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多數平民子弟在士族學校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排斥,有些時候這種排斥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歧視,而是無意識間的排斥,這很容易理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的身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家境比較好的同學,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動輒幾千上萬,手上戴的手表不是勞力士就是百達翡翠,可謂價值連城,一棟房子就這麽帶在手上了,你們之間即便本身沒有什麽歧視的問題,但話題無疑是很難聊到一起去的。
就算是玩遊戲也一樣,他們可以很輕鬆的用金錢來把裝備買到最高峰,而你卻要花時間一件件去打,最後雙方之間即便成為朋友,地位也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是抱土豪的大腿而已,這種狀況之下,你難免也就會有些自卑,或者是顯得格格不入。
在現代這種情況要好得多,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個地方上學,因此富裕的比例沒有那麽高,即便你跟這些人玩不好,也可以找別人玩沒什麽事,但是士族學校卻不同,裏麵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貴,而平民子弟則是少部分,因此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雙方連對世界的基本觀感都完全錯誤的時候,雙方必然會產生很大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麽許多人排斥士族學校招收平民子弟的原因,而其中排斥最大的卻不是士族,而是平民的原因,士族隻不過是身邊多一些平民子弟而已,對於他們自身並沒有什麽影響,想跟他們玩的自然可以,不想玩的身邊也多得是士族子弟,因此沒什麽影響。
但對於平民來說,影響卻是很大的,朝廷所占的角度就是優秀的教育資源不應該讓士族們獨享,而應該分出一部分來給普通人來享用,從而平衡社會的差距,同時朝廷也認為小孩兒之間往往階級觀念不會那麽重,雙方交朋友不會那麽困難,不像長大之後,人的心思往往就比較重,因此就很難去做朋友。
可朝廷的這種想法卻是以現實完全背離的,朝廷認為越小的孩子越沒有階級的觀念,越大的孩子則越有階級觀念,這一點並沒有錯,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士族的小孩兒在小的時候對於自己的出生也並不會多麽的在意,等到長大之後,往往是在初中以後才慢慢知道自己與別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才慢慢會開始產生階級。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朝廷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階級的觀念雖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的,可對於階級的表達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小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小孩子確實沒什麽階級的觀念,但從小生活在富裕的環境內,他想當然的就會認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當他看到那些比較貧困的孩子時,就會毫不留餘地的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根本不會顧及窮人家孩子的想法,這才是最關鍵,對於他來說,隻不過是童言無忌而已,但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十分致命的打擊。
而等到長大之後,雖然階級的觀念開始加強,但少年人們也慢慢開始學會把自己的想法隱藏在禮貌的用語之後了,即便對於平民開始產生歧視的感覺,但良好的家教卻可以讓他們不表現出讓平民感到難受的態度,因此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後,平民和士族子弟在一起上學,尤其是在重點中學裏,雙方的比率幾乎相近的時候,卻幾乎很少傳出校園霸陵的事情來。
不是說沒有,有當然是有的,畢竟階級的觀念還是會讓一些人產生欺負人的衝動,但這種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學會了如何隱藏自己的想法,從而把自己變得彬彬有禮,不至於讓人產生惡感,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朝廷以為小孩兒天真,卻忘了天真的小孩兒才會笑著碾死螞蟻,因為他尚且還不懂生命的可貴,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可以十分輕易的說出一些無法承受的話,是因為他們尚且還不懂得尊嚴的可貴。
