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來都來了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 作者:左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駱一航去了趟市委找曹秘書。
結果自己的事情還沒辦。
就被他領進了書記的辦公室。
用他的話講,來都來了。
隨後,駱一航就見到了這位新來的王書記。
年紀大概四十多歲,長相普普通通,斯斯文文,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就是特別像書記的那種樣子。
人倒是挺和氣的,沒什麽架子。
見到駱一航進來,主動從辦公桌後麵繞出來,主動伸手。
駱一航上前兩步,伸手跟他相握。
感覺他手掌細膩,手心沒有繭子,應該是那種偏學者型的官員。
互相介紹之後。
王書記領著駱一航到接待區的沙發坐下。
是在一排長沙發並排坐下的,表現的挺親近。
曹秘書給倒了兩杯水,放到茶幾上之後轉身離開,還貼心的把辦公室門給關上了。
王書記挺健談的。
先是問了駱一航創業的過往,現在有什麽產業啊,做了哪些產品啊,怎麽推廣的,遇到什麽困難啊等等。
駱一航依次簡單說了一遍。
沒想到王書記還很會提供情緒價值,每每追問都能問到點子上,每每說到高光時刻,也會大笑,會拍手,會連連誇讚。
聊到興起,駱一航不自覺的就多說了一些。
後來話題不知怎的就轉到了王書記自己身上。
來天漢大半年了,工作推進進展緩慢,拿不出什麽亮眼政績。
然後說到他想入手的方向。
天漢這地方,交通是個問題,離市場遠,礦產資源又不算豐富,搞重工業先天不足。
輕工業和加工業有點搞頭,但是進展緩慢。
農業又不咋賺錢。
所以為了發展經濟,他就把目光盯在了旅遊業上。
旅遊業好啊,天漢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都有,還不少。
旅遊業無汙染,來錢多,能帶動好多相關產業,住宿啊餐飲啊交通啊購物零售啊。
但問題是,市裏不會宣傳。
靠電視台報紙廣播這些傳統媒體,啥用都沒有。
他上任之後也積極推動新媒體,所有平台都搞了文旅賬號,也開了公眾號,反正人招了不少,視頻也發了不少。
但是沒人看。
還是借著駱一航為了賣糖果拍的紀錄片《一顆糖的誕生》,瘋狂切片發剪輯,才把粉絲數從幾十個,漲到了千把個。
紀錄片的熱度過去之後,又迴到了原樣。
又過去好幾個月了,天漢文旅的粉絲數還是千把個,甚至從一千五變成了一千二,掉了三百個。
整個天漢市的宣傳部門全綁到一塊,還沒駱一航一家企業的零頭的零頭多。
這個就尷尬了。
所以,王書記一直想找駱一航取取經,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本想這幾天聯係一下,去駱一航那邊做個調研來著,順便聊一聊。
沒想到駱一航今天送上門了,那就擇日不如撞日吧……
——
這樣啊。
駱一航想了想,一邊數著市裏能利用的旅遊資源,一邊組織想法。
“現在通高鐵了,搞旅遊業有了基礎條件。”
“而且咱市做旅遊點很多啊,市裏有劉邦的府邸漢台,有韓信的拜將台,遠的還有張騫故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棧道,老黃忠陣斬夏侯淵的定軍山,諸葛亮的武侯祠,還有褒姒的老家褒河,曹操唯一留下的真跡滾水,一大堆有名氣的地方。”
“隨便編幾個故事,不對,開發幾個故事就能吸引遊客。像是守衛丞相千年的銀杏樹之類,我家就種銀杏的。”
“更多的還有自然風光,動植物啥的,那老多的保護區呢,哪個不是風景優美。還有春天時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望都望不到邊,秋天還有滿城桂花香,賞花遊都可以搞好幾個。”
“還有動物,咱這裏有大熊貓啊,大熊貓多火的。我那邊每次直播都不用看到,隻要提起,就烏泱烏泱多的人發留言,看都看不過來。”
