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醉漢窮人來訴苦
失憶兼詛咒:天甲資質皇孫落鄉野 作者:清風莫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直接殺進城主府,他自將會麵對滿城圍攻,萬一不敵便是自投羅網。
而且想要殺死自己的人恐怕也不止城主一人,若是遺漏,自己仍然有危險,不如徐徐圖之,聚而殲之。
“這呂姓家夥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前腳剛殺了城主的兩個家奴,後腳又跑到城裏大殺四方。”
“就是就是,我還聽說那客棧掌櫃熱情款待了呂姓青年,怎料呂淩帆見財起意,取財殺人再潛逃,那客棧最後竟然無一活口。你們可知,那間客棧的掌櫃就是多年前的郡守大人。”
“怎的不知,那崔郡守愛民如子,卻被小人奸佞暗害,實在可惜啊。如今他又不幸結交惡人,被毀屍滅跡,太慘了。”
“噓,別瞎說。我聽說這呂淩帆日後會是萬茶源的姑爺,權勢一定超過咱們城主,他們大人物之間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夠議論的,慎言吧你們。”
“是呀,再怎麽說他也幫咱們除掉了四害中的兩個惡人家奴,而且官府與城主向來沆瀣一氣,如今針對呂淩帆,說不定是栽贓嫁禍,是在為他那兩個家奴報仇呢。”
“說來也是啊,我擅看麵,觀那呂公子的麵貌,絕不是通緝令上描述的那般惡人。”
……
呂淩帆有意識的偷聽路人談話,心中沒有太大波瀾起伏,他很驚訝,竟然能有人站在自己的方位考慮,對於這點,他已經十分滿足了。
至於那些侮辱他的言語,也是他應得的,畢竟他自認為害死了無數無辜之人,拆散了無數圓滿家庭。
方才的探聽並不是無一收獲,他方才分明更加確信了霓城內原本應該分立的“城主權”、“官府權”竟是一家,下發通緝令的也正是霓城官府,如此說來,這道旨意極有可能是在吳侯月的授意下派發的。
呂淩帆決定從官府入手,但今日城內大批衛兵正在城內徹查,為保證自己不太早暴露,需要靜待一個稱得上好的時機,於是他先選擇了一座靠近謫居客棧的酒樓住下。
自己的住房位於酒樓的七層頂樓,可一眼盡覽霓城風光,也能隨時觀察城內士兵的動向。
夜間,呂淩帆仔細正思考下一步計劃,門外忽然晃晃悠悠闖進來一個醉醺醺的糙漢子。
呂淩帆保持警惕,麵對陌生人本來已經動了殺心,可他再測探一番,察覺到眼前之人壓根就不是靈修。
呂淩帆對這醉漢並不排斥,心想此人大概是認錯了門,他先將醉醺醺的漢子扶穩,為他搬來一把椅子。
那漢子渾身晃晃悠悠,滿嘴酒氣,果真是醉極。
他坐到木椅上,差點整個人翻倒在地。
大醉漢子仔細打量著呂淩帆,顫著音道:“小公子,今夜打攪你了,不好意思,你沒有受到驚嚇吧?我今日多喝了些酒水,不知怎的,就想看看這酒樓裏最好的房屋長個什麽樣子,今日得見,也算了卻一樁心願了。”
呂淩帆見此人並無惡意,懸著的心總算放下。
那漢子還沒等呂淩帆開口答複,自顧自便哀嚎大哭了起來,好似蒙受了天大委屈:
“憑什麽!憑什麽!憑什麽你們這些公子哥能口含金鑰匙出生,能一生下來就站在人間最頂層。而我們呢,喝著最廉價的黃酒,一日日不眠不歇的勞作,卻一輩子也住不進這宮殿似的屋子,嚐不到那天上的瓊漿玉液。這也罷了,我們還受盡白眼,被人欺壓,老天不公啊!”
漢子哭得越發大聲:
“世道不公啊!憑什麽你們這些錦衣玉食的人可以仗勢欺人,我們隻有認命?”