因此許多民間教育家,老師都在唿籲取消士族學校特招普通學生的規定,應該改為在普通學校中成立一批優秀的學校來加強普通人接受教育的資源,讓每一個階級都有適合自己的教育,這才是最好的,其實更多的人還是想要把士族學校取消的,畢竟這士族學校天然就規定了階級,在如今人們的思想中,已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但奈何士族根深蒂固,民眾也已經接受了他的存在,等於是雖然討厭,但如果這批人不在了,國家也就完了,因此也就隻能放任他們存在,士族學校自然不可能根除,那麽既然如此,幹脆就把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也區分開來,把如今的學校中的優質資源集中起來,開辦一批好的學校,讓中產階級的孩子,不用去擠士族學校的名額,這樣一來,雙方也就能夠更加友善的互動。
但這種想法卻被朝廷以非常嚴厲的口吻給駁迴了,在朝廷看來,士族超然物外也就算了,若是連中產,小資和底層階級都要做出明顯的區分,在教育上就不一樣,那這個社會就實在是太畸形了。
在如今這個社會,教育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教育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他脫離自己的階級進入一個新的階級,但若是在人一出生的瞬間,便已經決定他的未來將得到怎樣的教育資源,那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未免也太痛苦了一些,雖然社會中不公平是必然的,就像現代明明所有人都在讀一樣的初中,但有的家長可以花大價錢請老師來給孩子補課,給孩子教鋼琴,學習其他的技能,但有些孩子就隻能在學校裏麵聽老師講課,根本不可能有多餘的錢去學習其他的東西,這當然是不公平的。
但是作為朝廷,作為一個國家的政府,起碼要在基礎教育上做到一視同仁,在教育資源上,保持盡可能的平衡,當然,也不可能絕對的平衡,就像士族學校的出現,這是根本無法抗衡的事情,但在能夠努力的範圍內,是必須要平衡的,要保證公平,不然如果出生就決定了未來就讀的學校,從而決定不一樣的老師來教導同樣的內容,老師的能力完全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
到最後這些孩子,明明是一樣的智商,但最後獲得的成績和結果卻完全不一樣,這是朝廷所不能忍受的,在其他方麵朝廷也沒辦法,畢竟父母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用在孩子身上自然沒有問題,但政府的教育就得做到一視同仁,起碼除了士族之外最廣大的人群必須一樣,不能區分階級,這是朝廷所認定的價值觀,因此即便民間的議論很大,但朝廷對此可謂相當堅持。
在朝廷看來,這些進入士族學校的孩子雖然會在學校中因為階級的原因,從而變得敏感,或者是自卑,但最終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因為進入這些士族學校,從而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考上大學,從而脫離了自己原來的階級,從中產階級進入到富裕階級,成為小資的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至於因為加入士族學校從而沮喪消沉的,不能說沒有,但這隻是極少數而已,大多數的孩子因為這一個機會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有一些人則通過這些學校,從而成為一個領域之中的權威人士,這都是平民招學製度必須保存的理由,對於心理上的問題,朝廷自然知道存在,但和所能得到的結果相比,朝廷最終的選擇,還是保留這一製度,至於平民區分學校,自然是想也不用想。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計,在士族一下,是根本不會區分的,至於小學以上,則是連士族也不能幸免,所有人都得上統一的中學,中學分為普通中學和高等中學,兩者都必須要通過考試成績來上,這就是朝廷頂出來的標準,既然這是一個以學識論英雄的時代,那麽教育就必須要保證公平,在小學或許可以不公平,朝廷也能夠忍受,畢竟小學的六年,所能造成的差距十分有限,宋朝的小學主要教授的可能,其實並不難,對於稍微聰明一點的孩子來說,即便是在普通學校,也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關鍵的還是這裏的人脈和資源。
這是普通學校所不具備的,而到了初中以後,則是開始進入正式的教學,內容難度開始加深,普通老師和特級老師之間的區別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拉開的,即便對於比較聰明的學生來說,也會因為老師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差別,因此在此之後,就不允許成立特殊的士族學校了,而是讓這些資源根據成績的不同而平均分配到不同的人手中。
這是朝廷所認定的價值觀,也是不可辯駁的一點,而陳鳴便是通過這一場考試得到了這一機會。
“記住,不要主動招惹那些士族子弟,要是有什麽事就找老師說,不要自己去解決,知道了嗎?“陳鳴的媽媽說道,他對於自己的兒子自然也很擔心,若是在平常學校,他當然可以收獲,不要主動招惹別人,別人若是打你,你就打迴去,媽媽和爸爸給你做主,但麵對那些士族家的子弟,她也不敢說這種話,不然到時候兒子真的動手打人了,那可就全完了。
即便是普通士族的子弟,或者是旁支,不是正妻生的那些孩子,其勢力也遠遠不是他們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承受的,所以陳鳴的媽媽又說道:“即便你是對的,那些孩子是錯的,你也記住,當著他們的麵,千萬別頂嘴,就算自己再委屈,跟老師說,或者迴家跟爸爸媽媽說,這你可千萬得記住,到了學校,媽媽也不指望你交幾個好朋友,拓展人脈,隻要好好讀書,其他的事情,能不管就不管,知道了嗎?”
