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巧琴走進第一進的門廳,進入第二進的堂屋,然後走進東屋,打開電燈,走到帶窗門和牆接頭的地方。
趙子蒙、項代沫和陸千站在旁邊,顧所長和閔科長站在翠巧琴的身後。
崔巧琴退後一步,神情凝重地望著趙子蒙的臉,原本自然垂下的雙手握在了一起。
“崔巧琴,你看出什麽來了?”
“不對啊!”
“怎麽不對?”
“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窗戶和這道牆之間還有一個枕頭的距離,現在隻剩下一摣長的距離了,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沒有這道牆,這道牆肯定是後來砌的。”
“後來砌的”就是房客砌的。
崔巧琴的話應該是可信的。
“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我的枕頭是這樣擺放的。”崔巧琴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枕頭的位置就是崔巧琴腦袋所在的位置,這種信息,隻有在特定的環境裏麵才能顯現出來。當崔巧琴身臨其境的時候,她終於想起一些事情來了。
之後,崔巧琴又看了看撬開的青磚,然後走到院子西南角上看了看。
“這裏原來有一大堆青磚——是過去修房子的時候剩下來的,砌牆所用的磚頭肯定是從這裏拿的。這裏最早有很多磚頭,足夠砌兩道牆的。”
“有剩餘的磚頭,有沒有剩餘的石灰呢?”
“沒有。”
院門被推開,依次從巷子裏麵走進來四個人,其中兩人是車華庭兄弟倆,令狐雲飛和蕭路含走在前麵。
“弟妹說的沒錯,這院子裏麵最早確實有一大堆青磚和一點小瓦,沒有石灰。”說話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男人。此人戴著一頂軍用棉帽,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上半身穿著一件深色的毛呢大衣。
“趙隊長,這是我大哥。”
趙子蒙握了握車老大的手:“你好——你迴來的正好。”
“趙隊長,我們到廂房裏麵去看看。”車老大走在前麵,其他人緊隨其後。
車老大從大衣口袋裏麵掏出一個卷尺,拿出卷尺,量了一下地板的長度——地板是按照東西走向鋪的。
車老大直起身,將卷尺放在電燈下方看了看,然後望著車華庭和趙子蒙道:“這道牆是後來砌的,原來隻有兩道牆,單看牆是看不出來的,但量一下地板的長度就明白是怎麽一迴事情了。你們看——”車老大走到廂房的門口,“你們看——這幾間房子曾經修葺過,這幾塊地板也換過——尺寸是我親自量的,我記的清清楚楚,你們看——換過的地板和原來的地板是不是不一樣啊?”
趙子蒙和令狐雲飛蹲下。
項代沫拿來了一把手電筒,在地板上來迴照了幾下。大家終於看出來了,換過的地板顏色鮮亮一些,老地板的顏色偏黑,而且還有被蟲蛀過的痕跡,地板的邊沿還有點腐爛。
車老大收起卷尺:“在我的記憶中,地板的長度是六米,現在隻有五點七米左右,零點三米左右,正好是一道牆的厚度。”車老大非常肯定地說,“這道牆一定是房客砌的。”
“想當初,因為這裏的牆因為年代久遠,又濕度大,牆磚風化的比較厲害,有些青磚的表麵已經剝落了,我父親便請來工匠,打算將牆推倒重砌一下,工匠說,把四麵牆推倒重砌,太費工,不如在東牆和西牆裏麵再砌一道牆。”
工匠還說:“巷子裏麵的陰氣和煞氣太重,有兩道牆隔著,也能擋一擋陰煞兩氣。我爹就同意了。我本不以為然,但又不能違逆父親的意思,就同意了。後來,父親把修房子的事情交給我做,所以,我的印象非常深。”
隨著車老大的出現,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問題都明朗起來了。
“老三,你搬三個椅子過來。”車老大望著車華庭道。
“大哥,搬椅子作甚?”
