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在經濟爆發性增長,全民陷入對於財富的追逐中,即便是正統的宗教,其中一部分也開始產生變質,按理來說,中國的宗教從來都是要求人們清心寡欲的,但在物質時代,許多僧人,道人也不得不開始向錢看,許多寺廟和道觀都開始紛紛推出一些賺錢的手段來。
有些還算是正常比如燒香,祈福,許願池,解簽之類的活動,這些倒也沒有問題,畢竟寺廟裏的和尚,道觀裏的道士也需要吃飯,你不可能讓他們全部自己去種地,而朝廷對他們是不撥款的,除了幾個國寺朝廷會定期撥款,且賜予他們寺產之外,其餘的寺廟,大多數都是自力更生,活不下去解散的也有不少。
這主要還是因為曆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以及大規模的道教信徒的起義,在皇權的鎮壓下,大部分都十分老實,中國與西方不同,從始至終,一直都是皇權大於神權,因此神明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是始終向皇權低頭的,但為了保證這些宗教依附於皇權,所以會給這些寺廟一大批的地產,並且對他們的土地進行免稅,以供養這些僧人們,讓他們可以青燈古佛常伴。
而到了徐清這裏,這一項法度自然被取消,因為許多寺廟依靠這些土地,賺取了大量的錢,而很多僧人,在擁有多餘的錢之後,便開始做高利貸的生意,是的,在宋代,最大的高利貸商人不是那些黑社會,而正是這些佛道出家人,他們利用信徒給予的香火借貸給別人,然後收取高額的利息,從而獲得巨大的收入,這種行為在徐清看來自然不能容忍,所以為了從根源上禁止這種行為,從而做出一定的懲戒,便除了幾個國家寺廟之外,其餘的寺廟全部廢除寺產,所有土地必須要收稅,同時耕種的農民不能雇傭,如果擁有土地的,就必須要自己耕種,而不能讓農民去種。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說短暫的壓製住了這些出家人的貪欲,但隨著全國財富的爆發性增長,各種各樣的賺錢方法自然是應運而生,高利貸不讓做,但其他的東西朝廷可沒有禁止,所謂法無禁止即自由,而這些出家人也確實夠聰明,比如說做出那些長壽燈,一盞兩貫錢,由僧人,道人們在一旁念經,來為你的家人祈福,這一項的收入便足夠多了,還有賣香的,以及收門票的,可謂是各種各樣的方式從這些信眾的手中榨幹每一塊錢,完全是沒有了身為出家人的典範。
對此徐清自然是很不滿意的,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些寺廟要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也確實需要想辦法去賺錢,同時寺廟的維修工作,以及擴建,這都是需要錢的,尤其是在這個年代,以前人們生活的貧困,所以看到寺廟是用磚瓦搭建的便覺得是什麽世外桃源,可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自己的屋子本身就建的很好,所以寺廟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便隻能不停的去建造更加漂亮的環境,這就像歐洲的教堂是一樣的。
在歐洲,一個城市最高的建築物往往就是教堂,而一座教堂,往往可以容納一座小鎮中所有的人在這裏做禮拜,而看看天主教的教堂,幾乎每一座都無比的高大,他們甚至願意花費幾百年的時間去搭建一座教堂,而與之相比,國王們,公爵們的宮殿與教堂相比就無比的狹小,這也是歐洲神權大於皇權的體現。
之所以要將教堂修建的那麽大,便是希望讓百姓們看到教堂的時候,就必須要抬起頭來才能看見教堂的宏偉,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百姓們敬畏上帝,而這一點在中國的宗教中也存在,比如說中國的佛塔,便是這一宗教理念的實踐,但因為古代的技術有限,所以能夠搭建的高度也有限,而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人見這座寺廟的建築物不是特別的漂亮,就不會大規模的來。
畢竟很多人來,不僅僅是來拜佛的,還有許多是來旅遊和度假的,他們祈福隻是順便,更希望在山上看到優美的風景,漂亮的建築物,所以各大寺廟和道觀也在改變著自己建築物的結構,從而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到當地,這樣一來,就更加需要錢來進行維修和擴建,對於這些徐清也能理解,但讓他無法理解的,則是那些鑽進錢眼裏的人。
一炷香三文錢,這徐清能夠理解,一文錢成本費,一文錢僧人念經,道人念咒的錢,還有一文是你的利潤,這沒什麽,但一炷香賣一貫錢,這徐清就無法理解了,簡直是暴利啊,這若是賣出去,別說是修建寺廟了,便是一年修一個皇宮也不在話下。
可別低估了中國人民對於好兆頭的渴望,放到現在,經曆過反四舊,反三俗的革命之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對於道觀和寺廟到底是越來越熱衷,還是越來越反感?顯然是越來越熱衷了,各大寺廟不停的擴建,新建的寺廟和道觀也是不停的在神州大地上湧現出來,這些去拜佛,拜神仙的人真的信這些東西嗎?
