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頂層往往是很難改變的,其他人想要加入頂層唯一的辦法就是與頂層的士族進行聯姻,但這種機會並不大,大部分的高等士族都會選擇跟高等士族進行聯姻,而不會去跟一般的士族去聯姻,這種階級之間的差異,使得結婚也變成了一件政治上的事情,所以其他人想要進入頂級士族的行列,是非常困難的。


    對此徐清也不願意去改變,去改變低等級士族之間的製度,這一點徐清還能做,但若是動到了高級士族的利益,那即便是以徐清的力量,恐怕也很難推行下去,需要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如今的宋朝尚且不到需要改革的地步,因此對於這些勢力,便讓他存在著好了。


    最起碼這要比皇權統治好得多,帝製時代皇帝一言九鼎,說什麽就是什麽,而如今起碼是這一千家士族互相商量來決定未來,這起碼要比皇帝一個人說了算要好得多,當然,在這一千家士族之中,還有更為高等的存在也就是豪門中的豪門。


    一千家士族之中,位於四品的也就是縣公級別的大概在六百人左右,大多數的士族都處於這個級別,他們大多數擔任省級別的官員,在地方上擁有巨大的力量,同時這種家庭的官員數量一般在三到五位左右,其中一名是省級官員,而其他的則是在朝廷中從事工作,具有升遷的可能,便是縣公的級別。


    三品則是郡公,數量大概在兩百五十人左右,大多數在朝廷的各大部門擔任重要官職,或者是在省級行政區擔任一把手,這些就稱得上是朝廷的中堅力量了,這些士族家中擔任官員的人數會更多一些,大概在七到八人左右,在地方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且在中央也有著不凡的勢力,屬於整個士族之中的高層,也是頂級士族的強有力合作夥伴,他們往往跟頂級士族們擁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二品則是國公,數量大概在一百人左右,這些人大多是在舊時代擔任過宰相,中央各部的部長,在舊時代擁有一定的貢獻,因此在新時代被追封為國公,雖然地位十分崇高,但在朝堂上,有些家族的影響力甚至不如郡公家族,但也有一些家族,不墮祖先的名聲,在朝堂上也是風生水起,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而在此之上的便是一品開國公,擔任著往往是工業革命之後的宰相家庭,以及朝廷各個部門之中最為緊要部門的一把手。


    比如說吏部,禮部,工部,三司,國防部,以及軍隊係統中的元帥們,這些都是開國公家庭,他們無疑是位於整個國家的最頂端,擁有真正住在這個國家的力量,輸在在四十七家,每一家都可謂是富可敵國,而其餘的士族們,多半則依附於某一家名下。


    這四十七家士族,雖然在朝堂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幾乎朝堂之上所有重大的決策,都必須要這四十七家士族全部通過,在經過他們商議之後,才有可能在全國得到實施,從中就可以看出,這四十七家士族到底有多麽的強大,他們不僅僅在朝堂上有巨大的政治權利,在經濟上更是幾乎掌握了整個世界上排名前一百的公司,幾乎都有他們的參股。


    礦業,畜牧業,建築業,金融業,房地產業,軍工業,造船業,服務業,酒店業幾乎能夠賺取暴利的行業,都有他們的存在,即便是徐清,也不可能推翻這股強大的實力,更何況這股力量的首領就是他自己,他就更不能舉著紅旗反紅旗了。


    再說這四十七家士族,大部分的首領都在朝堂上有著重大的作用,且很多都是徐清親自提拔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起碼在這個時代,絕對稱得上是英傑,即便是徐清在處理問題上,也不可能比他好,甚至有很多人要比他自己優秀的多,改革自然不可能動這批人。


    至於這批人的家庭教育如何,那自然是有好有壞,但大部分家庭對於自己的子孫都有著十分嚴格的教育,這一點也很可以理解,身處政治活動的中心,他們自然明白一個不孝子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所以在培養自己的後代時,他們往往都會采取最為嚴格的態度,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們的孩子大多數都十分優秀。


    再加上他們的父親都是整個朝廷最大的官,他們耳濡目染之下,聽到的不是高級官員們之間的談話,就是名動世界的大儒,大文學家,大科學家們在自己家裏暢談世界,眼界和格局自然不是尋常人可以比的,他們比許多人看得更遠,再加上十分嚴格的訓練,使得這些人絕對是這個時代的精英。


    徐清也與這些人有過一定的接觸,他們的談吐和眼界,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所少有的,雖然你在價值觀上會有不同,但對於這個世界的判斷都十分的清楚,聽他們講話,甚至有一種未來正在他們手中開創的感覺,因此對於這批人,顯然還沒有腐化,而是正處於上升期的時間段。


    所以在這個時候,徐清自然不會去做傷害國家的事情,至於未來這批士族會不會腐化,從而將國家拖入無盡的深淵,那就不是徐清能夠左右的了,而如今他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在時過三年的時間之後,自己的長子徐寧終於在新大陸做出了應有的成績,並且開始返程迴國了。


    三年前,徐安與自己決裂,徐家在朝堂上的政治勢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搖,為了穩定支持自己的勢力,徐清隻能讓徐寧入仕,並且將他派往當初正爆發戰亂的新大陸,希望他能夠平定新大陸的混亂,並且給新大陸創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從而名正言順的迴到本土,進入朝廷的核心權利機構,這樣一來,旁人自然沒話說。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徐寧在新大陸的所作所為自然也是一字不落的傳迴到本土,不得不說徐寧做的遠超徐清想象中的好,甚至也超出了許多原本不看好徐寧的人所應有的期待,徐清原本覺得以新大陸如今的混亂,恐怕單單是平定就需要不少的時間,然後在處理經濟和移民的問題,恐怕所需要的時間要在十年左右,徐寧一屆任期在三年左右,自然是處理不完的。