“把天花板撬開,看的就更明顯了。”
車華庭夫妻倆走出廂房搬椅子,蕭路含也加入其中。
“趙隊長,咱們家的房子年代太久,原因是咱家房子的木料比一般人家要粗很多,你們看——這個立柱,”車老大指著磚牆中間一根牆柱道,“這根立柱的直徑至少在五十公分左右,除了靠近巷子的外牆之外,差不多夠兩道牆的厚度,在我的印象中,這根立柱是凸出在外麵的,現在卻凹陷在牆內十公分左右。自從這裏的房子出租以後,我們很少到這裏來,所以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是啊!我們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竟然也沒有在意這個。”車華庭將椅子放下。
“大哥說的沒錯,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這根立柱超出磚牆有這麽厚。”崔巧琴放下椅子後,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比劃了一下,趙子蒙目測了一下,崔巧琴比劃的長度有十五公分左右。
車老大將蕭路含搬來的椅子摞在兩把椅子的上麵,然後在弟弟車華庭的幫助下爬了上去,高度正好,車老大站在椅子上彎腰低頭。
在車老大頭頂上方,有一個邊長在五十公分左右的入口,車老大將入口的蓋板向上托起,慢慢挪到旁邊,然後從項代沫的手中接過手電筒,最後直起腰,將腦袋伸進入口。將手電筒的光對準了人字梁。
其他人都仰著頭,伸長的脖子,將目光聚焦到入口。
入口距離東山牆隻有三十公分左右。
“這道牆果然是後砌的。”車老大自言自語道。
“大哥,你看到了什麽?”車華庭道。
“趙隊長,您上來看看——就明白是怎麽一迴事情了。”車老大慢慢爬下椅子。
車老大和令狐雲飛將趙子蒙托上了椅子。
待趙子蒙站穩之後,車老大將手電筒遞給了趙子蒙。
趙子蒙將右手伸進入口,然後將腦袋也伸了進去。
果不其然,在被撬起來的天花板的下方多出一道牆來。人字梁所有的木料雖然也比較粗,但和下麵的立柱比較,就遜色多了,多出一道牆來,在下麵看,不甚明顯,因為立柱很粗,凸出來,或者凹進去,都不明顯,上麵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字梁的直徑在三十公分左右——這樣已經算是很粗了,所以,如果在人字梁上多出一道牆來,就顯得非常突兀了。
第一道牆隻砌到天花板的下方,如果一直往上砌的話,人字梁就看不見了。
第一道牆確為房客所砌,這已經是確定無疑的事情了。接下來,對房客進行全麵的調查,已經成了重中之重。
在談完了案子以後,車老大突然提起了他的父親車仁貴:“趙隊長,我聽華庭說,死者的年齡在56——58歲之間,出事的時間在八六年前後。”
“不錯。不過,從身高、牙齒等諸多方麵分析,你父親車仁貴和這個案子毫無關係。”
“我父親也是在這段時間裏離家出走的,不過——”
“你想說什麽?”
“我一直不相信他是離家出走,我總覺得他好像出事了。”
“你為什麽這麽想呢?”
“不錯,我父親以前也曾離開過一段時間,但不久就迴來了,這次離家出走,到現在已經五年多了,他一生最大的驕傲是擁有這麽大的家業,親戚朋友,街坊鄰居,沒有不羨慕的,他撇下這麽大的家業不管不顧,這不可能。前兩次離開之前都有征候,惟獨這一次,毫無預兆。無論從哪方麵看,他也不像是要出遠門的樣子。”
既然車老大提到父親車仁貴,趙子蒙就不得不耐著性子聽車老大說下去。
“你不妨說說看。”
“那天早上——就是他離開時那一天的早上,我和父親一同走出院門,我去上班,他去吃早茶。我朝東,他朝西,他每天早上要到‘第一包’吃早茶。”
“‘第一包’是七星街上有名的包子店,他家的小籠包子在老城南最有名,我父親每天早上都到他家去吃一籠包子。”車華庭解釋道。
“分手的時候,他還讓我別忘了從明瓦廊帶一隻桂花鴨迴來,他平時就喜歡吃桂花鴨——所以經常讓我帶。”
“我大哥下班的途中正好路過明瓦廊,那裏有一家桂花鴨的營銷點。”車華庭道。
“這——明擺著是想晚上用桂花鴨下酒嗎?他走的時候,空著兩隻手,晚上迴到家以後,我們等父親迴來吃晚飯——這是我們多年的習慣,可那天晚上,他一直沒有迴來,母親說,自從早上和我一起出門之後,父親就再也沒有迴來過,中午也沒有迴家吃飯,如果是離家出走的話,他應該迴家拿點東西才對啊!”
“到第三天,母親憋不住了,就讓我到林鳳豔家去找,林鳳豔是我爹剛勾搭上的女人,以我對父親的了解,不管是什麽樣的女人,隻要我爹搭上,總要耍上半年左右的時間——新鮮勁過去以後才會撒手,可我爹和林鳳豔在一起也就一兩個星期,這麽快就另覓新歡,這不大可能。林鳳豔也說很奇怪,她說,我爹答應給她一筆錢進貨——我爹說話從不食言。”
趙子蒙、項代沫和陸千站在旁邊,顧所長和閔科長站在翠巧琴的身後。
崔巧琴退後一步,神情凝重地望著趙子蒙的臉,原本自然垂下的雙手握在了一起。
“崔巧琴,你看出什麽來了?”