未必,但有一個好兆頭,似乎就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中國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於玄學,也確實是越來越感興趣了,不然那些寺廟和道觀早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又怎麽會一直存在到現在,且香火越來越旺呢。
每年假日的時候,有多少人去少林寺,峨眉山,青城山這些道教聖地,佛教聖地,普陀山上的人就從來沒有燒過,每年去燒香還願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這還是在經曆過破四舊的時代,要知道古代的中國人可是相當迷信的,且這種迷信並不是老百姓的自娛自樂,而是從上到下的迷信,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老百姓開始有錢之後,自然是會把大量的錢花到宗教信仰上去的。
所以宗教的收入可謂是十分的豐厚,而更加讓人糟心的是,宗教明明賺了這麽多的錢,但朝廷卻無法對著全國上萬家的寺廟和道觀征收哪怕一分錢,因為這些錢按照法律上的看法,全部都屬於捐贈,就像我們把錢捐給紅十字會一樣,你會找紅十字會收稅嗎?顯然不會,而這些寺廟也是相同的,所以這也讓徐清很是難過,如果這些寺廟可以收稅,那將是多大的一筆錢啊。
但對於這些寺廟比較過分的行為,徐清還是要管的,尤其是這樣的做法,對於一些真正在為百姓做事,在持身修行的場所來說,便有些太過分了,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即便是僧人也要向金錢低頭,但在這片土地上,依舊有人堅持著自我,不去賺這些昧良心的錢,而是守著自己的青燈古佛,修煉自己心目中的道。
而這些寺廟便是破壞了這些真正在修行的寺廟的安寧和原本平和的生活,因為這些寺廟並不會去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整個建築也就保持在原本的樣子,而人們的審美早已經改變,原本的土坯房和那木頭做成的雕像,根本就沒有人會去看,人少了,香客自然也就少了,而這些僧人又都是潛心向佛的,所以一切都是像原來一樣,有施主來吃飯,這是免費的,施主上香,一文錢成本價,若是要點長明燈,最多就收一些僧人們的念經費用,補貼一下家用而已。
隨著大批漂亮的寺廟崛起,這些老舊的寺廟不得不麵臨被淘汰的命運,而這些僧人和道人又不會經營,有些遇到一些富裕的施主還能憑借對方給予的香火錢,勉強支撐,而還有一些則隻能隨著時光的流逝,日漸凋敝,這是讓徐清感到很可惜的事情,那些已然忘記道祖佛祖話語的人,在不停的賺取著大量的金錢,而那些真正在修行的僧人,卻手上沒有半個銅子,這實在是一件很不像話的事情。
雖然對於這些清修的僧人們來說,或許這樣的生活正是他們想要的,但在徐清看來,那些對於金錢盲目追逐的僧人,道人,著實是玷汙了他們所處的職業,他們是為民眾消災解難的出家人,但如今所有人都像是鑽在了錢眼裏一樣,一心一意隻有錢,那又哪裏來的時間去研究佛法,道經呢?
最後全部都是華而不實的僧人和道人,憑借又能安撫誰的心靈,這在徐清看來,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作為一名僧人或者是道人,徐清自然樂見他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可這就夠了,有些人卻貪得無厭,過的根本就不是富裕的生活,而是窮奢極欲的生活。
一個地方寺廟的住持,不僅僅自己住著大莊園,還擁有自己專屬的汽車,甚至是遊艇,除此之外,還在外麵包養男人,女人幾十名,這還是出家人,簡直是比許多入世的人還要厲害,光是私生子就有三十多人,全部上的都是私立學校,享受著最好的教育資源,而他們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麽,所以對於這些人,徐清是極為痛恨的,更加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這些寺廟往往會接受附近佛教徒的孩子進入寺廟來修行,這一點就跟現代的泰國,緬甸等國一樣,在十八歲之前,大家會每一年一段時間進入寺廟之中修行,從而驅除身上的戾氣和災業,在之後的人生裏充滿福氣,這在泰國是很普遍的事情。
而也正因為如此,**的事件在這些國家也是此起彼伏,雖然最終因為宗教勢力的龐大,往往這些事件落實到最後都變成了雷聲大雨點小,但這些事件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那些僧人不敢去碰女人,怕犯戒,便拿那些小男孩兒作為泄欲的工具,男孩兒的父母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大多數人都選擇不說,一來家醜不可外揚,二來寺廟在當地往往擁有著龐大的勢力,一般小老百姓又哪裏敢去惹呢?
