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洙前腳剛走,女嬌娥沈媛後腳便從廳後出來。


    “外公,尹洙不安好心啊!”


    “阿姐,怎麽了?尹判官有什麽問題嗎?”沈放再度愕然,不明所以。


    沈媛輕聲道:“他在地方任職多年,縱然隻是參軍、稅監一類的小官,但多年積累,豈會不懂救災安民?災荒之時,朝廷又豈會讓他擔任京西經略判官。


    而今他卻跑來向外公請教安置災民之法,這是存心不良,要讓外公來背黑鍋。”


    沈放滿頭霧水道:“不就是安置災民嗎?怎麽就背黑鍋了?”


    “安置災民可不是簡單事,數十萬災民聚在一起,秩序混亂,滋生瘟疫,衝突生亂,甚至釀成流民之變。”


    沈媛道:“尹洙明顯是沒把握,一旦生亂,朝廷必然要追責,他大約是怕一人承擔不起,所以拉上外公。”


    “哦,我明白了,這麽說還真是不安好心。”沈放頓時憤怒道:“知人知麵不知心啊,尹判官看著斯文敦厚,沒想到竟是這種奸邪狡詐之人。”


    白發老者搖頭道:“也沒你們想的那般不堪,尹洙隻是抖個激靈,充其量是拉著老夫做個擋箭盾牌而已。”


    “呃……”


    老者悠悠道:“你們有所不知,近日官家召了範仲淹、富弼、韓琦迴京,欲行新政,鼎故革新。


    朝野上下反對的聲浪很大,眼下很多人都在盯著他們,等著抓痛腳做文章,抨擊反對。”


    沈放不解道:“這與尹洙有何關係?”


    老者笑道:“尹洙與範仲淹亦師亦友,此番擔任京西經略判官便是範仲淹所薦,如果尹洙差事辦砸了,會怎樣呢?”


    “哦,所以他故意拉上您做擋箭牌!”沈放歎道:“是呢,外公威望甚高,和官家又情分非常,若有外公在前麵頂著,朝野的官員縱有攻訐難免有所顧忌,即便有人上疏彈劾,官家想必也會因顧全外公而遷就他。”


    “放兒啊,你還是很聰明的嘛,一點就透。”


    “嘿嘿!”沈放輕輕一笑,旋即道:“可是,既然外公明知如此,為何還要…讓我想主意,何不直接拒絕呢?”


    “那怎麽行?”


    老者皺眉道:“剛說你聰明,怎麽又糊塗了?他是京西經略判官,老夫是京西路宣撫使,安置災民都是分內之責。


    雖說具體事宜是尹洙在辦,但我也不能袖手旁觀,何況他還拉上了你們姐弟想主意。”


    沈媛輕聲道:“這便是尹洙的狡猾之處,他怕外公借口推辭,所以借著我們獻言捐糧施粥的由頭,拉上我們想主意。名為集思廣益,故意放低姿態,外公想要拒絕都很難吧?”


    白發老者歎道:“可不是嘛,安置災民的大事,任由你們這些孩子戲言,老夫自己卻不管不顧,豈非授人以柄嗎?”


    “朝堂為官就非得這般彎彎繞繞,勾心鬥角嗎?真是無趣!”沈放抱怨一句,有些不悅。


    白發老者歎道:“放兒啊,你可以不喜歡,但必須明白,否則很容易被人繞進去,被人算計。”


    沈放不解道:“那外公你直說便是了,何必非得讓我出主意……險些出醜。”


    “怎麽?讓你為外公分憂,你不樂意?那下次你爹責罰你的時候,休想讓我這把老骨頭護著你。”白發老者仿佛孩童一般,與外孫吵嘴置氣。


    沈放連忙告饒道:“外公,我不是這個意思,您老別誤會,孫兒還指望您老人家庇護呢!”


    沈媛笑道:“二弟啊,外公之所以讓你想主意,大概是想趁機晾晾尹洙。


    你走的那小半個時辰,外公東拉西扯,談天說地,就是不搭關乎救災的話茬,尹洙別提多著急了。”


    “嗯!”白發老者點頭道:“將計就計嘛,讓你們姐弟倆隨意想點主意,然後我再加以補充,說說原則大略,具體執行便交給他這個經略判官了。


    不過沒想到的是,媛媛你竟思慮的如此周全,那些策略章程讓外公這個經年老臣都自歎弗如啊!”


