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我以為是要在鄭州轉其它列車去焦作,沒想卓方大手一揮:“走,汽車站。”
鐵爺讓我別多想,說這是修陰卓家的規矩,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是要慢慢轉的,一來是要熟悉當地的風土習俗,二來也是要聽聽附近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卓方這麽做是想看看一路上有沒有人了解長勝村兒。
這一路大巴車大概一個半小時路程,卓方一會兒都沒在座位上坐著,到處找人聊天,等到還有十多分鍾到地方他才迴到座位上朝我們樂道:“我問了不下十個人,你們猜怎麽著,沒一個人知道長勝村兒。”
“沒這麽誇張吧,就算再怎麽邪乎也不會沒人知道吧。”
“農村地方就是這樣,如果有人說某個地方有怪,那大家連聊天的時候都會避諱,所以我也不奇怪,這說明那長勝村兒可能真的有點兒問題。”
“不過話說迴來,這長勝村兒,怎麽起了個這麽個名字?”我拖著腮幫子看著窗外問道,這會兒已經進了市區,外麵人多了起來。
“你知道封門村麽?”鐵爺冷不丁問道。
我搖搖頭:“那是個啥地方?”
“中國第一鬼村。”卓方起身把行李拿下來:“走,下車,路上我給你慢慢說,這村名叫什麽,都是有規矩的。”
封門村位於河南省焦作沁陽市郊外,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從1981年開始這村兒裏的人全都逐漸牽出村外,到了2007年村裏已經沒有了人。2008年開始有戶外活動愛好者到此地遊玩,並且發現了很多靈異事件,照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的很廣,封門村的名字也逐漸被人們所知。
按照官方給出的解釋,在當地《河南省曆史行政區劃沿革》資料查證後,其實封門村最早的名字叫做“風門村”,後來由於人為錯誤導致被誤傳為“風門村”,而且最早的封門村地址也不在當地,而是在於焦作交界的濟源市王屋山鄉。
上麵是官方的解釋,乍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深入了解一下,會發現其中有些解釋的很模糊的地方。
首先關於名字的更改,官方認為是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但是我國任何行政資料的審批一層接一層,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可以理解,但所有環節都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就有點蹊蹺了。
其次是封門村的位置,翻閱地圖可以查到,封門村原來的地址和現在的地址相差十萬八千裏,為什麽原村人會不遠萬裏的把村子搬到這個地方,況且現在的位置,無論從環境還是物產方麵根本無法和之前的位置相提並論,這就顯得更加蹊蹺。
有些人在查證了各種資料以後得出了差不多的結論,那就是封門村的原名的確叫做風門村,官方資料上也是同樣的名字,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村民不但從物產豐富的原地址搬離了出來,同時村子對外的稱唿也變成了封門村,所以盡管官方資料上名字未做更改,但是坊間還是對其稱唿是封門村。
但是更深層次的問題隨著而來,為什麽封門村的村名要搬離?其實一個群體要離開某個地方的原因無非就是那麽幾個,一個是原環境被破壞,這一點不太可能,封門村的原地址到現在為止都是鳥語花香十分適合居住,不存在這個可能性;要麽就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影響被迫離開,這一點同樣不可能,封門村原地址現在保存的也很好;那麽就是最後一個可能性,村名在村兒裏發現了什麽東西或者出了什麽事情,導致他們必須離開那裏,同時還的把村名字改了。
從現在封門村的地理位置來看,首先封門村地處一個峽穀之內,僅僅有西麵的雲台村和冬麵的逍遙河水庫可以出入峽穀,雲台村位於公路旁邊,一般人不太可能從大路上迷路到樹林中的小道之上,所以大部分人不太可能從這個路口進入封門村;另外一個逍遙河水庫,在未修水庫之前,逍遙河通往封門村的穀口很小,隻有四米半的高度,很不好找到,所以從這個方向也很難進入封門村。
這樣一來,兩個比較容易進入封門村的入口都幾乎很難被人發現,所以這個可能是封門村名字來曆之一,即封住門,勿讓生人進入。
另外,封門村還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做三廟鎮穀,三座廟兩個在逍遙河穀口,一左一右,另外一個在逍遙河穀地,即大月廟,從遙感影像中可以看到這三座廟成三角之式,似乎在鎖住逍遙河穀內的什麽東西,而封門村就在這河穀之中,所以這個可能也是封門村名字的來曆。
這樣總結來看,可能封門村的來曆的確是風門村原住民在原村址發現了什麽東西,也可能是為了躲避什麽東西,而找到了現在封門村這麽一個“鎖風水”的地方,兩個入口均被鎖住,同時又有三廟鎮穀的地勢,可見當初選擇址的時候的確下了很大功夫。
“封門村也是在焦作…”我聽完卓爺說的話問他道:“這個長勝村兒也在焦作,是不是太巧了?”
