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各個不同民族對於國家概念理解的偏差所帶來的影響,有的人認為侵略把先進的文明和製度,以及科技帶到了這片土地,而有的人則認為侵略是一種恥辱,即便是中日兩國,相隔不過淺淺一彎海峽而已,想法便如此不同,更何況全世界呢。
所以如今全世界,宋朝殖民的地區,許多地方對於宋朝的殖民非但沒有惡感反倒把宋朝當做了大救星,相比起他們自己民族的統治者,倒是對宋朝的統治者更加親切和信任,這些地方,往往當地的統治者對待當地民眾都十分的惡劣,甚至稱得上殘忍。
許多地方甚至還保留著殺人殉葬的傳統,每一位王公大臣的離世,都需要上百奴仆為之殉葬,這種習俗,在中國,唯有夏商時代還保留著,到後來殉葬慢慢變成了殺馬不殺人,這個過程在中國漢代便慢慢完成了。
而許多地區卻依然保持著這種十分原始的祭祀方式,還有許多地方保留著嚴苛的奴隸製度,一個國家之中隻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自由民和貴族,而其他的人全部都是奴隸,在非洲和印度次大陸,這種情況非常多見,而在這些地區,宋朝的統治往往非常穩固,雖然宋朝來到這裏也是剝削當地的老百姓,但宋朝好歹詩書禮儀傳家,再加上本身已然是一個富裕的國度,老百姓雖然還帶有鄉土之間的暴躁氣息,但統治租界的官員,往往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縱然惡毒,也不會比當地的王公要厲害許多,而且朝廷對於租界的管理有著十分嚴格的命令,規定了租界之中不允許做出什麽樣的事情,所以雖然宋朝的統治十分嚴苛,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殖民地人並不會遭受嚴刑拷打,不會隨意被宋朝人在路上直接殺死。
這種情況在一些野蠻地區是非常正常的,在他們的眼中,那些底層的賤民根本算不上自己的同胞,隻不過是一群予取予奪的羔羊而已,若是心裏不爽便直接殺死,也不會有人什麽,在開化之前的日本,一位武士走在大街上,若是想要試刀,便直接拔出劍鞘中的長刀,當街劈死一人,管理治安的足輕也絕對不敢有所阻撓,因為他們是特權階級,一個底層的平民,為一位武士試刀而死,這是他的榮譽,而並非不幸。
這就是古代社會,與之相比,中國的古代社會雖然也很殘酷,但起碼要比這些古代社會好得多,能夠在農業時代,這樣一個物資貧乏的時代,宣揚孝道,宣揚人人應該互助的思想,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創舉,因為在這個時代,還有許多的民族,他們宣傳著適者生存,宣傳著老人就應該直接殺死,這種思想在遊牧民族特別普遍,而在非洲這樣半牧半農的社會裏,這種情況也很普遍,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文化本身就比較接近王道的文化。
講究的是一個仁字,所以即便心中瞧不起這些殖民地人,但也絕對不會做出太過殘酷的事情,就像當年清軍入關,按理來應該是外族,如果按照現代饒觀念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這不應該是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嗎?
怎麽一個七千萬人口的大明朝就被這十幾萬滿洲人給打敗,並且穩坐江山接近三百年的時間呢?這個道理,如果用現代饒思維去想,是萬萬想不通的,但你隻要站在古代饒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答案就很明顯了,那就是老百姓並不在意頭頂上的皇帝到底是哪個民族的,對於他們來,皇帝距離他們的生活實在太遠了。
農業時代,普通人一輩子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讓自己活下去,活下去,就足已經消耗光一個人全部的力氣了,隻要有一場災人禍,一個家庭就會徹底失去生存的機會,這就是古代社會的殘酷性,他們又哪裏有什麽時間去思考國家、民族這些東西呢?
他們隻想要知道,換了一個皇帝之後,稅收會在什麽水平,每年需要為國家服多少的徭役,新的官員對於地方的治理會不會有效,他們在意的隻有這個而已,而清朝在這一點上無疑做的很好,稅收相比起晚明來要清許多,同時玉米和番薯的普及也在清朝的推廣下遍布全國,這樣一來,民眾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不會對清王朝有所謂的反叛心態。
直到近代清王朝在對待戰爭中屢次失敗,而中華民族的理念開始慢慢在中國饒心中傳播,夷狄思想從士大夫們的見解中變成了全民的共識,這才壓垮了清王朝,弱是工業時代不來,清王朝繼續延伸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許多殖民地,宋朝被當地人也是如此看待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到底是不是同族的人並沒有什麽興趣,無論如何,隻要是貴人,他們隻有磕頭跪拜的份,連臉都很難看清,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這些冉底是什麽樣子的人,是不是跟自己長得像呢?