所以最終這些被曝光出來的事情,往往就變成了孤例,被認為是個別僧人的道德品質敗壞,而不是整個佛教係統有著很大的問題,而在如今的宋朝也是如此,許多人並沒有膽大包天到像那個住持一樣,不僅僅有女人,還不止一個,生下那麽多私生子,許多人是不敢這麽做的,便會拿那些男孩兒來做事,這些事情,在宋朝的典籍中都有所記載,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早就有了。
就像明朝末年的時候,妓女禮佛,僧人則變成了高利貸的商人,至於許多尼姑庵,因為生意不好,最後許多尼姑庵甚至變成了淫窩,那些尼姑白天是道貌岸然的出家人,晚上則變成了饑渴的婦人,通過買賣自己的肉體,來獲得收入,這些事情並不是假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對於這些行為,徐清自然不覺得有多麽光彩,所以對於這一方麵,他自然是要嚴查的,比如說對於寺廟和道觀,必須要建立更加嚴格的監察。
這在原本的體係中是很缺乏的,雖然中國相比起西方和其他國家而言,對於宗教的監控和掌握要嚴格的多,也有力的多,比如說無論是僧人還是和尚,都必須要有朝廷的冊封,才能成為真正的和尚和道人,如此一來,便控製了出家人的數量,不讓他們過度膨脹,同時朝廷一般還會設有專門管理出家人的機構,但也僅限於此了,封建王朝對於宗教的監控就是保證宗教不淩駕於皇權,至於宗教如何欺壓百姓,那是不管的,畢竟朝廷也在欺壓百姓嘛,而徐清則是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製度,更加深入宗教的管理,通過其他辦法,將宗教在民眾中這種十分嚴重的坑蒙拐騙進行一些控製,來減少宗教的影響力,以及讓百姓少受一點傷害。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畢竟老百姓對於宗教還是十分相信的,如果朝廷冒然對這些正統宗教動手,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這些宗教存在時間已經很長,在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都已經融入其中了,比如說觀音誕生,灶王爺,文殊菩薩,幾乎是中國人信手拈來,文盲都認識的神明,你想要去改變這些東西,是很難的,而寺廟和道觀便建立在這些神廟之上,若想要限製,豈是這麽容易的事情。
有些還算是正常比如燒香,祈福,許願池,解簽之類的活動,這些倒也沒有問題,畢竟寺廟裏的和尚,道觀裏的道士也需要吃飯,你不可能讓他們全部自己去種地,而朝廷對他們是不撥款的,除了幾個國寺朝廷會定期撥款,且賜予他們寺產之外,其餘的寺廟,大多數都是自力更生,活不下去解散的也有不少。
這主要還是因為曆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以及大規模的道教信徒的起義,在皇權的鎮壓下,大部分都十分老實,中國與西方不同,從始至終,一直都是皇權大於神權,因此神明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是始終向皇權低頭的,但為了保證這些宗教依附於皇權,所以會給這些寺廟一大批的地產,並且對他們的土地進行免稅,以供養這些僧人們,讓他們可以青燈古佛常伴。
而到了徐清這裏,這一項法度自然被取消,因為許多寺廟依靠這些土地,賺取了大量的錢,而很多僧人,在擁有多餘的錢之後,便開始做高利貸的生意,是的,在宋代,最大的高利貸商人不是那些黑社會,而正是這些佛道出家人,他們利用信徒給予的香火借貸給別人,然後收取高額的利息,從而獲得巨大的收入,這種行為在徐清看來自然不能容忍,所以為了從根源上禁止這種行為,從而做出一定的懲戒,便除了幾個國家寺廟之外,其餘的寺廟全部廢除寺產,所有土地必須要收稅,同時耕種的農民不能雇傭,如果擁有土地的,就必須要自己耕種,而不能讓農民去種。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說短暫的壓製住了這些出家人的貪欲,但隨著全國財富的爆發性增長,各種各樣的賺錢方法自然是應運而生,高利貸不讓做,但其他的東西朝廷可沒有禁止,所謂法無禁止即自由,而這些出家人也確實夠聰明,比如說做出那些長壽燈,一盞兩貫錢,由僧人,道人們在一旁念經,來為你的家人祈福,這一項的收入便足夠多了,還有賣香的,以及收門票的,可謂是各種各樣的方式從這些信眾的手中榨幹每一塊錢,完全是沒有了身為出家人的典範。
對此徐清自然是很不滿意的,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些寺廟要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也確實需要想辦法去賺錢,同時寺廟的維修工作,以及擴建,這都是需要錢的,尤其是在這個年代,以前人們生活的貧困,所以看到寺廟是用磚瓦搭建的便覺得是什麽世外桃源,可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自己的屋子本身就建的很好,所以寺廟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便隻能不停的去建造更加漂亮的環境,這就像歐洲的教堂是一樣的。
