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沒有不滅的王朝,沒有不死的帝王將相,卻有一名將軍不死不滅,帶領部下與當權者作戰,此人被稱為“不死將軍林登萬”。
不死將軍林登萬,反抗軍的傳奇領袖,民族隨意,籍貫隨意,信仰隨意,政治觀點隨意,身份隨意,但必然能力出眾,意誌堅強,能做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隻要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軍,而反抗軍的領袖,名字全都是林登萬leaderone。
“林氏家族豪傑眾,老大林登萬,老二林登圖,老三林登隨...”
宇文溫今晚心情不錯,所以用一個遊戲梗來形容自己要對付的對手,看著眼前的河北地區輿圖,看著那條代表永濟渠的粗線,琢磨著如今的河北局勢。
毫無疑問,在他的策動下,河北地區已經進入了一種特殊的戰爭狀態,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已經開始了,因為糧價持數年走低,“穀賤傷農”的現象,在永濟渠沿岸地區已經很普遍。
大量農民被迫出租土地給外來商社,自己則去做工,養家糊口。
農民變成手工業從業者,如此轉變,不是自然進程導致,純屬認為,作為始作俑者的宇文溫,如此行事當然有自己的考慮。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產量,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而在這個生產力及其低下相對後世而言的時代,讓大量農民“轉業”成工人,一旦玩脫,造成糧食產量大跌,就會釀出人間慘劇。
所以,宇文溫算是在玩火,一不留神,不死將軍林登萬就出現,帶著各地百姓揭竿而起。
這樣的結局,不是宇文溫想看到的,所以當初他在製定政策的時候,就考慮到多種可能。
首先,他這麽折騰,目的是為了瓦解門閥政治的經濟基礎莊園經濟,要想達到目的,必須靠經濟手段,那就是大規模、長期傾銷糧食、布匹,壓低布價、糧價。
如此來,就會造成土地的變相貶值,直接讓世家大族、強宗著姓的收入銳減,久而久之,無以為繼。
但在那之前,首先撐不住的是普通農民,其中就包括自耕農。
普通農民的生產模式就是男耕女織,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或者租別人的地來耕種,分散式經營,生產力低下,抗災害能力差。
一旦出現天災人禍,普通農民首先倒黴,然後土地被大地主兼並,自己淪為佃農,或者奴仆,成為大地主名下隱戶。
為了避免“造福”大地主,宇文溫在搞糧食傾銷、壓低糧價的同時,要給普通百姓另外的選擇,不然百姓連人帶地都會成為大地主的美食。
若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不死將軍林登萬就會出現。
宇文溫為農民準備的選擇,就是保住土地的所有權,將使用權出租給商社,獲取穩定的地租,然後自己去做工,養活一家人。
這樣的選擇,比起向大地主賣地賣身,要好得多。
第一步,如今在永濟渠沿岸地區算是完成,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確保糧食產量,讓永濟渠沿岸地區有充足的糧食供應。
風調雨順的時候,從外地運糧到河北銷售,確實可以保證糧食的供應,可凡事就怕萬一,要想保得河北穩定,那麽河北當地的糧食產量就不能低,以便發生災害時能保持最基本的自救能力。
所以租地經營“新式農場”的商社,必須讓名下農場保持一定的糧食種植麵積。
這是宇文溫畫的紅線,誰敢違反誰就要倒黴,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有了馬耕、輪犁、輪種的各種耕作、種植技術,新式農場的盈利前景是不錯的,畢竟宇文溫敢在河北實行這樣的經濟政策,是因為先有了山南、河南、兩淮地區的成功經驗。
新式農場的出現,可以在總的耕地麵積變化不大情況下,減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而土地產出卻穩中有升,這樣一來,就算是變相的“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
不需要“發明”化肥,不需要發明“雜交水稻”,宇文溫就是利用現有的條件,將小農經濟變成農場經濟,勉強實現“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的附加目標。
當然,這樣的改革,具體效果好得有限,但足以達到宇文溫最初目的:用新式農場,擠垮“閉門為市”的莊園經濟,瓦解門閥政治的經濟基礎。
為了這個目標,他可是殫盡竭慮,布置多年,如今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卻不能掉以輕。
因為不死將軍林登萬隨時會出現。
對於普通農戶來說,土地就是一切,有了土地,才有糧食,才有家,如今雖然不需要向大戶賣地賣身,但把地租給奸商,恐怕也不是什麽好事。
隻要某些稍有見識的人,點出正是因為官商勾結導致糧價多年過低,逼得農民不得不出租土地,而“幕後主使”正是向農民租土地的那些奸商,恐怕會有許多人因此怒不可遏。
這個時候,再有人加以利用,扇陰風點鬼火,烽煙就冒起來了。
陰謀者煽動性的說辭,宇文溫自己都想好了:是狗官和奸商逼得大家保不住田地,然後假惺惺給一口飯吃,大家就對此感激涕零?換做有人殺你全家,打斷你手腳,然後養你一輩子,你是不是要感激涕零!!