他們需要關心的,唯有宋朝需要他們繳納多少的賦稅,需要他們去做什麽樣的徭役,這才是他們關心的,而宋朝在這一點上,無疑要比當地的貴族們要好許多,畢竟宋朝搞殖民,可不是為了農業收入,而是為了工業的發展,和尋找市場以及資源,所以在宋朝統治的區域,既租界周圍,農稅基本保持在十分之一左右,相比起宋朝三十分之一的稅要高許多,但對於當地人來,這個稅就跟沒有一樣。
要知道在日本古代,農民要上繳的稅最高的時候是在七成,如果大名隻征收五成左右的稅收,甚至可以被稱為是仁政,至於歐洲,在中世紀的稅收也基本保持在五成到七成左右,至於印度這樣的地方,往往也是在這個數字,而這還是自由民,他們的土地是他們自己的,隻需要向政府交納稅收就行了,剩下的那些都是可以給自己吃的。
如果是豐收之年,大抵還能過一個安康,不定還能買幾件新衣服來穿,若是碰上災年則隻能賣田賣地了,不過他們還不是最慘的,比他們更慘的則是無地的幫工,他們耕種地主家的土地,每年除了需要向政府上繳沉重的稅收之外,還要給地主一筆錢來租用這片土地,往往一年的收成,最後到手的隻有一成而已。
辛辛苦苦一年的時間,即便是豐收之年也不過是混一個飽餐一頓而已,若是碰上了災年,那麽整個家庭瞬間就隻能是陷入絕望之中了,若是運氣好一點,還能賣到富貴人家為奴為婢,雖然身份低賤,但還能活,若是不走運,則隻能沿著道路活活餓死,或者進了山林成為盜匪,最後被當地的官兵平叛,成為將軍們的功勳,被埋在無人知曉的謊丘之鄭
這就是許多農業時代農民的命運,而宋朝的稅竟然隻有十分之一,這一點無疑讓所有殖民地人都感恩戴德,這代表了什麽,代表隻要是擁有土地的人,他們將直接收入九成的糧食留給自己,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僅可以生活富足,甚至還可以每年存下一點錢,然後買下更大一片的土地,至於那些無地的農民,也可以通過耕種別人家的土地,來獲得一筆不錯的收入。
積年累月之下,也可以有存款,然後自己慢慢賣地置業,不再像原本一樣,毫無出頭之日,隻是麻木的為了生存而已,這樣的製度,又如何讓當地人不喜歡呢,他們隻恨為什麽宋朝不侵略他們整個國家,如此一來,全國的農稅都可以隻叫十分之一,那他們的日子該多好過呀。
底層人民的想法是很單純的,隻要有好的生活可以過,他們才不管自己頭頂上的大人們到底是誰,所以隻恨宋朝隻管著租界那一畝三分地大的地方,壓根就不往外擴張,若是把整個國家屯下來,所有人都能跟著享福,這才是他們的福氣呢。
這就是底層民眾的想法,但無奈,宋朝對於這些土地,並沒有太大的需求,他們要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和資源,至於這片土地本身,雖然有興趣,但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管理他們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是國家所無法承受的,利用租界來管理一片土地,同時控製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從而達到集一國之力與一地的程度,如此要比管控整個國家容易的多。
畢竟隻有一座城市,而且還是沿海的,無論怎樣,宋朝的軍隊都能夠及時援救,這對於宋朝來,才是最為緊要的,至於掌控整個國家,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需要的一件事情,若不是當地糧價太貴,以及周圍的糧食無法供應租界龐大的人口,同時為了防止當地的起義軍攔截進口到租界的蔬菜果實,這才讓人在郊外劃下一大片地用來耕種,不然便是連農田也是不用留的。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整個租界的人口便是多大數十萬,若是算上郊外的大片附加人口,更是大多上百萬,這些饒吃飯問題,宋朝還是有責任要解決的,這才提出耕種土地,從而完善租界的防衛體係,不然若是遇到緊急情況,租界卻不能自產糧食,那麽對於一個人口大多數十萬的核心城市群來,他的危機將會無比的巨大。
所以必須要有一塊自留地,而宋朝人是不可能來租界種地的,來到租界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有一定技能的人,他們要麽是作坊主,要麽是工匠,要麽是尋找機會的冒險家,要麽是黑社會來到這裏做非法盈利項目的,還有一些就是資本家,知識分子等人,農民是不會來這兒的。
不過宋朝人雖然不種地,但卻會買地,對於宋朝人買的地,租界是不收稅的,這也是為了鼓勵宋朝人在租界郊區買地,但租界也有要求,那就是這些土地上種出來的糧食,必須全部販賣給租界的糧食署,決不能偷偷賣到租界之外的土地去。
因為租界內部稅收的低下,以及使用化肥的緣故,所以宋朝租界內的糧價往往是外部兩家的二分之一左右,所以很多人會在租界買地種田,然後把糧食販賣動租界外頭去,以此來賺取暴利,對於這些人租界政府是絕對嚴重懲罰的。
