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王,以數學來計算糧草運輸,雖然精妙,然則並無實用意義。”
“哦?何以見得?”
“大王,再好的製度,再好的所謂優化,也得經由人去運作,若吏治敗壞,空有製度又有何用?這糧草運輸的人員配置再怎麽優化,也防不住所謂的‘損耗’。”
“吏治歸吏治,數學歸數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問題,沒必要混在一起。”
此時此刻,西陽王宇文溫正與趕來渦陽述職的王頍交談,上一輪接見剛結束,王越等人告退沒多久,宇文溫上了個廁所便召見恭候多時的王頍。
對話剛開始沒多久,雙方就對於“路線圖”的實用性展開辯論。
原因是宇文溫拿出謄抄好的一部分路線圖,讓王頍按照上麵的“配置”,優化淮西地區的驛站,在確保糧食運輸的同時,精簡人員、馱馬,盡可能減少成本和損耗。
王頍大概了解了一下“優化配置”的出處,隨後對這種“紙上談兵”表示異議,他不是質疑數學家們計算有誤,也不打算質疑軍吏們是否用心,質疑的是執行效果。
這個問題很現實,設計得再好的製度,終究得靠人來執行,執行的人有問題,製度根本就沒什麽用。
以糧草運輸為例,其中的花花繞繞有很多,吏員們隻要能昧著良心,從哪個步驟裏都能榨出油水,導致各種損耗加大,以至於糧草運輸的成本居高不下。
具體事例,不需要王頍多說,宇文溫當然是知道的,他做了十年的父母官,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經常深入民間,又派出耳目四處打聽,當前體製下的種種弊端,當然門清。
還是那句話,一切問題,都是吏治問題,這一問題基本無解,即便是“現代”都無法根治的弊病,宇文溫何德何能來個妙手迴春?
治本不行,但治標總是可以,這就要看上位者的能力,而宇文溫,正是要讓王頍承擔部分責任。
王頍關於路線圖的異議,隻是提一下而已,宇文溫明顯不是征求他的意見,所以意見提出來之後對方聽不聽,王頍可不管,而宇文溫將他的問題歸納為管理問題,倒也合適。
以西陽為起點、渦陽為終點(暫時)的糧道,宇文溫將其分為三段,西陽到光城這一段,由黃州總管長史郝吳伯負責,光城到汝陰這一段,由王頍負責。
汝陰到渦陽、日後到彭城這一段,由宇文溫負責。
郝吳伯坐鎮後方,負責一段糧道理所當然,宇文溫坐鎮糧道的重要樞紐渦陽,當然也要負責一段糧道,而中間那一段位於淮西的糧道,就由擔任行軍總管長史的王頍負責,這也是理所當然。
王頍要輔佐行軍總管宇文十五坐鎮淮西,而宇文十五多年來一直沒有獨自領兵、獨當一方的機會,坐鎮淮西治軍、治民經驗不足,宇文溫便讓自述胸中有韜略的王頍去幫忙。
順便給這兩位刷刷資曆,好歹立一些軍功,為日後的晉升積累資本。
宇文溫對東南道行軍接下來的戰略做出了決定,淮西必須穩住,所以王頍趕來渦陽述職,向宇文溫介紹一下淮西如今的情況,他順便給王頍做出些新的指示。
宇文溫的指示(要求)很簡單,淮西地區那些新上位的塢堡主要坐穩位置,避免舊勢力反撲,這些塢堡秋天能收上來糧食,供應大軍所需。
他大力提拔的那些吏員,正在各處塢堡輔助塢堡主恢複生產、維持糧道通暢,事務繁雜,又是戰時狀態,所以宇文溫要求王頍注意下一考核尺度,標準不要定得太嚴、太苛刻。
俗話說得好,做多錯多、做少錯少、不做不錯,宇文溫需要幹實事的人,不需要隻會座談的清客,所以他必須有容忍度,不能打擊這些渴望脫去吏籍而努力表現之人的積極性。
宇文溫親自定下尺度,王頍心裏就有了數,他作為行軍總管長史,負責考核淮西地區各吏員的政績,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他的評語會決定那些吏員的人生。
大權在握的感覺確實不錯,但要是搞砸了,王頍知道自己的機會怕是很難再有。
在他看來,西陽王年輕、精力旺盛,軍政能力很突出,想法(歪理)多,有主見,似乎不太需要那種出謀劃策、時不時指點迷津的謀士。
反倒更需要能夠坐鎮一方、獨當一麵的人才,所以王頍覺得自己目前的位置倒不錯。
宇文十五,是宇文溫的心腹,但因為長期坐鎮黃州,缺乏曆練,無論是治軍還是治民都是如此,那麽他身為長史,若能協助宇文十五把事辦好,讓宇文溫能集中精力來關注戰局,這樣反倒合適一些。
所以,王頍又有個大膽的想法,正好探探宇文溫的口風。
“大王,陳國的淮南駐軍,始終是威脅,所謂能戰方能言和,不知淮西方麵,可否為大王分憂?”