這種換位思考,讓宇文溫瞬間有一種揭竿而起的衝動,不死將軍林登萬附體,帶著數十萬起義軍,浩浩蕩蕩殺向長安。
然後被火炮轟成渣。
宇文溫揉了揉太陽穴,將思緒收迴,喜歡胡思亂想的老毛病不知不覺間又犯了,真是無可奈何。
他起身在房內來迴走動,最後停在窗前,看著窗外夜色,看著夜色下的宮殿輪廓,不由得思緒萬千。
化肥是沒有的,雜交水稻也是沒有的,想要在現有的耕地麵積上增產增收,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改造成集中經營的農場經濟。
新式農場可以做到這一點,但與此同時,會將大量勞動力解放出來,這些勞動力如果找不到活幹,就會變成不死將軍林登萬的士兵,所以,要給這些勞動力一條出路。
用工商業來吸納這些勞動力,可以解決問題,但新的問題隨後產生:
第一,工商業必須足夠興旺,才能有巨大的用工需求;第二,有足夠的餘糧,來養活大量的脫產脫離農業生產人口。
第二個問題,靠類似於漢沔大開發的布局及新式農場來解決,而第一個問題,涉及到一個口號: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發展工商業,交通運輸必須便利,這年頭大規模修鐵路是不可能的,隻能靠水路,除了長江、黃河,還要靠人工運河,所以永濟渠不僅僅是一條漕運運河,也是一條重要的商路。
商路通暢,又有海貿做驅動力,那麽商路沿途的州郡工商業才會發展起來,吸納更多的脫產脫離農業生產人口進來。
為了保住永濟渠這條商路,宇文溫調集軍隊,加強永濟渠沿岸地區的守備力量,就是要以防萬一。
無論是高雞泊、豆子,還是其他什麽水泊,宇文溫決不允許任何人搞什麽“聚義”,威脅到永濟渠的通航。
他對自己有信心,不會給不死將軍林登萬機會出現。
不死將軍林登萬,反抗軍的傳奇領袖,民族隨意,籍貫隨意,信仰隨意,政治觀點隨意,身份隨意,但必然能力出眾,意誌堅強,能做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隻要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軍,而反抗軍的領袖,名字全都是林登萬leaderone。
“林氏家族豪傑眾,老大林登萬,老二林登圖,老三林登隨...”
宇文溫今晚心情不錯,所以用一個遊戲梗來形容自己要對付的對手,看著眼前的河北地區輿圖,看著那條代表永濟渠的粗線,琢磨著如今的河北局勢。
毫無疑問,在他的策動下,河北地區已經進入了一種特殊的戰爭狀態,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已經開始了,因為糧價持數年走低,“穀賤傷農”的現象,在永濟渠沿岸地區已經很普遍。
大量農民被迫出租土地給外來商社,自己則去做工,養家糊口。
農民變成手工業從業者,如此轉變,不是自然進程導致,純屬認為,作為始作俑者的宇文溫,如此行事當然有自己的考慮。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產量,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而在這個生產力及其低下相對後世而言的時代,讓大量農民“轉業”成工人,一旦玩脫,造成糧食產量大跌,就會釀出人間慘劇。
所以,宇文溫算是在玩火,一不留神,不死將軍林登萬就出現,帶著各地百姓揭竿而起。
這樣的結局,不是宇文溫想看到的,所以當初他在製定政策的時候,就考慮到多種可能。
首先,他這麽折騰,目的是為了瓦解門閥政治的經濟基礎莊園經濟,要想達到目的,必須靠經濟手段,那就是大規模、長期傾銷糧食、布匹,壓低布價、糧價。
如此來,就會造成土地的變相貶值,直接讓世家大族、強宗著姓的收入銳減,久而久之,無以為繼。
但在那之前,首先撐不住的是普通農民,其中就包括自耕農。
普通農民的生產模式就是男耕女織,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或者租別人的地來耕種,分散式經營,生產力低下,抗災害能力差。
一旦出現天災人禍,普通農民首先倒黴,然後土地被大地主兼並,自己淪為佃農,或者奴仆,成為大地主名下隱戶。
為了避免“造福”大地主,宇文溫在搞糧食傾銷、壓低糧價的同時,要給普通百姓另外的選擇,不然百姓連人帶地都會成為大地主的美食。
若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不死將軍林登萬就會出現。
