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個章節序號標錯了,應是第七十六章,已經修改,一時疏忽,還請見諒。
*
院子裏下挖出了寶藏,一分錢沒撈到,還落得無家可歸的下場,楊浩有些鬱悶。
一時間沒找到合適的房子,不得不在附近的客棧包了上好客房,且先將就幾日。
至於新找房子的事情,則委托給了徐六斤,這次必須打聽清楚底細,絕對不能再出幺蛾子。
近幾日,楊浩主要忙碌生意的事情,肥皂和香皂的樣品已經出來,由閭岩去尋商戶推銷,以便迅速在東京打開銷路。
楊浩本人則開始搗鼓酒水,釀酒始終是大頭,高度白酒必將成為大宋酒水的新趨勢。
更重要的是酒精,不僅在醫療方麵大有用處,也將會是製造香水、花露水的重要原料。
如今正是盛夏,屬於旺季,自然要抓緊時間了。
忙活之餘,楊浩會去自家店裏瞧瞧,算是視察工作吧,確定一下各連鎖店的經營規範,衛生情況等等。
順道買點新鮮的牛乳、鯽魚,帶迴家給楊雪熬湯,小丫頭最近開始換牙,補鈣不能含糊了。
這年頭沒有鈣片,隻能多吃這些含鈣高的食物,以免牙齒長得亂七八糟,影響美觀、自信與婚嫁之事。
掉了門牙,說話漏風,還不能啃硬東西,飲食受到很大限製,小丫頭有些不高興。但在楊浩的嚴厲要求下,隻得乖乖聽話。
這天,楊浩坐在店裏搖著扇子,吃著冰激淩時,沈放登門了。
即便是陰天,汴河上偶爾還有一陣陣涼風吹來,這家夥仍舊熱得汗流浹背,直到一碗刨冰下肚,才長出一口氣。
“這麽熱的天跑出來幹嘛?又是去梁園?”楊浩笑著打趣。
“今天還真不是,是去捐錢。”
“捐錢?”楊浩有些意外,沈大公子不留戀秦樓楚館,改去搞慈善,挺新鮮。
沈放點點頭,旋即兩眼放光,好奇問道:“是啊,你不打算捐點?聽說你家院子裏挖出了寶藏,什麽情況,到底有多少錢啊!”
“你聽說了?”
“東京城裏都傳開了,人盡皆知好嗎?快些說說。”
楊浩白了他一眼:“很多,金燦燦的一片,不過在王都知與捧日軍的眼皮子底下,你覺著我能動手腳嗎?”
“貌似不能。”
沈放遺憾道:“著實可惜,那麽多錢,要是早點發現,可就是你的……”
“想什麽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錢…隻怕有命拿,沒命花。”
想起當日趙宗邈強拆的情景,沈放隻得悻悻點頭。
“言歸正傳,你剛才說捐錢是怎麽迴事?”
“看樣子你還不知道,忻州地震,有聲如雷,百姓傷亡倒是不大,不過百姓房舍損毀不計其數,無家可歸者甚多。
還有淮南,糟了蝗災,今夏的稻穀幾乎顆粒無收,已經有饑荒之相。”
“呃……”
楊浩忍不住長歎一聲,去年陝西路、京西路旱災、水災、兵災,這才安寧了幾個月,而今又是地震和蝗災。
大宋,還真是多災多難!
“習以為常了,哪年要是沒災荒才奇怪呢!東京有佛寺籌集善款,家母素來信佛,命我前去捐了五百貫。”
“原來如此。”楊浩點點頭,心裏思咐著的,店鋪裏有必要存些糧食了。
淮南蝗災,糧價必然上漲,毋庸置疑。
“捐完善款,聽說了你家的事,好奇來你這賺賺。”
沈放笑道:“楊三郎,你的運氣當真不是一般的好,隨便買個房子,下麵就有金銀珠寶,嘖嘖。”
“很好嗎?我一分都沒撈著,鬧得連房子都沒得住了,把我家院子下麵挖空了,賠償的事情壓根沒提,你說我冤不冤?”
“冤……那你改日找王都知,看看能否要到賠償。”
沈放是玩笑,但徐還卻當真了:“那是肯定,逮到機會必須要。”
“祝你好運,天色不早了,我得迴家了。”
“不去梁園坐坐?”
“今日就算了,改日,改日。”
沈放訕訕一笑,自打乾元節在金明池拜會姑母之後,家裏的管教就越發嚴格了,輕易不敢久出不歸。
“等等,有幾樣東西送給貴府。”
“哦?什麽好東西?”自打上次玻璃酒瓶事件後,沈放對楊家的東西格外感興趣。
“肥皂,洗衣裳,洗手用的;香皂、沐浴之物,比胰子強多了;還有這個花露水,可以驅蚊……”
“這是你新搗鼓出的?”