在歐洲,一個城市最高的建築物往往就是教堂,而一座教堂,往往可以容納一座小鎮中所有的人在這裏做禮拜,而看看天主教的教堂,幾乎每一座都無比的高大,他們甚至願意花費幾百年的時間去搭建一座教堂,而與之相比,國王們,公爵們的宮殿與教堂相比就無比的狹小,這也是歐洲神權大於皇權的體現。
之所以要將教堂修建的那麽大,便是希望讓百姓們看到教堂的時候,就必須要抬起頭來才能看見教堂的宏偉,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百姓們敬畏上帝,而這一點在中國的宗教中也存在,比如說中國的佛塔,便是這一宗教理念的實踐,但因為古代的技術有限,所以能夠搭建的高度也有限,而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人見這座寺廟的建築物不是特別的漂亮,就不會大規模的來。
畢竟很多人來,不僅僅是來拜佛的,還有許多是來旅遊和度假的,他們祈福隻是順便,更希望在山上看到優美的風景,漂亮的建築物,所以各大寺廟和道觀也在改變著自己建築物的結構,從而讓更多的人願意來到當地,這樣一來,就更加需要錢來進行維修和擴建,對於這些徐清也能理解,但讓他無法理解的,則是那些鑽進錢眼裏的人。
一炷香三文錢,這徐清能夠理解,一文錢成本費,一文錢僧人念經,道人念咒的錢,還有一文是你的利潤,這沒什麽,但一炷香賣一貫錢,這徐清就無法理解了,簡直是暴利啊,這若是賣出去,別說是修建寺廟了,便是一年修一個皇宮也不在話下。
可別低估了中國人民對於好兆頭的渴望,放到現在,經曆過反四舊,反三俗的革命之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對於道觀和寺廟到底是越來越熱衷,還是越來越反感?顯然是越來越熱衷了,各大寺廟不停的擴建,新建的寺廟和道觀也是不停的在神州大地上湧現出來,這些去拜佛,拜神仙的人真的信這些東西嗎?
未必,但有一個好兆頭,似乎就是一件好事情,所以中國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於玄學,也確實是越來越感興趣了,不然那些寺廟和道觀早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又怎麽會一直存在到現在,且香火越來越旺呢。
每年假日的時候,有多少人去少林寺,峨眉山,青城山這些道教聖地,佛教聖地,普陀山上的人就從來沒有燒過,每年去燒香還願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這還是在經曆過破四舊的時代,要知道古代的中國人可是相當迷信的,且這種迷信並不是老百姓的自娛自樂,而是從上到下的迷信,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老百姓開始有錢之後,自然是會把大量的錢花到宗教信仰上去的。
所以宗教的收入可謂是十分的豐厚,而更加讓人糟心的是,宗教明明賺了這麽多的錢,但朝廷卻無法對著全國上萬家的寺廟和道觀征收哪怕一分錢,因為這些錢按照法律上的看法,全部都屬於捐贈,就像我們把錢捐給紅十字會一樣,你會找紅十字會收稅嗎?顯然不會,而這些寺廟也是相同的,所以這也讓徐清很是難過,如果這些寺廟可以收稅,那將是多大的一筆錢啊。
但對於這些寺廟比較過分的行為,徐清還是要管的,尤其是這樣的做法,對於一些真正在為百姓做事,在持身修行的場所來說,便有些太過分了,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即便是僧人也要向金錢低頭,但在這片土地上,依舊有人堅持著自我,不去賺這些昧良心的錢,而是守著自己的青燈古佛,修煉自己心目中的道。
而這些寺廟便是破壞了這些真正在修行的寺廟的安寧和原本平和的生活,因為這些寺廟並不會去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整個建築也就保持在原本的樣子,而人們的審美早已經改變,原本的土坯房和那木頭做成的雕像,根本就沒有人會去看,人少了,香客自然也就少了,而這些僧人又都是潛心向佛的,所以一切都是像原來一樣,有施主來吃飯,這是免費的,施主上香,一文錢成本價,若是要點長明燈,最多就收一些僧人們的念經費用,補貼一下家用而已。
隨著大批漂亮的寺廟崛起,這些老舊的寺廟不得不麵臨被淘汰的命運,而這些僧人和道人又不會經營,有些遇到一些富裕的施主還能憑借對方給予的香火錢,勉強支撐,而還有一些則隻能隨著時光的流逝,日漸凋敝,這是讓徐清感到很可惜的事情,那些已然忘記道祖佛祖話語的人,在不停的賺取著大量的金錢,而那些真正在修行的僧人,卻手上沒有半個銅子,這實在是一件很不像話的事情。
雖然對於這些清修的僧人們來說,或許這樣的生活正是他們想要的,但在徐清看來,那些對於金錢盲目追逐的僧人,道人,著實是玷汙了他們所處的職業,他們是為民眾消災解難的出家人,但如今所有人都像是鑽在了錢眼裏一樣,一心一意隻有錢,那又哪裏來的時間去研究佛法,道經呢?