宇文溫聞言看了看王頍,微微一笑:“搞邊境摩擦?是個好辦法,不過火候很難把握好....”
王頍聞言大喜,既然宇文溫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那麽他就可以做到:“大王放心,火候當然難把握,不過下官有信心做到。”
“是要做到,不是嘴上說說,逞口舌之快。”
“是的,若大王首肯,還請給宇文總管下一道命令。”
“是密令還是明令?”宇文溫似笑非笑的看著王頍,王頍很果斷的迴答:“當然是密令,如果火候把握得不好,導致局勢惡化,下官願承擔一切後果!”
“算了,你那副身子骨擔不起,大家也不會相信,真要鬧出亂子,還是寡人來擔....”
宇文溫收起笑容,表情嚴肅起來,王頍那麽上道,他就直接交底:
“你的看法沒錯,若我方為了確保側翼無憂,一味討好陳國,對方怕是會得寸進尺,所以邊境摩擦必然是要搞的,至於尺度,寡人有個好想法。”
“還請大王示下。”
“你,找個由頭,在壽春北麵、淮水北岸地區組織兵馬搞一場演習...狩獵,然後說有兩個士兵走丟,懷疑跑到南岸入了壽春城,要求陳國守將開城門,讓你的人入城搜查!!”
王頍聽了之後麵色一僵,心道這麽做是不是太無恥了一點,不過既然西陽王給他的尺度放得這麽大,接下來就好辦事了。
“大王,如此擅開邊釁,朝廷...恐怕陳國那邊會遣使到渦陽,當麵質問大王吧?”
“無妨,寡人在渦陽等著,記住,就是要搞事,不弄得建康那邊雞飛狗跳、陳官家睡不著覺,陳國就不會心急火燎維持盟約!”
“大王,以數學來計算糧草運輸,雖然精妙,然則並無實用意義。”
“哦?何以見得?”
“大王,再好的製度,再好的所謂優化,也得經由人去運作,若吏治敗壞,空有製度又有何用?這糧草運輸的人員配置再怎麽優化,也防不住所謂的‘損耗’。”
“吏治歸吏治,數學歸數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問題,沒必要混在一起。”
此時此刻,西陽王宇文溫正與趕來渦陽述職的王頍交談,上一輪接見剛結束,王越等人告退沒多久,宇文溫上了個廁所便召見恭候多時的王頍。
對話剛開始沒多久,雙方就對於“路線圖”的實用性展開辯論。
原因是宇文溫拿出謄抄好的一部分路線圖,讓王頍按照上麵的“配置”,優化淮西地區的驛站,在確保糧食運輸的同時,精簡人員、馱馬,盡可能減少成本和損耗。
王頍大概了解了一下“優化配置”的出處,隨後對這種“紙上談兵”表示異議,他不是質疑數學家們計算有誤,也不打算質疑軍吏們是否用心,質疑的是執行效果。
這個問題很現實,設計得再好的製度,終究得靠人來執行,執行的人有問題,製度根本就沒什麽用。
以糧草運輸為例,其中的花花繞繞有很多,吏員們隻要能昧著良心,從哪個步驟裏都能榨出油水,導致各種損耗加大,以至於糧草運輸的成本居高不下。
具體事例,不需要王頍多說,宇文溫當然是知道的,他做了十年的父母官,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經常深入民間,又派出耳目四處打聽,當前體製下的種種弊端,當然門清。
還是那句話,一切問題,都是吏治問題,這一問題基本無解,即便是“現代”都無法根治的弊病,宇文溫何德何能來個妙手迴春?
