩扯虎皮做大旗。


    隨著馮思冀到達建鄴的消息傳來,甘家終於忍不住要動手了。馮思冀一到建鄴,不管能不能活著,一兩年之內是別想迴來了。而甘家的那位郡丞,很明顯不相信馮思冀還能活著迴來。


    十四歲的少年,剛剛坐上族長的位子,別人會給馮思冀麵子,卻不一定會給馮君岩麵子。一朝天子一朝臣,關係也是這樣的。人在關係在,人沒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能會幫你說句話,可真要拿出真金白銀就別想了,不落井下石都是仁義了,何況馮思冀這次招兵,基本上也把他留下的情分用光了。馮君岩可以想象,現在已經有多少人在對著自己磨刀霍霍了。


    數十青壯帶著數萬畝良田,既無背景也無勢力,族長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孩,這跟小兒懷璧於鬧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算是馮君岩自己,有這麽好的機會他也不會放過,何論他人。


    馮思青這時候讓馮兵告訴馮君岩這個消息是什麽意思,馮君岩怎麽可能不知道。不過是想要讓馮君岩向杜慧期求援,順帶證明一下他與杜慧期之間的關係是否是真的罷了。可惜馮君岩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杜慧期或許還記得自己,甚至真的挺看重自己,不過若是以為真能請到杜慧期為自己出頭,那隻能說明馮君岩自己已經瘋了。


    馮君岩不是沒想過用馮思冀帶兵在外來請求杜慧期出麵,可是這樣一來直接就得罪了杜慧期。先不說能不能利用馮思冀領兵在外你這個條件,隻說罪了杜慧期這個比甘家恐怖一百倍的人,就算是保住了地盤,早晚還不是死,甚至隻會死得更慘。更何況馮君岩就算是不怕死,隻要杜慧期派人注意一下,馮君岩永遠也別想把消息帶給馮思冀。


    想明白一切的馮君岩終於下定了決心。


    “兵哥,你迴去告訴青叔,他的意思我知道,什麽事情都要靠貴人,這情分總會用盡的。要想真正入貴人的眼,還是需要我們自己證明自己。既然甘家想動手,那就接招好了。”


    馮君岩能說的隻有這麽多了,事到如今,隻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至於盟友,除了同病相憐的劉家,馮君岩可不敢奢望會有什麽外援。而劉家,雖然人比馮家多,但是當年同樣占了便宜。甘家既然想動手,又怎麽會放過劉家,雖然劉家沒有馮家這麽多肉,可是現在絕對也是群狼環飼。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還怎麽與馮家守望相助。


    說到底還是這次一下子少了數十的青壯,力量弱了,動心思的人也就多了。


    總有刁民想害朕,看著離開的馮兵馮君岩眉頭緊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不是逃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掛科不開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掛科不開心並收藏我們不是逃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