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稀薄,卻也摘之不盡,寧青魚如果願意,天空中所有的流雲皆能成為他的棋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隻要不是刻意尋死,白棋此時幾近無敵。
真正的勝負手,隻能在黑棋這方。
算盤間隻剩了十餘顆烏黑啞暗的算珠,與之前整幅算盤嘩嘩作響相比故伶伶的看起來甚是可憐,但不知為何,場間數位少年卻感覺這十餘顆棋子光澤異常飽滿,仿佛將水墨沾滿後直欲揮灑紙張的狂客,氣勢恢宏絲毫不輸漫天雲霄。
與大殿內的人們相比,張經年廖平徐自安等人無疑是很幸運的,他們有機會看到這場相隔了數年曠世的對弈,更能提前知曉整場殘局會在何時落幕,最寶貴的是,經過四劫殘局的曆練與近距離感受到阮郎歸留下的氣息殘留,日後對他們的大道修行,也會極有裨益。
至少,徐自安已經揮出了那一刀。
阮郎歸與柳掌櫃當年所下的四劫殘局已經完成,剩下的,才是他們倆位少年的序曲,也是整場棋劫真正的開始。
何安下正了正有些淩亂的衣襟,神情莊重,伸手再次從算盤取出一子,並未看向棋盤,而是對麵的寧青魚,方才他以落下一子,此時輪到寧青魚行棋。
寧青魚撫了撫發間微斜的道簪,眉梢雖未動,那能從眼眸裏看到深深的凝重,原本的四劫殘局已經落完,如今將要下的,才是他的開始。
棋盤間的橫線漸漸占據他的清眸,眸間有一個又一個交叉的點,思量了許久,猶豫了很久,在一段寂靜的隻剩下風過鬆葉的唿唿聲後,他終於伸出手指,緩緩向空中伸去,然後,愣了愣。
原來,空中已經沒了棋子。
飄浮在空中的白色棋子此時以全部入局,若要繼續行棋,則需要從天邊重新摘下一朵,入局太深,思量太密,寧青魚竟忘了此事。
不知是自嘲還是別的情緒,寧青魚微微搖了搖頭,嘴角有一絲輕起,淡淡嗤笑了一聲,伸手入天,一朵雲彩漸漸飄來,漸漸凝聚成一顆潔白如雪的棋子,棋子落入局中,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卻在天邊驚起了一道響雷。
響雷攪動了整個雲霄,數朵濃厚的鉛雲開始劇烈湧動,將穿透雲層的光折成一道道瑰麗的劍,直直刺向天地何處,頗為壯觀。
楊穎嘴角咧的極大,不過卻不是被空中那道晴天霹靂所驚動,整場殘局開始至此,引起的天地異象不止這一種,他更驚奇的是另一件事。
“寧青魚………居然會笑?”
從出場到現在,這位仿若天邊流雲的千山宗神子一直都是淡然無謂的表情,偶有蹙眉,也是極細微的一撇,很難讓人看出真正的情緒,剛才楊穎看的很清楚,寧青魚嘴角微斜的那一下,就是在笑,笑意很淡,不過卻能輕易的看出深深的嘲意和疲憊,想來即便是天生神子,此時也對這道殘局多有壓力。
他也懂些棋,可心性使然注定他不可能太懂棋,棋盤間的變化對楊穎來說就像徐自安對於天地真元的相識,當然,是揮出那一刀之前的相識,很認真的看了看棋盤上黑白二子的輪迴交替,楊穎很自覺的果斷收迴目光,扭頭看向張經年。
張經年直接撇過頭去,背對著四劫殘局看著遠方還有近處的花花草草說道。
“你別看我,這棋咱老爺子來了或許能看懂,我現在就是一湊熱鬧的,和棋無關。”說完,張經年突然發現身邊似乎少了點什麽,四下打量一番,警惕問道。
“對了,廖平呢?”
……………
“天生神子又不是真正的神子,他也需要食餐飲水,也有算力窮盡的一天,怎麽不會笑?”離眾人不算很遠,但裏天穹雲盤更近的一處地方,張經年盤膝坐在一塊凸起岩石上,麵帶嘲弄冷聲說道。
劉建朝站在他身邊,聽到這句話中那抹濃濃的不甘與厭惡,思量片刻還是說道。
“師兄,萬物且爭雖是我輩修者舉道問天必不可少的意誌,但若被爭字占了心神,日後一定會影響道心的穩固,你已經是知承第一人,為何還執著於寧青魚,他再厲害,一日不入知承,終究還是不如你。”
生死劫的最後一幕劉建朝在廖平旁邊,這位不管實力,還是師承都在柏廬排名靠前的少年以為廖平是因為寧青魚爆發出的強大力量而心生不甘,要不然就是被牽連到這處虛境而憤怒,他不知道廖平的不甘裏更多的是恐懼與對恐懼的羞愧,寧青魚最後向他走去或者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心思,在廖平看來,那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尤其是在廖平發現自己即便進入了知承境後依舊不敢麵對寧青魚,這種複雜的情緒就化成了憎恨厭惡,隻是不知是對寧青魚的厭惡,還是對天理不公的憎恨。
憑什麽大家都是刻苦修行,無規之人就能輕易越過那些天塹宏規,而自己卻隻能望著那些界限規矩無能為力?
