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兩人中的薑雨被選上, 獲得了一個招工名額。
同時和她一起被選上的還有豐水公社的其他九個知青,這一次招工豐水公社總共有十個名額。
十個名額看起來不少, 和第一次招工的兩個名額相比,甚至是它的五倍,但競爭同樣不小,因為誰都不想落選。
被選上的薑雨自然是高興萬分。
不過和她一起競爭的朱靜的心情就不那麽好受了。
好在薑雨和朱靜是同一批下鄉的知青,這幾年關係處的還不錯, 兩人也沒有因此事鬧出什麽矛盾。
況葉得知薑雨被選上,去恭喜的同時,也稍稍打聽了一下這次招工的具體信息。
十個招工名額,相對於豐水公社符合招收條件的知青來說,的確有些少。
但這十個名額其實不算小, 要知道當初許誠他們那一批被招工走的知青,還是因為鐵路修建以及相關的產業需求的人多,也才二十個名額。
況葉雖然這次公社有招工名額, 但具體是招什麽樣的工,以及是哪個單位招工, 都不是很清楚。
經過一番打聽,才知道這是一個將要投產的鋼鐵大廠在招人。
而這個鋼廠其實也是三線建設的一個項目。據說當初其實在六五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建廠, 其名下的二分廠在當年年底就投產了。
但剩下的幾個分廠,卻因從六六年開始的動蕩,施工建設進度受到嚴重的影響。
後麵還是因為局勢穩定了一些,省上重新啟動三線建設的相關工程建設,剩下的幾個分廠才得以修建完成。
幾個分廠的建設即將完工,也即將投產,自然新增了不少崗位。
因為廠區離安瓊縣不算多遠,所以這次得到了名額相對要多一點,豐水公社才能有十個招工名額。
招工的名額定下來之後,薑雨等十名知青,也很快的通過了體檢、審查,辦理了相關的手續後,就離開了豐水公社。
薑雨的離開,對整個九大隊來說,沒多少影響。
除了知青宿舍的朱靜等人,隊員們更多的還是關注眼前的事物,地裏種的糧食可是關乎到切身的口糧。
而況葉也沒有對此事再過多的關注,他每天的事也不少。
培訓班那邊上課,每天雖然隻有一節課,但花在上麵的時間可不僅僅隻有那四十五分鍾。課堂外的工作,才是最消耗精力的。
迴到九大隊,除了製藥也還要忙不完的事。
小菜園需要打理、果樹需要剪枝、房前屋後需要清理、消耗大半的柴火需要補充、糧食需要加工脫殼等等,這些繁雜的小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打理。
這也就是一個人住的壞處了,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來。
當然也可以擺爛,但況葉又做不到。
收拾屋子,把周圍的東西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而時間就是這樣的悄然流逝,七三年的元旦到來。
元旦後的第五天,隊裏組織所有人分口糧,況葉這次也是早早的去排隊。
最終拿到手上的糧食,也和他之前預料的那般。
小麥、玉米這類的主糧占比少了很多。就是雜糧比如豌豆、胡豆這類,也因為減產的關係,在口糧中的占比也下降了少許。
今年口糧中占據大頭的就是紅薯,足足快有一半的占比。
又因為減產,今年能分到足夠三百六十斤口糧的隊員,也隻有一小部分。
剩餘的大部分隊員,分到的糧食都不足三百六十斤。
況葉這次也一樣,哪怕他兌換了些公分,最終分到的口糧也隻有三百斤出頭一點點。
他這個水平,基本上和隊裏普通的隊員差不多。
三百斤的口糧,近一半的都是紅薯,按照5:1算的話,實際領到的紅薯有七百多斤。
隻要紅薯保存得當,或者進行些加工以延長保存時間,這七百多斤的紅薯其實也還行。
但紅薯這東西,吃多了是真的很傷人。