楊浩點頭:“是,估計已經有商家在賣,不過嘛,我這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拿迴去讓貴府親屬試試。”
“那就不客氣了。”
“說得好像你什麽時候客氣過一樣。”
“呃……”
沈放滿頭黑線,幹笑兩聲,抱著一堆東西匆匆離去。
前腳剛走,後腳又人登門,出乎意料竟然是王守忠,說曹操,曹操到。
“都知光臨,小店蓬蓽生輝。”
“行了,你小子是不是怪我拆了你家房子,沒給你補償?”
“不敢,不敢!”楊浩笑了笑,看來自己不必開口了。
“哼哼!”
王守忠盯著楊浩的眼睛瞧了片刻,笑道:“那天事太多,是我疏忽了,對不住。”
“都知言重了。”
“拆了你家房子,自然要賠你一套,臨近禦街的地方,距離州橋不遠,三進的院子,如何?”
“啊?都知你太客氣了。”楊浩有些意外,有些驚喜,但不會不好意思。
“這個院落,除了賠償,也是官家對你功勞的部分恩賞。”
“有勞都知代小子謝過官家恩賞。”
“嗯!”
王守忠點點頭,旋即道:“這兩日去趟玉津園,仔細檢查一些那些莊稼,包括盆盆罐罐裏的。”
“哦,敢問都知,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王守忠悠悠道:“官家欲攜百官赴玉津園觀稻,當場觀你收獲玉米、土豆,務必萬無一失。”
“明白了。”
聯係先前沈放所言,楊浩心如明鏡,看樣子地震和蝗災來的太突然,而且後果嚴重,趙禎有些措手不及。
尤其是淮南,那是素來的糧倉之地,而今竟然鬧出了饑饉,絕對是一個不利於穩定的噩耗。
這種時候,就特別需要一個天大的喜訊橫空出世,從而穩定人心,穩定局勢。
災荒之年,糧食歉收甚至絕收,沒有什麽比玉米、土豆這等產量奇高的新糧食更有衝擊力了。
趙禎這是想要突然襲擊,放個大衛星,閃瞎天下人的眼啊!
能夠親身參與這樣一件盛事,並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主角登場,楊浩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明白就好,你這兩日便在玉津園待命吧,聖旨隨時到。”
王守忠吩咐一句,撂下一張房契和一串鑰匙便離開了。
這麽草率?
皇帝觀稻親農,不該提前三天齋戒沐浴嗎?
當真沒個明確通告嗎?
楊浩心中莫名有些不安,難不成其中有什麽隱情?
*
院子裏下挖出了寶藏,一分錢沒撈到,還落得無家可歸的下場,楊浩有些鬱悶。
一時間沒找到合適的房子,不得不在附近的客棧包了上好客房,且先將就幾日。
至於新找房子的事情,則委托給了徐六斤,這次必須打聽清楚底細,絕對不能再出幺蛾子。
近幾日,楊浩主要忙碌生意的事情,肥皂和香皂的樣品已經出來,由閭岩去尋商戶推銷,以便迅速在東京打開銷路。
楊浩本人則開始搗鼓酒水,釀酒始終是大頭,高度白酒必將成為大宋酒水的新趨勢。
更重要的是酒精,不僅在醫療方麵大有用處,也將會是製造香水、花露水的重要原料。
如今正是盛夏,屬於旺季,自然要抓緊時間了。
忙活之餘,楊浩會去自家店裏瞧瞧,算是視察工作吧,確定一下各連鎖店的經營規範,衛生情況等等。
順道買點新鮮的牛乳、鯽魚,帶迴家給楊雪熬湯,小丫頭最近開始換牙,補鈣不能含糊了。
這年頭沒有鈣片,隻能多吃這些含鈣高的食物,以免牙齒長得亂七八糟,影響美觀、自信與婚嫁之事。
掉了門牙,說話漏風,還不能啃硬東西,飲食受到很大限製,小丫頭有些不高興。但在楊浩的嚴厲要求下,隻得乖乖聽話。
這天,楊浩坐在店裏搖著扇子,吃著冰激淩時,沈放登門了。
即便是陰天,汴河上偶爾還有一陣陣涼風吹來,這家夥仍舊熱得汗流浹背,直到一碗刨冰下肚,才長出一口氣。
“這麽熱的天跑出來幹嘛?又是去梁園?”楊浩笑著打趣。
“今天還真不是,是去捐錢。”
“捐錢?”楊浩有些意外,沈大公子不留戀秦樓楚館,改去搞慈善,挺新鮮。
沈放點點頭,旋即兩眼放光,好奇問道:“是啊,你不打算捐點?聽說你家院子裏挖出了寶藏,什麽情況,到底有多少錢啊!”
“你聽說了?”
“東京城裏都傳開了,人盡皆知好嗎?快些說說。”
楊浩白了他一眼:“很多,金燦燦的一片,不過在王都知與捧日軍的眼皮子底下,你覺著我能動手腳嗎?”
