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宏觀和微觀的區別,那個問題所涉及的邏輯非常複雜,不過【黑鏡】本身作為一種微觀粒子,理解起來應該比我更容易。
至於迴答,無外乎“是”或者“不是”,以我對【黑鏡】的了解,它是不需要“思考”這麽長時間的。
而就在我產生這個懷疑的時候,【黑鏡】的聲音終於響起:“我沒有做過這件事。”
“哈!”
我一下沒忍住笑出了聲,保持沉默、在被質疑後立即表示否定,是一個否認客觀事實的普遍流程。
換句話說,我可能猜中了,【黑鏡】大概率做過這件事,隻是現在不想承認。
鬆開手思索了幾秒,我又把手按在“核心”上:“我勸你配合一點,你有把柄在我手裏。”
【黑鏡】果然開口了:“什麽把柄?”
“我不知道,但一定有。”
我勾起嘴角,開誠布公的玩起了陽謀:“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準確性,哪怕隻是一兩個字的差異,都會顛覆信息原本的含義。”
“我不可能完全信任你——至少現在還沒有,如果我沒有你的把柄,為什麽會放心的讓你傳口信?你在傳遞過程中添油加醋怎麽辦?”
“……我不會撒謊。”
“你這句就是撒謊。”
“……”
“又來這套?”
我冷笑一聲,臉色也跟著陰沉起來:“我現在問你是給你機會,等我將來想起你有什麽把柄,你想說都沒機會……”
“嗬嗬嗬嗬……”
【黑鏡】忽然笑了起來——事實上我沒聽到聲音,但我確實感覺到了一陣戲謔、或者說鄙夷的笑。
正當我狐疑的時候,【黑鏡】的聲音冷冷響起:“我掌握著人類的永生,你最好真有我的把柄。”
“……”
我被這句話懟的一愣,等我迴過神想要繼續套話的時候,卻明顯感覺到【黑鏡】切斷了和我的“聯係”。
“慢走不送。”
我的腦子裏忽然浮現出這四個字,隨後我也沒再多說什麽,默默將手拿離了“核心”,然後無聲的笑了起來。
這次“求證”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黑鏡】的態度,證明我確實做過類似的事,至於傳遞的內容、次數這種細節,就要等我想起“把柄”之後才能求證了。
從邏輯來看,我相信是有這個把柄的。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黑鏡】那句威脅,讓我注意到一個之前忽略的方向——聯合政府。
“應急預案”的存在,證明聯合政府和【黑鏡】是有深度合作的,他們可能比此刻的我更了解【黑鏡】。
而且“時間蝴蝶效應”意義重大,無論從邏輯還是其他層麵考慮,我都很難想象,它會完全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裏。
或許最初隻有我知道,但在我向聯合政府提出要求的時候,勢必要提供一些證明,否則他們大概率會讓我一邊玩兒去。
而在我提供“證明”之後,聯合政府一定會好奇“證明”的來源,這種好奇會促使他們調查,進而發現“時間蝴蝶效應”的存在。
於是我又以此想到了王強。
我始終承認,世界上存在比我更聰明的人,比如楊佩寧。
在我和楊佩寧的幾次交手中,我幾乎沒占過什麽便宜,而那才僅僅是他的“偽意識”。
但我們之間的差距,更多是因為楊佩寧的經驗和閱曆,讓他對於心理、或者說人性,有著比我更精準的把控。
可王強不一樣。
時至今日,我依然不清楚他的計劃全貌是什麽,但我好像始終沒走出這個計劃的框架。
要知道在這過程中,我有很多次的臨時起意,那些決定的產生是隨機的、是幾乎無法被預料的。
可是王強做到了,他預判了我所有動向,從二號基地到六號基地,我走到哪兒都能看見他的影子。
這種無關人性、甚至無關邏輯的精準預判,已經超出了“人類”的範疇。
我不相信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除非他早就知道這段“劇情”,所有那些我以為的“臨時起意”,都是過往循環中的必然選擇。
但就像我之前說的,“時間蝴蝶效應”不會掌握在“一個人”手裏,王強也不會是那個例外。
所以王強可能隻是一個執行者、或是一個監管者,所謂的“王強的計劃”,實際是一群人、甚至可能包括我在內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換句話說,隻要見到王強,我依然可以確定“時間蝴蝶效應”是否存在——不過前提是要先見到他。
想到這,我的太陽穴又脹痛起來。
儲存王強記憶的入夢芯片在武朝陽手中,武朝陽在二號基地,而二號基地現在被嶽升一手遮天。
就算我能解決嶽升,也還要先對上一個暗號,武朝陽才會把那枚芯片交給我,而我至今對那個暗號毫無頭緒。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非常複雜的煩躁。
理智告訴我,即便這個問題得到求證,也不會對解決【大災難】產生正向幫助,所以我應該先把精力放在【大災難】上。
但在個人情感上,我又實在受不了背負謎團,尤其是已經組成完整的邏輯鏈、隻差一個客觀驗證的時候。
這個問題一天沒得到確認,就會像藏在我心裏的淘氣小貓一樣,時不時的跳出來撓我一下,反而會讓我更加難以集中精力。
可是話又說迴來,現在【黑鏡】不開口、王強見不到,我該找誰去確認呢?聯合政府嗎?