“不對啊!”
“怎麽不對?”
“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窗戶和這道牆之間還有一個枕頭的距離,現在隻剩下一摣長的距離了,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沒有這道牆,這道牆肯定是後來砌的。”
“後來砌的”就是房客砌的。
崔巧琴的話應該是可信的。
“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我的枕頭是這樣擺放的。”崔巧琴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枕頭的位置就是崔巧琴腦袋所在的位置,這種信息,隻有在特定的環境裏麵才能顯現出來。當崔巧琴身臨其境的時候,她終於想起一些事情來了。
之後,崔巧琴又看了看撬開的青磚,然後走到院子西南角上看了看。
“這裏原來有一大堆青磚——是過去修房子的時候剩下來的,砌牆所用的磚頭肯定是從這裏拿的。這裏最早有很多磚頭,足夠砌兩道牆的。”
“有剩餘的磚頭,有沒有剩餘的石灰呢?”
“沒有。”
院門被推開,依次從巷子裏麵走進來四個人,其中兩人是車華庭兄弟倆,令狐雲飛和蕭路含走在前麵。
“弟妹說的沒錯,這院子裏麵最早確實有一大堆青磚和一點小瓦,沒有石灰。”說話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男人。此人戴著一頂軍用棉帽,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上半身穿著一件深色的毛呢大衣。
“趙隊長,這是我大哥。”
趙子蒙握了握車老大的手:“你好——你迴來的正好。”
“趙隊長,我們到廂房裏麵去看看。”車老大走在前麵,其他人緊隨其後。
車老大從大衣口袋裏麵掏出一個卷尺,拿出卷尺,量了一下地板的長度——地板是按照東西走向鋪的。
車老大直起身,將卷尺放在電燈下方看了看,然後望著車華庭和趙子蒙道:“這道牆是後來砌的,原來隻有兩道牆,單看牆是看不出來的,但量一下地板的長度就明白是怎麽一迴事情了。你們看——”車老大走到廂房的門口,“你們看——這幾間房子曾經修葺過,這幾塊地板也換過——尺寸是我親自量的,我記的清清楚楚,你們看——換過的地板和原來的地板是不是不一樣啊?”
趙子蒙和令狐雲飛蹲下。
項代沫拿來了一把手電筒,在地板上來迴照了幾下。大家終於看出來了,換過的地板顏色鮮亮一些,老地板的顏色偏黑,而且還有被蟲蛀過的痕跡,地板的邊沿還有點腐爛。
車老大收起卷尺:“在我的記憶中,地板的長度是六米,現在隻有五點七米左右,零點三米左右,正好是一道牆的厚度。”車老大非常肯定地說,“這道牆一定是房客砌的。”
“想當初,因為這裏的牆因為年代久遠,又濕度大,牆磚風化的比較厲害,有些青磚的表麵已經剝落了,我父親便請來工匠,打算將牆推倒重砌一下,工匠說,把四麵牆推倒重砌,太費工,不如在東牆和西牆裏麵再砌一道牆。”
工匠還說:“巷子裏麵的陰氣和煞氣太重,有兩道牆隔著,也能擋一擋陰煞兩氣。我爹就同意了。我本不以為然,但又不能違逆父親的意思,就同意了。後來,父親把修房子的事情交給我做,所以,我的印象非常深。”
隨著車老大的出現,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問題都明朗起來了。
“老三,你搬三個椅子過來。”車老大望著車華庭道。
“大哥,搬椅子作甚?”
