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迴見她這副沒出息樣,氣不打一處來,差點又想擼袖子跑出去找嚇了阿寶的人理論了——邊境呆久了,雁迴也幹過幾次這種事情,每次都是被阿寶和雁聲氣得腦袋發熱,雞血上腦就擼袖子幹了,等幹完後就要崩潰了,蹲在角落背景色一片黑。
馬車才剛要調轉過頭,一道阿寶聽過幾次的陌生的聲音傳來:「哎,你是威遠侯府的那個五姑娘的車夫吧?我記得你,裏麵的是五姑娘麽?既然是五姑娘,便直接過去吧,不妨礙的。」
常遠這個大嘴巴!
阿鐵原是阿寶爹身邊的親兵,一次對北夷戰爭裏腳受了傷跛了,不利於行,退出場戰後,便被阿寶爹安排過來給女兒當車夫了。阿鐵上過戰場,見過血,殺過人,雖然晉王府的府衛身上有股肅殺之氣,但阿鐵仍是從容以對,淡淡地和出列過來的常遠點頭,說道:「恐擾了諸位大人辦事。」
常遠看了眼不遠處的晉王,笑出兩個酒窩,「沒事,隻是突然來了幾個潑皮生事,咱們將他們叉下就行了。」說著,常遠擺了擺手,那擋了路的府衛押著幾個人很有秩序地讓開一個通道。
阿鐵看了眼那些被押著的人,恐怕不是潑皮這般簡單,肯角跳了跳,臉上露出一副恭敬帶感激的表情,說道:「那就多謝晉王殿下和諸位大人了。」
馬車車輪轆轤,經過晉王身邊時,馬車裏傳來了清亮柔和的女音:「多謝晉王。」
晉王神色冷淡,高高地坐在馬上,俊美的臉龐冷硬無情,隻是眼神有些清幽莫測地看著掩得嚴嚴實實的馬車。
直到馬車離開了一段路,晉王方道:「將他們押迴大牢!」
「是!」
……
阿寶很快便將偶遇晉王這事拋開了,迴到威遠侯府,阿寶先去拜見了祖母,發現今天老夫人的臉色清清淡淡的,也不欲多打攪,將用漂亮的小罐子裝著的果脯給了老夫人,便離開了。
三月的天氣是和煦的,但屋子裏仍是有些微涼,老夫人上了年紀,比較怕冷,挨著炕而坐,膝頭上蓋著一張毯子。
老夫人摸著手腕上的小檀木製成的佛珠,看著擱在小幾上的小罐子,說道:「除媽媽,你瞧錦丫頭如何?」
除媽媽正坐在腳踏上為她按摩腿,便笑道:「五姑娘自然是極好的。」窺了老夫人一眼,又道:「五姑娘雖然經常呆在邊境,卻未忘老夫人您的教導,那份端莊氣度皆不輸京中的世家貴女,可見老夫人極會調-教人。」
老夫人聽罷笑道:「你這老貨,就拿話來哄我。」
「哪能呢,奴婢這說的都是大實話,瞧瞧咱們府裏的姑娘們,自會說話起皆在老夫人跟前長大,有老夫人細心指點教導她們,哪家的貴女比得上咱們府裏的姑娘那份氣度?而且也沒有哪家的姑娘有咱們府裏的姑娘們聽話孝順,她們都是極敬愛老夫人的。」
老夫人勾了勾嘴角,除媽媽的話聽得極順心,不是她自誇,確實沒有哪府的姑娘有威遠侯府的姑娘們友愛孝順,雖然嫡庶有別,但除了吃穿用度上嫡庶不用,規矩禮儀上,所有的孫女都是一樣的。而且老夫人對於孫女們也是用心調教的,調教得好了,將來說親比較容易不說,若是嫁得好,對威遠侯也有益。
不過,老夫人的舒心在想起孫女的婚事時,平添了幾分抑鬱,歎了口氣,「錦丫頭今年十七了,本去年就應該迴京了,但因為去年戰事忙,從迴京的路上不太平,隻能讓她再留景城一年,是以耽擱了她的終身大事,今年無論如何,都得為她的打算了。隻是……」
隻是原本他們為李明錦看好的幾家本來看在李明錦的爹現在的軍功,都有些意動了,卻因為晉王當時強製送人迴京之事,紛紛沒了消息,讓老夫人一陣惱怒。明明都已經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可是有些人卻偏愛自作聰明,為了不得罪晉王,紛紛裝死不理會威遠侯府的試探。
「五姑娘吉人自有天相,相信她也不會差的。」徐媽媽說道。