宇文溫為農民準備的選擇,就是保住土地的所有權,將使用權出租給商社,獲取穩定的地租,然後自己去做工,養活一家人。
這樣的選擇,比起向大地主賣地賣身,要好得多。
第一步,如今在永濟渠沿岸地區算是完成,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確保糧食產量,讓永濟渠沿岸地區有充足的糧食供應。
風調雨順的時候,從外地運糧到河北銷售,確實可以保證糧食的供應,可凡事就怕萬一,要想保得河北穩定,那麽河北當地的糧食產量就不能低,以便發生災害時能保持最基本的自救能力。
所以租地經營“新式農場”的商社,必須讓名下農場保持一定的糧食種植麵積。
這是宇文溫畫的紅線,誰敢違反誰就要倒黴,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有了馬耕、輪犁、輪種的各種耕作、種植技術,新式農場的盈利前景是不錯的,畢竟宇文溫敢在河北實行這樣的經濟政策,是因為先有了山南、河南、兩淮地區的成功經驗。
新式農場的出現,可以在總的耕地麵積變化不大情況下,減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而土地產出卻穩中有升,這樣一來,就算是變相的“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
不需要“發明”化肥,不需要發明“雜交水稻”,宇文溫就是利用現有的條件,將小農經濟變成農場經濟,勉強實現“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的附加目標。
當然,這樣的改革,具體效果好得有限,但足以達到宇文溫最初目的:用新式農場,擠垮“閉門為市”的莊園經濟,瓦解門閥政治的經濟基礎。
為了這個目標,他可是殫盡竭慮,布置多年,如今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卻不能掉以輕。
因為不死將軍林登萬隨時會出現。
對於普通農戶來說,土地就是一切,有了土地,才有糧食,才有家,如今雖然不需要向大戶賣地賣身,但把地租給奸商,恐怕也不是什麽好事。
隻要某些稍有見識的人,點出正是因為官商勾結導致糧價多年過低,逼得農民不得不出租土地,而“幕後主使”正是向農民租土地的那些奸商,恐怕會有許多人因此怒不可遏。
這個時候,再有人加以利用,扇陰風點鬼火,烽煙就冒起來了。
陰謀者煽動性的說辭,宇文溫自己都想好了:是狗官和奸商逼得大家保不住田地,然後假惺惺給一口飯吃,大家就對此感激涕零?換做有人殺你全家,打斷你手腳,然後養你一輩子,你是不是要感激涕零!!
這種換位思考,讓宇文溫瞬間有一種揭竿而起的衝動,不死將軍林登萬附體,帶著數十萬起義軍,浩浩蕩蕩殺向長安。
然後被火炮轟成渣。
宇文溫揉了揉太陽穴,將思緒收迴,喜歡胡思亂想的老毛病不知不覺間又犯了,真是無可奈何。
他起身在房內來迴走動,最後停在窗前,看著窗外夜色,看著夜色下的宮殿輪廓,不由得思緒萬千。
化肥是沒有的,雜交水稻也是沒有的,想要在現有的耕地麵積上增產增收,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改造成集中經營的農場經濟。
新式農場可以做到這一點,但與此同時,會將大量勞動力解放出來,這些勞動力如果找不到活幹,就會變成不死將軍林登萬的士兵,所以,要給這些勞動力一條出路。
用工商業來吸納這些勞動力,可以解決問題,但新的問題隨後產生:
第一,工商業必須足夠興旺,才能有巨大的用工需求;第二,有足夠的餘糧,來養活大量的脫產脫離農業生產人口。
第二個問題,靠類似於漢沔大開發的布局及新式農場來解決,而第一個問題,涉及到一個口號: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發展工商業,交通運輸必須便利,這年頭大規模修鐵路是不可能的,隻能靠水路,除了長江、黃河,還要靠人工運河,所以永濟渠不僅僅是一條漕運運河,也是一條重要的商路。
商路通暢,又有海貿做驅動力,那麽商路沿途的州郡工商業才會發展起來,吸納更多的脫產脫離農業生產人口進來。
為了保住永濟渠這條商路,宇文溫調集軍隊,加強永濟渠沿岸地區的守備力量,就是要以防萬一。
無論是高雞泊、豆子,還是其他什麽水泊,宇文溫決不允許任何人搞什麽“聚義”,威脅到永濟渠的通航。
他對自己有信心,不會給不死將軍林登萬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