無奈現實就擺在麵前,有的吃和沒得吃之間,所有人還是會選前者。
把口糧運迴家中,況葉看著地窖中的七百多斤紅薯發愁。
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這麽一摞小山似的紅薯擺在眼前,他還是忍不住思考要如何消耗完它們。
明麵上他的口糧不多,也不能大張旗鼓的把紅薯加工成澱粉。而且麵前的紅薯是幾個品種混雜,其中蜜薯明顯占據大頭,用它來加工成澱粉也出不了多少。
思來想去,最後隻能慢慢的自己動手加工,把適合製成澱粉的製粉,適合製成紅薯幹的製成紅薯幹。
不過這些事得後麵慢慢來,現在他得去辦周光旭他們把口糧弄迴知青宿舍。
去年知青宿舍還有五人,加起來的紅薯有一千多斤;如今剩下四人,但紅薯的分量卻是一點也沒減少,甚至有近三千斤。
這麽多紅薯,光靠周光旭四人,怕是得弄上許久。
“謝了況葉哥,我們幾個現在看著這一窖紅薯,現在是真的有些愁。”
把最後一籮筐的紅薯倒進土窖中,周光旭撐著扁擔歇氣的功夫,看著還沒封口的土窖,臉上的表情有些扭曲。
去年他們五個知青,分到的紅薯也不少,上半年的時間幾乎是變著花樣在吃這些紅薯,甚至也加工了一批延長保存時間,才把分到的紅薯吃完。
這紅薯幾人也實在是吃傷了,但不想挨餓,就越不過這紅薯。
除了每餐的主糧,還得夾雜著紅薯,以及平時佐餐的蔬菜等物,才能讓五人堅持到年底。
結果今年分得的紅薯比去年還要多,而他們知青宿舍的知青,還從五個減少到了四個。
想到這,快三千斤的紅薯,要四個人在半年的時間消耗完,周光旭的胃部就忍不住抽搐。
“這些紅薯你們還是加工一部分吧,或者問問其他隊的知青要不要換點,今年九大隊的收成算是好的。”
對於周光旭到底在愁個啥,況葉大致也能猜到。
這一地窖的紅薯,光靠周光旭四人消耗,想想那個場景他就打了個寒戰,這就是真頓頓當飯吃也能吃上小半年。
隊裏的其他隊員家現在的情況也應該差不多,甚至還要更誇張,很多隊員家的人口可不隻四個。
每年到這個時候,各家各戶的隊員們就會抽出人手,加工一部分紅薯,或製澱粉或製成紅薯幹。
不過隊員們自己加工的量不會很大,還得保證後續的口糧夠吃。
今年可能會多加工些,畢竟每家每戶分到的紅薯都不算小數。
當然也可以和其他生產大隊的人互通有無,用紅薯交換些其他糧食或物品。
雖然時局動蕩,這樣的交易隻要數量沒超過紅線,在農村卻也是允許的。
“和其他知青換?這倒是可以問問。”周光旭眼前一亮,這段時間正是各個生產大隊分口糧的日子。
對於豐水公社底下的各個生產大隊今年的糧食產量,周光旭也從相熟的知青中那知道些。
能和他們分到這麽多糧食的,今年在整個豐水公社都是少數。
知青中的很多人應該都有這個需求,紅薯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可它管飽啊。
鮮紅薯還是按在5:1的口糧換算的,對於那些真正不夠吃的人來說,還是很願意換的。
歇了口氣,周光旭也終於緩過勁來,之後和況葉以把土窖先封好。
而況葉和幾人吃了頓午飯,就很快告辭迴家。簡單的收拾了兩下,就騎著自行車往場鎮去。
口糧分完後,時間仿佛過得愈發的快,臘月的日子悄然而過,很快就迎來了春節。
因為政策的原因,況葉和九大隊的所有人,都仿佛適應了這樣的過節氣氛,簡單的準備了一番,就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就在春節的氣氛散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個意外讓九大隊在午夜的時候,還喧鬧了一迴。
剛剛入睡沒多久的況葉,突然心中一悸,就從床上直直的起身,而後原本安靜的豆豆也開始叫了起來。
汪汪汪!!