與其他家的父母不同,對於自己孩子能夠上士族學校,父母自然是高興的,但更多的父母更加關心的還是人脈,畢竟能夠憑借成績考上士族學校的,基本上考個重點高中也沒什麽問題,不然士族學校也不會招你,很多士族學校招生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提高自己學校的高等中學錄取率的,畢竟即便是士族,但低等士族能夠免考進入高等中學的名額也隻有一個,一般都是正妻的長子才有,而其他的孩子也是要通過考試才能夠得到錄取的機會的。
而錄取率無疑是一個學校的命門,若是士族學校的錄取率還不如普通學校,那他們也基本上可以關門歇業了,而單單依靠這些士族子弟,還是很難的,畢竟其中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即便有再好的師資,正如孔子所說,朽木不可雕也,這些人你除非把知識直接灌倒他們的腦子裏去,不然請再好的老師也沒什麽用,所以為了提高學校的錄取率,招收這些平民學生也是許多士族學校自願的事情,不僅僅是朝廷一昧的強迫而已。
因此這些特招進入的學生,大部分本身就已經有了可以考入高等中學的能力,因此許多人來這所學校其實並不是為了學習的,而是為了結交朋友,或者是為了給父母漲臉,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人脈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裏還是很有用的,有的時候一個有用的朋友能夠比你認真努力工作十年還要重要,尤其是在士族學校中,因為一個區域隻能有一個士族學校,因此其中集結著幾乎一個道,或者兩個道幾乎所有的士族門閥,他們手中的公司,少說也有好幾家,多的便有十幾家也是十分正常的,在他們這些人眼裏,若是跟一個朋友關係好了,便可以直接讓你去當一個公司的副總經理,這就可以省去你無數的麻煩,這就是許多人擠破頭也要進來的原因。
就算是玩遊戲也一樣,他們可以很輕鬆的用金錢來把裝備買到最高峰,而你卻要花時間一件件去打,最後雙方之間即便成為朋友,地位也是完全不同的,基本上是抱土豪的大腿而已,這種狀況之下,你難免也就會有些自卑,或者是顯得格格不入。
在現代這種情況要好得多,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個地方上學,因此富裕的比例沒有那麽高,即便你跟這些人玩不好,也可以找別人玩沒什麽事,但是士族學校卻不同,裏麵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非富即貴,而平民子弟則是少部分,因此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雙方連對世界的基本觀感都完全錯誤的時候,雙方必然會產生很大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麽許多人排斥士族學校招收平民子弟的原因,而其中排斥最大的卻不是士族,而是平民的原因,士族隻不過是身邊多一些平民子弟而已,對於他們自身並沒有什麽影響,想跟他們玩的自然可以,不想玩的身邊也多得是士族子弟,因此沒什麽影響。
但對於平民來說,影響卻是很大的,朝廷所占的角度就是優秀的教育資源不應該讓士族們獨享,而應該分出一部分來給普通人來享用,從而平衡社會的差距,同時朝廷也認為小孩兒之間往往階級觀念不會那麽重,雙方交朋友不會那麽困難,不像長大之後,人的心思往往就比較重,因此就很難去做朋友。
可朝廷的這種想法卻是以現實完全背離的,朝廷認為越小的孩子越沒有階級的觀念,越大的孩子則越有階級觀念,這一點並沒有錯,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士族的小孩兒在小的時候對於自己的出生也並不會多麽的在意,等到長大之後,往往是在初中以後才慢慢知道自己與別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才慢慢會開始產生階級。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朝廷沒有想到的,那就是階級的觀念雖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的,可對於階級的表達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小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小孩子確實沒什麽階級的觀念,但從小生活在富裕的環境內,他想當然的就會認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當他看到那些比較貧困的孩子時,就會毫不留餘地的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根本不會顧及窮人家孩子的想法,這才是最關鍵,對於他來說,隻不過是童言無忌而已,但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十分致命的打擊。