呂淩帆心中酸楚,相比之下,自己何嚐不是苦命人呢,隻是自己一路經曆遇到了太多貴人,所以自己也算是幸運的。
他理解這些普通勞工內心的苦楚,於是便幹脆席地而坐,聽他宣泄心中壓抑,並為其斟滿了一杯所謂的“瓊漿玉液”。
那漢子看到呂淩帆並未驅趕自己,反而親自敬酒,分明是感動壞了。
他不斷說著些含糊不清的話,呂淩帆隻聽懂了部分,這漢子誇讚自己與那些富貴惡人截然不同。
“小兄弟,今日多謝你了。”漢子止住哭聲,接過酒水一飲而盡,而後擦了擦嘴角:“這瓊漿玉液,其實也就那樣。”
呂淩帆聞言頓時笑出了聲:“大哥,相遇便是緣分,今夜你就在這屋子裏歇息吧,我來付錢,不必擔心。”
漢子聽完更是感動,便拉著呂淩帆要給他講述世道不公。
呂淩帆倒是無所謂,樂見其成。
“我本名張三,就出生自在不遠處的陽鳳小村,陽鳳小村隸屬於霓城。除我外,家中還有兩個弟兄,兩個妹妹,共計五子。母親因病早亡,隻剩下父親一人苦苦拉扯我們五個兄妹。後來,父親在做工時摔斷雙腿,徹底癱瘓。”
呂淩帆鼻尖一酸,這樣的家境,聽起來的確艱難困苦。
“我前些日子在瑞城的大戶中做活,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世家朱家,小兄弟你一定聽說過吧?”
呂淩帆點了點頭,不光朱家,他還知道謝家,更知道崔信郢的貶謫就是與兩大家族對抗的結果。
“別看他們朱家家大業大,其實付給我們的勞工的薪水俸祿一點都不高,他們全家人都摳門的要命,對外窮奢極欲,對內將我們壓榨的分毫不剩。”
“若隻是工錢少些倒還能理解,畢竟他們給了我工作機會,可這大戶中人從未給予我們半分尊重,從不把我們這些做工人當人,隻當是唿來喝去連性命都不值錢的奴隸。”
張三一頓,繼續訴苦:“我在為朱家修築新宅時,常常被無故克扣工錢,自己的長兄因為長時間做工,雙眼發昏時休息了一會,就被監管生生斬斷半條腿。”
“大哥落下殘疾,我們勢單力薄,無處伸冤,隻得認了。如此一來,少了大哥這頂梁柱,家裏的負擔又重了些。如今兩個妹妹尚未婚配,在家中輪流照看癱瘓的父親和殘疾的大哥。”
而且想要殺死自己的人恐怕也不止城主一人,若是遺漏,自己仍然有危險,不如徐徐圖之,聚而殲之。
“這呂姓家夥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前腳剛殺了城主的兩個家奴,後腳又跑到城裏大殺四方。”
“就是就是,我還聽說那客棧掌櫃熱情款待了呂姓青年,怎料呂淩帆見財起意,取財殺人再潛逃,那客棧最後竟然無一活口。你們可知,那間客棧的掌櫃就是多年前的郡守大人。”
“怎的不知,那崔郡守愛民如子,卻被小人奸佞暗害,實在可惜啊。如今他又不幸結交惡人,被毀屍滅跡,太慘了。”
“噓,別瞎說。我聽說這呂淩帆日後會是萬茶源的姑爺,權勢一定超過咱們城主,他們大人物之間的事情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夠議論的,慎言吧你們。”
“是呀,再怎麽說他也幫咱們除掉了四害中的兩個惡人家奴,而且官府與城主向來沆瀣一氣,如今針對呂淩帆,說不定是栽贓嫁禍,是在為他那兩個家奴報仇呢。”
“說來也是啊,我擅看麵,觀那呂公子的麵貌,絕不是通緝令上描述的那般惡人。”
……
呂淩帆有意識的偷聽路人談話,心中沒有太大波瀾起伏,他很驚訝,竟然能有人站在自己的方位考慮,對於這點,他已經十分滿足了。
至於那些侮辱他的言語,也是他應得的,畢竟他自認為害死了無數無辜之人,拆散了無數圓滿家庭。
方才的探聽並不是無一收獲,他方才分明更加確信了霓城內原本應該分立的“城主權”、“官府權”竟是一家,下發通緝令的也正是霓城官府,如此說來,這道旨意極有可能是在吳侯月的授意下派發的。