“貌似不能。”
沈放遺憾道:“著實可惜,那麽多錢,要是早點發現,可就是你的……”
“想什麽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錢…隻怕有命拿,沒命花。”
想起當日趙宗邈強拆的情景,沈放隻得悻悻點頭。
“言歸正傳,你剛才說捐錢是怎麽迴事?”
“看樣子你還不知道,忻州地震,有聲如雷,百姓傷亡倒是不大,不過百姓房舍損毀不計其數,無家可歸者甚多。
還有淮南,糟了蝗災,今夏的稻穀幾乎顆粒無收,已經有饑荒之相。”
“呃……”
楊浩忍不住長歎一聲,去年陝西路、京西路旱災、水災、兵災,這才安寧了幾個月,而今又是地震和蝗災。
大宋,還真是多災多難!
“習以為常了,哪年要是沒災荒才奇怪呢!東京有佛寺籌集善款,家母素來信佛,命我前去捐了五百貫。”
“原來如此。”楊浩點點頭,心裏思咐著的,店鋪裏有必要存些糧食了。
淮南蝗災,糧價必然上漲,毋庸置疑。
“捐完善款,聽說了你家的事,好奇來你這賺賺。”
沈放笑道:“楊三郎,你的運氣當真不是一般的好,隨便買個房子,下麵就有金銀珠寶,嘖嘖。”
“很好嗎?我一分都沒撈著,鬧得連房子都沒得住了,把我家院子下麵挖空了,賠償的事情壓根沒提,你說我冤不冤?”
“冤……那你改日找王都知,看看能否要到賠償。”
沈放是玩笑,但徐還卻當真了:“那是肯定,逮到機會必須要。”
“祝你好運,天色不早了,我得迴家了。”
“不去梁園坐坐?”
“今日就算了,改日,改日。”
沈放訕訕一笑,自打乾元節在金明池拜會姑母之後,家裏的管教就越發嚴格了,輕易不敢久出不歸。
“等等,有幾樣東西送給貴府。”
“哦?什麽好東西?”自打上次玻璃酒瓶事件後,沈放對楊家的東西格外感興趣。
“肥皂,洗衣裳,洗手用的;香皂、沐浴之物,比胰子強多了;還有這個花露水,可以驅蚊……”
“這是你新搗鼓出的?”
楊浩點頭:“是,估計已經有商家在賣,不過嘛,我這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拿迴去讓貴府親屬試試。”
“那就不客氣了。”
“說得好像你什麽時候客氣過一樣。”
“呃……”
沈放滿頭黑線,幹笑兩聲,抱著一堆東西匆匆離去。
前腳剛走,後腳又人登門,出乎意料竟然是王守忠,說曹操,曹操到。
“都知光臨,小店蓬蓽生輝。”
“行了,你小子是不是怪我拆了你家房子,沒給你補償?”
“不敢,不敢!”楊浩笑了笑,看來自己不必開口了。
“哼哼!”
王守忠盯著楊浩的眼睛瞧了片刻,笑道:“那天事太多,是我疏忽了,對不住。”
“都知言重了。”
“拆了你家房子,自然要賠你一套,臨近禦街的地方,距離州橋不遠,三進的院子,如何?”
“啊?都知你太客氣了。”楊浩有些意外,有些驚喜,但不會不好意思。
“這個院落,除了賠償,也是官家對你功勞的部分恩賞。”
“有勞都知代小子謝過官家恩賞。”
“嗯!”
王守忠點點頭,旋即道:“這兩日去趟玉津園,仔細檢查一些那些莊稼,包括盆盆罐罐裏的。”
“哦,敢問都知,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王守忠悠悠道:“官家欲攜百官赴玉津園觀稻,當場觀你收獲玉米、土豆,務必萬無一失。”
“明白了。”
聯係先前沈放所言,楊浩心如明鏡,看樣子地震和蝗災來的太突然,而且後果嚴重,趙禎有些措手不及。
尤其是淮南,那是素來的糧倉之地,而今竟然鬧出了饑饉,絕對是一個不利於穩定的噩耗。
這種時候,就特別需要一個天大的喜訊橫空出世,從而穩定人心,穩定局勢。
災荒之年,糧食歉收甚至絕收,沒有什麽比玉米、土豆這等產量奇高的新糧食更有衝擊力了。
趙禎這是想要突然襲擊,放個大衛星,閃瞎天下人的眼啊!
能夠親身參與這樣一件盛事,並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主角登場,楊浩還是有些小激動的。
“明白就好,你這兩日便在玉津園待命吧,聖旨隨時到。”
王守忠吩咐一句,撂下一張房契和一串鑰匙便離開了。
這麽草率?
皇帝觀稻親農,不該提前三天齋戒沐浴嗎?
當真沒個明確通告嗎?
楊浩心中莫名有些不安,難不成其中有什麽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