老夫人揉了揉太陽穴,說道:「老四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他將女兒送迴來,也是想在京城為她謀個好親事的。明錦也是我的孫女,我再惱她也希望她嫁得好,可恨這孽障,為了個女人要死要活,連家也不迴,活該他女兒現在人嫌狗憎的……」
聽著老夫人氣怒之下的怒罵,徐媽媽沒有吭聲。這十幾年來,老夫人隻要想起遠在邊境的四子,都會動怒,每次動怒之下,會牽扯出負麵的情緒,然後無辜的五姑娘便會受牽連。老夫人對孫女們都極好的,不偏不倚,卻唯獨對五姑娘不知道該怎麽麵對,特別是五姑娘越大越像死去的四夫人時,總會勾起老夫人心中的悔意,認為若當初她沒有答應為四子求娶田家小姐,便不會母子分離。這種情緒如此長久下去,老夫人唯有冷淡以對。
徐媽媽心裏歎了口氣,五姑娘麵上看起來是個隨和的人,其實心裏都明白著,這些年她冷眼旁觀府裏的諸位小姐,精明的嬌憨的端莊的通達的識時務的懦弱的,但卻沒有一人像五姑娘這般明白,小小的人兒,仿佛什麽都看透了一般,無論好的壞的,她都微笑以對。
徐媽媽端來一杯茶,讓老夫人喝些潤潤喉,恰巧這時,威遠侯夫人拿著幾張帖子過來了。
威遠侯夫人眉眼俱帶歡喜的笑意,先是給老夫人請了安,這才笑著道:「娘,剛才太子府送來消息,太子側妃生了。」
老夫人聽罷,手中的杯子一恍,也顧不得水濺濕了手,同樣激動道:「可是真的?是男是女。」
威遠侯夫人驕傲道:「來報喜的公公說了,是男孩。」
老夫人趕緊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說道:「箏丫頭終於熬出頭了!」
聽罷,威遠侯夫人眼睛也有些濕潤。現在的太子側妃之一的李氏李明箏是威遠侯夫人第一個女兒,也是威遠侯府嫡出的大姑娘,七年前被指給了太子作側妃。太子是個寬厚仁德的,並不重女色,且十分看重太子妃,若不是那時李繼堯在景城立了大功,李明箏根本沒有機會被選入太子府作側妃,可能一個良娣的名份就是頂天了。
馬車才剛要調轉過頭,一道阿寶聽過幾次的陌生的聲音傳來:「哎,你是威遠侯府的那個五姑娘的車夫吧?我記得你,裏麵的是五姑娘麽?既然是五姑娘,便直接過去吧,不妨礙的。」
常遠這個大嘴巴!
阿鐵原是阿寶爹身邊的親兵,一次對北夷戰爭裏腳受了傷跛了,不利於行,退出場戰後,便被阿寶爹安排過來給女兒當車夫了。阿鐵上過戰場,見過血,殺過人,雖然晉王府的府衛身上有股肅殺之氣,但阿鐵仍是從容以對,淡淡地和出列過來的常遠點頭,說道:「恐擾了諸位大人辦事。」
常遠看了眼不遠處的晉王,笑出兩個酒窩,「沒事,隻是突然來了幾個潑皮生事,咱們將他們叉下就行了。」說著,常遠擺了擺手,那擋了路的府衛押著幾個人很有秩序地讓開一個通道。
阿鐵看了眼那些被押著的人,恐怕不是潑皮這般簡單,肯角跳了跳,臉上露出一副恭敬帶感激的表情,說道:「那就多謝晉王殿下和諸位大人了。」
馬車車輪轆轤,經過晉王身邊時,馬車裏傳來了清亮柔和的女音:「多謝晉王。」
晉王神色冷淡,高高地坐在馬上,俊美的臉龐冷硬無情,隻是眼神有些清幽莫測地看著掩得嚴嚴實實的馬車。
直到馬車離開了一段路,晉王方道:「將他們押迴大牢!」
「是!」
……
阿寶很快便將偶遇晉王這事拋開了,迴到威遠侯府,阿寶先去拜見了祖母,發現今天老夫人的臉色清清淡淡的,也不欲多打攪,將用漂亮的小罐子裝著的果脯給了老夫人,便離開了。
三月的天氣是和煦的,但屋子裏仍是有些微涼,老夫人上了年紀,比較怕冷,挨著炕而坐,膝頭上蓋著一張毯子。
老夫人摸著手腕上的小檀木製成的佛珠,看著擱在小幾上的小罐子,說道:「除媽媽,你瞧錦丫頭如何?」