心裏想著,我已經走到了【巢】的門口。
李智勇好像真累的夠嗆,給我開了門以後,又躺迴到地上喘氣。
我見狀也沒急著走,在他旁邊靠著牆坐下,從“蝴蝶效應”的猜測開始,把困擾我的問題給他講了一遍。
其實我沒打算讓他能給我什麽建議,隻是想借著“敘述”的過程轉移注意,讓自己從那種焦慮、煩躁的情緒裏脫離出來。
所以當李智勇發出帶有思考意味的、“嘶”的一聲之後,我足足愣了三秒,才猛地轉頭看他:“你有辦法?”
“不算辦法,頂多是個想法。”
李智勇搖搖頭,又緩了口氣才繼續道:“我剛才在想,這兩件事會不會是一件事?”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哪兩件事?”
“‘見到王強’和【大災難】”
李智勇又更詳細的重複一遍:“我和王強的接觸不多,但我能看出來,他是真心想要解決【大災難】,能力先不提,起碼態度挺堅定的……”
“說重點!”
“這就是重點!”
李智勇白了我一眼:“他想解決【大災難】才做了這個計劃——甭管計劃是不是他做的,總之和你見麵是計劃的一環,你隻要按照計劃走,應該可以發現暗號。”
“你隻能走我安排好的路。”
我忽然想起王強曾多次強調的這句話,而在那之後發生的事情,也多次證明了這句話。
或許那不是示威,而是一種提示?
至於迴答,無外乎“是”或者“不是”,以我對【黑鏡】的了解,它是不需要“思考”這麽長時間的。
而就在我產生這個懷疑的時候,【黑鏡】的聲音終於響起:“我沒有做過這件事。”
“哈!”
我一下沒忍住笑出了聲,保持沉默、在被質疑後立即表示否定,是一個否認客觀事實的普遍流程。
換句話說,我可能猜中了,【黑鏡】大概率做過這件事,隻是現在不想承認。
鬆開手思索了幾秒,我又把手按在“核心”上:“我勸你配合一點,你有把柄在我手裏。”
【黑鏡】果然開口了:“什麽把柄?”
“我不知道,但一定有。”
我勾起嘴角,開誠布公的玩起了陽謀:“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準確性,哪怕隻是一兩個字的差異,都會顛覆信息原本的含義。”
“我不可能完全信任你——至少現在還沒有,如果我沒有你的把柄,為什麽會放心的讓你傳口信?你在傳遞過程中添油加醋怎麽辦?”
“……我不會撒謊。”
“你這句就是撒謊。”
“……”
“又來這套?”
