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如沿著來路,穿過壁隙,進入繁星幻洞,越過瑤池天潭,穿越外麵的嶙峋石洞,然後下山,涉過溪流,急急忙忙趕迴武當。
他和穀慕風六日未歸,武當上下再就亂成一鍋粥了。
當眾人看到李相如一身血汙,一瘸一拐地出現在武當山門時,都驚得呆了。
這時候到武當山下尋找青童的人尚未歸來,隻有留守派中的弟子,不過李相如和穀慕風連續六日未歸的信息,荀玉鶴已經命人飛鴿傳信給率眾弟子下山的羅飛鶴諸人,派中接連出了這麽大的事故,羅飛鶴接到信息後,心急如焚,當即留下幾名分弟子繼續尋找青童,然後率了青雲、璿規等弟子,正在趕迴的途中。
青石率先看到了李相如,跑近前來,又叫又跳,拉住他的手問道:“相如師兄,你們這幾天去了哪裏?掌門、師父我們都急壞了。”他是羅飛鶴三年前新收的弟子,今年隻有十五歲,又看到李相如衣褲上全是血汙,又驚問道:”咦,相如師兄,你受傷了,你怎麽受的傷,還搞得全身都是血。”向左右看了看,又問道:“穀師兄呢,怎麽隻有一個人迴來?”
他連珠炮似地問了一邊串問題,李相如的傷勢本不大好,加之又進洞下山,爬坡越坎,身體虛弱不堪,青石的問題他那有精神迴答,隻說道:“快領我去見師父師叔,我有重要事情稟報。”
青石忙不迭地答應著,攙扶著李相如朝“忘我堂”而來。
距“忘我堂”還有老遠,青石就大叫著:“掌門,師叔,相如師兄迴來了。”此時荀玉鶴、張白鶴還有其他幾位派中“鶴”字輩的道人正在商議青童失蹤和李相如、穀慕容風數日未歸之事,都覺得三人事情大有蹊蹺,說不定其中還大有關聯,正在分析探討、難下定論之時,便聽到了青石的喊聲。
幾人大喜,不約而同站起身來,快步迎出門去,荀玉鶴走在前麵,餘人跟隨於後,當看到青石攙著渾身血汙的李相如時,都是大吃一驚。
眾人忙將李相如扶進房中坐下,青石倒了一杯茶來,李相如端起來一口喝了,一連喝了三杯,這才有了幾分精神。
荀玉鶴看到李相如精神好轉,這才沉聲問道:“相如,你和慕風發生了什麽事,為何到現在才歸?”
李相如道:“師父,這事弟子不知從何說起。不過,弟子犯了不可饒恕的罪孽。我,我,……”情急之下,竟然說不下去,連連咳嗽。
這幾日來,李相如躺在石洞外的平台上療傷,想到穀慕風墜到崖下身死,心中著實不安。雖然穀慕風屢次想要殺他,穀慕風不死,他便一定要死,不得已自衛,雖無殺他之心,可終歸還是被自己用太極劍法將其打下山崖。再說穀慕風喪心病狂,從語言中可聽出他竟狠心將身懷六甲的青童推下山崖,實是百死難贖其罪,可李相如心地善良,穀慕風無論怎麽講也是自己的同門師兄,他卻親手將其送入深淵,每每想起,又是傷心又是自責,是以荀玉鶴一問起來,便不知如何迴答才好。
荀玉鶴見麵色陡變,安慰道:“你不必害怕,也不必隱瞞,如實說來。我和你幾位師叔自當稟公而斷。”
李相如定了定心神,這才將之前如何無意中發現穀慕風和青童的私情,後來青童有了身孕,青童要留下孩子,穀慕風為了自己的前程執意要將孩子打掉,於是兩人起了爭執,青童失蹤的頭天晚上如何又無意中看見青童和穀慕風向楓樹林邊溪流的上遊走去,接著青童失蹤,穀慕風又神態可疑,自己如何夜探楓樹林,無意間發現了那個山洞,卻被穀慕風暗中偷襲,數次差點喪命。後來穀慕風告知已經殺死青童,並要殺自己滅口,自己被迫自救反擊,奮力將穀慕風打下山崖,可自己也身受了重傷,差點走火入魔,隻能躺在那山洞之外的平台之上行氣療傷六日,待傷勢有所好轉,這才急忙趕迴等等經過詳細說了一遍,他這一講,花費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荀玉鶴等人終於將整個過程聽明白了。
荀玉鶴等人聽完先是驚愕,接著便是義憤填膺。荀玉鶴站起身來,伸掌“啪”地往桌上一拍,桌上的茶杯都震得跳了起來,顯然是憤怒之極,隻聽他說道:“如果你所言屬實,穀慕風這逆徒喪盡天良,百死莫贖其罪。”
李相如從椅上站起,屈膝跪下道:“師父,眾位師叔,弟子所說句句是真,如有半句虛言,便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雖然穀師兄苦苦相逼,弟子被迫自衛,但他始終死於我的手中。按照門規,弟子已經犯了‘不得同門相殘’的規條,無論怎麽處罰,我都心甘情願,不會有半分怨懟。”
李相如說出這番話來,荀玉鶴及餘人都是麵麵相覷,在座眾人深知李相如淳厚善良,從不撒謊,又是未來掌門之人選,可說武當未來的興衰榮辱與他有莫大的關連。再才在尋找青童之前他也將穀慕風和青童的部分事情告知荀玉鶴,可見他誠實至斯。荀玉鶴更是犯了難,李相如是他的徒弟,如果信了李相如所說,便有偏袒的嫌疑,現下穀慕風和青童已死,死無對證,單憑他的一麵之詞,難以服眾。如果不信李相如一味用門規量罰,萬一冤枉了他,豈非武當的損扶和羞恥。因而一時之間,均不各該如何辦才好。
掌門沒有表態,餘人更不願對此事置喙,一時間誰也沒有說話。
李相如叩頭道:“師父,眾位師叔,弟子深知一麵之詞,實難采信。可以先將弟子羈押起來,派人到穀底將青童師妹及穀師兄的屍首尋迴,再做定論,不知各位師尊意下如何?”
