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陳慶國已經知道要來的新知青具體的信息,兩男兩女,他們的情況到底如何,得見到人的時候才知道。
怕到時候有人體力不濟,就幹脆準備了一頭驢。
聽到這,況葉也心下了然。
他聽張友歲說這次知青下鄉補貼除了安置費,還補助了些其他的東西。
錦城這邊的補助是,棉布24尺、棉花兩斤、棉被一床、蚊帳一床。有些物資是在出發前就發放了的,加上知青們自己準備的行李,帶的東西應該不少。
相到當初從公社到九大隊,兩個小時路程走的有些艱難,要不是毅力在那,還真堅持不下來。
新來的知青應該也差不多,到時候這兩個小時的路程,要是人體力不好的話,不知道要走多久。
就這樣,況葉和牽著驢的大隊長,以及一些同行的隊員前往豐水場鎮。
抵達場鎮的時候,時間差不多九點左右。
“況知青,你先去衛生院那邊把藥送了吧,十點鍾左右的時候,到學校來找我就是。”
在場口的位置,大隊長陳慶國說道。
他知道況葉來場鎮是要給衛生院那邊送藥的,接知青這事據之前的通知,應該在十點過後,公社這邊把場地定在了場鎮上唯一的學校。
“好的,慶國叔我待會兒過來找你。”況葉在來場鎮的途中,也和陳慶國了解過今天辦事的流程,所以也沒意見,很快往衛生院那邊去了。
衛生院的人還是和以往一樣多,況葉在這等了一會兒,才找到空隙和蔣衛生員交接了藥品。
從衛生院走出來,他也沒在街上閑逛,而是直接往學校那邊走了過去。
來到學校,剛剛走進大門,就看到不少人聚集在學校的操場上。
當然況葉也沒來晚,此時新來的知青還沒來。
學校裏麵聚集的人是來迎接這一批知青的人,有各個生產大隊的隊長,有零星的幾個老知青,有公社的幾個幹部,甚至還有一群附近生產大隊的學生。
今天是周末,學生應該是在放假的,不過為了迎接這批知青,公社組織了一次歡迎活動,他們也聚集在了學校。
找到大隊長的身影,況葉再次和其匯合,之後就是等待。
就在他和周圍人閑聊的時候,一陣汽車的鳴笛聲在場鎮上響起。
“到了,到了!”隨後學校門口就有人喊道。
聽到這,迎接的人也準備起來,清理出汽車行進的通道,之後站在兩邊等待汽車開進來。
不久後,況葉看到兩輛擠滿人的汽車,開到了學校的門口,緊接著從車上陸陸續續的走下新來的知青。
當然來的還不止知青,有一小隊明顯是縣城派遣的工作人員。他們之間也很好區分,知青每人胸前都別這一朵大紅花。
在汽車開進場鎮的時候,趕集的老鄉們也有不少好奇的圍了過來,之後在知青被領進學校的後也跟了一部分進來。
一時間學校不大的操場顯得熱鬧非常。
歡迎活動在這鬧哄哄的氛圍下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況葉也因此了解到這次豐水公社具體來了多少知青。
竟然總共有八十人!