我冷笑一聲,臉色也跟著陰沉起來:“我現在問你是給你機會,等我將來想起你有什麽把柄,你想說都沒機會……”
“嗬嗬嗬嗬……”
【黑鏡】忽然笑了起來——事實上我沒聽到聲音,但我確實感覺到了一陣戲謔、或者說鄙夷的笑。
正當我狐疑的時候,【黑鏡】的聲音冷冷響起:“我掌握著人類的永生,你最好真有我的把柄。”
“……”
我被這句話懟的一愣,等我迴過神想要繼續套話的時候,卻明顯感覺到【黑鏡】切斷了和我的“聯係”。
“慢走不送。”
我的腦子裏忽然浮現出這四個字,隨後我也沒再多說什麽,默默將手拿離了“核心”,然後無聲的笑了起來。
這次“求證”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黑鏡】的態度,證明我確實做過類似的事,至於傳遞的內容、次數這種細節,就要等我想起“把柄”之後才能求證了。
從邏輯來看,我相信是有這個把柄的。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黑鏡】那句威脅,讓我注意到一個之前忽略的方向——聯合政府。
“應急預案”的存在,證明聯合政府和【黑鏡】是有深度合作的,他們可能比此刻的我更了解【黑鏡】。
而且“時間蝴蝶效應”意義重大,無論從邏輯還是其他層麵考慮,我都很難想象,它會完全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裏。
或許最初隻有我知道,但在我向聯合政府提出要求的時候,勢必要提供一些證明,否則他們大概率會讓我一邊玩兒去。
而在我提供“證明”之後,聯合政府一定會好奇“證明”的來源,這種好奇會促使他們調查,進而發現“時間蝴蝶效應”的存在。
於是我又以此想到了王強。
我始終承認,世界上存在比我更聰明的人,比如楊佩寧。
在我和楊佩寧的幾次交手中,我幾乎沒占過什麽便宜,而那才僅僅是他的“偽意識”。
但我們之間的差距,更多是因為楊佩寧的經驗和閱曆,讓他對於心理、或者說人性,有著比我更精準的把控。
可王強不一樣。
時至今日,我依然不清楚他的計劃全貌是什麽,但我好像始終沒走出這個計劃的框架。
要知道在這過程中,我有很多次的臨時起意,那些決定的產生是隨機的、是幾乎無法被預料的。
可是王強做到了,他預判了我所有動向,從二號基地到六號基地,我走到哪兒都能看見他的影子。
這種無關人性、甚至無關邏輯的精準預判,已經超出了“人類”的範疇。
我不相信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除非他早就知道這段“劇情”,所有那些我以為的“臨時起意”,都是過往循環中的必然選擇。
但就像我之前說的,“時間蝴蝶效應”不會掌握在“一個人”手裏,王強也不會是那個例外。
所以王強可能隻是一個執行者、或是一個監管者,所謂的“王強的計劃”,實際是一群人、甚至可能包括我在內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換句話說,隻要見到王強,我依然可以確定“時間蝴蝶效應”是否存在——不過前提是要先見到他。
想到這,我的太陽穴又脹痛起來。
儲存王強記憶的入夢芯片在武朝陽手中,武朝陽在二號基地,而二號基地現在被嶽升一手遮天。
就算我能解決嶽升,也還要先對上一個暗號,武朝陽才會把那枚芯片交給我,而我至今對那個暗號毫無頭緒。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非常複雜的煩躁。
理智告訴我,即便這個問題得到求證,也不會對解決【大災難】產生正向幫助,所以我應該先把精力放在【大災難】上。
但在個人情感上,我又實在受不了背負謎團,尤其是已經組成完整的邏輯鏈、隻差一個客觀驗證的時候。
這個問題一天沒得到確認,就會像藏在我心裏的淘氣小貓一樣,時不時的跳出來撓我一下,反而會讓我更加難以集中精力。
可是話又說迴來,現在【黑鏡】不開口、王強見不到,我該找誰去確認呢?聯合政府嗎?
心裏想著,我已經走到了【巢】的門口。
李智勇好像真累的夠嗆,給我開了門以後,又躺迴到地上喘氣。
我見狀也沒急著走,在他旁邊靠著牆坐下,從“蝴蝶效應”的猜測開始,把困擾我的問題給他講了一遍。
其實我沒打算讓他能給我什麽建議,隻是想借著“敘述”的過程轉移注意,讓自己從那種焦慮、煩躁的情緒裏脫離出來。
所以當李智勇發出帶有思考意味的、“嘶”的一聲之後,我足足愣了三秒,才猛地轉頭看他:“你有辦法?”
“不算辦法,頂多是個想法。”
李智勇搖搖頭,又緩了口氣才繼續道:“我剛才在想,這兩件事會不會是一件事?”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哪兩件事?”
“‘見到王強’和【大災難】”
李智勇又更詳細的重複一遍:“我和王強的接觸不多,但我能看出來,他是真心想要解決【大災難】,能力先不提,起碼態度挺堅定的……”
“說重點!”
“這就是重點!”
李智勇白了我一眼:“他想解決【大災難】才做了這個計劃——甭管計劃是不是他做的,總之和你見麵是計劃的一環,你隻要按照計劃走,應該可以發現暗號。”
“你隻能走我安排好的路。”
我忽然想起王強曾多次強調的這句話,而在那之後發生的事情,也多次證明了這句話。
或許那不是示威,而是一種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