“咱這的秦嶺熊貓,臉比川省的圓,像貓多過像熊,還更好看一點,還有唯一的棕色大熊貓,個個都能當大明星。”
“還有朱鹮,還有那麽乖巧的金絲猴,往孫悟空身上引啊,說這是原型。西遊記嘛,全國最頂級的大ip……”
駱一航隨便說說,就能數出來一大堆。
王書記聽的連連點頭,最後還開個小玩笑,“這些動物,你家都有的吧……”
駱一航趕緊擺手,笑道:“我可什麽都沒有啊,我家那裏的都是野生。我有證的,私人保護中心,跟科學院合作的嘞。”
王書記哈哈大笑,“沒事,沒事,不管你,你都合法合規。”
隨即話鋒一轉,“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過,宣傳也一直在做,但是沒效果。”
“是怎麽做的?網上麽?”駱一航問道。
“視頻號、圍脖、公眾號都做了。”
“那我看看。”
駱一航就是本地人,竟然從來都不知道市裏還有視頻賬號。
打開app,搜索一下,找到了混的比個人號還慘的“天漢文旅”。
更新的倒是不少。
一兩天就發一條,比駱一航公司的賬號勤快。
內容特別豐富,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動物植物,熊貓更是不會缺少。
但再看播放量。
慘的喲。
個位數、十位數,一個月能有一條百位數的就算是過年了。
隨便點開幾條看看。
哇。
輕柔的音樂,配上平靜的播音腔,整齊劃一的航拍轉近景拔高度慢慢推近到特寫。
統統都是經典。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到兩千年初電視上風光片的經典風格。
高情商:充滿了懷舊感。
低情商:土的掉渣,十幾年前就沒人看了。
“唉。”駱一航禁不住歎了口氣。
白瞎了這麽多素材。
“怎麽樣?”王書記忙問。
駱一航輕輕搖搖頭,提議道:“要不然咱市裏花點錢,找個外包吧。”
王書記苦笑道:“這就是外包的。”
“這是外包的!”駱一航是真驚呀了,“哪裏找的外包啊?誰找的外包啊……”
潛台詞是,吃迴扣了吧。
王書記:“外包給了市電視台。”
“……”駱一航無語了。
市裏那個電視台,駱一航的奶奶都不看……
結果自己的事情還沒辦。
就被他領進了書記的辦公室。
用他的話講,來都來了。
隨後,駱一航就見到了這位新來的王書記。
年紀大概四十多歲,長相普普通通,斯斯文文,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就是特別像書記的那種樣子。
人倒是挺和氣的,沒什麽架子。
見到駱一航進來,主動從辦公桌後麵繞出來,主動伸手。
駱一航上前兩步,伸手跟他相握。
感覺他手掌細膩,手心沒有繭子,應該是那種偏學者型的官員。
互相介紹之後。
王書記領著駱一航到接待區的沙發坐下。
是在一排長沙發並排坐下的,表現的挺親近。
曹秘書給倒了兩杯水,放到茶幾上之後轉身離開,還貼心的把辦公室門給關上了。
王書記挺健談的。
先是問了駱一航創業的過往,現在有什麽產業啊,做了哪些產品啊,怎麽推廣的,遇到什麽困難啊等等。
駱一航依次簡單說了一遍。
沒想到王書記還很會提供情緒價值,每每追問都能問到點子上,每每說到高光時刻,也會大笑,會拍手,會連連誇讚。
聊到興起,駱一航不自覺的就多說了一些。
後來話題不知怎的就轉到了王書記自己身上。
來天漢大半年了,工作推進進展緩慢,拿不出什麽亮眼政績。
然後說到他想入手的方向。
天漢這地方,交通是個問題,離市場遠,礦產資源又不算豐富,搞重工業先天不足。
輕工業和加工業有點搞頭,但是進展緩慢。
農業又不咋賺錢。
所以為了發展經濟,他就把目光盯在了旅遊業上。
旅遊業好啊,天漢旅遊資源豐富,自然人文都有,還不少。
旅遊業無汙染,來錢多,能帶動好多相關產業,住宿啊餐飲啊交通啊購物零售啊。
但問題是,市裏不會宣傳。
靠電視台報紙廣播這些傳統媒體,啥用都沒有。
他上任之後也積極推動新媒體,所有平台都搞了文旅賬號,也開了公眾號,反正人招了不少,視頻也發了不少。