比起他下鄉那年,整個公社隻有兩人的情況,今天的人數隻能說是盛況了。
八十人,按照豐水公社下轄二十四個生產大隊,每個生產大隊至少會有三個知青。
當年張友歲下鄉的時候,都沒有這麽多人。
不過這樣的數量,況葉也知道算是正常。前不久他收到張友歲寄來的信件,就聊到了這次下鄉知青人數的事。
光是錦城這一個地方,今年就有六萬一左右的知青下鄉。
再加上其他地方,甚至全國,總體的數量應該不是一個小數。
第135章
在歡迎活動尾聲的時候, 況葉見到了即將前往九大隊的四名知青。
和大隊長同行前往場鎮的途中,他就打聽過這一批新來的知青的部分消息。
知道是兩男男女。
見到被公社工作人員領過來的四人,況葉先是打量了一眼。
都是朝氣蓬勃的年紀,作為出生城市的孩子, 和農村人有著明顯的差別。
“陳隊長, 這是周光旭、許誠、薑雨、朱靜。”領著四人過來的工作人員, 一一介紹了每個人的名字。
隨著他的介紹, 況葉也一一的把每個人和名字對應上。
周光旭, 是四人中個子最高的,目測有一米七出頭, 皮膚白皙,身材有些消瘦,書卷氣比較濃。
許誠,個子相對矮一點,一身麥色的皮膚, 此時正洋溢著大大的笑容,看著是個朝氣蓬勃的小夥。
薑雨,個子一米六出頭,身形有些消瘦,幹淨利落的短發, 加上比同齡人沉穩的表情,看著似乎比較可靠。
朱靜,是四人中個子最矮的, 但也應該有一米五七左右,一張圓圓的臉, 加上有些忐忑的神態,顯得年齡更小。
“麻煩胡辦事員了。”大隊長陳慶國先謝過工作人員, 之後在和四位新來的知青介紹了一下自己。
“我是九大隊的大隊長,陳慶國,我代表我們生產大隊歡迎你們。”
不管農村大多數人,對知青下鄉是個什麽態度,但在這樣的場合,所有人的態度都是正麵的。
“陳大隊長,你好,以後就麻煩你了。”
“陳叔,以後麻煩你了。”
“陳大隊長,你好。”
“陳叔叔,你好。”
四人也相繼的和陳慶國打了聲招唿。
“陳隊長,我這邊還有事,就先走了。”胡辦事員見雙方見麵氣氛還不錯,就提出告辭。
“胡辦事員,你先忙。”對此,陳慶國也沒挽留,現場情況鬧哄哄的,他也知道公社的工作人員們比較忙。
“周知青、許知青、薑知青、朱知青,這是況知青,他是六三年下鄉的知青,你們可以聊聊。”
胡辦事員轉身離開後,大隊長也把一直站在旁邊的況葉介紹了一番。
他今天之所以找況葉同行,除了今天歡迎活動的需要,還有讓其帶帶新來知青的意思。
“你們好,我是況葉。”在大隊長話音落下之後,況葉也主動的介紹了一下自己。
新來的知青,之後不會和他住一起,但同為知青,之後必然會打交道。
見況葉開口,周光旭四人也相繼和況葉打招唿。
他們剛剛過來的時候,其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況葉,高出在場所有人的個子,讓他人群中太顯眼了。
不過幾人倒是沒想到他也是知青,還是下鄉那麽早的知青。
相互認識後,況葉也和四人交流起來。
隨著交談,了解到四人更加詳細的信息。
四人雖然是同一批插隊的知青,但家鄉卻不是同一個地方。其中許誠和朱靜來自錦城,兩人分別19歲和17歲。
另外周光旭來自海城,今年已經21歲。而薑雨,來自鬥城,竟然和簡修文他們是老鄉,今年19歲。
就在幾人聊天的時候,歡迎活動也逐漸散場,大隊長帶著況葉以及周光旭四人從學校中走了出來。
此時已經接近十一點左右。
“九大隊離場鎮有點距離,來一次差不多要走兩個小時,隊裏也沒有供銷社,周知青你們要不要買點東西。”
走到供銷社的位置,和況葉第一次和大隊長見麵的時候一樣,陳慶國也提醒了周光旭四人要不要在供銷社購買些東西。
“兩個小時?”聽到要走兩個小時,周光旭四人都有些驚訝,也都接受了大隊長的提議,連忙走進供銷。
“叔,我先去一趟公社,待會兒在過來找你們。”此次供銷社人不少,四人買東西怕是有得等了,況葉就準備趁著這個時間去辦自己的事。
“行,你先去。”大隊長陳慶國擺擺手,示意況葉隨意。
陳慶國也知道況葉要去繳稅,以及找喬書記幫忙拿藥材的事,今天這歡迎會耽擱了,現在正好趁著公社辦公室那邊還沒午休得趕緊了。
況葉急急忙忙的趕往公社辦公地點,找到夏辦事員核查賬目完成稅款的繳納,因為沒遇上喬書記,同時也把需要的藥材單子交給夏辦事員讓其幫忙轉交。
等他從公社辦公地點走出來的時候,時間也已經接近正午。
