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從選秀開始成為頂流天王 作者:謝滄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解夕朝:“……”
他沉默著收迴了目光。
好在彈幕雖然饞他的臉,但還沒到那麽誇張的地步。
很快,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就逐漸開始討論起了畫麵和劇情。
*
當初放預告的時候,觀眾已經就已知的劇情討論過一輪。得出的結論是,除了一隻會說話的貓以外,這看起來就像是會寫在青春小說裏的一個成長故事。
這個題材很接地氣,但是也很容易無聊。鑒於宣揚過往的戰績,大多數人都抱著一種很悲觀的態度。
但是這會兒看到正片,他們才發現,好像情況比他們預想得好很多。
比起看不懂的意識流,似乎用“文藝的詼諧”這句話形容正片更合適一些。
男主角陶言是個十八歲的高中生。就像很多青春小說的主角一樣,他的性格孤僻內向。在學校不受老師的待見,也被同學排擠。然而,劇情並沒有因為他本人的孤僻而變得沉悶疼痛。
因為他有一隻非常善於吐槽和話嘮的貓。
這是一隻會口吐人言的貓。沒人知道它為什麽會口吐人言,但它一出場,大家就記住了它甜美的外表和高傲的貓步。以及反串一般老大爺般的嗓音。
不誇張的說,幾乎貓配音的那個刹那,彈幕鋪天蓋地的,全是哈哈哈。比之前舔顏的彈幕還密集。
然而,這隻是笑點的開始。
男主角陶言不僅孤僻,還是個倒黴鬼。而他的每一次倒黴,旁邊都帶著他的貓的銳評。
下雨天坐公交,因為發呆,陶言錯過了開到他麵前的公交車。一直到公交車啟動,他才如夢初醒。而等他慌慌張張地去追的時候,卻不小心被小石子絆倒,他穿著短褲,白皙的膝蓋磕進髒汙的柏油路上,泥點子甚至濺到了鏡頭,畫麵朦朧而陰鬱。
就在所有人都在為男主感到揪心的時候,他的貓邁著貓步走到了他的邊上。
“哇哦~聽說下雨天和摔跤更配哦,小言,加油!你已經體驗了偶像劇的經典情節!下一秒就會有白雪公主駕著冬瓜馬車來接你了!”
陶言:“……”
觀眾:“……”
雖然但是!是灰姑娘啊喂!還有冬瓜馬車是什麽鬼!
陶言去郵局拿錄取通知書。迴家的路上卻被路過的小混混嘲諷成績。
他默默地把紙張折疊好塞迴信封。
他的成績不好。或者說有點偏科。他最喜歡的是東西是天文,最大的夢想是研究宇宙中的星星。但是卻沒能考上心儀大學的天文係。因為除了數學和物理,他的其他科目全都不及格。語文老師批評他的作文“不知所雲”。而他覺得英語老師在“不知所雲”。
當然,他還是倔強地選擇了一所不那麽出名的大學的天文係。
他拿著通知書,坐在街邊的長椅上,心裏有點高興,又有點難過。
就在彈幕已經開始迴憶自己的高考戰績的時候,他的貓蹲在他的邊上,和他一起45°角憂鬱地仰望天空,在一片寂靜中開了口:“沒關係的啦小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你現在的成績,每年進步五分,大概複讀三十年就能考上你的夢校啦,開不開心!”
陶言:“……”
彈幕:“……”
這真的是安慰嗎而不是變相勸退嗎!哪怕你說一年進步150分呢!