忽聽青沙迴報道:“羅師叔一行迴來了。”荀玉鶴道:“他迴來得正好。”話音才落,隻聽腳步匆匆,霎時便到了門前,羅飛鶴風塵仆仆地走進屋來。
與眾人見過禮後,羅飛鶴看到一身血垢跪於地上的李相如,愕然道:“我接到掌門師兄書信,聲稱相如和慕風數日未歸,怎的相如又在這裏?”他手指跪著的李相如,口中卻詢問荀玉鶴及餘人。他急速趕迴武當,徑奔“忘我堂”而來,李相如迴轉的消息還未有人告知於他。
荀玉鶴歎了一口氣,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二師弟,你先坐下歇歇喝口茶緩口氣再說。”羅飛鶴在他身旁的一張椅子上坐下,青石捧上茶來。
過了片刻,荀玉鶴這才對李相如道:“相如,你有傷在身,不要跪了,起來坐著,這事我和你幾位師叔會作周全計較。”李相如謝了,起身重坐迴先前的椅子上。
荀玉鶴對羅飛鶴道:“二師弟,本派不幸,發生了幾件難以決斷的大事,你迴來便好,我們商榷一下該當如何處置!”
他和穀慕風六日未歸,武當上下再就亂成一鍋粥了。
當眾人看到李相如一身血汙,一瘸一拐地出現在武當山門時,都驚得呆了。
這時候到武當山下尋找青童的人尚未歸來,隻有留守派中的弟子,不過李相如和穀慕風連續六日未歸的信息,荀玉鶴已經命人飛鴿傳信給率眾弟子下山的羅飛鶴諸人,派中接連出了這麽大的事故,羅飛鶴接到信息後,心急如焚,當即留下幾名分弟子繼續尋找青童,然後率了青雲、璿規等弟子,正在趕迴的途中。
青石率先看到了李相如,跑近前來,又叫又跳,拉住他的手問道:“相如師兄,你們這幾天去了哪裏?掌門、師父我們都急壞了。”他是羅飛鶴三年前新收的弟子,今年隻有十五歲,又看到李相如衣褲上全是血汙,又驚問道:”咦,相如師兄,你受傷了,你怎麽受的傷,還搞得全身都是血。”向左右看了看,又問道:“穀師兄呢,怎麽隻有一個人迴來?”
他連珠炮似地問了一邊串問題,李相如的傷勢本不大好,加之又進洞下山,爬坡越坎,身體虛弱不堪,青石的問題他那有精神迴答,隻說道:“快領我去見師父師叔,我有重要事情稟報。”
青石忙不迭地答應著,攙扶著李相如朝“忘我堂”而來。
距“忘我堂”還有老遠,青石就大叫著:“掌門,師叔,相如師兄迴來了。”此時荀玉鶴、張白鶴還有其他幾位派中“鶴”字輩的道人正在商議青童失蹤和李相如、穀慕容風數日未歸之事,都覺得三人事情大有蹊蹺,說不定其中還大有關聯,正在分析探討、難下定論之時,便聽到了青石的喊聲。
幾人大喜,不約而同站起身來,快步迎出門去,荀玉鶴走在前麵,餘人跟隨於後,當看到青石攙著渾身血汙的李相如時,都是大吃一驚。
眾人忙將李相如扶進房中坐下,青石倒了一杯茶來,李相如端起來一口喝了,一連喝了三杯,這才有了幾分精神。
荀玉鶴看到李相如精神好轉,這才沉聲問道:“相如,你和慕風發生了什麽事,為何到現在才歸?”
