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劉氏轉身進屋去了。
鮑郎中這才指著草藥對木久承道:“都是好藥材,處理的很好,這個幹車前草值十文一斤,那個狗尾巴草也給一個價吧,另外幾種價格更貴些。”
鮑劉氏將秤取來,鮑郎中給稱了,其中車前草占了四斤三兩,狗尾巴草占了四斤,剩下的湊一起,一共十斤二兩。
木久承記得自家小閨女說過,若不過餘一二兩,抹掉這尾數也無妨的。
最終,鮑郎中一共算了十斤的錢,共計一百一十三文錢。
這錢揣在兜裏,木久承覺得很燙手,他這幾十年一直堅持的信仰,動搖了!
那孩子總共才花了幾天的時間?
木久承迴想,好似挖這些草藥花了兩天,清洗的事,好像是她自己做的,隨後,又趁著天氣好,連著曬了五六日,而這五六日裏,木梨並不曾出門挖草藥,不是出門耍了,就是在家念書識字。
鮑劉氏連著看了木久承好幾眼,欲言又止。
木久承感到很奇怪,尋思先前遇到的那位熟人言不由衷的神情,他尋思了一番。
“嬸子,我想問個事兒,不知我嶽母娘、嶽老子最近可好?”
他怕兩人多想,又道:“我不大招那二老的喜歡,所以,不便前去,省的又要招頓罵。”
鮑郎中家與張家是同村,一個住東頭,一個住西頭。
“這個,我到不知,你曉得的,我成日都在外頭看病治病,忙的腳不沾地。”
他說這話時,看向一側的鮑劉氏。
鮑劉氏忙道:“玉娘前些日子還迴來了一趟呢,你不知麽,張家之前盤算著,要將木梨那小丫頭給賣去青樓呢,聽人說,張家大兒子張大牛,跟人借了哪啥錢,總之,一天兩天,利滾利,滾到最後還不起的那種,還聽說,張家為那事,把那四畝上等良田都給抵債了呢,如今,一家子天天到處打秋風。”
木久承大驚失色,怒道:“關我小閨女什麽事,張家的良心著實被狗啃了,我小閨女姓木,可不姓張,張家人當真太會算計,我嶽母娘是個有理說不清的,最是會胡攪蠻纏,我管他大兒子是死是活,總之,那家子,休想將主意打到我閨女身上。”
若換了原主那副委屈求全的倒黴樣兒,木久承絕對不會說出如此話來。
然而,木梨頂上這具身子,又是個嘴甜會哄人的,木久承感覺到她發出來的善意,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哪裏肯舍得她真被張家人作踐。
“我聽說你娘子不同意,而且,還和娘家人大吵一架,張家這些日子當真夠亂的,隔著老遠呢,都能聽到屋裏摔鍋砸凳的聲音,小娃娃們嚇的都不敢迴家了,全都躲外頭。”
鮑劉氏說到這兒,猶豫了一下,又道:“最近,咱村裏時不時有人家丟了雞、鴨,還有丟了銀錢的,有人已經去報了官了。”
鮑郎中喝斥她:“這事自有官差去辦,你個老婆子休要在外頭亂嚼舌根。”
迴到家裏,他將銅板子盡數交到木梨手上,說道:“鮑郎中說,你弄的不錯,隻是,這不過是旁門左道,終成不得大本事。”
木梨仰起頭,對他說:“若連家人都養不活,又哪裏有精力去學什麽大本事?”
木久承一時語塞,不得不認真思考起來,自己這幾年到底都在幹啥了?
家,養不活!
兒子,沒教好!
再細想,哪一迴掙的銅板子,有如此多了,筆畫禿了,都未必能掙的有木梨多呢。
木梨見他出神了,眼裏閃過一絲亮光,轉身就離去。
她尋到張玉娘,將手裏的銅板子盡數交給她。
“娘,您看,閨女說了,能養活你的,那些個花啊,草的,您想繡時就繡一點,卻不能當養活一家子的能耐,天塌下來還有爹呢,爹不行,不是還有木永為嗎?”