“這中國這麽大,總會有那麽幾個地方容易出怪事兒,而且一個地方鬼怪,周圍地方就都跟著一起了,不奇怪,這都是從風水上來說的,焦作雖然我沒來過,但是風水上我還是看過兩眼的,的確不是什麽吉象。”
他說話時我們已經上了轉坐的車,我聽的來了興致:“那卓爺給說說?”
“你小子好奇心還挺強啊,”他拍了拍我的腦袋:“那我就給你說說。”
“焦作在風水上來說龍脈結作的一個大穴場,”卓方繼續道:“小馬村東北雄峙三門河口,從河口處生出一條橫嶺。象西延伸,直至甕澗河橋而止,長數十公裏,這條嶺其實是焦作市主龍脈的一條護嶺,夾護龍脈,使其不能出山。在鳳凰山公墓處又起一條汗流深溝,形成一水一嶺在南麵夾護,直至甕澗河阻攔消失,大龍脈由此奔騰而出,斜向西,南,進入平川之地。從甕澗河至影視城西側的老牛河數公裏間,龍脈失去阻攔,脫韁而出,其勢雄偉宏大。雖得出山大龍脈,沒有什麽能讓它聚駐,仍不能成風水之談,自然造化有其自然之理,亦有必然之道。”
“大龍脈?聽起來是個吉象啊,怎麽會有會出現封門村和長勝村這種地方呢?”我在旁問到。
“這大風水上乍看之下是個好地方,但是細看之下還是有問題的,你沒想過為什麽焦作有這麽好的風水,城市卻一直不溫不火麽?焦作市地下龍脈生成之來源,乃是豐富的煤炭和地下水,但都深藏與地下深層,自古就有龍脈深淺之說,龍脈過深不能透出,這是其一,其二因焦作地勢為北高南低,數條泄洪之汗流遠不如平川之地中緩緩流淌的遠流大河力量大,更因這幾條溝渠朝向南而去,焦作東南方數河淺盡處既無山峰阻擋聚氣,又無大河水攔,一帶平地伸展開來。終使得龍脈汗流交合生成之氣脫泄,可惜,次乃焦作城區風水一大缺憾。”
卓方拿起來手裏的水喝了口繼續道:“當然這些風水缺陷也早就被人發現了,像這種先天有缺陷的風水都有補救之法,針對焦作風水的補救辦法開金井,就是直接打深井是地氣透出,這叫抽接龍氣,而後天地交感形成風水穴場,前些年焦作也有了有采煤,雖然礦井都是不深,但即使不深也有稍許龍氣透出,也起到了一定抽接龍氣的作用,直到1955年後焦東礦開始采煤,才開了金井,自此焦作市風水才算是得到了些許補救,但是這都是人為的辦法,不可能照顧到所有地方,而且不足以彌補先天的缺陷,所以盡管沒有出現大範圍的像封門村的這種地方,但也會偶爾冒出來一兩個,長勝村應該就是這種情況。”
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到風水居然有這麽奇妙的用處,抓著卓方問了好些問題,他也不嫌我煩,給我說了很多東西,還誇我有慧根,等到這件事情處理完了帶我迴去好好學習一下。
話語間已經快到了長勝村兒,這一路顛簸終於快到頭了,下了車我們站在村頭沒有直接進去,卓方找了個地勢較高的地方放眼望去,看了一會兒下來指了指村兒裏說:“我大概知道這長勝村兒的墳地在哪兒了,怪不得出這種事情。”
我有點吃驚,他隻看了一眼就知道是怎麽迴事兒了,忙上去問他到底什麽情況。
卓方悶哼一聲:“寧讓青龍高百丈,不讓白虎稍拍頭,那塊兒是個拍頭穴,不出事兒才怪了。”
“拍頭穴?”我還沒來得及問這是個什麽東西,鐵爺和卓方就邁步進了村子。
長勝村兒不太大,走進去沒兩步就到了住宅區,隨便找了個人問了下那位李北元在哪兒住。
順著指點找到他家,敲了兩下門,裏麵出來一個瘦弱無比,三十多歲的漢子,一臉猥瑣的問我們什麽事兒。
“你好,我們是王軍的朋友,到這兒來問點兒事情。”我忙擺了個笑臉上去。
他狐疑的打量了我們兩眼又把門關上道:“等會兒。”
我們三個好不尷尬的在門口站兒了會兒李北元這又才換了身衣服指了指院子裏的石桌道:“屋子裏不太方便,有什麽事情這裏說吧。”
我以為是要在鄭州轉其它列車去焦作,沒想卓方大手一揮:“走,汽車站。”
鐵爺讓我別多想,說這是修陰卓家的規矩,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是要慢慢轉的,一來是要熟悉當地的風土習俗,二來也是要聽聽附近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看法,卓方這麽做是想看看一路上有沒有人了解長勝村兒。
這一路大巴車大概一個半小時路程,卓方一會兒都沒在座位上坐著,到處找人聊天,等到還有十多分鍾到地方他才迴到座位上朝我們樂道:“我問了不下十個人,你們猜怎麽著,沒一個人知道長勝村兒。”
“沒這麽誇張吧,就算再怎麽邪乎也不會沒人知道吧。”
“農村地方就是這樣,如果有人說某個地方有怪,那大家連聊天的時候都會避諱,所以我也不奇怪,這說明那長勝村兒可能真的有點兒問題。”
“不過話說迴來,這長勝村兒,怎麽起了個這麽個名字?”我拖著腮幫子看著窗外問道,這會兒已經進了市區,外麵人多了起來。
“你知道封門村麽?”鐵爺冷不丁問道。
我搖搖頭:“那是個啥地方?”
