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楚兩國禮部頻頻商討婚儀,終於定下兩邊各自嫁娶的良辰吉日。大楚公主將於來年三月到金陵,十二日嫁入皇九子康王府;南瑜這邊璿玥公主,則於二月十五啟程前往楚都尚華,滿打滿算兩個月,方不誤四月十六的大婚。
二月十四,宮中璿璣殿外已備好鳳輿,禮官三聲恭請,二十名執紅羅銷金孔雀扇,周身珍珠釵插雲羅翠袍的宮娥簇擁出秦宛月。她通身公主華服,細步纖纖,稍有顧盼,嫣然中有孤意,脈脈尚存淩威。
“時辰已到,請殿下登輿,前往太廟祭告先祖!”
秦宛月提起裙裾,緩步踏金紕階級上了車輦。宮嬪們放下繡珠簾,分列其次。禮官引領,既出宮城,便有飛騎衛相護,前後四名率隊引馬,押尾校尉,灑水淨道,前往太廟。
拜祖儀式完畢迴殿後,不大會工夫惠宜到訪璿玥殿。惠宜心裏明白她是替自己去的,甫一見麵便握著秦宛月的手哽哽不語。在殿裏坐了一時,越王、王妃與上官清英也到了。王妃憔悴了大半,越王也略見蒼頹,上官清英則眼眶通紅,滿眼不舍。當下一同用過晚膳,王妃又孜孜囑咐半天,事無巨細,最後還是越王提醒道公主明日一早就得辭別太後皇上皇後,啟程登途,幾番勸說著王妃這才依依離宮。訪客既去,宮女入殿伺候公主沐浴,待收拾妥當,殿外走進兩名青羅緞衣的女官,幾個宮女紛紛恭敬叫聲“姑姑”,斂衽出殿。秦宛月長發亂挽,接過寒竹送上的藥盞,聽她輕聲說道:
“奴婢方才問過佛珠,桂風已被她爹娘贖出去;至於青柳,大小姐過幾日就想法把她接出來。”
那廂紅衣往殿中香爐薰球內增減香餌,鋪設床褥,見秦宛月放下藥盞漱口,便問可要睡下,秦宛月輕一搖頭,靜靜看著紅衣意態恭謹地站在自己麵前。當日聖旨下到王府,她隻選了寒竹和紅衣隨同進宮,是為女官,日後便一起陪嫁到大楚去。如今進宮小半年,紅衣正如她所望,恪守一個近身女官的本分,無論大小事宜,隻有奉命行事,不問緣由。
“你們都下去罷。”秦宛月輕聲道。二人退下,殿門關閉,偌大的殿宇中僅剩她孤身一人,身邊惟一盞宮燈,秦宛月心中忽生出一股蕭索淒寒之意。
明天,就要動身去尚華了……她緩緩坐到銅鏡前,迷蒙柔和的燭光下,鏡中的影像朦朦朧朧,身後那隻碩大的紫檀木箱,包金邊角看起來模模糊糊,與銅質鏡麵融合一體。那裏麵是她的嫁衣,針工局六名繡官耗時三個月製成。金銀亂孱,遊鳳祥雲,掌事嬤嬤將華衣展開時,滿室流光緋彩,就連盛夏黃昏時的火燒雲霞也要遜色大半。再過兩個月,她就要穿著這身華服,嫁給一個素昧平生的人。
她與鏡中的自己默默對視著。雖不施脂粉,鏡中女子眼角眉梢風情韻韻,一雙翦瞳冷而媚,清而柔,與當年那個天真無邪的八歲孩子毫無半分相似之處。她呆坐良久不覺迷茫起來,似乎又看見,那個剛被越王侍衛救上船的女童;冬日清晨在花園裏收集露水、除夕煙花下利刃穿心的少女;假山石畔對傾慕於己的將帥之子自言短命的郡主;蕭氏別莊裏得知父母死訊時撕心裂肺的孤女……九年的時光,恍若隔世,又似遺夢,昔年的不甘、忍辱、慶幸、狂喜、絕望,好像都一點點地漸漸遠去,唯有那份深恨,曆曆在心,不曾忘記。
她掀開奩盒取出一隻荷包,因太過久遠,玉色的絲緞已經泛黃,邊角處皆有磨損。她輕輕將包裏玉玦拿出,長指一點點滑過冰冷的玉麵,雙唇翕動,喃喃念出那個名字。九年了,兒時的記憶僅餘幾段模糊的場景,那個江上夜晚卻無比清晰地刻在腦中,每每憶及,錐心的痛便不可遏止地襲來。
那年,她八歲,歡天喜地隨了母親和兄長,辭別外祖母,走水路,奔尚華,夜泊……白沙渚。
二月十四,宮中璿璣殿外已備好鳳輿,禮官三聲恭請,二十名執紅羅銷金孔雀扇,周身珍珠釵插雲羅翠袍的宮娥簇擁出秦宛月。她通身公主華服,細步纖纖,稍有顧盼,嫣然中有孤意,脈脈尚存淩威。
“時辰已到,請殿下登輿,前往太廟祭告先祖!”