木梨一直不理解,為何張玉娘總喜歡自己挑大梁。
張玉娘先是一愣,隨後拿紅繩將那銅板子竄成兩串,拿在手裏拋了拋,銅板子相撞的聲音,十分悅耳。
“花什麽花,沒的白便宜了那小兔崽子,你自個兒掙的,娘要攢起來,將來給你置嫁妝用。”
張玉娘死活不同意,木梨由著她,反正錢都交給她了。
張玉娘對於自家閨女的信任很受用,她是一個銅板子都不願意拿出來的。
晚上臨睡前,張玉娘就同木久承說這事。
“今日梨兒掙得一百一十三文銅錢,她拿來尋我,說是要貼補家用呢,還說,讓我倆扯些好料子做衣裳,我心疼她,小小年紀就要為這個家操心,不愛學女紅,還要尋思從旁的地方找法子掙錢。”
木久承今日一整天,都被木梨掙的銅板子給衝擊到了,他寫一副對聯,畫一副畫,又能賺多少?
張玉娘見他不說話,心裏不免有些動氣了,伸手推了他一把:“你在想啥呢,閨女孝順是她的心意,難不成,你還真的盤算著,用她掙的錢來養家糊口不成?”
木久承不在意這個,搖搖頭,道:“我沒想這個,閨女貼心,我心裏哪有不高興的道理,她才多大點人啊,哪能真叫她養家胡口。”
許是想起了張玉娘曾經被娘家傷害過,便又道:“咱們閨女懂事,也不能叫她寒了心,把她掙的錢先攢起來,以後慢慢的多攢點,給她置備兩畝薄田,將來出門子,這也能說個好親,親家說得好,咱們閨女嫁過去,也能過得更好點。”
張玉娘的想法卻不同,不說旁人,瞧瞧她自個兒,當年帶著銀子嫁入木家,木久承的爹娘可曾不滿意她是青樓出身?
就衝她手中的那幾畝薄田,木家兩老都能做到捏著鼻子認下了。
她隻有一個念頭:她家閨女的嫁妝越豐厚,去了婆家,越會被看的起。
同樣的,她家的嫁妝給的越多,婆家給的彩禮自然也越重。
不然,木梨將來的婆家,會被外人拿唾沫星子給釘地上踩的。
最叫人看不起的,就是那種貪媳婦嫁妝的婆家。
木久承最終決定,不將在鮑家聽來的閑言碎語告訴張玉娘,省的她上火幹著急。
離方一直不曾出現,木梨漸漸歇了指望他幫忙的心思。
院子裏的大竹盤裏,又新換上了一抹鮮綠,連著兩日,她在識字後去外頭采草藥。
朱婆子眼尖,一直留意著這事,瞧她連著忙了好幾日,心中起了歪心思。
鮑郎中這才指著草藥對木久承道:“都是好藥材,處理的很好,這個幹車前草值十文一斤,那個狗尾巴草也給一個價吧,另外幾種價格更貴些。”
鮑劉氏將秤取來,鮑郎中給稱了,其中車前草占了四斤三兩,狗尾巴草占了四斤,剩下的湊一起,一共十斤二兩。
木久承記得自家小閨女說過,若不過餘一二兩,抹掉這尾數也無妨的。
最終,鮑郎中一共算了十斤的錢,共計一百一十三文錢。
這錢揣在兜裏,木久承覺得很燙手,他這幾十年一直堅持的信仰,動搖了!
那孩子總共才花了幾天的時間?
木久承迴想,好似挖這些草藥花了兩天,清洗的事,好像是她自己做的,隨後,又趁著天氣好,連著曬了五六日,而這五六日裏,木梨並不曾出門挖草藥,不是出門耍了,就是在家念書識字。
鮑劉氏連著看了木久承好幾眼,欲言又止。
木久承感到很奇怪,尋思先前遇到的那位熟人言不由衷的神情,他尋思了一番。
“嬸子,我想問個事兒,不知我嶽母娘、嶽老子最近可好?”