……等等。這好像也很勸退。
除此之外。還有陶言不小心淋到樓上澆下來的水、原本可以躲避卻因為貓咪的縱身一撲而淋了個正好;被小混混堵在街巷卻因為笨蛋貓咪迷路被堵在死角;以及在陶言被小混混堵在垃圾桶邊欺負的時候拚命拽他的褲腳卻自己摔了個四仰八叉之類的
無厘頭劇情。
總而言之,頭兩集的觀看過程中,觀眾仿佛成了精神分裂,反複在“嗚嗚嗚”和“哈哈哈”之間徘徊。以至於第二集末尾,季彥飾演的安文一臉傲嬌地一邊說著“我才不多管閑事”一邊出手幫忙報了警時,大家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吐槽傲嬌,腦子裏的第一個念頭反而是:“靠,終於來了個正常人”。
下一秒,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哇,好酷的小哥哥,如果沒有讓我看見他沒卷好露在破洞牛仔褲外麵的大紅色襪子就好了”。
兩集播完,觀眾瘋了。
-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
當你打開一部輕喜劇,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無數密集的笑點,輕鬆的劇情以及一個愉快的周末。當你打開一部青春勵誌小說,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孤獨、狗血和綿密而遲緩的精神疼痛。
但你打開《陶言的夏天》……
你會發現,這兩樣東西居然共存了。
你的眼前是大量的慢鏡頭、意識流般的轉場,以及整個畫麵朦朧的色調。這部劇的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當壁紙。好幾個轉場驚豔得可以讓人恨不得撬開導演的腦袋看看他究竟是如何產生這樣天才的想法。更不用說360°無死角的漂亮男主角。
但是你的耳邊……是一隻喋喋不休的,時不時就要冒一句吐槽的貓。偏偏他的吐槽實在太有存在感,以至於你在看著受苦受難的男主,依舊忍不住嘴角揚起。然後下一秒,恨不得敲電子木魚懺悔。
這種幾乎讓人精神分裂一般的感覺實在是太迷幻了。迷幻到開播的半個小時內,劇的廣場幾乎達到了一種詭異的寂靜。
但是……
違和嗎?
並不。
《陶言的夏天》的劇情線是完全流暢的。
哪怕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來看這部劇也知道它究竟在講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單線程而平鋪直敘的敘事讓整部劇呈現出一種近乎古板的簡單。而所謂的詼諧,比起突兀,更像是極致的痛苦之後糖一般的丁點慰藉。
畢竟如果丟掉貓的這條線,單看陶言自己的生活。那麽倒黴、不幸無數這些稱得上陰鬱的詞匯都能安在他的身上。
用某個劇評博主的話說:“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劇。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會讓人覺得它在發癲的同時又覺得它癲得很合理。很難想象導演在拍這部劇時是怎樣的精神狀態,但是我宣布他贏了。
因為特別永遠是最有殺傷力的利器。一部劇可以狗血但不可以平庸,可以文藝但不可以無聊。就算它有無數缺點,一旦它變成了‘特別’的東西,那麽它必然不會再踏上通向失敗的道路。更何況,目前來看,它是完美的。”
是的。
開播之前,曆經無數唱衰、曾經被預言哪怕有頂流加持也會撲穿地心的《陶言的夏天》,在開播之後的兩個小時內,憑著荒誕離奇的劇情和唯美奇詭到極致的畫麵和轉場,在一大批觀眾還沒有迴過神的時候,就獲得了無數影視博主和業內的關注和好評。
簡而言之。
它的口碑先於收視,爆了。
第134章
文藝圈是個很有意思的圈。
它的有意思就在於,許多世俗關注的“流量”“熱度”,在這個圈子裏幾乎一無是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和時尚圈一樣,都帶著一種目中無人自成一派的特質。而大眾則相反。
對於這兩個離普通人比較遠的圈子,大眾吐槽、不理解、地鐵老頭手機,但明星上了頂刊依然會被吹高逼格,而紅毯著裝,也從高定卷到了超級高定,甚至古董高定。