突然醒來,他本能的感覺到一絲危險,再聽到豆豆有些驚慌的叫聲,他拿起一件棉襖披上並迅速穿鞋,按照直覺離開了屋子。
來到小院中時,漆黑一片的九大隊,此時卻沒有了夜深人靜的靜謐,而是充斥這此起彼伏的犬吠聲,以及其他牲畜的叫聲。
就連依靠在他腳邊的豆豆,此時也發出嗚咽的嚶嚶聲。
不少隊員因此被吵醒,有擔心是不是遭賊的隊員,也迅速的起身準本點燈,想要一探究竟。
可還沒等燈點燃,一陣晃動就傳來。
站在小院中的況葉自然也是感覺到,此時他也反應過來,這竟然是一場深夜地震。
不過他也能感知到九大隊這邊的晃動不大,稍稍有些暈眩感,且震動的持續時間隻有十幾秒。
這次地震對豐水公社的影響應該不大,就是不知道它具體的震源在哪,強度到底是多少。
震源離安慶縣近的話,他感受到這番強度,地震強度應該不算多大。但要是震源離安慶縣遠的話,以剛剛震感,這次地震怕是不小。
第186章
地震持續的時間不長, 而因它被驚到的動物,在瘋狂的嚎叫了一段時間,沒再感受到危險後就逐漸了停歇了。
至於被雞狗等家畜吵醒的隊員們,有一些感知比較敏銳的感覺到了晃動, 但都時間太短以為隻是自己的錯覺, 一些以為誰在搖床就嘟囔了兩句。
對於外麵的雞叫狗吠, 有一部分選擇起身查看, 一部分根本就懶得起床, 而是高聲嗬斥了自己家的狗子,就再次躺進被窩中睡了。
二月初, 白天的農活已經逐漸多起來,原本就累得不行的隊員,可不想在寒意較重的深夜離開溫暖的被窩。
況葉穿著棉襖在院子裏站了一小段時間,看著遠處的幾家亮起了微弱的燈光,但等隊員查看沒發現什麽異常, 也就吹滅了燈盞重歸黑暗。
等到整個九大隊再次陷入安靜,深夜的冷風吹在隻穿了一薄秋褲的腿上,還是有些凍人的,況葉沒有再感覺到餘震,也就迴到房間繼續睡下。
而之前在他腿邊嚶嚶叫喚的豆豆, 這次死活也要跟著他一個屋子睡。
對此,況葉也沒趕它出去。
豆豆常常和村裏的狗子混在一起,但也有做定期的體內外驅蟲, 倒是不怕他身上有跳蚤。
而且況葉對於自己的床鋪,也會定期的做清潔、底下墊的稻草也換得比較勤。
他養了豆豆著兩年多, 家裏幾乎是見不到跳蚤的身影。
聽著屋內另外一個唿吸聲,況葉也很快的再次進入夢鄉。
但第二天的早晨卻不是自然醒來的, 在餘震來臨的前一秒,他再次醒來。不過這次餘震隻小小的震了一下,整個木架床也就搖晃了一下,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再次醒來的況葉,此時卻已經沒了睡意,屋外此時還是一片漆黑。
同時和她一起被選上的還有豐水公社的其他九個知青,這一次招工豐水公社總共有十個名額。
十個名額看起來不少, 和第一次招工的兩個名額相比,甚至是它的五倍,但競爭同樣不小,因為誰都不想落選。
被選上的薑雨自然是高興萬分。
不過和她一起競爭的朱靜的心情就不那麽好受了。
好在薑雨和朱靜是同一批下鄉的知青,這幾年關係處的還不錯, 兩人也沒有因此事鬧出什麽矛盾。
況葉得知薑雨被選上,去恭喜的同時,也稍稍打聽了一下這次招工的具體信息。
十個招工名額,相對於豐水公社符合招收條件的知青來說,的確有些少。
但這十個名額其實不算小, 要知道當初許誠他們那一批被招工走的知青,還是因為鐵路修建以及相關的產業需求的人多,也才二十個名額。
況葉雖然這次公社有招工名額, 但具體是招什麽樣的工,以及是哪個單位招工, 都不是很清楚。
經過一番打聽,才知道這是一個將要投產的鋼鐵大廠在招人。
而這個鋼廠其實也是三線建設的一個項目。據說當初其實在六五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建廠, 其名下的二分廠在當年年底就投產了。
但剩下的幾個分廠,卻因從六六年開始的動蕩,施工建設進度受到嚴重的影響。
後麵還是因為局勢穩定了一些,省上重新啟動三線建設的相關工程建設,剩下的幾個分廠才得以修建完成。
幾個分廠的建設即將完工,也即將投產,自然新增了不少崗位。
因為廠區離安瓊縣不算多遠,所以這次得到了名額相對要多一點,豐水公社才能有十個招工名額。
招工的名額定下來之後,薑雨等十名知青,也很快的通過了體檢、審查,辦理了相關的手續後,就離開了豐水公社。
薑雨的離開,對整個九大隊來說,沒多少影響。
除了知青宿舍的朱靜等人,隊員們更多的還是關注眼前的事物,地裏種的糧食可是關乎到切身的口糧。
而況葉也沒有對此事再過多的關注,他每天的事也不少。
培訓班那邊上課,每天雖然隻有一節課,但花在上麵的時間可不僅僅隻有那四十五分鍾。課堂外的工作,才是最消耗精力的。
迴到九大隊,除了製藥也還要忙不完的事。
小菜園需要打理、果樹需要剪枝、房前屋後需要清理、消耗大半的柴火需要補充、糧食需要加工脫殼等等,這些繁雜的小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打理。