但是沒人看。
還是借著駱一航為了賣糖果拍的紀錄片《一顆糖的誕生》,瘋狂切片發剪輯,才把粉絲數從幾十個,漲到了千把個。
紀錄片的熱度過去之後,又迴到了原樣。
又過去好幾個月了,天漢文旅的粉絲數還是千把個,甚至從一千五變成了一千二,掉了三百個。
整個天漢市的宣傳部門全綁到一塊,還沒駱一航一家企業的零頭的零頭多。
這個就尷尬了。
所以,王書記一直想找駱一航取取經,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本想這幾天聯係一下,去駱一航那邊做個調研來著,順便聊一聊。
沒想到駱一航今天送上門了,那就擇日不如撞日吧……
——
這樣啊。
駱一航想了想,一邊數著市裏能利用的旅遊資源,一邊組織想法。
“現在通高鐵了,搞旅遊業有了基礎條件。”
“而且咱市做旅遊點很多啊,市裏有劉邦的府邸漢台,有韓信的拜將台,遠的還有張騫故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棧道,老黃忠陣斬夏侯淵的定軍山,諸葛亮的武侯祠,還有褒姒的老家褒河,曹操唯一留下的真跡滾水,一大堆有名氣的地方。”
“隨便編幾個故事,不對,開發幾個故事就能吸引遊客。像是守衛丞相千年的銀杏樹之類,我家就種銀杏的。”
“更多的還有自然風光,動植物啥的,那老多的保護區呢,哪個不是風景優美。還有春天時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望都望不到邊,秋天還有滿城桂花香,賞花遊都可以搞好幾個。”
“還有動物,咱這裏有大熊貓啊,大熊貓多火的。我那邊每次直播都不用看到,隻要提起,就烏泱烏泱多的人發留言,看都看不過來。”
“咱這的秦嶺熊貓,臉比川省的圓,像貓多過像熊,還更好看一點,還有唯一的棕色大熊貓,個個都能當大明星。”
“還有朱鹮,還有那麽乖巧的金絲猴,往孫悟空身上引啊,說這是原型。西遊記嘛,全國最頂級的大ip……”
駱一航隨便說說,就能數出來一大堆。
王書記聽的連連點頭,最後還開個小玩笑,“這些動物,你家都有的吧……”
駱一航趕緊擺手,笑道:“我可什麽都沒有啊,我家那裏的都是野生。我有證的,私人保護中心,跟科學院合作的嘞。”
王書記哈哈大笑,“沒事,沒事,不管你,你都合法合規。”
隨即話鋒一轉,“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過,宣傳也一直在做,但是沒效果。”
“是怎麽做的?網上麽?”駱一航問道。
“視頻號、圍脖、公眾號都做了。”
“那我看看。”
駱一航就是本地人,竟然從來都不知道市裏還有視頻賬號。
打開app,搜索一下,找到了混的比個人號還慘的“天漢文旅”。
更新的倒是不少。
一兩天就發一條,比駱一航公司的賬號勤快。
內容特別豐富,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動物植物,熊貓更是不會缺少。
但再看播放量。
慘的喲。
個位數、十位數,一個月能有一條百位數的就算是過年了。
隨便點開幾條看看。
哇。
輕柔的音樂,配上平靜的播音腔,整齊劃一的航拍轉近景拔高度慢慢推近到特寫。
統統都是經典。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到兩千年初電視上風光片的經典風格。
高情商:充滿了懷舊感。
低情商:土的掉渣,十幾年前就沒人看了。
“唉。”駱一航禁不住歎了口氣。
白瞎了這麽多素材。
“怎麽樣?”王書記忙問。
駱一航輕輕搖搖頭,提議道:“要不然咱市裏花點錢,找個外包吧。”
王書記苦笑道:“這就是外包的。”
“這是外包的!”駱一航是真驚呀了,“哪裏找的外包啊?誰找的外包啊……”
潛台詞是,吃迴扣了吧。
王書記:“外包給了市電視台。”
“……”駱一航無語了。
市裏那個電視台,駱一航的奶奶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