而在電影界,哪怕商業電影賺了太多票房,在普通人的認知當中,逼格也總是差了文藝片一截。盡管很多文藝片對於部分人來說,藝術含量太過超前,他們其實根本欣賞不來。
宣揚拍的是短劇,不能被稱作文藝片。但除了表現形式,其實從拍攝手法到視覺效果和文藝片並無二致。解夕朝問過他為什麽,他說是時長太長,他又不願意濃縮。
這也是他的問題之一,在過去的拍攝中,解夕朝一點點糾正了他所有偏離軌道的奇思妙想。他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宣揚這個名字一定會在電影界閃閃發光。
不管怎麽說,文藝片的口碑相較於商業片更受業內評價的影響。而大眾對於自己不太了解的東西,也會更依賴於專業人士的評價。
誰也沒想到這部因解夕朝而萬眾矚目的劇在播出之後於口碑會有這樣一個開頭。但是輿論總是這樣,當一個人開了口,被鎖上的盒子就不會再嚴絲合縫。
在不少影視博主給出極高評價之後,哪怕他們的流量都不是很高,漸漸的,廣場上也出現了很多普通觀眾的劇評。
“真的是很特別的一部劇誒,畫麵特別美,劇情也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平時看電視那種熱鬧感,但也不會覺得無聊,最重要的是男主真的好帥啊哈哈哈”
“解夕朝帥慘我了,說起來一開始我聽說他要演高中生還以為會有點兒違和呢,結果完全就是高中生本生啊,演技也好,雖然不是粉但感覺要成陶言寶寶的媽粉了”
“愛豆妝濃啊,他素顏本來就清純。其實他能演好我不意外,景音爆成那個樣子。我意外的是當時看劇情簡介,我覺得‘就這?’,這有啥好看的,但不知不覺兩集就過去了……甚至還想充個會員,真就像有個博主說的,感覺神經兮兮的但是就奇妙地很上頭orz”
“啊啊啊我超驚喜!完全不覺得奇怪!可能我本人就是這種喜歡天馬行空亂想的hhh我太能get到這種無厘頭劇了,剛看了兩集已經充了會員了,決定了,就用這劇下飯!”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樣的評論越來越多。等到方箐箐再一次查看公關那邊發來的各大娛樂陣地的主要風向,《陶言的夏天》已經從一部無名劇aka解夕朝頭腦發昏的投資之作逐漸變成了一部好看的、值得討論的在播劇。
方箐箐鬆了口氣。
這當然遠不如當初《尋仙記》播出那種一炮而紅的驚雷效果,但是《陶言的夏天》這部劇的題材就注定了它不會是個靠流量吃飯的劇。
她很滿意。至少這會兒看超話,之前那些帶節奏的話早就被壓了下去。像是默契一般,粉絲們發著九宮格新鮮劇照,討論著劇情,順便在外麵做著宣傳安利。無論怎麽樣,這部劇的口碑,算是反轉了。
但方箐箐沒有想到,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
幾乎是《陶言的夏天》口碑開始反轉,那些原本蟄伏著的水軍見勢不好,就開始潮水般退去。開頭還有幾個惡意帶節奏的,但被普通觀眾“你看劇了嗎?”“這還無聊啊”幾句話一懟,就紛紛喪失了戰鬥力。
當然,被黑有爭議也是熱度。曜欣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不免擔心《陶言的夏天》後續乏力。然後他們發現……
似乎並沒有。
從第一集播出開始,各大娛樂向平台就一直有著討論《陶言的夏天》劇情的帖子,有的甚至起了高樓。
如果說《尋仙記》是一杯冰鎮可樂,在打開的瞬間就劈裏啪啦聲勢浩大地冒出許多氣泡。那麽《陶言的夏天》就像是一壇老酒。
它看上去無聲無息,但是醇厚的香氣卻不知不覺地飄了滿院。
隻要是路過的人,都能聞到它的香氣,部分人就是這樣被吸引,同樣走進狹窄幽深的街巷。去追尋這抹香氣的來源。
方箐箐覺得很神奇,但是解夕朝卻道:“很正常。”
“有的劇追求的是淺顯直白的感官刺激。”他道,“有的劇就是需要多看幾遍。宣揚就是個細節狂魔,他的劇裏有太多可以討論的點了。孤獨、霸淩、高考、成功、夢想,隨便拿一點就可以引起人共鳴。”
所以會有那麽多劇情討論帖他並不意外。
“還有哥你。”一旁的小助理默默補充,“你的帖子也挺多的。”
而相較於之前純粹的舔顏,在討論《陶言的夏天》這部劇的解夕朝的時候,認真的演技分析帖反而要更多。
解夕朝失笑。
然後他站起身,方箐箐問他:“采訪去?”
