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馬誌濤的意外發現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 作者:左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二十三?外出公演?”張團長疑惑了一下,馬上又驚喜道,“是駱總您幫劇團接到了堂會麽?不對,現在叫商演,多謝,多謝,太感謝您了。”
想多了啊。
駱一航搖搖頭,“不是商演,是室外的小型演出,我從頭跟您說吧。”
駱一航大概講了一下市裏打算發展旅遊業,要搞個慶典活動。
會包含美食、特產、文化等等多個維度的內容表現,宣傳等等。
其中桄桄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需要在文化板塊中擔負重要作用。
這是王書記今天的原話,高度老高了。
翻譯一下就是,要搞大事啦,該出來幹活啦。
“具體的細節都還沒有定下來。時間是從九月二十三號豐收節開始,短的話前後三天,長的話要一直到國慶節。”
“是室外演出,因為還有別的藝術形式嘛,所以給桄桄戲的時間不會太長,十幾二十分鍾一場,一天兩三場的樣子。”
“還有兩個多月,時間緊,任務重,張團長您要提前準備啊。”
駱一航最後說道。
主要就是時間問題。
所以駱一航今天得到準信,真的要搞了。
就趕緊來通知劇團做準備。
對此,張團長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接受任務,等候安排。
時間更是無所謂。
“我們桄桄戲裏有的是適合在大集上演的曲目,熱熱鬧鬧,短小精幹,挑出幾場突擊排練一下,兩個月絕對夠用。”
大集……呃,好像也差不多。
說起來這種有的吃有的玩能看戲能買東西的,可不就是個大集麽。
頂多是放大版。
這個思路挺好,要是辦的好的話,還能延續下去,每逢周末趕大集。
平時弄個小的,照顧本地人和周邊地區。
逢年過節搞個大的,吸引八方來客。
張團長也是美滋滋,這次公演雖然沒提錢的事,但是看意思會搞得挺大,跟著市裏的宣傳走,沒準能引幾個人進劇場呢。
他明顯是沒相信現在拍的那些個“傷風敗俗”的視頻能有啥用。
既然聊起了吸引觀眾進劇場,駱一航就順口問了一句,“張團長,我看咱們劇團的演出,怎麽沒用有上票務網啊?隻能現場買票麽?”
張團長苦笑一下,“本來想過弄一個,但是問了一下還要服務費,咱這本來就沒幾個人看,賣不出幾張票,還不夠給他們錢呢。另外還要弄取票的機器還要接個啥係統。就沒上。”
好像是的哦,劇場這邊還是撕紙條當演出票的呢。
讓他們弄個係統線上線下統一管理票務,再加個取票機啥的,又是一筆開銷。
“這不行啊,肯定得要弄的。不然遊客來了不知道啥時候開演,不知道有誰,辛辛苦苦跑來一看,沒票了,敗人品的。”
駱一航說完,見張團長又要皺眉頭,衝他擺擺手,“趁著這次機會,我跟市裏反映下,都是文藝戰線嘛,跟話劇團歌劇團啥的搞個展演,一塊給辦了。”
既然要搞旅遊,遊客來了不能光吃光喝啊,還得有藝術熏陶啊。
市裏各個演出團體一起服務遊客嘛。
但是桄桄劇團連票務網都沒上,多不方便。
反正沒幾個錢,市裏要覺得可以搞一下就一塊弄了。
不想搞駱一航自己出錢也一樣。
——
從張團長那邊出來。
駱一航又繞到劇場看了一眼。
臥槽,玩的真花,男花魁都弄出來了……
刺激!
趕緊從劇團離開。
駱一航又去了趟市委,找曹秘書說了下“大集”和“藝術熏陶”的事情。
王書記最近太忙了,一直在開會,上午跟駱一航見麵都是抽空的見的。
這點小事,找曹秘書也一樣。
順便又在市委蹭了頓午飯。
下午駱一航又去強娃那邊轉了一圈,也沒啥正事,就是過去聊天打屁。
結果在食品廠,正好碰見馬誌濤了,他抱著個罐子從車間出來,要往檢測室方向去。
“咦?馬專家,你跑這裏幹嘛來了?”駱一航喊了一聲。
馬誌濤扭頭看見駱一航,也喊著迴答說:“我來這邊萃取點東西。”
一個在大門口,一個在車間口,隔著遠啊。
駱一航哦了一聲剛要走。
卻被馬誌濤叫住了,“老板,正好你在呢,我好像發現個新鮮玩意,應該是挺有用的,但是我不知道具體能幹嘛。”
這話說的。
駱一航好奇心上來了,也不進辦公樓找強娃了,扭頭快走幾步趕上馬誌濤。
問道:“什麽東西?”