“把天花板撬開,看的就更明顯了。”
車華庭夫妻倆走出廂房搬椅子,蕭路含也加入其中。
“趙隊長,咱們家的房子年代太久,原因是咱家房子的木料比一般人家要粗很多,你們看——這個立柱,”車老大指著磚牆中間一根牆柱道,“這根立柱的直徑至少在五十公分左右,除了靠近巷子的外牆之外,差不多夠兩道牆的厚度,在我的印象中,這根立柱是凸出在外麵的,現在卻凹陷在牆內十公分左右。自從這裏的房子出租以後,我們很少到這裏來,所以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是啊!我們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竟然也沒有在意這個。”車華庭將椅子放下。
“大哥說的沒錯,我們住在這裏的時候,這根立柱超出磚牆有這麽厚。”崔巧琴放下椅子後,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比劃了一下,趙子蒙目測了一下,崔巧琴比劃的長度有十五公分左右。
車老大將蕭路含搬來的椅子摞在兩把椅子的上麵,然後在弟弟車華庭的幫助下爬了上去,高度正好,車老大站在椅子上彎腰低頭。
在車老大頭頂上方,有一個邊長在五十公分左右的入口,車老大將入口的蓋板向上托起,慢慢挪到旁邊,然後從項代沫的手中接過手電筒,最後直起腰,將腦袋伸進入口。將手電筒的光對準了人字梁。
其他人都仰著頭,伸長的脖子,將目光聚焦到入口。
入口距離東山牆隻有三十公分左右。
“這道牆果然是後砌的。”車老大自言自語道。
“大哥,你看到了什麽?”車華庭道。
“趙隊長,您上來看看——就明白是怎麽一迴事情了。”車老大慢慢爬下椅子。
車老大和令狐雲飛將趙子蒙托上了椅子。
待趙子蒙站穩之後,車老大將手電筒遞給了趙子蒙。
趙子蒙將右手伸進入口,然後將腦袋也伸了進去。
果不其然,在被撬起來的天花板的下方多出一道牆來。人字梁所有的木料雖然也比較粗,但和下麵的立柱比較,就遜色多了,多出一道牆來,在下麵看,不甚明顯,因為立柱很粗,凸出來,或者凹進去,都不明顯,上麵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字梁的直徑在三十公分左右——這樣已經算是很粗了,所以,如果在人字梁上多出一道牆來,就顯得非常突兀了。
第一道牆隻砌到天花板的下方,如果一直往上砌的話,人字梁就看不見了。
第一道牆確為房客所砌,這已經是確定無疑的事情了。接下來,對房客進行全麵的調查,已經成了重中之重。
在談完了案子以後,車老大突然提起了他的父親車仁貴:“趙隊長,我聽華庭說,死者的年齡在56——58歲之間,出事的時間在八六年前後。”
“不錯。不過,從身高、牙齒等諸多方麵分析,你父親車仁貴和這個案子毫無關係。”
“我父親也是在這段時間裏離家出走的,不過——”
“你想說什麽?”
“我一直不相信他是離家出走,我總覺得他好像出事了。”
“你為什麽這麽想呢?”
“不錯,我父親以前也曾離開過一段時間,但不久就迴來了,這次離家出走,到現在已經五年多了,他一生最大的驕傲是擁有這麽大的家業,親戚朋友,街坊鄰居,沒有不羨慕的,他撇下這麽大的家業不管不顧,這不可能。前兩次離開之前都有征候,惟獨這一次,毫無預兆。無論從哪方麵看,他也不像是要出遠門的樣子。”
既然車老大提到父親車仁貴,趙子蒙就不得不耐著性子聽車老大說下去。
“你不妨說說看。”
“那天早上——就是他離開時那一天的早上,我和父親一同走出院門,我去上班,他去吃早茶。我朝東,他朝西,他每天早上要到‘第一包’吃早茶。”
“‘第一包’是七星街上有名的包子店,他家的小籠包子在老城南最有名,我父親每天早上都到他家去吃一籠包子。”車華庭解釋道。
“分手的時候,他還讓我別忘了從明瓦廊帶一隻桂花鴨迴來,他平時就喜歡吃桂花鴨——所以經常讓我帶。”
“我大哥下班的途中正好路過明瓦廊,那裏有一家桂花鴨的營銷點。”車華庭道。
“這——明擺著是想晚上用桂花鴨下酒嗎?他走的時候,空著兩隻手,晚上迴到家以後,我們等父親迴來吃晚飯——這是我們多年的習慣,可那天晚上,他一直沒有迴來,母親說,自從早上和我一起出門之後,父親就再也沒有迴來過,中午也沒有迴家吃飯,如果是離家出走的話,他應該迴家拿點東西才對啊!”
“到第三天,母親憋不住了,就讓我到林鳳豔家去找,林鳳豔是我爹剛勾搭上的女人,以我對父親的了解,不管是什麽樣的女人,隻要我爹搭上,總要耍上半年左右的時間——新鮮勁過去以後才會撒手,可我爹和林鳳豔在一起也就一兩個星期,這麽快就另覓新歡,這不大可能。林鳳豔也說很奇怪,她說,我爹答應給她一筆錢進貨——我爹說話從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