解夕朝說:“嗯。”
-
相較於上部劇,解夕朝也變了不少。
《尋仙記》裏他是男配,哪怕他流量大,大部分的采訪還是圍繞主角。
《陶言的夏天》就不一樣了。他是主角,且是唯一的主角,基本所有的采訪和宣傳都要親自去跑。他也很認真,無論大小,能參加的采訪都會參加。采訪來來迴迴就那幾個問題,粉絲物料陡增,卻也不覺得無聊。
因為解夕朝和宣揚兩個人的化學反應實在是很有趣。
宣揚性格木訥。雖然是導演,但很多問題都是解夕朝負責迴答和圓場。而宣揚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夕朝幫了我很多”。
他沉默著收迴了目光。
好在彈幕雖然饞他的臉,但還沒到那麽誇張的地步。
很快,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就逐漸開始討論起了畫麵和劇情。
*
當初放預告的時候,觀眾已經就已知的劇情討論過一輪。得出的結論是,除了一隻會說話的貓以外,這看起來就像是會寫在青春小說裏的一個成長故事。
這個題材很接地氣,但是也很容易無聊。鑒於宣揚過往的戰績,大多數人都抱著一種很悲觀的態度。
但是這會兒看到正片,他們才發現,好像情況比他們預想得好很多。
比起看不懂的意識流,似乎用“文藝的詼諧”這句話形容正片更合適一些。
男主角陶言是個十八歲的高中生。就像很多青春小說的主角一樣,他的性格孤僻內向。在學校不受老師的待見,也被同學排擠。然而,劇情並沒有因為他本人的孤僻而變得沉悶疼痛。
因為他有一隻非常善於吐槽和話嘮的貓。
這是一隻會口吐人言的貓。沒人知道它為什麽會口吐人言,但它一出場,大家就記住了它甜美的外表和高傲的貓步。以及反串一般老大爺般的嗓音。
不誇張的說,幾乎貓配音的那個刹那,彈幕鋪天蓋地的,全是哈哈哈。比之前舔顏的彈幕還密集。
然而,這隻是笑點的開始。
男主角陶言不僅孤僻,還是個倒黴鬼。而他的每一次倒黴,旁邊都帶著他的貓的銳評。
下雨天坐公交,因為發呆,陶言錯過了開到他麵前的公交車。一直到公交車啟動,他才如夢初醒。而等他慌慌張張地去追的時候,卻不小心被小石子絆倒,他穿著短褲,白皙的膝蓋磕進髒汙的柏油路上,泥點子甚至濺到了鏡頭,畫麵朦朧而陰鬱。
就在所有人都在為男主感到揪心的時候,他的貓邁著貓步走到了他的邊上。
“哇哦~聽說下雨天和摔跤更配哦,小言,加油!你已經體驗了偶像劇的經典情節!下一秒就會有白雪公主駕著冬瓜馬車來接你了!”
陶言:“……”
觀眾:“……”
雖然但是!是灰姑娘啊喂!還有冬瓜馬車是什麽鬼!
陶言去郵局拿錄取通知書。迴家的路上卻被路過的小混混嘲諷成績。
他默默地把紙張折疊好塞迴信封。
他的成績不好。或者說有點偏科。他最喜歡的是東西是天文,最大的夢想是研究宇宙中的星星。但是卻沒能考上心儀大學的天文係。因為除了數學和物理,他的其他科目全都不及格。語文老師批評他的作文“不知所雲”。而他覺得英語老師在“不知所雲”。
當然,他還是倔強地選擇了一所不那麽出名的大學的天文係。
他拿著通知書,坐在街邊的長椅上,心裏有點高興,又有點難過。
就在彈幕已經開始迴憶自己的高考戰績的時候,他的貓蹲在他的邊上,和他一起45°角憂鬱地仰望天空,在一片寂靜中開了口:“沒關係的啦小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你現在的成績,每年進步五分,大概複讀三十年就能考上你的夢校啦,開不開心!”
陶言:“……”
彈幕:“……”
這真的是安慰嗎而不是變相勸退嗎!哪怕你說一年進步150分呢!