馬誌濤舉起手裏的罐子,“剛剛從香菇裏萃取出來的,是你讓弄的水果菌包長的香菇。”
駱一航接過罐子一看,裏麵裝的是黃顏色的結晶體小顆粒。
“調味料?”
馬誌濤點頭,“應該算是調味料裏的提鮮劑。”
說著又從兜裏掏出一個自封袋,裏麵裝著黑褐色粉末。
“這個是原始版本,幹香菇粉,就是水果菌包裏長出來的香菇烘幹磨的粉。我現在要看一下裏麵有什麽成分,對比一下經過萃取後成分有多少變化。”
調味料可是好東西。
駱一航興趣更大了,根本沒注意他說了兩遍水果菌包。
催著馬誌濤,趕緊去幹活。
駱一航也跟上一起。
倆人進了檢測室,把黃色晶體和黑褐色香菇粉分別放上機器。
等著出結果的時候。
駱一航問馬誌濤:“這個東西效果怎麽樣?原版的,幹香菇粉。”
馬誌濤來了勁頭,開始跟駱一航開始絮叨。
“上禮拜我熱傷風了,休息日在家躺了一天,不想動。”
“到晚上了,肚子,也不想點外賣,看啥都沒想法。就打算隨便煮碗掛麵。麵是煮好了,但是熱傷風嘛,鼻子不通,嘴裏沒味兒,白麵條吃不下去。”
這鋪墊的,真老長啊,駱一航吐槽道:“你咋不從盤古開天開始說,說重點。”
“哦。”馬誌濤應了一聲。
“重點就是,咱的蘑菇,特別是香菇,煮湯煮麵啥的放幾朵能提鮮,味道好點,我就想著放點香菇。”
“可是我家裏隻有幹香菇,就是你讓給廚房弄做的,燉雞用的幹香菇。”
“幹香菇得泡發啊,好長時間呢,我麵都已經煮好了。”
“索性,我就給它打成了粉,加了幾勺到麵裏。”
“結果您猜怎麽著,味道完全變了,鮮美的不得了,我唿嚕唿嚕吃了一大碗,半夜睡著了做夢還想呢。”
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加了之後,能讓難吃的東西變好吃。
加強版的味精?
“那你萃取是為什麽?”駱一航又問。
“幹香菇粉不溶於水,會沉底,放多了還會黏成坨坨。萃取結晶一下,就能溶於水了。”馬誌濤迴答說。
嗯,嗯,更像味精了。
想多了啊。
駱一航搖搖頭,“不是商演,是室外的小型演出,我從頭跟您說吧。”
駱一航大概講了一下市裏打算發展旅遊業,要搞個慶典活動。
會包含美食、特產、文化等等多個維度的內容表現,宣傳等等。
其中桄桄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需要在文化板塊中擔負重要作用。
這是王書記今天的原話,高度老高了。
翻譯一下就是,要搞大事啦,該出來幹活啦。
“具體的細節都還沒有定下來。時間是從九月二十三號豐收節開始,短的話前後三天,長的話要一直到國慶節。”
“是室外演出,因為還有別的藝術形式嘛,所以給桄桄戲的時間不會太長,十幾二十分鍾一場,一天兩三場的樣子。”
“還有兩個多月,時間緊,任務重,張團長您要提前準備啊。”
駱一航最後說道。
主要就是時間問題。
所以駱一航今天得到準信,真的要搞了。
就趕緊來通知劇團做準備。
對此,張團長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接受任務,等候安排。
時間更是無所謂。
“我們桄桄戲裏有的是適合在大集上演的曲目,熱熱鬧鬧,短小精幹,挑出幾場突擊排練一下,兩個月絕對夠用。”
大集……呃,好像也差不多。
說起來這種有的吃有的玩能看戲能買東西的,可不就是個大集麽。
頂多是放大版。
這個思路挺好,要是辦的好的話,還能延續下去,每逢周末趕大集。
平時弄個小的,照顧本地人和周邊地區。
逢年過節搞個大的,吸引八方來客。
張團長也是美滋滋,這次公演雖然沒提錢的事,但是看意思會搞得挺大,跟著市裏的宣傳走,沒準能引幾個人進劇場呢。
他明顯是沒相信現在拍的那些個“傷風敗俗”的視頻能有啥用。
既然聊起了吸引觀眾進劇場,駱一航就順口問了一句,“張團長,我看咱們劇團的演出,怎麽沒用有上票務網啊?隻能現場買票麽?”