找到大隊長匯合,周光旭他們也從供銷社出來了,此時正在旁邊不遠的國營飯店解決午飯的問題。
不過今天國營飯店人太多,幾人也就買了幾個包子,和大隊長坐到店外的長凳上吃著手上的包子。
見此,況葉也排隊買了幾個包子饅頭,簡單的填了填肚子。
之後一行人也沒在場鎮上久留。
“周知青,你把手上的包壓放上來吧,這路還得走一個小時呢。”走到半道的時候,大隊長陳慶國看著氣喘籲籲的周光旭,開口道。
從場鎮離開時,四個新來的知青帶的行李都不少,一開始薑雨和朱靜兩位女同誌,陳慶國就讓她們把一部分行李讓驢馱著。
而周光旭和許誠,其實也被招唿過,不過兩人當時沒好意思把行李放上去。
結果體力似乎有些差的周光旭,在半道上的時候就有些走不動了。
“...那麻煩陳叔了。”周光旭沉默了一會兒,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道。
他顯然是高估了自己,兩個小時的路程,他背著行李看來是不能堅持到底了。
說完這句話,他就準備把手上的兩個包放到驢背兩側的籮筐中,結果竟然因為體力不支,這包還提不上去。
“我來吧。”況葉看到周光旭這麽費勁,幹脆就搭了把手,把兩個包裹提溜起來。
結果接過這兩個包裹,他心下有些驚訝,這包的分量不輕啊!
“周知青,你這包挺重的啊,難怪累成這樣?”
況葉原本以為周光旭是體力比較差,才走到半道累成這樣,但手上的兩個包的重量表明明顯不是。
為此,況葉不由得再仔細的看了一眼周光旭身後的大包,肩帶勒的比較深,想來這大包應該也挺沉。
“裝了點書,所以有點沉。”周光旭有些尷尬的迴答,但明顯不想多談。
見此,況葉也沒有追問,他沒有打聽人隱私的愛好。
把兩個包放進籮筐中,況葉他們又繼續趕路。
怕到時候有人體力不濟,就幹脆準備了一頭驢。
聽到這,況葉也心下了然。
他聽張友歲說這次知青下鄉補貼除了安置費,還補助了些其他的東西。
錦城這邊的補助是,棉布24尺、棉花兩斤、棉被一床、蚊帳一床。有些物資是在出發前就發放了的,加上知青們自己準備的行李,帶的東西應該不少。
相到當初從公社到九大隊,兩個小時路程走的有些艱難,要不是毅力在那,還真堅持不下來。
新來的知青應該也差不多,到時候這兩個小時的路程,要是人體力不好的話,不知道要走多久。
就這樣,況葉和牽著驢的大隊長,以及一些同行的隊員前往豐水場鎮。
抵達場鎮的時候,時間差不多九點左右。
“況知青,你先去衛生院那邊把藥送了吧,十點鍾左右的時候,到學校來找我就是。”
在場口的位置,大隊長陳慶國說道。
他知道況葉來場鎮是要給衛生院那邊送藥的,接知青這事據之前的通知,應該在十點過後,公社這邊把場地定在了場鎮上唯一的學校。
“好的,慶國叔我待會兒過來找你。”況葉在來場鎮的途中,也和陳慶國了解過今天辦事的流程,所以也沒意見,很快往衛生院那邊去了。
衛生院的人還是和以往一樣多,況葉在這等了一會兒,才找到空隙和蔣衛生員交接了藥品。
從衛生院走出來,他也沒在街上閑逛,而是直接往學校那邊走了過去。
來到學校,剛剛走進大門,就看到不少人聚集在學校的操場上。
當然況葉也沒來晚,此時新來的知青還沒來。
學校裏麵聚集的人是來迎接這一批知青的人,有各個生產大隊的隊長,有零星的幾個老知青,有公社的幾個幹部,甚至還有一群附近生產大隊的學生。
今天是周末,學生應該是在放假的,不過為了迎接這批知青,公社組織了一次歡迎活動,他們也聚集在了學校。
找到大隊長的身影,況葉再次和其匯合,之後就是等待。
就在他和周圍人閑聊的時候,一陣汽車的鳴笛聲在場鎮上響起。
“到了,到了!”隨後學校門口就有人喊道。
聽到這,迎接的人也準備起來,清理出汽車行進的通道,之後站在兩邊等待汽車開進來。
不久後,況葉看到兩輛擠滿人的汽車,開到了學校的門口,緊接著從車上陸陸續續的走下新來的知青。
當然來的還不止知青,有一小隊明顯是縣城派遣的工作人員。他們之間也很好區分,知青每人胸前都別這一朵大紅花。
在汽車開進場鎮的時候,趕集的老鄉們也有不少好奇的圍了過來,之後在知青被領進學校的後也跟了一部分進來。
一時間學校不大的操場顯得熱鬧非常。
歡迎活動在這鬧哄哄的氛圍下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況葉也因此了解到這次豐水公社具體來了多少知青。
竟然總共有八十人!