而等到長大之後,雖然階級的觀念開始加強,但少年人們也慢慢開始學會把自己的想法隱藏在禮貌的用語之後了,即便對於平民開始產生歧視的感覺,但良好的家教卻可以讓他們不表現出讓平民感到難受的態度,因此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後,平民和士族子弟在一起上學,尤其是在重點中學裏,雙方的比率幾乎相近的時候,卻幾乎很少傳出校園霸陵的事情來。
不是說沒有,有當然是有的,畢竟階級的觀念還是會讓一些人產生欺負人的衝動,但這種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學會了如何隱藏自己的想法,從而把自己變得彬彬有禮,不至於讓人產生惡感,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朝廷以為小孩兒天真,卻忘了天真的小孩兒才會笑著碾死螞蟻,因為他尚且還不懂生命的可貴,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可以十分輕易的說出一些無法承受的話,是因為他們尚且還不懂得尊嚴的可貴。
因此許多民間教育家,老師都在唿籲取消士族學校特招普通學生的規定,應該改為在普通學校中成立一批優秀的學校來加強普通人接受教育的資源,讓每一個階級都有適合自己的教育,這才是最好的,其實更多的人還是想要把士族學校取消的,畢竟這士族學校天然就規定了階級,在如今人們的思想中,已然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但奈何士族根深蒂固,民眾也已經接受了他的存在,等於是雖然討厭,但如果這批人不在了,國家也就完了,因此也就隻能放任他們存在,士族學校自然不可能根除,那麽既然如此,幹脆就把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也區分開來,把如今的學校中的優質資源集中起來,開辦一批好的學校,讓中產階級的孩子,不用去擠士族學校的名額,這樣一來,雙方也就能夠更加友善的互動。
但這種想法卻被朝廷以非常嚴厲的口吻給駁迴了,在朝廷看來,士族超然物外也就算了,若是連中產,小資和底層階級都要做出明顯的區分,在教育上就不一樣,那這個社會就實在是太畸形了。
在如今這個社會,教育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教育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他脫離自己的階級進入一個新的階級,但若是在人一出生的瞬間,便已經決定他的未來將得到怎樣的教育資源,那對於這個孩子來說未免也太痛苦了一些,雖然社會中不公平是必然的,就像現代明明所有人都在讀一樣的初中,但有的家長可以花大價錢請老師來給孩子補課,給孩子教鋼琴,學習其他的技能,但有些孩子就隻能在學校裏麵聽老師講課,根本不可能有多餘的錢去學習其他的東西,這當然是不公平的。
但是作為朝廷,作為一個國家的政府,起碼要在基礎教育上做到一視同仁,在教育資源上,保持盡可能的平衡,當然,也不可能絕對的平衡,就像士族學校的出現,這是根本無法抗衡的事情,但在能夠努力的範圍內,是必須要平衡的,要保證公平,不然如果出生就決定了未來就讀的學校,從而決定不一樣的老師來教導同樣的內容,老師的能力完全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
到最後這些孩子,明明是一樣的智商,但最後獲得的成績和結果卻完全不一樣,這是朝廷所不能忍受的,在其他方麵朝廷也沒辦法,畢竟父母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用在孩子身上自然沒有問題,但政府的教育就得做到一視同仁,起碼除了士族之外最廣大的人群必須一樣,不能區分階級,這是朝廷所認定的價值觀,因此即便民間的議論很大,但朝廷對此可謂相當堅持。