張團長苦笑一下,“本來想過弄一個,但是問了一下還要服務費,咱這本來就沒幾個人看,賣不出幾張票,還不夠給他們錢呢。另外還要弄取票的機器還要接個啥係統。就沒上。”
好像是的哦,劇場這邊還是撕紙條當演出票的呢。
讓他們弄個係統線上線下統一管理票務,再加個取票機啥的,又是一筆開銷。
“這不行啊,肯定得要弄的。不然遊客來了不知道啥時候開演,不知道有誰,辛辛苦苦跑來一看,沒票了,敗人品的。”
駱一航說完,見張團長又要皺眉頭,衝他擺擺手,“趁著這次機會,我跟市裏反映下,都是文藝戰線嘛,跟話劇團歌劇團啥的搞個展演,一塊給辦了。”
既然要搞旅遊,遊客來了不能光吃光喝啊,還得有藝術熏陶啊。
市裏各個演出團體一起服務遊客嘛。
但是桄桄劇團連票務網都沒上,多不方便。
反正沒幾個錢,市裏要覺得可以搞一下就一塊弄了。
不想搞駱一航自己出錢也一樣。
——
從張團長那邊出來。
駱一航又繞到劇場看了一眼。
臥槽,玩的真花,男花魁都弄出來了……
刺激!
趕緊從劇團離開。
駱一航又去了趟市委,找曹秘書說了下“大集”和“藝術熏陶”的事情。
王書記最近太忙了,一直在開會,上午跟駱一航見麵都是抽空的見的。
這點小事,找曹秘書也一樣。
順便又在市委蹭了頓午飯。
下午駱一航又去強娃那邊轉了一圈,也沒啥正事,就是過去聊天打屁。
結果在食品廠,正好碰見馬誌濤了,他抱著個罐子從車間出來,要往檢測室方向去。
“咦?馬專家,你跑這裏幹嘛來了?”駱一航喊了一聲。
馬誌濤扭頭看見駱一航,也喊著迴答說:“我來這邊萃取點東西。”
一個在大門口,一個在車間口,隔著遠啊。
駱一航哦了一聲剛要走。
卻被馬誌濤叫住了,“老板,正好你在呢,我好像發現個新鮮玩意,應該是挺有用的,但是我不知道具體能幹嘛。”
這話說的。
駱一航好奇心上來了,也不進辦公樓找強娃了,扭頭快走幾步趕上馬誌濤。
問道:“什麽東西?”
馬誌濤舉起手裏的罐子,“剛剛從香菇裏萃取出來的,是你讓弄的水果菌包長的香菇。”
駱一航接過罐子一看,裏麵裝的是黃顏色的結晶體小顆粒。
“調味料?”
馬誌濤點頭,“應該算是調味料裏的提鮮劑。”
說著又從兜裏掏出一個自封袋,裏麵裝著黑褐色粉末。
“這個是原始版本,幹香菇粉,就是水果菌包裏長出來的香菇烘幹磨的粉。我現在要看一下裏麵有什麽成分,對比一下經過萃取後成分有多少變化。”
調味料可是好東西。
駱一航興趣更大了,根本沒注意他說了兩遍水果菌包。
催著馬誌濤,趕緊去幹活。
駱一航也跟上一起。
倆人進了檢測室,把黃色晶體和黑褐色香菇粉分別放上機器。
等著出結果的時候。
駱一航問馬誌濤:“這個東西效果怎麽樣?原版的,幹香菇粉。”
馬誌濤來了勁頭,開始跟駱一航開始絮叨。
“上禮拜我熱傷風了,休息日在家躺了一天,不想動。”
“到晚上了,肚子,也不想點外賣,看啥都沒想法。就打算隨便煮碗掛麵。麵是煮好了,但是熱傷風嘛,鼻子不通,嘴裏沒味兒,白麵條吃不下去。”
這鋪墊的,真老長啊,駱一航吐槽道:“你咋不從盤古開天開始說,說重點。”
“哦。”馬誌濤應了一聲。
“重點就是,咱的蘑菇,特別是香菇,煮湯煮麵啥的放幾朵能提鮮,味道好點,我就想著放點香菇。”
“可是我家裏隻有幹香菇,就是你讓給廚房弄做的,燉雞用的幹香菇。”
“幹香菇得泡發啊,好長時間呢,我麵都已經煮好了。”
“索性,我就給它打成了粉,加了幾勺到麵裏。”
“結果您猜怎麽著,味道完全變了,鮮美的不得了,我唿嚕唿嚕吃了一大碗,半夜睡著了做夢還想呢。”
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加了之後,能讓難吃的東西變好吃。
加強版的味精?
“那你萃取是為什麽?”駱一航又問。
“幹香菇粉不溶於水,會沉底,放多了還會黏成坨坨。萃取結晶一下,就能溶於水了。”馬誌濤迴答說。
嗯,嗯,更像味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