這也就是一個人住的壞處了,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來。
當然也可以擺爛,但況葉又做不到。
收拾屋子,把周圍的東西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而時間就是這樣的悄然流逝,七三年的元旦到來。
元旦後的第五天,隊裏組織所有人分口糧,況葉這次也是早早的去排隊。
最終拿到手上的糧食,也和他之前預料的那般。
小麥、玉米這類的主糧占比少了很多。就是雜糧比如豌豆、胡豆這類,也因為減產的關係,在口糧中的占比也下降了少許。
今年口糧中占據大頭的就是紅薯,足足快有一半的占比。
又因為減產,今年能分到足夠三百六十斤口糧的隊員,也隻有一小部分。
剩餘的大部分隊員,分到的糧食都不足三百六十斤。
況葉這次也一樣,哪怕他兌換了些公分,最終分到的口糧也隻有三百斤出頭一點點。
他這個水平,基本上和隊裏普通的隊員差不多。
三百斤的口糧,近一半的都是紅薯,按照5:1算的話,實際領到的紅薯有七百多斤。
隻要紅薯保存得當,或者進行些加工以延長保存時間,這七百多斤的紅薯其實也還行。
但紅薯這東西,吃多了是真的很傷人。
無奈現實就擺在麵前,有的吃和沒得吃之間,所有人還是會選前者。
把口糧運迴家中,況葉看著地窖中的七百多斤紅薯發愁。
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這麽一摞小山似的紅薯擺在眼前,他還是忍不住思考要如何消耗完它們。
明麵上他的口糧不多,也不能大張旗鼓的把紅薯加工成澱粉。而且麵前的紅薯是幾個品種混雜,其中蜜薯明顯占據大頭,用它來加工成澱粉也出不了多少。
思來想去,最後隻能慢慢的自己動手加工,把適合製成澱粉的製粉,適合製成紅薯幹的製成紅薯幹。
不過這些事得後麵慢慢來,現在他得去辦周光旭他們把口糧弄迴知青宿舍。
去年知青宿舍還有五人,加起來的紅薯有一千多斤;如今剩下四人,但紅薯的分量卻是一點也沒減少,甚至有近三千斤。
這麽多紅薯,光靠周光旭四人,怕是得弄上許久。
“謝了況葉哥,我們幾個現在看著這一窖紅薯,現在是真的有些愁。”
把最後一籮筐的紅薯倒進土窖中,周光旭撐著扁擔歇氣的功夫,看著還沒封口的土窖,臉上的表情有些扭曲。
去年他們五個知青,分到的紅薯也不少,上半年的時間幾乎是變著花樣在吃這些紅薯,甚至也加工了一批延長保存時間,才把分到的紅薯吃完。
這紅薯幾人也實在是吃傷了,但不想挨餓,就越不過這紅薯。
除了每餐的主糧,還得夾雜著紅薯,以及平時佐餐的蔬菜等物,才能讓五人堅持到年底。
結果今年分得的紅薯比去年還要多,而他們知青宿舍的知青,還從五個減少到了四個。
想到這,快三千斤的紅薯,要四個人在半年的時間消耗完,周光旭的胃部就忍不住抽搐。
“這些紅薯你們還是加工一部分吧,或者問問其他隊的知青要不要換點,今年九大隊的收成算是好的。”
對於周光旭到底在愁個啥,況葉大致也能猜到。
這一地窖的紅薯,光靠周光旭四人消耗,想想那個場景他就打了個寒戰,這就是真頓頓當飯吃也能吃上小半年。
隊裏的其他隊員家現在的情況也應該差不多,甚至還要更誇張,很多隊員家的人口可不隻四個。
每年到這個時候,各家各戶的隊員們就會抽出人手,加工一部分紅薯,或製澱粉或製成紅薯幹。
不過隊員們自己加工的量不會很大,還得保證後續的口糧夠吃。
今年可能會多加工些,畢竟每家每戶分到的紅薯都不算小數。
當然也可以和其他生產大隊的人互通有無,用紅薯交換些其他糧食或物品。
雖然時局動蕩,這樣的交易隻要數量沒超過紅線,在農村卻也是允許的。
“和其他知青換?這倒是可以問問。”周光旭眼前一亮,這段時間正是各個生產大隊分口糧的日子。
對於豐水公社底下的各個生產大隊今年的糧食產量,周光旭也從相熟的知青中那知道些。
能和他們分到這麽多糧食的,今年在整個豐水公社都是少數。
知青中的很多人應該都有這個需求,紅薯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可它管飽啊。
鮮紅薯還是按在5:1的口糧換算的,對於那些真正不夠吃的人來說,還是很願意換的。
歇了口氣,周光旭也終於緩過勁來,之後和況葉以把土窖先封好。
而況葉和幾人吃了頓午飯,就很快告辭迴家。簡單的收拾了兩下,就騎著自行車往場鎮去。
口糧分完後,時間仿佛過得愈發的快,臘月的日子悄然而過,很快就迎來了春節。
因為政策的原因,況葉和九大隊的所有人,都仿佛適應了這樣的過節氣氛,簡單的準備了一番,就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就在春節的氣氛散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個意外讓九大隊在午夜的時候,還喧鬧了一迴。
剛剛入睡沒多久的況葉,突然心中一悸,就從床上直直的起身,而後原本安靜的豆豆也開始叫了起來。
汪汪汪!!
