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丐幫的安排下,當晚便在演武台前的空地之上擺了近千席,偌大的紅土塬之上觥籌交錯,笑語歡然。朱相如和兩名副教主,武當三鶴、少林悟生大師、玄機老人及峨嵋昆侖諸位武林元老共處一桌,但設在演武台的中央,其餘群豪便自行搭桌,找相熟的朋友或相識一桌,大家把酒言歡,暢談江湖軼事。
丐幫兩名副幫主劉富貴和陶世發這次是花了血本,在這偏僻的鄉野竟然做出八葷八素十六個菜來,而廚師一個是從陶世發杭州花重金請來的北菜名廚,另一個是劉富貴從省城昆明最大酒樓請來的滇菜名廚,南北兩大廚子各施所能,均要賣弄手藝,竟這荒野之約的酒菜做得花團錦簇,芝味飄香,南菜北菜應有盡有。而酒卻是天南的名酒“白玉清”,事先就準備了數百壇,一經啟封,酒香四溢,香飄數裏。
群雄在此荒野之時得同如此美酒佳肴,放開肚皮開懷暢飲,有這些人中間有許多是多年未見的老友,有的是久慕盛名的神交,有的是各立門派的同門,今日得逢,都是興奮不已,都有一醉方休的渴望。
天色漸黑,劉富貴和陶世發又命人點起了數百堆篝火,將整個紅土映得如同白晝一般,群豪一邊喝酒吃肉,一邊圍著篝火載歌載舞,高談闊論,暢敘平生之誌。
在白日的大會上又推選出十六個分舵主,以北京分舵為龍頭,以地理位置劃片各分舵。朱相如等吃完晚飯後,便召集兩位副教主及十六位分舵主商議下步大事,武當三鶴及少林高僧,幾大門派的掌門、魏醒龍等人也參加了議事。
朱相如說:“如今新教已成,教中的章程暫定,教中的首領已經推先出來,目前吳三桂正與清廷相持在湖湘一帶,雙方鏊戰多年,元氣大損,均疲憊不堪,正是我們舉事的大好時機。古語有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因此,我們必須抓此良機,舉起大旗,將滿清逐出關外,複我大漢山河。”
宋子期道:“教主說得極是,今晚我們便商議舉旗大計,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集眾家兄弟的智慧,定能攻城掠地,大獲成功,請眾位兄弟暢所一言,獻上良策良謀。”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夏震威道:“老朽年過花甲,本籍南京,二十年前,因躲避韃子的騷擾,故而到了天南這塊僻壤,身雖處南疆,而心每日無不在思念複國,可苦無率頭之人,也無良辰良機。現今機會終於來了,老朽當竭盡所能,嘔心瀝血,為複國之事盡最後一點遺力。”
朱相如道:“老英雄忠肝義膽,令人欽佩。有何良策,盡管說來聽聽。”
夏震威道:“老朽不才,說說我的拙見。”他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說道:“剛才教主分析得極是。如今戰火紛飛,已達數年之久,滿清和吳三桂都精疲力盡,若能在此刻舉事,則大業可成。目前要舉事,老朽認為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解決經費問題;糾舉教中數萬兄弟起事,銀餉從何而來,確實是最大的難題。教中眾兄弟都是清貧之人,平日裏幹的多是行俠仗義之事,出多進少,即便有少數人有一些家財,但數萬人馬的費用,無異於杯水車薪,可解燃眉之急,但不能解長久之困。”他說的的確在情在理,朱相如等不由暗暗點頭,要起兵這銀餉確是個首要的問題。
夏震威又道:“第二件事,大凡舉事,總要名正言順才行,當然有教主在此,便是最大的名頭。首先要有教旗,還有教會規條,但何日舉事,從何處舉事,舉事後如何統籌聯絡,這事先要有安排分配,合理部署。才不致於各行其是,亂了章法,以便於總教的統一管理。既然成立新教,便要有總教所在之地,在總教的率領下,各分舵才有主心骨和向心力。否則一盤散沙,難成大事。”