治本不行,但治標總是可以,這就要看上位者的能力,而宇文溫,正是要讓王頍承擔部分責任。
王頍關於路線圖的異議,隻是提一下而已,宇文溫明顯不是征求他的意見,所以意見提出來之後對方聽不聽,王頍可不管,而宇文溫將他的問題歸納為管理問題,倒也合適。
以西陽為起點、渦陽為終點(暫時)的糧道,宇文溫將其分為三段,西陽到光城這一段,由黃州總管長史郝吳伯負責,光城到汝陰這一段,由王頍負責。
汝陰到渦陽、日後到彭城這一段,由宇文溫負責。
郝吳伯坐鎮後方,負責一段糧道理所當然,宇文溫坐鎮糧道的重要樞紐渦陽,當然也要負責一段糧道,而中間那一段位於淮西的糧道,就由擔任行軍總管長史的王頍負責,這也是理所當然。
王頍要輔佐行軍總管宇文十五坐鎮淮西,而宇文十五多年來一直沒有獨自領兵、獨當一方的機會,坐鎮淮西治軍、治民經驗不足,宇文溫便讓自述胸中有韜略的王頍去幫忙。
順便給這兩位刷刷資曆,好歹立一些軍功,為日後的晉升積累資本。
宇文溫對東南道行軍接下來的戰略做出了決定,淮西必須穩住,所以王頍趕來渦陽述職,向宇文溫介紹一下淮西如今的情況,他順便給王頍做出些新的指示。
宇文溫的指示(要求)很簡單,淮西地區那些新上位的塢堡主要坐穩位置,避免舊勢力反撲,這些塢堡秋天能收上來糧食,供應大軍所需。
他大力提拔的那些吏員,正在各處塢堡輔助塢堡主恢複生產、維持糧道通暢,事務繁雜,又是戰時狀態,所以宇文溫要求王頍注意下一考核尺度,標準不要定得太嚴、太苛刻。
俗話說得好,做多錯多、做少錯少、不做不錯,宇文溫需要幹實事的人,不需要隻會座談的清客,所以他必須有容忍度,不能打擊這些渴望脫去吏籍而努力表現之人的積極性。
宇文溫親自定下尺度,王頍心裏就有了數,他作為行軍總管長史,負責考核淮西地區各吏員的政績,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他的評語會決定那些吏員的人生。
大權在握的感覺確實不錯,但要是搞砸了,王頍知道自己的機會怕是很難再有。
在他看來,西陽王年輕、精力旺盛,軍政能力很突出,想法(歪理)多,有主見,似乎不太需要那種出謀劃策、時不時指點迷津的謀士。
反倒更需要能夠坐鎮一方、獨當一麵的人才,所以王頍覺得自己目前的位置倒不錯。
宇文十五,是宇文溫的心腹,但因為長期坐鎮黃州,缺乏曆練,無論是治軍還是治民都是如此,那麽他身為長史,若能協助宇文十五把事辦好,讓宇文溫能集中精力來關注戰局,這樣反倒合適一些。
所以,王頍又有個大膽的想法,正好探探宇文溫的口風。
“大王,陳國的淮南駐軍,始終是威脅,所謂能戰方能言和,不知淮西方麵,可否為大王分憂?”
宇文溫聞言看了看王頍,微微一笑:“搞邊境摩擦?是個好辦法,不過火候很難把握好....”
王頍聞言大喜,既然宇文溫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那麽他就可以做到:“大王放心,火候當然難把握,不過下官有信心做到。”
“是要做到,不是嘴上說說,逞口舌之快。”
“是的,若大王首肯,還請給宇文總管下一道命令。”
“是密令還是明令?”宇文溫似笑非笑的看著王頍,王頍很果斷的迴答:“當然是密令,如果火候把握得不好,導致局勢惡化,下官願承擔一切後果!”
“算了,你那副身子骨擔不起,大家也不會相信,真要鬧出亂子,還是寡人來擔....”
宇文溫收起笑容,表情嚴肅起來,王頍那麽上道,他就直接交底:
“你的看法沒錯,若我方為了確保側翼無憂,一味討好陳國,對方怕是會得寸進尺,所以邊境摩擦必然是要搞的,至於尺度,寡人有個好想法。”
“還請大王示下。”
“你,找個由頭,在壽春北麵、淮水北岸地區組織兵馬搞一場演習...狩獵,然後說有兩個士兵走丟,懷疑跑到南岸入了壽春城,要求陳國守將開城門,讓你的人入城搜查!!”
王頍聽了之後麵色一僵,心道這麽做是不是太無恥了一點,不過既然西陽王給他的尺度放得這麽大,接下來就好辦事了。
“大王,如此擅開邊釁,朝廷...恐怕陳國那邊會遣使到渦陽,當麵質問大王吧?”
“無妨,寡人在渦陽等著,記住,就是要搞事,不弄得建康那邊雞飛狗跳、陳官家睡不著覺,陳國就不會心急火燎維持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