在朝廷看來,這些進入士族學校的孩子雖然會在學校中因為階級的原因,從而變得敏感,或者是自卑,但最終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因為進入這些士族學校,從而學習成績突飛猛進,考上大學,從而脫離了自己原來的階級,從中產階級進入到富裕階級,成為小資的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至於因為加入士族學校從而沮喪消沉的,不能說沒有,但這隻是極少數而已,大多數的孩子因為這一個機會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有一些人則通過這些學校,從而成為一個領域之中的權威人士,這都是平民招學製度必須保存的理由,對於心理上的問題,朝廷自然知道存在,但和所能得到的結果相比,朝廷最終的選擇,還是保留這一製度,至於平民區分學校,自然是想也不用想。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計,在士族一下,是根本不會區分的,至於小學以上,則是連士族也不能幸免,所有人都得上統一的中學,中學分為普通中學和高等中學,兩者都必須要通過考試成績來上,這就是朝廷頂出來的標準,既然這是一個以學識論英雄的時代,那麽教育就必須要保證公平,在小學或許可以不公平,朝廷也能夠忍受,畢竟小學的六年,所能造成的差距十分有限,宋朝的小學主要教授的可能,其實並不難,對於稍微聰明一點的孩子來說,即便是在普通學校,也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關鍵的還是這裏的人脈和資源。
這是普通學校所不具備的,而到了初中以後,則是開始進入正式的教學,內容難度開始加深,普通老師和特級老師之間的區別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拉開的,即便對於比較聰明的學生來說,也會因為老師的不同,而產生巨大的差別,因此在此之後,就不允許成立特殊的士族學校了,而是讓這些資源根據成績的不同而平均分配到不同的人手中。
這是朝廷所認定的價值觀,也是不可辯駁的一點,而陳鳴便是通過這一場考試得到了這一機會。
“記住,不要主動招惹那些士族子弟,要是有什麽事就找老師說,不要自己去解決,知道了嗎?“陳鳴的媽媽說道,他對於自己的兒子自然也很擔心,若是在平常學校,他當然可以收獲,不要主動招惹別人,別人若是打你,你就打迴去,媽媽和爸爸給你做主,但麵對那些士族家的子弟,她也不敢說這種話,不然到時候兒子真的動手打人了,那可就全完了。
即便是普通士族的子弟,或者是旁支,不是正妻生的那些孩子,其勢力也遠遠不是他們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承受的,所以陳鳴的媽媽又說道:“即便你是對的,那些孩子是錯的,你也記住,當著他們的麵,千萬別頂嘴,就算自己再委屈,跟老師說,或者迴家跟爸爸媽媽說,這你可千萬得記住,到了學校,媽媽也不指望你交幾個好朋友,拓展人脈,隻要好好讀書,其他的事情,能不管就不管,知道了嗎?”
與其他家的父母不同,對於自己孩子能夠上士族學校,父母自然是高興的,但更多的父母更加關心的還是人脈,畢竟能夠憑借成績考上士族學校的,基本上考個重點高中也沒什麽問題,不然士族學校也不會招你,很多士族學校招生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提高自己學校的高等中學錄取率的,畢竟即便是士族,但低等士族能夠免考進入高等中學的名額也隻有一個,一般都是正妻的長子才有,而其他的孩子也是要通過考試才能夠得到錄取的機會的。
而錄取率無疑是一個學校的命門,若是士族學校的錄取率還不如普通學校,那他們也基本上可以關門歇業了,而單單依靠這些士族子弟,還是很難的,畢竟其中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即便有再好的師資,正如孔子所說,朽木不可雕也,這些人你除非把知識直接灌倒他們的腦子裏去,不然請再好的老師也沒什麽用,所以為了提高學校的錄取率,招收這些平民學生也是許多士族學校自願的事情,不僅僅是朝廷一昧的強迫而已。
因此這些特招進入的學生,大部分本身就已經有了可以考入高等中學的能力,因此許多人來這所學校其實並不是為了學習的,而是為了結交朋友,或者是為了給父母漲臉,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人脈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裏還是很有用的,有的時候一個有用的朋友能夠比你認真努力工作十年還要重要,尤其是在士族學校中,因為一個區域隻能有一個士族學校,因此其中集結著幾乎一個道,或者兩個道幾乎所有的士族門閥,他們手中的公司,少說也有好幾家,多的便有十幾家也是十分正常的,在他們這些人眼裏,若是跟一個朋友關係好了,便可以直接讓你去當一個公司的副總經理,這就可以省去你無數的麻煩,這就是許多人擠破頭也要進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