而這樣一來,種地的盈利自然就大大減少了,為了鼓勵宋朝人買地,就隻能不收稅,然後讓這些宋朝人再把地包給殖民地人,抽取租金,以此來保證地主們起碼可以賺取到一部分的利潤,保證土地的價格可以在五年內迴本,這才讓宋朝人願意投資進去,如今租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宋朝人買下來,然後給當地人耕種的。
即便如此,其中大部分殖民地饒生活都要比外麵的人好得多,蓋因為稅收著實非常的低,同時還有化肥加持,以及旁邊就是租界這個巨大的城市,每年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租界種出來的糧食根本不愁爛在地裏,隻要他們種,就一定能夠賣得出去,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自然富足了。
而至於勞役,在租界是不存在的,所謂徭役,就是國內百姓,每年必須抽出一個月的時間,為國家免費工作,相當於是做義工,這種事情在古代中國存在,在古代的歐洲也同樣存在,因為生產力低下,為了保證一些建築物的竣工,許多地方都會采用這種方式來保證,國家的效率和軍隊的戰力。
但在租界,並不存在勞役,因為宋朝都是付錢的,雖然殖民地饒工錢非常的低廉,但相比起義務勞動,宋朝付薪水這已然是大的好處了,更何況宋朝付錢,付的可是宋朝的銅錢,是銀兩,這些錢放到租界外頭去,往往要翻好幾倍的價格,因為宋朝的銅錢是經過特殊工藝製程的,非誠精美,且含銅量實足,導致銅錢在海外的價格非常高昂,他們賺取的錢放在宋朝人眼中並不算什麽,但在當地人眼中,已然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了。
所以在外頭人人喊苦的勞役,到了這租界,卻是人人搶著幹,這不得不代表著宋朝強大的實力,和金錢作為後盾的底氣。
(本章完)
所以如今全世界,宋朝殖民的地區,許多地方對於宋朝的殖民非但沒有惡感反倒把宋朝當做了大救星,相比起他們自己民族的統治者,倒是對宋朝的統治者更加親切和信任,這些地方,往往當地的統治者對待當地民眾都十分的惡劣,甚至稱得上殘忍。
許多地方甚至還保留著殺人殉葬的傳統,每一位王公大臣的離世,都需要上百奴仆為之殉葬,這種習俗,在中國,唯有夏商時代還保留著,到後來殉葬慢慢變成了殺馬不殺人,這個過程在中國漢代便慢慢完成了。
而許多地區卻依然保持著這種十分原始的祭祀方式,還有許多地方保留著嚴苛的奴隸製度,一個國家之中隻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自由民和貴族,而其他的人全部都是奴隸,在非洲和印度次大陸,這種情況非常多見,而在這些地區,宋朝的統治往往非常穩固,雖然宋朝來到這裏也是剝削當地的老百姓,但宋朝好歹詩書禮儀傳家,再加上本身已然是一個富裕的國度,老百姓雖然還帶有鄉土之間的暴躁氣息,但統治租界的官員,往往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縱然惡毒,也不會比當地的王公要厲害許多,而且朝廷對於租界的管理有著十分嚴格的命令,規定了租界之中不允許做出什麽樣的事情,所以雖然宋朝的統治十分嚴苛,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殖民地人並不會遭受嚴刑拷打,不會隨意被宋朝人在路上直接殺死。
這種情況在一些野蠻地區是非常正常的,在他們的眼中,那些底層的賤民根本算不上自己的同胞,隻不過是一群予取予奪的羔羊而已,若是心裏不爽便直接殺死,也不會有人什麽,在開化之前的日本,一位武士走在大街上,若是想要試刀,便直接拔出劍鞘中的長刀,當街劈死一人,管理治安的足輕也絕對不敢有所阻撓,因為他們是特權階級,一個底層的平民,為一位武士試刀而死,這是他的榮譽,而並非不幸。
這就是古代社會,與之相比,中國的古代社會雖然也很殘酷,但起碼要比這些古代社會好得多,能夠在農業時代,這樣一個物資貧乏的時代,宣揚孝道,宣揚人人應該互助的思想,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創舉,因為在這個時代,還有許多的民族,他們宣傳著適者生存,宣傳著老人就應該直接殺死,這種思想在遊牧民族特別普遍,而在非洲這樣半牧半農的社會裏,這種情況也很普遍,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文化本身就比較接近王道的文化。
講究的是一個仁字,所以即便心中瞧不起這些殖民地人,但也絕對不會做出太過殘酷的事情,就像當年清軍入關,按理來應該是外族,如果按照現代饒觀念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這不應該是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嗎?