秦宛月提起裙裾,緩步踏金紕階級上了車輦。宮嬪們放下繡珠簾,分列其次。禮官引領,既出宮城,便有飛騎衛相護,前後四名率隊引馬,押尾校尉,灑水淨道,前往太廟。
拜祖儀式完畢迴殿後,不大會工夫惠宜到訪璿玥殿。惠宜心裏明白她是替自己去的,甫一見麵便握著秦宛月的手哽哽不語。在殿裏坐了一時,越王、王妃與上官清英也到了。王妃憔悴了大半,越王也略見蒼頹,上官清英則眼眶通紅,滿眼不舍。當下一同用過晚膳,王妃又孜孜囑咐半天,事無巨細,最後還是越王提醒道公主明日一早就得辭別太後皇上皇後,啟程登途,幾番勸說著王妃這才依依離宮。訪客既去,宮女入殿伺候公主沐浴,待收拾妥當,殿外走進兩名青羅緞衣的女官,幾個宮女紛紛恭敬叫聲“姑姑”,斂衽出殿。秦宛月長發亂挽,接過寒竹送上的藥盞,聽她輕聲說道:
“奴婢方才問過佛珠,桂風已被她爹娘贖出去;至於青柳,大小姐過幾日就想法把她接出來。”
那廂紅衣往殿中香爐薰球內增減香餌,鋪設床褥,見秦宛月放下藥盞漱口,便問可要睡下,秦宛月輕一搖頭,靜靜看著紅衣意態恭謹地站在自己麵前。當日聖旨下到王府,她隻選了寒竹和紅衣隨同進宮,是為女官,日後便一起陪嫁到大楚去。如今進宮小半年,紅衣正如她所望,恪守一個近身女官的本分,無論大小事宜,隻有奉命行事,不問緣由。
“你們都下去罷。”秦宛月輕聲道。二人退下,殿門關閉,偌大的殿宇中僅剩她孤身一人,身邊惟一盞宮燈,秦宛月心中忽生出一股蕭索淒寒之意。
明天,就要動身去尚華了……她緩緩坐到銅鏡前,迷蒙柔和的燭光下,鏡中的影像朦朦朧朧,身後那隻碩大的紫檀木箱,包金邊角看起來模模糊糊,與銅質鏡麵融合一體。那裏麵是她的嫁衣,針工局六名繡官耗時三個月製成。金銀亂孱,遊鳳祥雲,掌事嬤嬤將華衣展開時,滿室流光緋彩,就連盛夏黃昏時的火燒雲霞也要遜色大半。再過兩個月,她就要穿著這身華服,嫁給一個素昧平生的人。
她與鏡中的自己默默對視著。雖不施脂粉,鏡中女子眼角眉梢風情韻韻,一雙翦瞳冷而媚,清而柔,與當年那個天真無邪的八歲孩子毫無半分相似之處。她呆坐良久不覺迷茫起來,似乎又看見,那個剛被越王侍衛救上船的女童;冬日清晨在花園裏收集露水、除夕煙花下利刃穿心的少女;假山石畔對傾慕於己的將帥之子自言短命的郡主;蕭氏別莊裏得知父母死訊時撕心裂肺的孤女……九年的時光,恍若隔世,又似遺夢,昔年的不甘、忍辱、慶幸、狂喜、絕望,好像都一點點地漸漸遠去,唯有那份深恨,曆曆在心,不曾忘記。
她掀開奩盒取出一隻荷包,因太過久遠,玉色的絲緞已經泛黃,邊角處皆有磨損。她輕輕將包裏玉玦拿出,長指一點點滑過冰冷的玉麵,雙唇翕動,喃喃念出那個名字。九年了,兒時的記憶僅餘幾段模糊的場景,那個江上夜晚卻無比清晰地刻在腦中,每每憶及,錐心的痛便不可遏止地襲來。
那年,她八歲,歡天喜地隨了母親和兄長,辭別外祖母,走水路,奔尚華,夜泊……白沙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