呂淩帆決定從官府入手,但今日城內大批衛兵正在城內徹查,為保證自己不太早暴露,需要靜待一個稱得上好的時機,於是他先選擇了一座靠近謫居客棧的酒樓住下。
自己的住房位於酒樓的七層頂樓,可一眼盡覽霓城風光,也能隨時觀察城內士兵的動向。
夜間,呂淩帆仔細正思考下一步計劃,門外忽然晃晃悠悠闖進來一個醉醺醺的糙漢子。
呂淩帆保持警惕,麵對陌生人本來已經動了殺心,可他再測探一番,察覺到眼前之人壓根就不是靈修。
呂淩帆對這醉漢並不排斥,心想此人大概是認錯了門,他先將醉醺醺的漢子扶穩,為他搬來一把椅子。
那漢子渾身晃晃悠悠,滿嘴酒氣,果真是醉極。
他坐到木椅上,差點整個人翻倒在地。
大醉漢子仔細打量著呂淩帆,顫著音道:“小公子,今夜打攪你了,不好意思,你沒有受到驚嚇吧?我今日多喝了些酒水,不知怎的,就想看看這酒樓裏最好的房屋長個什麽樣子,今日得見,也算了卻一樁心願了。”
呂淩帆見此人並無惡意,懸著的心總算放下。
那漢子還沒等呂淩帆開口答複,自顧自便哀嚎大哭了起來,好似蒙受了天大委屈:
“憑什麽!憑什麽!憑什麽你們這些公子哥能口含金鑰匙出生,能一生下來就站在人間最頂層。而我們呢,喝著最廉價的黃酒,一日日不眠不歇的勞作,卻一輩子也住不進這宮殿似的屋子,嚐不到那天上的瓊漿玉液。這也罷了,我們還受盡白眼,被人欺壓,老天不公啊!”
漢子哭得越發大聲:
“世道不公啊!憑什麽你們這些錦衣玉食的人可以仗勢欺人,我們隻有認命?”
呂淩帆心中酸楚,相比之下,自己何嚐不是苦命人呢,隻是自己一路經曆遇到了太多貴人,所以自己也算是幸運的。
他理解這些普通勞工內心的苦楚,於是便幹脆席地而坐,聽他宣泄心中壓抑,並為其斟滿了一杯所謂的“瓊漿玉液”。
那漢子看到呂淩帆並未驅趕自己,反而親自敬酒,分明是感動壞了。
他不斷說著些含糊不清的話,呂淩帆隻聽懂了部分,這漢子誇讚自己與那些富貴惡人截然不同。
“小兄弟,今日多謝你了。”漢子止住哭聲,接過酒水一飲而盡,而後擦了擦嘴角:“這瓊漿玉液,其實也就那樣。”
呂淩帆聞言頓時笑出了聲:“大哥,相遇便是緣分,今夜你就在這屋子裏歇息吧,我來付錢,不必擔心。”
漢子聽完更是感動,便拉著呂淩帆要給他講述世道不公。
呂淩帆倒是無所謂,樂見其成。
“我本名張三,就出生自在不遠處的陽鳳小村,陽鳳小村隸屬於霓城。除我外,家中還有兩個弟兄,兩個妹妹,共計五子。母親因病早亡,隻剩下父親一人苦苦拉扯我們五個兄妹。後來,父親在做工時摔斷雙腿,徹底癱瘓。”
呂淩帆鼻尖一酸,這樣的家境,聽起來的確艱難困苦。
“我前些日子在瑞城的大戶中做活,就是那個鼎鼎大名的世家朱家,小兄弟你一定聽說過吧?”
呂淩帆點了點頭,不光朱家,他還知道謝家,更知道崔信郢的貶謫就是與兩大家族對抗的結果。
“別看他們朱家家大業大,其實付給我們的勞工的薪水俸祿一點都不高,他們全家人都摳門的要命,對外窮奢極欲,對內將我們壓榨的分毫不剩。”
“若隻是工錢少些倒還能理解,畢竟他們給了我工作機會,可這大戶中人從未給予我們半分尊重,從不把我們這些做工人當人,隻當是唿來喝去連性命都不值錢的奴隸。”
張三一頓,繼續訴苦:“我在為朱家修築新宅時,常常被無故克扣工錢,自己的長兄因為長時間做工,雙眼發昏時休息了一會,就被監管生生斬斷半條腿。”
“大哥落下殘疾,我們勢單力薄,無處伸冤,隻得認了。如此一來,少了大哥這頂梁柱,家裏的負擔又重了些。如今兩個妹妹尚未婚配,在家中輪流照看癱瘓的父親和殘疾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