朱相如道:“我正在思量此事,現下老英雄提得正合我意,你接著說,說完統一商討對策。”夏震威點了點頭,繼續道:“第三個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的行動問題,既要有長遠規劃,更要有短期規劃。我教新立,而教眾大都是江湖草莽,平日裏自由自在,我行我素慣了,要將人心統一,步調一致,恐怕大有難度,如何管束主幫兄弟,實在要費些腦筋。老朽才德有限。暫時能想到的隻有這些,”
他將這三點說完,朱相如聽了頻頻點頭,心想:“薑是老的辣,他說的句句在理。”朱相如道:“老英雄確有見地。現除了老英雄提的問題以外,眾位還有何高見?”趙鶴尊目下為烏蒙分舵舵主,說道:“在下自幼在雲南長大,自十五歲起,便遊曆江湖,對雲南各地的情況較為熟悉,雲南高原接壘,崇山峻嶺,並且氣候獨特,是個易守難攻,建基立業的好地方。加之現在吳三桂主要兵力北移,各城空虛,極易得手,在下以為要起事須先得從滇開始,然後形成蠶食包圍的態勢,逐漸向北推進,接著一步步將失去的地盤搶戰過來,便大業可成。”
這番規劃和分析頗有幾分遠見卓識,都深以為然。眾人看趙鶴尊麵目粗豪,可語出驚人,令人刮目。朱相如喜道:“趙大哥將事情分析得鞭辟入理,深合眾意。看來是天助我也。”
魏醒龍道:“滇西一帶,也有原‘複明會’會眾數萬,個個同心戳力,大可助教主一臂之力。”這次無為教成立,原來魏醒龍的‘複明會’改為‘滇西分舵’,將滇西劍派合並在一起,統稱“滇西分舵’,由魏重山任舵主,滇西七子的老大萬山豪任副舵主。共有近五萬人。玄機子年紀大了,又是世人高人,不具體參與其間。魏醒龍又以年邁為由,將舵主之位讓於兒子。滇西劍派雖名聲響亮,但弟子不到一千,與“複明會”人數實力相去甚遠,滇西劍派大弟子萬山豪便擔任了副舵主。
朱相如道:“伯伯忠肝義膽,為漢人江山奔走,在下感激不盡,屆時借重之處很多,免不了還要麻煩。”魏醒龍是他父皇殿前老臣,朱相如對他甚為尊敬,魏醒龍道:“老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心甘情願。”
眾人又各自提出一些見解,朱相如均一一采納。議了將近兩個時辰,已將頭緒理清。武當三鶴及少林悟性大師等人雖然參加會議,但更多是聆聽。
丐幫兩名副幫主劉富貴和陶世發這次是花了血本,在這偏僻的鄉野竟然做出八葷八素十六個菜來,而廚師一個是從陶世發杭州花重金請來的北菜名廚,另一個是劉富貴從省城昆明最大酒樓請來的滇菜名廚,南北兩大廚子各施所能,均要賣弄手藝,竟這荒野之約的酒菜做得花團錦簇,芝味飄香,南菜北菜應有盡有。而酒卻是天南的名酒“白玉清”,事先就準備了數百壇,一經啟封,酒香四溢,香飄數裏。
群雄在此荒野之時得同如此美酒佳肴,放開肚皮開懷暢飲,有這些人中間有許多是多年未見的老友,有的是久慕盛名的神交,有的是各立門派的同門,今日得逢,都是興奮不已,都有一醉方休的渴望。
天色漸黑,劉富貴和陶世發又命人點起了數百堆篝火,將整個紅土映得如同白晝一般,群豪一邊喝酒吃肉,一邊圍著篝火載歌載舞,高談闊論,暢敘平生之誌。
在白日的大會上又推選出十六個分舵主,以北京分舵為龍頭,以地理位置劃片各分舵。朱相如等吃完晚飯後,便召集兩位副教主及十六位分舵主商議下步大事,武當三鶴及少林高僧,幾大門派的掌門、魏醒龍等人也參加了議事。
朱相如說:“如今新教已成,教中的章程暫定,教中的首領已經推先出來,目前吳三桂正與清廷相持在湖湘一帶,雙方鏊戰多年,元氣大損,均疲憊不堪,正是我們舉事的大好時機。古語有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因此,我們必須抓此良機,舉起大旗,將滿清逐出關外,複我大漢山河。”
宋子期道:“教主說得極是,今晚我們便商議舉旗大計,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集眾家兄弟的智慧,定能攻城掠地,大獲成功,請眾位兄弟暢所一言,獻上良策良謀。”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夏震威道:“老朽年過花甲,本籍南京,二十年前,因躲避韃子的騷擾,故而到了天南這塊僻壤,身雖處南疆,而心每日無不在思念複國,可苦無率頭之人,也無良辰良機。現今機會終於來了,老朽當竭盡所能,嘔心瀝血,為複國之事盡最後一點遺力。”