最後全部都是華而不實的僧人和道人,憑借又能安撫誰的心靈,這在徐清看來,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作為一名僧人或者是道人,徐清自然樂見他們過上富裕的生活,可這就夠了,有些人卻貪得無厭,過的根本就不是富裕的生活,而是窮奢極欲的生活。
一個地方寺廟的住持,不僅僅自己住著大莊園,還擁有自己專屬的汽車,甚至是遊艇,除此之外,還在外麵包養男人,女人幾十名,這還是出家人,簡直是比許多入世的人還要厲害,光是私生子就有三十多人,全部上的都是私立學校,享受著最好的教育資源,而他們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麽,所以對於這些人,徐清是極為痛恨的,更加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這些寺廟往往會接受附近佛教徒的孩子進入寺廟來修行,這一點就跟現代的泰國,緬甸等國一樣,在十八歲之前,大家會每一年一段時間進入寺廟之中修行,從而驅除身上的戾氣和災業,在之後的人生裏充滿福氣,這在泰國是很普遍的事情。
而也正因為如此,**的事件在這些國家也是此起彼伏,雖然最終因為宗教勢力的龐大,往往這些事件落實到最後都變成了雷聲大雨點小,但這些事件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那些僧人不敢去碰女人,怕犯戒,便拿那些小男孩兒作為泄欲的工具,男孩兒的父母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大多數人都選擇不說,一來家醜不可外揚,二來寺廟在當地往往擁有著龐大的勢力,一般小老百姓又哪裏敢去惹呢?
所以最終這些被曝光出來的事情,往往就變成了孤例,被認為是個別僧人的道德品質敗壞,而不是整個佛教係統有著很大的問題,而在如今的宋朝也是如此,許多人並沒有膽大包天到像那個住持一樣,不僅僅有女人,還不止一個,生下那麽多私生子,許多人是不敢這麽做的,便會拿那些男孩兒來做事,這些事情,在宋朝的典籍中都有所記載,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早就有了。
就像明朝末年的時候,妓女禮佛,僧人則變成了高利貸的商人,至於許多尼姑庵,因為生意不好,最後許多尼姑庵甚至變成了淫窩,那些尼姑白天是道貌岸然的出家人,晚上則變成了饑渴的婦人,通過買賣自己的肉體,來獲得收入,這些事情並不是假的,而是真實存在的,對於這些行為,徐清自然不覺得有多麽光彩,所以對於這一方麵,他自然是要嚴查的,比如說對於寺廟和道觀,必須要建立更加嚴格的監察。
這在原本的體係中是很缺乏的,雖然中國相比起西方和其他國家而言,對於宗教的監控和掌握要嚴格的多,也有力的多,比如說無論是僧人還是和尚,都必須要有朝廷的冊封,才能成為真正的和尚和道人,如此一來,便控製了出家人的數量,不讓他們過度膨脹,同時朝廷一般還會設有專門管理出家人的機構,但也僅限於此了,封建王朝對於宗教的監控就是保證宗教不淩駕於皇權,至於宗教如何欺壓百姓,那是不管的,畢竟朝廷也在欺壓百姓嘛,而徐清則是希望建立一套完整的製度,更加深入宗教的管理,通過其他辦法,將宗教在民眾中這種十分嚴重的坑蒙拐騙進行一些控製,來減少宗教的影響力,以及讓百姓少受一點傷害。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畢竟老百姓對於宗教還是十分相信的,如果朝廷冒然對這些正統宗教動手,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這些宗教存在時間已經很長,在百姓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都已經融入其中了,比如說觀音誕生,灶王爺,文殊菩薩,幾乎是中國人信手拈來,文盲都認識的神明,你想要去改變這些東西,是很難的,而寺廟和道觀便建立在這些神廟之上,若想要限製,豈是這麽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