他怕兩人多想,又道:“我不大招那二老的喜歡,所以,不便前去,省的又要招頓罵。”
鮑郎中家與張家是同村,一個住東頭,一個住西頭。
“這個,我到不知,你曉得的,我成日都在外頭看病治病,忙的腳不沾地。”
他說這話時,看向一側的鮑劉氏。
鮑劉氏忙道:“玉娘前些日子還迴來了一趟呢,你不知麽,張家之前盤算著,要將木梨那小丫頭給賣去青樓呢,聽人說,張家大兒子張大牛,跟人借了哪啥錢,總之,一天兩天,利滾利,滾到最後還不起的那種,還聽說,張家為那事,把那四畝上等良田都給抵債了呢,如今,一家子天天到處打秋風。”
木久承大驚失色,怒道:“關我小閨女什麽事,張家的良心著實被狗啃了,我小閨女姓木,可不姓張,張家人當真太會算計,我嶽母娘是個有理說不清的,最是會胡攪蠻纏,我管他大兒子是死是活,總之,那家子,休想將主意打到我閨女身上。”
若換了原主那副委屈求全的倒黴樣兒,木久承絕對不會說出如此話來。
然而,木梨頂上這具身子,又是個嘴甜會哄人的,木久承感覺到她發出來的善意,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哪裏肯舍得她真被張家人作踐。
“我聽說你娘子不同意,而且,還和娘家人大吵一架,張家這些日子當真夠亂的,隔著老遠呢,都能聽到屋裏摔鍋砸凳的聲音,小娃娃們嚇的都不敢迴家了,全都躲外頭。”
鮑劉氏說到這兒,猶豫了一下,又道:“最近,咱村裏時不時有人家丟了雞、鴨,還有丟了銀錢的,有人已經去報了官了。”
鮑郎中喝斥她:“這事自有官差去辦,你個老婆子休要在外頭亂嚼舌根。”
迴到家裏,他將銅板子盡數交到木梨手上,說道:“鮑郎中說,你弄的不錯,隻是,這不過是旁門左道,終成不得大本事。”
木梨仰起頭,對他說:“若連家人都養不活,又哪裏有精力去學什麽大本事?”
木久承一時語塞,不得不認真思考起來,自己這幾年到底都在幹啥了?
家,養不活!
兒子,沒教好!
再細想,哪一迴掙的銅板子,有如此多了,筆畫禿了,都未必能掙的有木梨多呢。
木梨見他出神了,眼裏閃過一絲亮光,轉身就離去。
她尋到張玉娘,將手裏的銅板子盡數交給她。
“娘,您看,閨女說了,能養活你的,那些個花啊,草的,您想繡時就繡一點,卻不能當養活一家子的能耐,天塌下來還有爹呢,爹不行,不是還有木永為嗎?”
木梨一直不理解,為何張玉娘總喜歡自己挑大梁。
張玉娘先是一愣,隨後拿紅繩將那銅板子竄成兩串,拿在手裏拋了拋,銅板子相撞的聲音,十分悅耳。
“花什麽花,沒的白便宜了那小兔崽子,你自個兒掙的,娘要攢起來,將來給你置嫁妝用。”
張玉娘死活不同意,木梨由著她,反正錢都交給她了。
張玉娘對於自家閨女的信任很受用,她是一個銅板子都不願意拿出來的。
晚上臨睡前,張玉娘就同木久承說這事。
“今日梨兒掙得一百一十三文銅錢,她拿來尋我,說是要貼補家用呢,還說,讓我倆扯些好料子做衣裳,我心疼她,小小年紀就要為這個家操心,不愛學女紅,還要尋思從旁的地方找法子掙錢。”
木久承今日一整天,都被木梨掙的銅板子給衝擊到了,他寫一副對聯,畫一副畫,又能賺多少?
張玉娘見他不說話,心裏不免有些動氣了,伸手推了他一把:“你在想啥呢,閨女孝順是她的心意,難不成,你還真的盤算著,用她掙的錢來養家糊口不成?”
木久承不在意這個,搖搖頭,道:“我沒想這個,閨女貼心,我心裏哪有不高興的道理,她才多大點人啊,哪能真叫她養家胡口。”
許是想起了張玉娘曾經被娘家傷害過,便又道:“咱們閨女懂事,也不能叫她寒了心,把她掙的錢先攢起來,以後慢慢的多攢點,給她置備兩畝薄田,將來出門子,這也能說個好親,親家說得好,咱們閨女嫁過去,也能過得更好點。”
張玉娘的想法卻不同,不說旁人,瞧瞧她自個兒,當年帶著銀子嫁入木家,木久承的爹娘可曾不滿意她是青樓出身?
就衝她手中的那幾畝薄田,木家兩老都能做到捏著鼻子認下了。
她隻有一個念頭:她家閨女的嫁妝越豐厚,去了婆家,越會被看的起。
同樣的,她家的嫁妝給的越多,婆家給的彩禮自然也越重。
不然,木梨將來的婆家,會被外人拿唾沫星子給釘地上踩的。
最叫人看不起的,就是那種貪媳婦嫁妝的婆家。
木久承最終決定,不將在鮑家聽來的閑言碎語告訴張玉娘,省的她上火幹著急。
離方一直不曾出現,木梨漸漸歇了指望他幫忙的心思。
院子裏的大竹盤裏,又新換上了一抹鮮綠,連著兩日,她在識字後去外頭采草藥。
朱婆子眼尖,一直留意著這事,瞧她連著忙了好幾日,心中起了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