“中國第一鬼村。”卓方起身把行李拿下來:“走,下車,路上我給你慢慢說,這村名叫什麽,都是有規矩的。”
封門村位於河南省焦作沁陽市郊外,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從1981年開始這村兒裏的人全都逐漸牽出村外,到了2007年村裏已經沒有了人。2008年開始有戶外活動愛好者到此地遊玩,並且發現了很多靈異事件,照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的很廣,封門村的名字也逐漸被人們所知。
按照官方給出的解釋,在當地《河南省曆史行政區劃沿革》資料查證後,其實封門村最早的名字叫做“風門村”,後來由於人為錯誤導致被誤傳為“風門村”,而且最早的封門村地址也不在當地,而是在於焦作交界的濟源市王屋山鄉。
上麵是官方的解釋,乍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深入了解一下,會發現其中有些解釋的很模糊的地方。
首先關於名字的更改,官方認為是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但是我國任何行政資料的審批一層接一層,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可以理解,但所有環節都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就有點蹊蹺了。
其次是封門村的位置,翻閱地圖可以查到,封門村原來的地址和現在的地址相差十萬八千裏,為什麽原村人會不遠萬裏的把村子搬到這個地方,況且現在的位置,無論從環境還是物產方麵根本無法和之前的位置相提並論,這就顯得更加蹊蹺。
有些人在查證了各種資料以後得出了差不多的結論,那就是封門村的原名的確叫做風門村,官方資料上也是同樣的名字,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村民不但從物產豐富的原地址搬離了出來,同時村子對外的稱唿也變成了封門村,所以盡管官方資料上名字未做更改,但是坊間還是對其稱唿是封門村。
但是更深層次的問題隨著而來,為什麽封門村的村名要搬離?其實一個群體要離開某個地方的原因無非就是那麽幾個,一個是原環境被破壞,這一點不太可能,封門村的原地址到現在為止都是鳥語花香十分適合居住,不存在這個可能性;要麽就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影響被迫離開,這一點同樣不可能,封門村原地址現在保存的也很好;那麽就是最後一個可能性,村名在村兒裏發現了什麽東西或者出了什麽事情,導致他們必須離開那裏,同時還的把村名字改了。
從現在封門村的地理位置來看,首先封門村地處一個峽穀之內,僅僅有西麵的雲台村和冬麵的逍遙河水庫可以出入峽穀,雲台村位於公路旁邊,一般人不太可能從大路上迷路到樹林中的小道之上,所以大部分人不太可能從這個路口進入封門村;另外一個逍遙河水庫,在未修水庫之前,逍遙河通往封門村的穀口很小,隻有四米半的高度,很不好找到,所以從這個方向也很難進入封門村。
這樣一來,兩個比較容易進入封門村的入口都幾乎很難被人發現,所以這個可能是封門村名字來曆之一,即封住門,勿讓生人進入。
另外,封門村還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做三廟鎮穀,三座廟兩個在逍遙河穀口,一左一右,另外一個在逍遙河穀地,即大月廟,從遙感影像中可以看到這三座廟成三角之式,似乎在鎖住逍遙河穀內的什麽東西,而封門村就在這河穀之中,所以這個可能也是封門村名字的來曆。
這樣總結來看,可能封門村的來曆的確是風門村原住民在原村址發現了什麽東西,也可能是為了躲避什麽東西,而找到了現在封門村這麽一個“鎖風水”的地方,兩個入口均被鎖住,同時又有三廟鎮穀的地勢,可見當初選擇址的時候的確下了很大功夫。
“封門村也是在焦作…”我聽完卓爺說的話問他道:“這個長勝村兒也在焦作,是不是太巧了?”