廖平不想承認,他真的是在妒嫉,妒嫉,很容易讓人……變得不像人。
隻是這些他不會和任何人說,那怕劉建朝是他在柏廬中關係最密切的師弟。
“你知道為何我會帶你來這裏嗎?”廖平收起眼中那抹情緒,盡量讓自己表現的平淡,指向離他們最近的一道雲線轉移話題道。
劉建朝深深看了廖平一眼,知曉對方並沒有聽進去自己的勸言,隻好隨廖平所指看向天邊,發現這道位於雲盤邊角上的棋線中隻有一顆棋子,那是一顆白棋,就是寧青魚最早落下的那一顆。
與其他雲湧雷驚的陣勢不同,這道棋線安靜的有些詭異,不入大勢也不欺方格,就像是激烈沙場上被冷落的一支小隊,同樣身披重甲每日卻隻做些觀景望天的清閑。
劉建朝略懂棋術,不精也不庸,曾為棋評測研究過一段時間四劫殘局,很輕易看出這顆棋子在生死劫的邊緣上,不能算是一步費棋,不過也並無太大的意義。
聯想到某些可能,劉建朝疑惑望向廖平。
“它確實是一顆無關大雅的棋子,隻是為了防止黑棋從側邊侵圍,有它在南十一路相對安全一些,沒它在其他那幾顆棋子也能盡快補上。”廖平說完,突然加重語氣意味深長的再次說道。
“但那是在舊局中。”
劉建朝眉梢更蹙,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在舊局中,那顆棋子無傷大雅,如今有新子落,舊局添了無數變化,變則通,通則生,這顆原本不應該有可能的棋子將出現無限可能。
這些不同的可能裏,最後要做的事情是相同的,那就是破局,解棋,出去。
既然是出去,出去的順序就顯得很重要。
“別忘了,我們不出去,棋評測就不會有結局,棋評測可以有結局,但有些人,不會出現任何多餘的結局。”
廖平緩緩伸出一根手指,指間有火焰燃起,將四周空氣燃燒出一層又一層暴躁的漣綺,燒的劉建朝突然覺得有些寒冷。
………………
黑棋,白棋,不管那一方獲得勝利,都是整個四劫殘局的勝利,是破劫的勝利,當棋劫被破後,這處虛境就會打開,他們會踏上那條通往現實世界的路,然後走出。
廖平猜測的沒有錯,棋評測沒有因為虛境的產生而不了了之,相反,因為如此還成為了另一個**,四劫殘局的原局複歸是整場大戲中最經典的一幕,經典之後,總是還需要些後續來讓觀眾迴味。
棋評測沒有結束,他們走出的順序,將會成為棋評測最終的排名。
黑棋隻餘下數顆,廖平不認為僅僅憑借數顆棋子,黑棋就能在這場殘局裏定勝,最後破局成功的一定會是白棋,他無法通過棋盤間的變化來斷定那一顆棋子會成為白棋最後的生門,知乘境的雄厚識念讓他能通過鉛雲流動來判斷出那一處最稀薄,白棋如果獲勝,他身邊這片平靜的不怎麽合群的雲棋,一定會成為打開倆處世界的生門。
他要確保自己能在最快的時間走入生門,要確保自己會是第一個走出虛境的………試子。
試子不是少年,不是修者,試子是隻有在棋評測才會有的稱唿。
寧青魚破棋劫,成為百年來第一位破劫成功的神子,他破叩府境,是當代當之無愧的知承第一人,寧青魚表現的越驚豔,他越需要用棋評測首名的成績來證明自己,這和少年的驕傲無關,純粹隻是為了填補道心上那條仿若深淵般幽深而誘惑的裂縫。
幽深很好理解,為何會有誘惑,隻有廖平自己知道。
如果能順手再將某些礙眼的家夥清除,他會覺得結局更完美。
當然,有機會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做更多事,將這個結局寫的更加完美,隻是………那很需要有機會。
他很期待那些機會的產生,然後將所有機會變成現實。
那句世俗間的話怎麽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於是他指間火焰不熄。
真正的勝負手,隻能在黑棋這方。
算盤間隻剩了十餘顆烏黑啞暗的算珠,與之前整幅算盤嘩嘩作響相比故伶伶的看起來甚是可憐,但不知為何,場間數位少年卻感覺這十餘顆棋子光澤異常飽滿,仿佛將水墨沾滿後直欲揮灑紙張的狂客,氣勢恢宏絲毫不輸漫天雲霄。