……等等。這好像也很勸退。
除此之外。還有陶言不小心淋到樓上澆下來的水、原本可以躲避卻因為貓咪的縱身一撲而淋了個正好;被小混混堵在街巷卻因為笨蛋貓咪迷路被堵在死角;以及在陶言被小混混堵在垃圾桶邊欺負的時候拚命拽他的褲腳卻自己摔了個四仰八叉之類的
無厘頭劇情。
總而言之,頭兩集的觀看過程中,觀眾仿佛成了精神分裂,反複在“嗚嗚嗚”和“哈哈哈”之間徘徊。以至於第二集末尾,季彥飾演的安文一臉傲嬌地一邊說著“我才不多管閑事”一邊出手幫忙報了警時,大家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吐槽傲嬌,腦子裏的第一個念頭反而是:“靠,終於來了個正常人”。
下一秒,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哇,好酷的小哥哥,如果沒有讓我看見他沒卷好露在破洞牛仔褲外麵的大紅色襪子就好了”。
兩集播完,觀眾瘋了。
-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
當你打開一部輕喜劇,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無數密集的笑點,輕鬆的劇情以及一個愉快的周末。當你打開一部青春勵誌小說,你知道,你要迎接的是孤獨、狗血和綿密而遲緩的精神疼痛。
但你打開《陶言的夏天》……
你會發現,這兩樣東西居然共存了。
你的眼前是大量的慢鏡頭、意識流般的轉場,以及整個畫麵朦朧的色調。這部劇的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當壁紙。好幾個轉場驚豔得可以讓人恨不得撬開導演的腦袋看看他究竟是如何產生這樣天才的想法。更不用說360°無死角的漂亮男主角。
但是你的耳邊……是一隻喋喋不休的,時不時就要冒一句吐槽的貓。偏偏他的吐槽實在太有存在感,以至於你在看著受苦受難的男主,依舊忍不住嘴角揚起。然後下一秒,恨不得敲電子木魚懺悔。
這種幾乎讓人精神分裂一般的感覺實在是太迷幻了。迷幻到開播的半個小時內,劇的廣場幾乎達到了一種詭異的寂靜。
但是……
違和嗎?
並不。
《陶言的夏天》的劇情線是完全流暢的。
哪怕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來看這部劇也知道它究竟在講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單線程而平鋪直敘的敘事讓整部劇呈現出一種近乎古板的簡單。而所謂的詼諧,比起突兀,更像是極致的痛苦之後糖一般的丁點慰藉。
畢竟如果丟掉貓的這條線,單看陶言自己的生活。那麽倒黴、不幸無數這些稱得上陰鬱的詞匯都能安在他的身上。
用某個劇評博主的話說:“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劇。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會讓人覺得它在發癲的同時又覺得它癲得很合理。很難想象導演在拍這部劇時是怎樣的精神狀態,但是我宣布他贏了。
因為特別永遠是最有殺傷力的利器。一部劇可以狗血但不可以平庸,可以文藝但不可以無聊。就算它有無數缺點,一旦它變成了‘特別’的東西,那麽它必然不會再踏上通向失敗的道路。更何況,目前來看,它是完美的。”
是的。
開播之前,曆經無數唱衰、曾經被預言哪怕有頂流加持也會撲穿地心的《陶言的夏天》,在開播之後的兩個小時內,憑著荒誕離奇的劇情和唯美奇詭到極致的畫麵和轉場,在一大批觀眾還沒有迴過神的時候,就獲得了無數影視博主和業內的關注和好評。
簡而言之。
它的口碑先於收視,爆了。
第134章
文藝圈是個很有意思的圈。
它的有意思就在於,許多世俗關注的“流量”“熱度”,在這個圈子裏幾乎一無是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和時尚圈一樣,都帶著一種目中無人自成一派的特質。而大眾則相反。
對於這兩個離普通人比較遠的圈子,大眾吐槽、不理解、地鐵老頭手機,但明星上了頂刊依然會被吹高逼格,而紅毯著裝,也從高定卷到了超級高定,甚至古董高定。
而在電影界,哪怕商業電影賺了太多票房,在普通人的認知當中,逼格也總是差了文藝片一截。盡管很多文藝片對於部分人來說,藝術含量太過超前,他們其實根本欣賞不來。
宣揚拍的是短劇,不能被稱作文藝片。但除了表現形式,其實從拍攝手法到視覺效果和文藝片並無二致。解夕朝問過他為什麽,他說是時長太長,他又不願意濃縮。