“這中國這麽大,總會有那麽幾個地方容易出怪事兒,而且一個地方鬼怪,周圍地方就都跟著一起了,不奇怪,這都是從風水上來說的,焦作雖然我沒來過,但是風水上我還是看過兩眼的,的確不是什麽吉象。”
他說話時我們已經上了轉坐的車,我聽的來了興致:“那卓爺給說說?”
“你小子好奇心還挺強啊,”他拍了拍我的腦袋:“那我就給你說說。”
“焦作在風水上來說龍脈結作的一個大穴場,”卓方繼續道:“小馬村東北雄峙三門河口,從河口處生出一條橫嶺。象西延伸,直至甕澗河橋而止,長數十公裏,這條嶺其實是焦作市主龍脈的一條護嶺,夾護龍脈,使其不能出山。在鳳凰山公墓處又起一條汗流深溝,形成一水一嶺在南麵夾護,直至甕澗河阻攔消失,大龍脈由此奔騰而出,斜向西,南,進入平川之地。從甕澗河至影視城西側的老牛河數公裏間,龍脈失去阻攔,脫韁而出,其勢雄偉宏大。雖得出山大龍脈,沒有什麽能讓它聚駐,仍不能成風水之談,自然造化有其自然之理,亦有必然之道。”
“大龍脈?聽起來是個吉象啊,怎麽會有會出現封門村和長勝村這種地方呢?”我在旁問到。
“這大風水上乍看之下是個好地方,但是細看之下還是有問題的,你沒想過為什麽焦作有這麽好的風水,城市卻一直不溫不火麽?焦作市地下龍脈生成之來源,乃是豐富的煤炭和地下水,但都深藏與地下深層,自古就有龍脈深淺之說,龍脈過深不能透出,這是其一,其二因焦作地勢為北高南低,數條泄洪之汗流遠不如平川之地中緩緩流淌的遠流大河力量大,更因這幾條溝渠朝向南而去,焦作東南方數河淺盡處既無山峰阻擋聚氣,又無大河水攔,一帶平地伸展開來。終使得龍脈汗流交合生成之氣脫泄,可惜,次乃焦作城區風水一大缺憾。”
卓方拿起來手裏的水喝了口繼續道:“當然這些風水缺陷也早就被人發現了,像這種先天有缺陷的風水都有補救之法,針對焦作風水的補救辦法開金井,就是直接打深井是地氣透出,這叫抽接龍氣,而後天地交感形成風水穴場,前些年焦作也有了有采煤,雖然礦井都是不深,但即使不深也有稍許龍氣透出,也起到了一定抽接龍氣的作用,直到1955年後焦東礦開始采煤,才開了金井,自此焦作市風水才算是得到了些許補救,但是這都是人為的辦法,不可能照顧到所有地方,而且不足以彌補先天的缺陷,所以盡管沒有出現大範圍的像封門村的這種地方,但也會偶爾冒出來一兩個,長勝村應該就是這種情況。”
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到風水居然有這麽奇妙的用處,抓著卓方問了好些問題,他也不嫌我煩,給我說了很多東西,還誇我有慧根,等到這件事情處理完了帶我迴去好好學習一下。
話語間已經快到了長勝村兒,這一路顛簸終於快到頭了,下了車我們站在村頭沒有直接進去,卓方找了個地勢較高的地方放眼望去,看了一會兒下來指了指村兒裏說:“我大概知道這長勝村兒的墳地在哪兒了,怪不得出這種事情。”
我有點吃驚,他隻看了一眼就知道是怎麽迴事兒了,忙上去問他到底什麽情況。
卓方悶哼一聲:“寧讓青龍高百丈,不讓白虎稍拍頭,那塊兒是個拍頭穴,不出事兒才怪了。”
“拍頭穴?”我還沒來得及問這是個什麽東西,鐵爺和卓方就邁步進了村子。
長勝村兒不太大,走進去沒兩步就到了住宅區,隨便找了個人問了下那位李北元在哪兒住。
順著指點找到他家,敲了兩下門,裏麵出來一個瘦弱無比,三十多歲的漢子,一臉猥瑣的問我們什麽事兒。
“你好,我們是王軍的朋友,到這兒來問點兒事情。”我忙擺了個笑臉上去。
他狐疑的打量了我們兩眼又把門關上道:“等會兒。”
我們三個好不尷尬的在門口站兒了會兒李北元這又才換了身衣服指了指院子裏的石桌道:“屋子裏不太方便,有什麽事情這裏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