與大殿內的人們相比,張經年廖平徐自安等人無疑是很幸運的,他們有機會看到這場相隔了數年曠世的對弈,更能提前知曉整場殘局會在何時落幕,最寶貴的是,經過四劫殘局的曆練與近距離感受到阮郎歸留下的氣息殘留,日後對他們的大道修行,也會極有裨益。
至少,徐自安已經揮出了那一刀。
阮郎歸與柳掌櫃當年所下的四劫殘局已經完成,剩下的,才是他們倆位少年的序曲,也是整場棋劫真正的開始。
何安下正了正有些淩亂的衣襟,神情莊重,伸手再次從算盤取出一子,並未看向棋盤,而是對麵的寧青魚,方才他以落下一子,此時輪到寧青魚行棋。
寧青魚撫了撫發間微斜的道簪,眉梢雖未動,那能從眼眸裏看到深深的凝重,原本的四劫殘局已經落完,如今將要下的,才是他的開始。
棋盤間的橫線漸漸占據他的清眸,眸間有一個又一個交叉的點,思量了許久,猶豫了很久,在一段寂靜的隻剩下風過鬆葉的唿唿聲後,他終於伸出手指,緩緩向空中伸去,然後,愣了愣。
原來,空中已經沒了棋子。
飄浮在空中的白色棋子此時以全部入局,若要繼續行棋,則需要從天邊重新摘下一朵,入局太深,思量太密,寧青魚竟忘了此事。
不知是自嘲還是別的情緒,寧青魚微微搖了搖頭,嘴角有一絲輕起,淡淡嗤笑了一聲,伸手入天,一朵雲彩漸漸飄來,漸漸凝聚成一顆潔白如雪的棋子,棋子落入局中,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卻在天邊驚起了一道響雷。
響雷攪動了整個雲霄,數朵濃厚的鉛雲開始劇烈湧動,將穿透雲層的光折成一道道瑰麗的劍,直直刺向天地何處,頗為壯觀。
楊穎嘴角咧的極大,不過卻不是被空中那道晴天霹靂所驚動,整場殘局開始至此,引起的天地異象不止這一種,他更驚奇的是另一件事。
“寧青魚………居然會笑?”
從出場到現在,這位仿若天邊流雲的千山宗神子一直都是淡然無謂的表情,偶有蹙眉,也是極細微的一撇,很難讓人看出真正的情緒,剛才楊穎看的很清楚,寧青魚嘴角微斜的那一下,就是在笑,笑意很淡,不過卻能輕易的看出深深的嘲意和疲憊,想來即便是天生神子,此時也對這道殘局多有壓力。
他也懂些棋,可心性使然注定他不可能太懂棋,棋盤間的變化對楊穎來說就像徐自安對於天地真元的相識,當然,是揮出那一刀之前的相識,很認真的看了看棋盤上黑白二子的輪迴交替,楊穎很自覺的果斷收迴目光,扭頭看向張經年。
張經年直接撇過頭去,背對著四劫殘局看著遠方還有近處的花花草草說道。
“你別看我,這棋咱老爺子來了或許能看懂,我現在就是一湊熱鬧的,和棋無關。”說完,張經年突然發現身邊似乎少了點什麽,四下打量一番,警惕問道。
“對了,廖平呢?”
……………
“天生神子又不是真正的神子,他也需要食餐飲水,也有算力窮盡的一天,怎麽不會笑?”離眾人不算很遠,但裏天穹雲盤更近的一處地方,張經年盤膝坐在一塊凸起岩石上,麵帶嘲弄冷聲說道。
劉建朝站在他身邊,聽到這句話中那抹濃濃的不甘與厭惡,思量片刻還是說道。
“師兄,萬物且爭雖是我輩修者舉道問天必不可少的意誌,但若被爭字占了心神,日後一定會影響道心的穩固,你已經是知承第一人,為何還執著於寧青魚,他再厲害,一日不入知承,終究還是不如你。”
生死劫的最後一幕劉建朝在廖平旁邊,這位不管實力,還是師承都在柏廬排名靠前的少年以為廖平是因為寧青魚爆發出的強大力量而心生不甘,要不然就是被牽連到這處虛境而憤怒,他不知道廖平的不甘裏更多的是恐懼與對恐懼的羞愧,寧青魚最後向他走去或者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心思,在廖平看來,那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尤其是在廖平發現自己即便進入了知承境後依舊不敢麵對寧青魚,這種複雜的情緒就化成了憎恨厭惡,隻是不知是對寧青魚的厭惡,還是對天理不公的憎恨。
憑什麽大家都是刻苦修行,無規之人就能輕易越過那些天塹宏規,而自己卻隻能望著那些界限規矩無能為力?