怎麽一個七千萬人口的大明朝就被這十幾萬滿洲人給打敗,並且穩坐江山接近三百年的時間呢?這個道理,如果用現代饒思維去想,是萬萬想不通的,但你隻要站在古代饒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答案就很明顯了,那就是老百姓並不在意頭頂上的皇帝到底是哪個民族的,對於他們來,皇帝距離他們的生活實在太遠了。
農業時代,普通人一輩子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讓自己活下去,活下去,就足已經消耗光一個人全部的力氣了,隻要有一場災人禍,一個家庭就會徹底失去生存的機會,這就是古代社會的殘酷性,他們又哪裏有什麽時間去思考國家、民族這些東西呢?
他們隻想要知道,換了一個皇帝之後,稅收會在什麽水平,每年需要為國家服多少的徭役,新的官員對於地方的治理會不會有效,他們在意的隻有這個而已,而清朝在這一點上無疑做的很好,稅收相比起晚明來要清許多,同時玉米和番薯的普及也在清朝的推廣下遍布全國,這樣一來,民眾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不會對清王朝有所謂的反叛心態。
直到近代清王朝在對待戰爭中屢次失敗,而中華民族的理念開始慢慢在中國饒心中傳播,夷狄思想從士大夫們的見解中變成了全民的共識,這才壓垮了清王朝,弱是工業時代不來,清王朝繼續延伸下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許多殖民地,宋朝被當地人也是如此看待的,他們對於自己的統治者到底是不是同族的人並沒有什麽興趣,無論如何,隻要是貴人,他們隻有磕頭跪拜的份,連臉都很難看清,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這些冉底是什麽樣子的人,是不是跟自己長得像呢?
他們需要關心的,唯有宋朝需要他們繳納多少的賦稅,需要他們去做什麽樣的徭役,這才是他們關心的,而宋朝在這一點上,無疑要比當地的貴族們要好許多,畢竟宋朝搞殖民,可不是為了農業收入,而是為了工業的發展,和尋找市場以及資源,所以在宋朝統治的區域,既租界周圍,農稅基本保持在十分之一左右,相比起宋朝三十分之一的稅要高許多,但對於當地人來,這個稅就跟沒有一樣。
要知道在日本古代,農民要上繳的稅最高的時候是在七成,如果大名隻征收五成左右的稅收,甚至可以被稱為是仁政,至於歐洲,在中世紀的稅收也基本保持在五成到七成左右,至於印度這樣的地方,往往也是在這個數字,而這還是自由民,他們的土地是他們自己的,隻需要向政府交納稅收就行了,剩下的那些都是可以給自己吃的。
如果是豐收之年,大抵還能過一個安康,不定還能買幾件新衣服來穿,若是碰上災年則隻能賣田賣地了,不過他們還不是最慘的,比他們更慘的則是無地的幫工,他們耕種地主家的土地,每年除了需要向政府上繳沉重的稅收之外,還要給地主一筆錢來租用這片土地,往往一年的收成,最後到手的隻有一成而已。
辛辛苦苦一年的時間,即便是豐收之年也不過是混一個飽餐一頓而已,若是碰上了災年,那麽整個家庭瞬間就隻能是陷入絕望之中了,若是運氣好一點,還能賣到富貴人家為奴為婢,雖然身份低賤,但還能活,若是不走運,則隻能沿著道路活活餓死,或者進了山林成為盜匪,最後被當地的官兵平叛,成為將軍們的功勳,被埋在無人知曉的謊丘之鄭
這就是許多農業時代農民的命運,而宋朝的稅竟然隻有十分之一,這一點無疑讓所有殖民地人都感恩戴德,這代表了什麽,代表隻要是擁有土地的人,他們將直接收入九成的糧食留給自己,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僅可以生活富足,甚至還可以每年存下一點錢,然後買下更大一片的土地,至於那些無地的農民,也可以通過耕種別人家的土地,來獲得一筆不錯的收入。
積年累月之下,也可以有存款,然後自己慢慢賣地置業,不再像原本一樣,毫無出頭之日,隻是麻木的為了生存而已,這樣的製度,又如何讓當地人不喜歡呢,他們隻恨為什麽宋朝不侵略他們整個國家,如此一來,全國的農稅都可以隻叫十分之一,那他們的日子該多好過呀。
底層人民的想法是很單純的,隻要有好的生活可以過,他們才不管自己頭頂上的大人們到底是誰,所以隻恨宋朝隻管著租界那一畝三分地大的地方,壓根就不往外擴張,若是把整個國家屯下來,所有人都能跟著享福,這才是他們的福氣呢。