除媽媽正坐在腳踏上為她按摩腿,便笑道:「五姑娘自然是極好的。」窺了老夫人一眼,又道:「五姑娘雖然經常呆在邊境,卻未忘老夫人您的教導,那份端莊氣度皆不輸京中的世家貴女,可見老夫人極會調-教人。」
老夫人聽罷笑道:「你這老貨,就拿話來哄我。」
「哪能呢,奴婢這說的都是大實話,瞧瞧咱們府裏的姑娘們,自會說話起皆在老夫人跟前長大,有老夫人細心指點教導她們,哪家的貴女比得上咱們府裏的姑娘那份氣度?而且也沒有哪家的姑娘有咱們府裏的姑娘們聽話孝順,她們都是極敬愛老夫人的。」
老夫人勾了勾嘴角,除媽媽的話聽得極順心,不是她自誇,確實沒有哪府的姑娘有威遠侯府的姑娘們友愛孝順,雖然嫡庶有別,但除了吃穿用度上嫡庶不用,規矩禮儀上,所有的孫女都是一樣的。而且老夫人對於孫女們也是用心調教的,調教得好了,將來說親比較容易不說,若是嫁得好,對威遠侯也有益。
不過,老夫人的舒心在想起孫女的婚事時,平添了幾分抑鬱,歎了口氣,「錦丫頭今年十七了,本去年就應該迴京了,但因為去年戰事忙,從迴京的路上不太平,隻能讓她再留景城一年,是以耽擱了她的終身大事,今年無論如何,都得為她的打算了。隻是……」
隻是原本他們為李明錦看好的幾家本來看在李明錦的爹現在的軍功,都有些意動了,卻因為晉王當時強製送人迴京之事,紛紛沒了消息,讓老夫人一陣惱怒。明明都已經解釋了事情的經過,可是有些人卻偏愛自作聰明,為了不得罪晉王,紛紛裝死不理會威遠侯府的試探。
「五姑娘吉人自有天相,相信她也不會差的。」徐媽媽說道。
老夫人揉了揉太陽穴,說道:「老四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他將女兒送迴來,也是想在京城為她謀個好親事的。明錦也是我的孫女,我再惱她也希望她嫁得好,可恨這孽障,為了個女人要死要活,連家也不迴,活該他女兒現在人嫌狗憎的……」
聽著老夫人氣怒之下的怒罵,徐媽媽沒有吭聲。這十幾年來,老夫人隻要想起遠在邊境的四子,都會動怒,每次動怒之下,會牽扯出負麵的情緒,然後無辜的五姑娘便會受牽連。老夫人對孫女們都極好的,不偏不倚,卻唯獨對五姑娘不知道該怎麽麵對,特別是五姑娘越大越像死去的四夫人時,總會勾起老夫人心中的悔意,認為若當初她沒有答應為四子求娶田家小姐,便不會母子分離。這種情緒如此長久下去,老夫人唯有冷淡以對。
徐媽媽心裏歎了口氣,五姑娘麵上看起來是個隨和的人,其實心裏都明白著,這些年她冷眼旁觀府裏的諸位小姐,精明的嬌憨的端莊的通達的識時務的懦弱的,但卻沒有一人像五姑娘這般明白,小小的人兒,仿佛什麽都看透了一般,無論好的壞的,她都微笑以對。
徐媽媽端來一杯茶,讓老夫人喝些潤潤喉,恰巧這時,威遠侯夫人拿著幾張帖子過來了。
威遠侯夫人眉眼俱帶歡喜的笑意,先是給老夫人請了安,這才笑著道:「娘,剛才太子府送來消息,太子側妃生了。」
老夫人聽罷,手中的杯子一恍,也顧不得水濺濕了手,同樣激動道:「可是真的?是男是女。」
威遠侯夫人驕傲道:「來報喜的公公說了,是男孩。」
老夫人趕緊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說道:「箏丫頭終於熬出頭了!」
聽罷,威遠侯夫人眼睛也有些濕潤。現在的太子側妃之一的李氏李明箏是威遠侯夫人第一個女兒,也是威遠侯府嫡出的大姑娘,七年前被指給了太子作側妃。太子是個寬厚仁德的,並不重女色,且十分看重太子妃,若不是那時李繼堯在景城立了大功,李明箏根本沒有機會被選入太子府作側妃,可能一個良娣的名份就是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