比起他下鄉那年,整個公社隻有兩人的情況,今天的人數隻能說是盛況了。
八十人,按照豐水公社下轄二十四個生產大隊,每個生產大隊至少會有三個知青。
當年張友歲下鄉的時候,都沒有這麽多人。
不過這樣的數量,況葉也知道算是正常。前不久他收到張友歲寄來的信件,就聊到了這次下鄉知青人數的事。
光是錦城這一個地方,今年就有六萬一左右的知青下鄉。
再加上其他地方,甚至全國,總體的數量應該不是一個小數。
第135章
在歡迎活動尾聲的時候, 況葉見到了即將前往九大隊的四名知青。
和大隊長同行前往場鎮的途中,他就打聽過這一批新來的知青的部分消息。
知道是兩男男女。
見到被公社工作人員領過來的四人,況葉先是打量了一眼。
都是朝氣蓬勃的年紀,作為出生城市的孩子, 和農村人有著明顯的差別。
“陳隊長, 這是周光旭、許誠、薑雨、朱靜。”領著四人過來的工作人員, 一一介紹了每個人的名字。
隨著他的介紹, 況葉也一一的把每個人和名字對應上。
周光旭, 是四人中個子最高的,目測有一米七出頭, 皮膚白皙,身材有些消瘦,書卷氣比較濃。
許誠,個子相對矮一點,一身麥色的皮膚, 此時正洋溢著大大的笑容,看著是個朝氣蓬勃的小夥。
薑雨,個子一米六出頭,身形有些消瘦,幹淨利落的短發, 加上比同齡人沉穩的表情,看著似乎比較可靠。
朱靜,是四人中個子最矮的, 但也應該有一米五七左右,一張圓圓的臉, 加上有些忐忑的神態,顯得年齡更小。
“麻煩胡辦事員了。”大隊長陳慶國先謝過工作人員, 之後在和四位新來的知青介紹了一下自己。
“我是九大隊的大隊長,陳慶國,我代表我們生產大隊歡迎你們。”
不管農村大多數人,對知青下鄉是個什麽態度,但在這樣的場合,所有人的態度都是正麵的。
“陳大隊長,你好,以後就麻煩你了。”
“陳叔,以後麻煩你了。”
“陳大隊長,你好。”
“陳叔叔,你好。”
四人也相繼的和陳慶國打了聲招唿。
“陳隊長,我這邊還有事,就先走了。”胡辦事員見雙方見麵氣氛還不錯,就提出告辭。
“胡辦事員,你先忙。”對此,陳慶國也沒挽留,現場情況鬧哄哄的,他也知道公社的工作人員們比較忙。
“周知青、許知青、薑知青、朱知青,這是況知青,他是六三年下鄉的知青,你們可以聊聊。”
胡辦事員轉身離開後,大隊長也把一直站在旁邊的況葉介紹了一番。
他今天之所以找況葉同行,除了今天歡迎活動的需要,還有讓其帶帶新來知青的意思。
“你們好,我是況葉。”在大隊長話音落下之後,況葉也主動的介紹了一下自己。
新來的知青,之後不會和他住一起,但同為知青,之後必然會打交道。
見況葉開口,周光旭四人也相繼和況葉打招唿。
他們剛剛過來的時候,其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況葉,高出在場所有人的個子,讓他人群中太顯眼了。
不過幾人倒是沒想到他也是知青,還是下鄉那麽早的知青。
相互認識後,況葉也和四人交流起來。
隨著交談,了解到四人更加詳細的信息。
四人雖然是同一批插隊的知青,但家鄉卻不是同一個地方。其中許誠和朱靜來自錦城,兩人分別19歲和17歲。