    所以徐清覺得隻要徐寧能夠平定叛亂,就以此功作為徐寧的政績,然後召他迴來,擔任朝廷的官員,卻沒想到短短三年的時間,徐寧不但平定了因為移民所帶來的混亂,同時還讓漢族與其他少數族裔之間得以和平相處,並且在已有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工業和促進教育,甚至還在大宋本土之外,樹立起了第一座電塔,如今的紐約燈光璀璨,與本土的大城市幾乎沒有二致。


    並且在三年的時間內,徐寧的平衡移民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之前的新大陸,非洲移民占據著西大陸的主場,而如今三年的時間,徐寧通過政府的調控,成功將黑人移民和白人移民的數量恢複到了平衡,同時通過基於白人高於黑人的社會地位,讓白人對宋朝人死心塌地,也間接的促進了歐洲加大對於西大陸的移民。


    在三年的時間裏,整個歐洲白人移民西大陸的數量達到了兩百萬,而黑人則是在四十萬,至於宋朝及周圍的黃種人移民則是在六十萬左右,其中漢族二十七萬,占據大約一半的數量,可以說這三年的時間裏,原本黑人占據大多數的情況得以有效改善。


    如今的西大陸人口數量在八百四十萬左右,其中漢族九十四萬,黃種人一百萬,黑人三百七十萬,白人兩百七十萬左右,差距從原本的兩百六十萬,拉近到一百萬左右的差距,使得白人終於在政治上得以與黑人對抗,這無疑是徐寧政策的成功,而通過拉攏白人從而降低黑人的力量,無疑也是成功的,通過這種區別性的種族政策,再加上對於黑人的殘酷剝削,從而使得漢族的收入也得到了極高的成長。


    當然,這一切的後果就是黑人原本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他們在西大陸徐寧所統治的地區,不能接受正規的教育,隻能去政府選定的學校接受教育,同時他們被剝奪服兵役的權利,以及持有槍械的權利,通過這種方法,降低黑人在西大陸的權利,從而降低黑人移民西大陸的比例,以此來平衡西大陸的人口比例,使得雙方達到平衡,從而讓漢族可以在中間謀取更多的利益。


    這樣的做法放到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自然不好,但以如今西大陸的人來看待,徐寧的政策無疑是成功的,動亂得以控製,他們的收入得以提升,有白人為他們保駕護航,黑人則成為了工廠的工人,為他們生產廉價的商品,而他們則位居整個西大陸的頂點,享受著最好的服務和一切美麗的生活環境,沒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了。


    同時徐寧在這三年裏大規模的招商引資,將許多宋朝本土企業拉到西大陸去開辦分公司,同時也在本土成立了許多的國營事業,當然因為西大陸不是一個國家,所以也可看做是殖民地企業,通過這些企業,來創造工作崗位,給漢族來擔任管理職位,然後通過壓榨白人和黑人獲得高昂的收入,以此來增加殖民地政府的收入,通過這些收入來修建新的鐵路和橋梁,從而讓城市得以真正被連接起來,城市相連便代表物品的流動,人口的流動將會以更快的速度進行,這是工業化十分重要的一點,但因為西大陸的動亂,鐵路和橋梁一直沒有修建,而如今在平定叛亂之後,徐寧開啟了鐵路的建設。


    這三年的時間,徐寧仿造昆山的發展奇跡,在紐約這一塊地方,也進行了經濟發展的實驗,凡是在這裏設立工廠或者是開設公司的,前三年一律免稅,三年之後如果不盈利也再免稅一年,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的公司前往進駐,也使得這一片灘塗地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裏發展出了一座規模超過五十萬的城市,再憑借港口的優勢,如今的紐約,無疑是整個新大陸最為耀眼的一刻星辰,與之相比,趙曙所統治的新世界城,這座原本是整個新大陸排名第一的城市顯然就不那麽好了。


    雖然他更加靠近本土,擁有更多的漢族移民,但在商業上,卻無法跟徐寧的紐約相提並論,人口也已經完全超過,新世界在此之前一直是整個新大陸最大的城市,而如今紐約已然全麵超越,並以一騎絕塵的形勢在高速狂奔,短時間內是不會停下來的,且通過紐約這座城市,西大陸所創造的財富更是難以估計。


    單單以整個新大陸七個殖民地上交給中央朝廷的稅收來看,西大陸已經超過東大陸,以每年四點三億貫的水平占據第一,而東大陸則是以三點九億占據第二,這顯然代表著徐寧治理上的成功。


    且通過這樣一座城市,徐寧培養出了一批專業的工人,他們擁有十分優秀的技術,可以為西大陸提供源源不斷的日常用品,甚至在這三年的時間裏,徐寧還建造了整個東海岸第一個造船廠,這造船廠造的可不是木頭船,而是鐵甲艦,這無疑使得紐約這座東海岸的明珠變得更加璀璨。


    這樣一份政績,無疑讓所有懷疑徐寧治理能力的人都沒話說,便是徐清的政敵在麵對這樣一份成績單時,也不好意思再阻止徐寧迴到本土來逐漸接手徐清的工作了,因此當徐清提出,應該讓徐寧迴國的事情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同意,而在兩個月之後,朝廷的命令傳達到西大陸,徐寧正式卸任迴國,擔任工部尚書,開始掌握國家的建築和所有國營事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