廖平不想承認,他真的是在妒嫉,妒嫉,很容易讓人……變得不像人。
隻是這些他不會和任何人說,那怕劉建朝是他在柏廬中關係最密切的師弟。
“你知道為何我會帶你來這裏嗎?”廖平收起眼中那抹情緒,盡量讓自己表現的平淡,指向離他們最近的一道雲線轉移話題道。
劉建朝深深看了廖平一眼,知曉對方並沒有聽進去自己的勸言,隻好隨廖平所指看向天邊,發現這道位於雲盤邊角上的棋線中隻有一顆棋子,那是一顆白棋,就是寧青魚最早落下的那一顆。
與其他雲湧雷驚的陣勢不同,這道棋線安靜的有些詭異,不入大勢也不欺方格,就像是激烈沙場上被冷落的一支小隊,同樣身披重甲每日卻隻做些觀景望天的清閑。
劉建朝略懂棋術,不精也不庸,曾為棋評測研究過一段時間四劫殘局,很輕易看出這顆棋子在生死劫的邊緣上,不能算是一步費棋,不過也並無太大的意義。
聯想到某些可能,劉建朝疑惑望向廖平。
“它確實是一顆無關大雅的棋子,隻是為了防止黑棋從側邊侵圍,有它在南十一路相對安全一些,沒它在其他那幾顆棋子也能盡快補上。”廖平說完,突然加重語氣意味深長的再次說道。
“但那是在舊局中。”
劉建朝眉梢更蹙,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在舊局中,那顆棋子無傷大雅,如今有新子落,舊局添了無數變化,變則通,通則生,這顆原本不應該有可能的棋子將出現無限可能。
這些不同的可能裏,最後要做的事情是相同的,那就是破局,解棋,出去。
既然是出去,出去的順序就顯得很重要。
“別忘了,我們不出去,棋評測就不會有結局,棋評測可以有結局,但有些人,不會出現任何多餘的結局。”
廖平緩緩伸出一根手指,指間有火焰燃起,將四周空氣燃燒出一層又一層暴躁的漣綺,燒的劉建朝突然覺得有些寒冷。
………………
黑棋,白棋,不管那一方獲得勝利,都是整個四劫殘局的勝利,是破劫的勝利,當棋劫被破後,這處虛境就會打開,他們會踏上那條通往現實世界的路,然後走出。
廖平猜測的沒有錯,棋評測沒有因為虛境的產生而不了了之,相反,因為如此還成為了另一個**,四劫殘局的原局複歸是整場大戲中最經典的一幕,經典之後,總是還需要些後續來讓觀眾迴味。
棋評測沒有結束,他們走出的順序,將會成為棋評測最終的排名。
黑棋隻餘下數顆,廖平不認為僅僅憑借數顆棋子,黑棋就能在這場殘局裏定勝,最後破局成功的一定會是白棋,他無法通過棋盤間的變化來斷定那一顆棋子會成為白棋最後的生門,知乘境的雄厚識念讓他能通過鉛雲流動來判斷出那一處最稀薄,白棋如果獲勝,他身邊這片平靜的不怎麽合群的雲棋,一定會成為打開倆處世界的生門。
他要確保自己能在最快的時間走入生門,要確保自己會是第一個走出虛境的………試子。
試子不是少年,不是修者,試子是隻有在棋評測才會有的稱唿。
寧青魚破棋劫,成為百年來第一位破劫成功的神子,他破叩府境,是當代當之無愧的知承第一人,寧青魚表現的越驚豔,他越需要用棋評測首名的成績來證明自己,這和少年的驕傲無關,純粹隻是為了填補道心上那條仿若深淵般幽深而誘惑的裂縫。
幽深很好理解,為何會有誘惑,隻有廖平自己知道。
如果能順手再將某些礙眼的家夥清除,他會覺得結局更完美。
當然,有機會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做更多事,將這個結局寫的更加完美,隻是………那很需要有機會。
他很期待那些機會的產生,然後將所有機會變成現實。
那句世俗間的話怎麽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於是他指間火焰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