另外周光旭來自海城,今年已經21歲。而薑雨,來自鬥城,竟然和簡修文他們是老鄉,今年19歲。
就在幾人聊天的時候,歡迎活動也逐漸散場,大隊長帶著況葉以及周光旭四人從學校中走了出來。
此時已經接近十一點左右。
“九大隊離場鎮有點距離,來一次差不多要走兩個小時,隊裏也沒有供銷社,周知青你們要不要買點東西。”
走到供銷社的位置,和況葉第一次和大隊長見麵的時候一樣,陳慶國也提醒了周光旭四人要不要在供銷社購買些東西。
“兩個小時?”聽到要走兩個小時,周光旭四人都有些驚訝,也都接受了大隊長的提議,連忙走進供銷。
“叔,我先去一趟公社,待會兒在過來找你們。”此次供銷社人不少,四人買東西怕是有得等了,況葉就準備趁著這個時間去辦自己的事。
“行,你先去。”大隊長陳慶國擺擺手,示意況葉隨意。
陳慶國也知道況葉要去繳稅,以及找喬書記幫忙拿藥材的事,今天這歡迎會耽擱了,現在正好趁著公社辦公室那邊還沒午休得趕緊了。
況葉急急忙忙的趕往公社辦公地點,找到夏辦事員核查賬目完成稅款的繳納,因為沒遇上喬書記,同時也把需要的藥材單子交給夏辦事員讓其幫忙轉交。
等他從公社辦公地點走出來的時候,時間也已經接近正午。
找到大隊長匯合,周光旭他們也從供銷社出來了,此時正在旁邊不遠的國營飯店解決午飯的問題。
不過今天國營飯店人太多,幾人也就買了幾個包子,和大隊長坐到店外的長凳上吃著手上的包子。
見此,況葉也排隊買了幾個包子饅頭,簡單的填了填肚子。
之後一行人也沒在場鎮上久留。
“周知青,你把手上的包壓放上來吧,這路還得走一個小時呢。”走到半道的時候,大隊長陳慶國看著氣喘籲籲的周光旭,開口道。
從場鎮離開時,四個新來的知青帶的行李都不少,一開始薑雨和朱靜兩位女同誌,陳慶國就讓她們把一部分行李讓驢馱著。
而周光旭和許誠,其實也被招唿過,不過兩人當時沒好意思把行李放上去。
結果體力似乎有些差的周光旭,在半道上的時候就有些走不動了。
“...那麻煩陳叔了。”周光旭沉默了一會兒,也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道。
他顯然是高估了自己,兩個小時的路程,他背著行李看來是不能堅持到底了。
說完這句話,他就準備把手上的兩個包放到驢背兩側的籮筐中,結果竟然因為體力不支,這包還提不上去。
“我來吧。”況葉看到周光旭這麽費勁,幹脆就搭了把手,把兩個包裹提溜起來。
結果接過這兩個包裹,他心下有些驚訝,這包的分量不輕啊!
“周知青,你這包挺重的啊,難怪累成這樣?”
況葉原本以為周光旭是體力比較差,才走到半道累成這樣,但手上的兩個包的重量表明明顯不是。
為此,況葉不由得再仔細的看了一眼周光旭身後的大包,肩帶勒的比較深,想來這大包應該也挺沉。
“裝了點書,所以有點沉。”周光旭有些尷尬的迴答,但明顯不想多談。
見此,況葉也沒有追問,他沒有打聽人隱私的愛好。
把兩個包放進籮筐中,況葉他們又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