突然醒來,他本能的感覺到一絲危險,再聽到豆豆有些驚慌的叫聲,他拿起一件棉襖披上並迅速穿鞋,按照直覺離開了屋子。
來到小院中時,漆黑一片的九大隊,此時卻沒有了夜深人靜的靜謐,而是充斥這此起彼伏的犬吠聲,以及其他牲畜的叫聲。
就連依靠在他腳邊的豆豆,此時也發出嗚咽的嚶嚶聲。
不少隊員因此被吵醒,有擔心是不是遭賊的隊員,也迅速的起身準本點燈,想要一探究竟。
可還沒等燈點燃,一陣晃動就傳來。
站在小院中的況葉自然也是感覺到,此時他也反應過來,這竟然是一場深夜地震。
不過他也能感知到九大隊這邊的晃動不大,稍稍有些暈眩感,且震動的持續時間隻有十幾秒。
這次地震對豐水公社的影響應該不大,就是不知道它具體的震源在哪,強度到底是多少。
震源離安慶縣近的話,他感受到這番強度,地震強度應該不算多大。但要是震源離安慶縣遠的話,以剛剛震感,這次地震怕是不小。
第186章
地震持續的時間不長, 而因它被驚到的動物,在瘋狂的嚎叫了一段時間,沒再感受到危險後就逐漸了停歇了。
至於被雞狗等家畜吵醒的隊員們,有一些感知比較敏銳的感覺到了晃動, 但都時間太短以為隻是自己的錯覺, 一些以為誰在搖床就嘟囔了兩句。
對於外麵的雞叫狗吠, 有一部分選擇起身查看, 一部分根本就懶得起床, 而是高聲嗬斥了自己家的狗子,就再次躺進被窩中睡了。
二月初, 白天的農活已經逐漸多起來,原本就累得不行的隊員,可不想在寒意較重的深夜離開溫暖的被窩。
況葉穿著棉襖在院子裏站了一小段時間,看著遠處的幾家亮起了微弱的燈光,但等隊員查看沒發現什麽異常, 也就吹滅了燈盞重歸黑暗。
等到整個九大隊再次陷入安靜,深夜的冷風吹在隻穿了一薄秋褲的腿上,還是有些凍人的,況葉沒有再感覺到餘震,也就迴到房間繼續睡下。
而之前在他腿邊嚶嚶叫喚的豆豆, 這次死活也要跟著他一個屋子睡。
對此,況葉也沒趕它出去。
豆豆常常和村裏的狗子混在一起,但也有做定期的體內外驅蟲, 倒是不怕他身上有跳蚤。
而且況葉對於自己的床鋪,也會定期的做清潔、底下墊的稻草也換得比較勤。
他養了豆豆著兩年多, 家裏幾乎是見不到跳蚤的身影。
聽著屋內另外一個唿吸聲,況葉也很快的再次進入夢鄉。
但第二天的早晨卻不是自然醒來的, 在餘震來臨的前一秒,他再次醒來。不過這次餘震隻小小的震了一下,整個木架床也就搖晃了一下,就沒有了任何動靜。
再次醒來的況葉,此時卻已經沒了睡意,屋外此時還是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