李相如道:“師父,這事弟子不知從何說起。不過,弟子犯了不可饒恕的罪孽。我,我,……”情急之下,竟然說不下去,連連咳嗽。
這幾日來,李相如躺在石洞外的平台上療傷,想到穀慕風墜到崖下身死,心中著實不安。雖然穀慕風屢次想要殺他,穀慕風不死,他便一定要死,不得已自衛,雖無殺他之心,可終歸還是被自己用太極劍法將其打下山崖。再說穀慕風喪心病狂,從語言中可聽出他竟狠心將身懷六甲的青童推下山崖,實是百死難贖其罪,可李相如心地善良,穀慕風無論怎麽講也是自己的同門師兄,他卻親手將其送入深淵,每每想起,又是傷心又是自責,是以荀玉鶴一問起來,便不知如何迴答才好。
荀玉鶴見麵色陡變,安慰道:“你不必害怕,也不必隱瞞,如實說來。我和你幾位師叔自當稟公而斷。”
李相如定了定心神,這才將之前如何無意中發現穀慕風和青童的私情,後來青童有了身孕,青童要留下孩子,穀慕風為了自己的前程執意要將孩子打掉,於是兩人起了爭執,青童失蹤的頭天晚上如何又無意中看見青童和穀慕風向楓樹林邊溪流的上遊走去,接著青童失蹤,穀慕風又神態可疑,自己如何夜探楓樹林,無意間發現了那個山洞,卻被穀慕風暗中偷襲,數次差點喪命。後來穀慕風告知已經殺死青童,並要殺自己滅口,自己被迫自救反擊,奮力將穀慕風打下山崖,可自己也身受了重傷,差點走火入魔,隻能躺在那山洞之外的平台之上行氣療傷六日,待傷勢有所好轉,這才急忙趕迴等等經過詳細說了一遍,他這一講,花費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荀玉鶴等人終於將整個過程聽明白了。
荀玉鶴等人聽完先是驚愕,接著便是義憤填膺。荀玉鶴站起身來,伸掌“啪”地往桌上一拍,桌上的茶杯都震得跳了起來,顯然是憤怒之極,隻聽他說道:“如果你所言屬實,穀慕風這逆徒喪盡天良,百死莫贖其罪。”
李相如從椅上站起,屈膝跪下道:“師父,眾位師叔,弟子所說句句是真,如有半句虛言,便天打五雷轟,不得好死。雖然穀師兄苦苦相逼,弟子被迫自衛,但他始終死於我的手中。按照門規,弟子已經犯了‘不得同門相殘’的規條,無論怎麽處罰,我都心甘情願,不會有半分怨懟。”
李相如說出這番話來,荀玉鶴及餘人都是麵麵相覷,在座眾人深知李相如淳厚善良,從不撒謊,又是未來掌門之人選,可說武當未來的興衰榮辱與他有莫大的關連。再才在尋找青童之前他也將穀慕風和青童的部分事情告知荀玉鶴,可見他誠實至斯。荀玉鶴更是犯了難,李相如是他的徒弟,如果信了李相如所說,便有偏袒的嫌疑,現下穀慕風和青童已死,死無對證,單憑他的一麵之詞,難以服眾。如果不信李相如一味用門規量罰,萬一冤枉了他,豈非武當的損扶和羞恥。因而一時之間,均不各該如何辦才好。
掌門沒有表態,餘人更不願對此事置喙,一時間誰也沒有說話。
李相如叩頭道:“師父,眾位師叔,弟子深知一麵之詞,實難采信。可以先將弟子羈押起來,派人到穀底將青童師妹及穀師兄的屍首尋迴,再做定論,不知各位師尊意下如何?”
忽聽青沙迴報道:“羅師叔一行迴來了。”荀玉鶴道:“他迴來得正好。”話音才落,隻聽腳步匆匆,霎時便到了門前,羅飛鶴風塵仆仆地走進屋來。
與眾人見過禮後,羅飛鶴看到一身血垢跪於地上的李相如,愕然道:“我接到掌門師兄書信,聲稱相如和慕風數日未歸,怎的相如又在這裏?”他手指跪著的李相如,口中卻詢問荀玉鶴及餘人。他急速趕迴武當,徑奔“忘我堂”而來,李相如迴轉的消息還未有人告知於他。
荀玉鶴歎了一口氣,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二師弟,你先坐下歇歇喝口茶緩口氣再說。”羅飛鶴在他身旁的一張椅子上坐下,青石捧上茶來。
過了片刻,荀玉鶴這才對李相如道:“相如,你有傷在身,不要跪了,起來坐著,這事我和你幾位師叔會作周全計較。”李相如謝了,起身重坐迴先前的椅子上。
荀玉鶴對羅飛鶴道:“二師弟,本派不幸,發生了幾件難以決斷的大事,你迴來便好,我們商榷一下該當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