這也是他的問題之一,在過去的拍攝中,解夕朝一點點糾正了他所有偏離軌道的奇思妙想。他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宣揚這個名字一定會在電影界閃閃發光。
不管怎麽說,文藝片的口碑相較於商業片更受業內評價的影響。而大眾對於自己不太了解的東西,也會更依賴於專業人士的評價。
誰也沒想到這部因解夕朝而萬眾矚目的劇在播出之後於口碑會有這樣一個開頭。但是輿論總是這樣,當一個人開了口,被鎖上的盒子就不會再嚴絲合縫。
在不少影視博主給出極高評價之後,哪怕他們的流量都不是很高,漸漸的,廣場上也出現了很多普通觀眾的劇評。
“真的是很特別的一部劇誒,畫麵特別美,劇情也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平時看電視那種熱鬧感,但也不會覺得無聊,最重要的是男主真的好帥啊哈哈哈”
“解夕朝帥慘我了,說起來一開始我聽說他要演高中生還以為會有點兒違和呢,結果完全就是高中生本生啊,演技也好,雖然不是粉但感覺要成陶言寶寶的媽粉了”
“愛豆妝濃啊,他素顏本來就清純。其實他能演好我不意外,景音爆成那個樣子。我意外的是當時看劇情簡介,我覺得‘就這?’,這有啥好看的,但不知不覺兩集就過去了……甚至還想充個會員,真就像有個博主說的,感覺神經兮兮的但是就奇妙地很上頭orz”
“啊啊啊我超驚喜!完全不覺得奇怪!可能我本人就是這種喜歡天馬行空亂想的hhh我太能get到這種無厘頭劇了,剛看了兩集已經充了會員了,決定了,就用這劇下飯!”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樣的評論越來越多。等到方箐箐再一次查看公關那邊發來的各大娛樂陣地的主要風向,《陶言的夏天》已經從一部無名劇aka解夕朝頭腦發昏的投資之作逐漸變成了一部好看的、值得討論的在播劇。
方箐箐鬆了口氣。
這當然遠不如當初《尋仙記》播出那種一炮而紅的驚雷效果,但是《陶言的夏天》這部劇的題材就注定了它不會是個靠流量吃飯的劇。
她很滿意。至少這會兒看超話,之前那些帶節奏的話早就被壓了下去。像是默契一般,粉絲們發著九宮格新鮮劇照,討論著劇情,順便在外麵做著宣傳安利。無論怎麽樣,這部劇的口碑,算是反轉了。
但方箐箐沒有想到,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
幾乎是《陶言的夏天》口碑開始反轉,那些原本蟄伏著的水軍見勢不好,就開始潮水般退去。開頭還有幾個惡意帶節奏的,但被普通觀眾“你看劇了嗎?”“這還無聊啊”幾句話一懟,就紛紛喪失了戰鬥力。
當然,被黑有爭議也是熱度。曜欣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不免擔心《陶言的夏天》後續乏力。然後他們發現……
似乎並沒有。
從第一集播出開始,各大娛樂向平台就一直有著討論《陶言的夏天》劇情的帖子,有的甚至起了高樓。
如果說《尋仙記》是一杯冰鎮可樂,在打開的瞬間就劈裏啪啦聲勢浩大地冒出許多氣泡。那麽《陶言的夏天》就像是一壇老酒。
它看上去無聲無息,但是醇厚的香氣卻不知不覺地飄了滿院。
隻要是路過的人,都能聞到它的香氣,部分人就是這樣被吸引,同樣走進狹窄幽深的街巷。去追尋這抹香氣的來源。
方箐箐覺得很神奇,但是解夕朝卻道:“很正常。”
“有的劇追求的是淺顯直白的感官刺激。”他道,“有的劇就是需要多看幾遍。宣揚就是個細節狂魔,他的劇裏有太多可以討論的點了。孤獨、霸淩、高考、成功、夢想,隨便拿一點就可以引起人共鳴。”
所以會有那麽多劇情討論帖他並不意外。
“還有哥你。”一旁的小助理默默補充,“你的帖子也挺多的。”
而相較於之前純粹的舔顏,在討論《陶言的夏天》這部劇的解夕朝的時候,認真的演技分析帖反而要更多。
解夕朝失笑。
然後他站起身,方箐箐問他:“采訪去?”
解夕朝說:“嗯。”
-
相較於上部劇,解夕朝也變了不少。
《尋仙記》裏他是男配,哪怕他流量大,大部分的采訪還是圍繞主角。
《陶言的夏天》就不一樣了。他是主角,且是唯一的主角,基本所有的采訪和宣傳都要親自去跑。他也很認真,無論大小,能參加的采訪都會參加。采訪來來迴迴就那幾個問題,粉絲物料陡增,卻也不覺得無聊。
因為解夕朝和宣揚兩個人的化學反應實在是很有趣。
宣揚性格木訥。雖然是導演,但很多問題都是解夕朝負責迴答和圓場。而宣揚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夕朝幫了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