朱相如道:“老英雄忠肝義膽,令人欽佩。有何良策,盡管說來聽聽。”
夏震威道:“老朽不才,說說我的拙見。”他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說道:“剛才教主分析得極是。如今戰火紛飛,已達數年之久,滿清和吳三桂都精疲力盡,若能在此刻舉事,則大業可成。目前要舉事,老朽認為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解決經費問題;糾舉教中數萬兄弟起事,銀餉從何而來,確實是最大的難題。教中眾兄弟都是清貧之人,平日裏幹的多是行俠仗義之事,出多進少,即便有少數人有一些家財,但數萬人馬的費用,無異於杯水車薪,可解燃眉之急,但不能解長久之困。”他說的的確在情在理,朱相如等不由暗暗點頭,要起兵這銀餉確是個首要的問題。
夏震威又道:“第二件事,大凡舉事,總要名正言順才行,當然有教主在此,便是最大的名頭。首先要有教旗,還有教會規條,但何日舉事,從何處舉事,舉事後如何統籌聯絡,這事先要有安排分配,合理部署。才不致於各行其是,亂了章法,以便於總教的統一管理。既然成立新教,便要有總教所在之地,在總教的率領下,各分舵才有主心骨和向心力。否則一盤散沙,難成大事。”
朱相如道:“我正在思量此事,現下老英雄提得正合我意,你接著說,說完統一商討對策。”夏震威點了點頭,繼續道:“第三個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的行動問題,既要有長遠規劃,更要有短期規劃。我教新立,而教眾大都是江湖草莽,平日裏自由自在,我行我素慣了,要將人心統一,步調一致,恐怕大有難度,如何管束主幫兄弟,實在要費些腦筋。老朽才德有限。暫時能想到的隻有這些,”
他將這三點說完,朱相如聽了頻頻點頭,心想:“薑是老的辣,他說的句句在理。”朱相如道:“老英雄確有見地。現除了老英雄提的問題以外,眾位還有何高見?”趙鶴尊目下為烏蒙分舵舵主,說道:“在下自幼在雲南長大,自十五歲起,便遊曆江湖,對雲南各地的情況較為熟悉,雲南高原接壘,崇山峻嶺,並且氣候獨特,是個易守難攻,建基立業的好地方。加之現在吳三桂主要兵力北移,各城空虛,極易得手,在下以為要起事須先得從滇開始,然後形成蠶食包圍的態勢,逐漸向北推進,接著一步步將失去的地盤搶戰過來,便大業可成。”
這番規劃和分析頗有幾分遠見卓識,都深以為然。眾人看趙鶴尊麵目粗豪,可語出驚人,令人刮目。朱相如喜道:“趙大哥將事情分析得鞭辟入理,深合眾意。看來是天助我也。”
魏醒龍道:“滇西一帶,也有原‘複明會’會眾數萬,個個同心戳力,大可助教主一臂之力。”這次無為教成立,原來魏醒龍的‘複明會’改為‘滇西分舵’,將滇西劍派合並在一起,統稱“滇西分舵’,由魏重山任舵主,滇西七子的老大萬山豪任副舵主。共有近五萬人。玄機子年紀大了,又是世人高人,不具體參與其間。魏醒龍又以年邁為由,將舵主之位讓於兒子。滇西劍派雖名聲響亮,但弟子不到一千,與“複明會”人數實力相去甚遠,滇西劍派大弟子萬山豪便擔任了副舵主。
朱相如道:“伯伯忠肝義膽,為漢人江山奔走,在下感激不盡,屆時借重之處很多,免不了還要麻煩。”魏醒龍是他父皇殿前老臣,朱相如對他甚為尊敬,魏醒龍道:“老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心甘情願。”
眾人又各自提出一些見解,朱相如均一一采納。議了將近兩個時辰,已將頭緒理清。武當三鶴及少林悟性大師等人雖然參加會議,但更多是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