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木家四口去了繡坊,縣令帶著一班商賈來剪了彩,放了鞭炮,又請了舞獅的在門口耍了一迴,中午,四人隨大流,跟著去望興樓搓了一頓,縣令少不得又將木久承介紹給那幾個商賈認識,這一桌子,一直吃到日落西山,又發現已快晚飯邊了,索性又在那裏吃過晚飯,這才各自迴家的。


    這一次,鴇媽借口太想張玉娘和木梨,把兩人帶去了她的住所,當然,也是從巷子裏走的,從後門進去的。


    鴇媽少不得要拉著張玉娘說了半宿話,木梨跟在長輩們身後轉了一天,早就困的不行,便早早歇下了。


    到了第二日早飯後,便有婆子來找鴇媽,說是木久承帶了木永為已經坐著牛車來接張玉娘母女了。


    鴇媽又拉著張玉娘囑咐半晌,這才放了兩人離開。


    木梨問過木久承了,曉得他一大早就先去詩館取了那張畫,至於花了多少錢,精明的張玉娘壓根兒就沒張口問。


    迴到家中已是晚上,結算了車錢,又請那車夫吃了一頓便飯,留宿一夜,第二天才讓車夫迴縣城去了。


    因昨日在牛車上搖晃了一整天,木梨隻覺得自己的骨頭都快散架了,第二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


    不曾想,竟聽到一件叫她久違了的事。


    這事兒還得從木梨一家子去縣城時說起。


    也就這短短五六日的光景。


    且說張吳氏帶著小九斤住進了木家,又有夏嬸幫忙幹活,她內心感覺,自己都成了那閑散的富家老夫人,成日逗逗孫女,日子過得十分舒坦,甚至於,她都生出這樣的念頭來,盼著自家閨女能在縣城再多待些時日。


    夏嬸與張吳氏本就很熟,這份工還是張吳氏幫忙介紹的。


    兩人那可是極能聊得來,又有小九斤作伴,張小狗也因為奶奶的到來而高興不少。


    第一日,還算過得太平,張吳氏不過是抱著小九斤,趁著太陽不那麽毒時,去村子裏轉了轉,小老太太們都沒啥事可幹,就愛背後嘀咕一些八卦。


    張吳氏上了年紀,也頗為熱衷此事。


    她才抱了小九斤往一戶人家坐呢,有人眼尖,發現她來這邊作客,一打聽,才曉得張玉娘一家子去縣城了,提起張玉娘,眾婆子不免又替她鳴不公。


    你一句,她一言的,都在說木久承如何如何吃著碗裏,看著鍋裏。


    又有人說,楊金嬋都在離岸家隔壁住了好長時日子,猜測著,是不是那院子就是她買的。


    張吳氏一聽,正愁沒機會呢說呢,伸手一拍大腿,就開始嗷嗷哭訴起來,說什麽,楊金嬋那個不要臉的,背著木久承偷漢子,還跟人私奔了,如今,曉得她家女婿越發有出息了,那雙富貴眼就睜開了,曉得他的好了,越發粘上來了,又一一舉例說明,重點說明了楊金嬋是如何偷摸到她閨女家的東廂房裏,又是如何偷奸耍滑地勾引木久承。


    把個楊金嬋說成是個見錢眼開的,見了好看男人就兩腿發軟,褲腰帶都能自個兒鬆開的那種人,更是大罵楊金嬋,明明木久承已經休了她,還要厚著臉皮往上貼。


    又有人覺得犯疑惑,楊金嬋憑啥啊,比長相,張玉娘勝出,比抓錢的本事,張玉娘更勝一籌。


    張吳氏癟癟嘴,很不高興地把楊金嬋辛辛苦苦隱瞞的事給捅出來了。


    還能有啥?


    不就是仗著自己手裏有幾十畝良田,離岸家隔壁的院子,就是楊金嬋自個兒掏錢買下的,求著木久承幫的忙。


    眾人一聽,嘩然一片。


    忒麽的,她們曾經看不起的,竟然是個有錢的!


    婆子們嫉妒心理作祟,猜測楊金嬋在京城肯定沒幹啥好事,又說起楊金嬋跟柳蘭舟私奔一事,張吳氏更是把自己知道的全給捅出來了。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不消片刻,整個岔口村的人都曉得楊金嬋買田買小院了,這事瞞不住了,過了兩日,終還是傳到楊李氏的耳朵裏。


    因木久承不在家,楊金嬋那幾日都一直住在娘家,楊郭氏的確很討厭這個小姑子,又嫌她在自家白吃白住了不少時日,言語中不免就有點帶出來了。


    這日,楊金嬋又晚起了,楊郭氏已經吃過早飯,正在給一家子洗衣服,楊李氏是不做這些事的。


    楊金嬋梳洗好,從西廂房出來,正準備去灶屋裏找點吃的。


    楊郭氏見到她,火氣不斷往外冒,將楊金嬋的髒衣服團成一團,朝她狠狠地扔過來。


    “自己的衣服,不會自己洗啊!”


    “都說了,家裏不如養條狗,養上兩月,即能看家,又能護院,總比養條白吃白住的懶貨要強。”


    楊金嬋可不是什麽好鳥,立馬就怒了。


    “郭氏,你腦子有病吧,弄髒了我的好衣服,你拿命抵都少了。”


    楊郭氏氣道:“呸,啥金貴玩意兒,一股子狐騷味兒。”


    楊金嬋被她的話氣的一個倒仰:“郭氏,你竟然敢給我甩臉子,你算個什麽東西?姑奶奶又不是吃你的穿你的,我有爹有娘,這是我爹娘家,我吃的是我爹娘掙的,關你屁事?”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這裏才不是你家。”


    楊郭氏是真的看不起楊金嬋。


    一手好牌被她打得稀巴爛。


    楊李氏就是在此時,垮著一張老臉進門的。


    她先前去外頭走一圈,結果人人都問她,是不是她楊家祖墳冒青煙了,發了大財也不說一聲。


    楊李氏聽得一頭霧水,細問之下才曉得,如今外頭都傳遍了,楊金嬋在岔口村又是買田又是置小院的。


    結果誰都知道,就她這個娘家人,無一人曉得。


    她追問這事兒是誰說出來的,有好事者告訴楊李氏,她們是親耳聽張玉娘的娘說的,還能有假。


    楊李氏那叫一個氣啊,恨不得馬上衝迴家揪著自己的閨女暴打一頓。


    她在外頭聽到兩個人為何吵架,隻是,這一迴,楊李氏沒有再向著自己的閨女,任由楊郭氏罵她,楊李氏聽了還覺得罵得不夠狠。


    楊金嬋正好迴罵,發現自家娘老子迴來了,正想跟她哭訴,又敏銳地察覺到楊李氏的態度有所變化,待她,冷淡了許多。


    楊郭氏見楊李氏迴來了,也不再說難聽的話,隻不過,她依舊不肯洗楊金嬋的衣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悍女:撩夫成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清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清薇並收藏農門悍女:撩夫成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