    “外公…那個不是我(阿姐)的主意。”沈家姐弟,異口同聲。


    白發老者驚訝道:“那是何人?”


    “就是…那個登徒……少年。”


    沈放低聲道:“我想找阿姐來著,可是到處找遍了不見人,無奈隻好去找他試試…”


    “竟是他?!”


    白發老者仿佛有些震驚,好半天都沒有說話。


    聽沈放複述內容之後,沈媛同樣震驚不已,捫心自問,這些安民救災的章程辦法,自己或許能想到一部分,但絕不至如此周全完備。


    甚至連為政多年,曾官居宰輔的外公都自歎弗如,而一個鄉間少年卻信手拈來……


    “這份安置災民的章程…真的很好嗎?”沈放看到外公與姐姐的表情,有些驚訝,再次提出這個疑問。


    白發老者悠悠道:“何止是好?頭頭是道,周全完備,隻要嚴格執行,妥善安置災民完全不是問題。


    若效果顯著,可推廣他處,甚至可呈報官家與兩府宰相商討,作為往後大宋救災安置的成例之法。”


    “啊?”聽到這個評價,沈放大為驚訝,旋即笑道:“如此說來,這五十兩銀子花的很值當?”


    “怎麽,是你買來的?”


    “算是吧…”沈放這才將來龍去脈詳細道來。


    “五十兩銀子,並護送他們去東京?”


    “是!”沈放道:“我本來給他銀兩致歉感謝的,可他說我是在害他,外麵亡命邪徒眾多,有命拿錢也得有命花才行,所以要與我們結伴同行去東京。”


    “小小年紀,不為利益所誘,深諳人心世道,謹慎穩重,還有如此才智,著實難得!”白發老者頷首道:“放兒,你既答應了,自當兌現允諾,不過迴東京恐怕還得過些日子。”


    “放兒知道。”


    白發老者沉吟片刻,悠悠道:“左右尹洙邀你去詳解安置災民的章程,從旁協助,明日一早,你便帶著這位少年郎一起去吧!”


    “啊?真去啊?”


    沈放頓時覺得自己虧大了,剛才還覺得物美價廉來者,這下好了,五十兩銀錢竟買來個麻煩。


    “要不然呢?”白發老者反問一句,悠悠道:“你早點去知會一聲,好讓人家有個準備。”


    “是!”沈放無奈,不得不第三次前去找楊浩,心裏還嘀咕著,劉備三顧茅廬也不過如此吧?


    看著沈放離去的背影,沈媛輕聲道:“外公,尹洙邀二弟過去是不放心嗎?”


    “這份章程辦法自沒問題,尹洙算是撿到寶了,但畢竟隻是簡述,他還需詳詢細節。”


    白發老者悠悠道:“再者,他是怕我誤會他據為己有,獨占安民之功,讓放兒前去協助,以示坦誠。”


    “二弟,他行嗎?”


    “放兒這孩子啊…”白發老者歎道:“此番是個機會,讓他好好曆練曆練,無甚壞處。有那個少年同去,沒問題的。”


    “那這獻策安民的功勞…”


    “主意是放兒花錢買的,那張紙稿上也是他的字跡,暫且就讓他先出出風頭,給沈家長長臉。”


    白發老者笑道:“沒準你爹一高興,氣消了,迴東京不至於再責罰他。父親教子天經地義,我這個當外公的,也不好過分維護,也不能一直護著他。”


    “可是,主意畢竟是…”


    “李沈兩家都是光明磊落的人家,豈會行奪人功績的不恥之事?之所以讓那個少年隨放兒一起去,亦是為以示坦誠。在恰當的時機,外公也會向相關之人說明緣由的。”


    白發老者沉吟片刻,吩咐道:“媛媛啊,這個少年著實有點意思,你也很好奇吧?這幾日有空的時候,費點心思,了解下他的來曆底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好時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大宋好時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