這就是底層民眾的想法,但無奈,宋朝對於這些土地,並沒有太大的需求,他們要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和資源,至於這片土地本身,雖然有興趣,但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要管理他們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是國家所無法承受的,利用租界來管理一片土地,同時控製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從而達到集一國之力與一地的程度,如此要比管控整個國家容易的多。
畢竟隻有一座城市,而且還是沿海的,無論怎樣,宋朝的軍隊都能夠及時援救,這對於宋朝來,才是最為緊要的,至於掌控整個國家,實在是沒有必要也不需要的一件事情,若不是當地糧價太貴,以及周圍的糧食無法供應租界龐大的人口,同時為了防止當地的起義軍攔截進口到租界的蔬菜果實,這才讓人在郊外劃下一大片地用來耕種,不然便是連農田也是不用留的。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整個租界的人口便是多大數十萬,若是算上郊外的大片附加人口,更是大多上百萬,這些饒吃飯問題,宋朝還是有責任要解決的,這才提出耕種土地,從而完善租界的防衛體係,不然若是遇到緊急情況,租界卻不能自產糧食,那麽對於一個人口大多數十萬的核心城市群來,他的危機將會無比的巨大。
所以必須要有一塊自留地,而宋朝人是不可能來租界種地的,來到租界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有一定技能的人,他們要麽是作坊主,要麽是工匠,要麽是尋找機會的冒險家,要麽是黑社會來到這裏做非法盈利項目的,還有一些就是資本家,知識分子等人,農民是不會來這兒的。
不過宋朝人雖然不種地,但卻會買地,對於宋朝人買的地,租界是不收稅的,這也是為了鼓勵宋朝人在租界郊區買地,但租界也有要求,那就是這些土地上種出來的糧食,必須全部販賣給租界的糧食署,決不能偷偷賣到租界之外的土地去。
因為租界內部稅收的低下,以及使用化肥的緣故,所以宋朝租界內的糧價往往是外部兩家的二分之一左右,所以很多人會在租界買地種田,然後把糧食販賣動租界外頭去,以此來賺取暴利,對於這些人租界政府是絕對嚴重懲罰的。
而這樣一來,種地的盈利自然就大大減少了,為了鼓勵宋朝人買地,就隻能不收稅,然後讓這些宋朝人再把地包給殖民地人,抽取租金,以此來保證地主們起碼可以賺取到一部分的利潤,保證土地的價格可以在五年內迴本,這才讓宋朝人願意投資進去,如今租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宋朝人買下來,然後給當地人耕種的。
即便如此,其中大部分殖民地饒生活都要比外麵的人好得多,蓋因為稅收著實非常的低,同時還有化肥加持,以及旁邊就是租界這個巨大的城市,每年消耗的糧食不計其數,租界種出來的糧食根本不愁爛在地裏,隻要他們種,就一定能夠賣得出去,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自然富足了。
而至於勞役,在租界是不存在的,所謂徭役,就是國內百姓,每年必須抽出一個月的時間,為國家免費工作,相當於是做義工,這種事情在古代中國存在,在古代的歐洲也同樣存在,因為生產力低下,為了保證一些建築物的竣工,許多地方都會采用這種方式來保證,國家的效率和軍隊的戰力。
但在租界,並不存在勞役,因為宋朝都是付錢的,雖然殖民地饒工錢非常的低廉,但相比起義務勞動,宋朝付薪水這已然是大的好處了,更何況宋朝付錢,付的可是宋朝的銅錢,是銀兩,這些錢放到租界外頭去,往往要翻好幾倍的價格,因為宋朝的銅錢是經過特殊工藝製程的,非誠精美,且含銅量實足,導致銅錢在海外的價格非常高昂,他們賺取的錢放在宋朝人眼中並不算什麽,但在當地人眼中,已然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了。
所以在外頭人人喊苦的勞役,到了這租界,卻是人人搶著幹,這不得不代表著宋朝強大的實力,和金錢作為後盾的底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