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然是降低稅率了,對於老百姓來說,交越少的稅當然對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有利,而新大陸的賦稅,相比起本土來說,當然是要重很多的,畢竟新大陸的開發,就是為了本土的穩定,所有的物資也是以提供本土需求為先的,所以從整個方向來看,新大陸的老百姓生活自然是要比原本在本土的時候要好了多,畢竟從無地農民,變成了有產者,其所擁有的資產自然是翻倍的。
這是事實,也是一切的前提,可以說新大陸讓他們從貧困人員變成了起碼解決了溫飽的中產階級,這跟稅收的多寡並沒有關係,而到了這個地步之後,宋朝本土和新大陸的稅收程度就有了鮮明的對比。
首先就是在個人所得稅上,新大陸的稅收平均要高出本土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這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大陸的屬性是殖民地,任何殖民地,包括租界,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支援本土,至於建設自己所在的城市,那隻是第二重要的任務而已,宋朝建立這些租界,征服這些殖民地,首要目的是強壯自己,這是最為關鍵的。
雖然新大陸上如今充斥著宋朝的人民,但既然已經移民了,自然不能再算作是宋朝的百姓了,所以對於他們征收重稅是必不可少的,二來就是在關稅上,兩者也不一樣,基本上就是新大陸出口到本土的東西,關稅減免,然後本土出口到新大陸的東西,關稅增加。
這樣一來,是為了方便新大陸向本土出口,然後減少本土對新大陸的出口,乍聽起來,這不是對新大陸有利麽,其實並不是,因為新大陸出口到本土的東西,都是本土所急缺的,比如說糧食、木材、黃金、鐵礦之類的,這些東西如果征收關稅太重的話,最後還是本土老百姓受災,所以在這一方麵,宋朝是規定死了的,必須要所有殖民地都是以低關稅向本土出口,當然,這個低關稅的標準,是要在本土同等產品的價格以上或者相等為基礎的。
若是產品價格太低,以致於衝擊到了本土的產業,這就不行了,總而言之,本土最為重要,而進口的高關稅,則是因為本土出口到新大陸的東西,基本都是以必需品為主,這些東西是新大陸的老百姓必須要用的,所以即便關稅再高,老百姓要花再多的錢去買,他們也必須去買。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他們所需要承擔的稅務也是十分複雜的,還有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必需品,都是要征收十分高昂的稅收的,就比如瓷器和茶葉還有絲綢這三樣東西,宋朝並不會因為新大陸是自己的殖民地而刻意降低關稅,反倒是因為新大陸的富裕要超過租界和其他殖民地而更加額外增收關稅。
在宋朝,所有的工廠可以蓋到其他地方去,這沒有問題,隻要是低端的就可以,畢竟這種工業品本來就是大規模生產的,如果能夠開到殖民地去,一來這些工廠的資本都來自於宋朝,隻有小部分是本地土豪的資本,所有賺到的錢都會來到宋朝本土,還有就是這些工廠可以提供就業率,這對於地方的穩定和培養出一個親宋朝,親東方的勢力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的。
再來就是這些工廠的存在,可以完成產業鏈中較為低端的那一部分,畢竟若是所有產業鏈的工作,農業的粗加工之類的活全部都放在本土幹,這一來本土的工人也不願意從事這些沒有什麽經濟利益,又浪費時間的工作,而來資本家也不願意,隨著本土的工人權益越來越上綱上線,資本家們隻願意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利潤豐厚的工作放在本土了,這倒不是他們愛國,而是因為宋朝的工人大多數都接受過基礎教育,擁有良好的動手能力。
這一點在很多殖民地是完全不具備的,這就像現代,很多工廠都說中國的人力資本越來越貴,所以要搬到更加便宜的地方去,以此來減少開支,產品的生產價格,但真正能夠搬出去的東西其實很少,隻會是一些低端的產業,真正的高端產業是搬不出去的,因為工業時代,就是如此,隨著工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於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些優秀的工人,殖民地是沒有條件孕育的,所以這些利潤豐厚的工作都集中在本土,其他地方是沒有的,這跟資本家的良心無關,隻是沒有這個條件罷了。
而被這些高薪酬的工作養肥之後,再讓這些工人去做普通的工人,賺小錢,很多人自然是不願意的,所以這些工廠往往就招不到工人,除非提高價格,但這些產業本來就是低利潤的產業,資本家們自然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薪酬,所以這些產業慢慢轉移,對於本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而在這些殖民地國家,率先經過產業的分工,把這些低端的,汙染嚴重的工作全部做完之後,本土隻負責高端的工作,如此形成集成化以後,利潤自然是翻倍的,所以這些工廠的出走,對於宋朝的產業升級是有著很大好處的。
而絲綢、茶葉、瓷器這些中國的奢侈品,則全部都被宋朝定為是禁止他地生產的,至於茶葉,甚至是禁止移栽的,所有的茶葉都必須確保是在本土,瓷器的生產地區也都是在本土,絲綢也同樣是如此,之所以宋朝會製定這樣的政策,當然也有原因,其第一個原因,便是這三個產業,實在是太賺錢了,可以說是宋朝最為賺錢的三個行業了。
即便是工業化時代的現在,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東西的價格依舊非常的昂貴,在非洲和南亞,甚至能夠跟黃金相媲美,在這種市場之下,宋朝自然不會放鬆這三樣東西的生產權利,這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如此,後來是英國人依靠偷竊這才把中國的茶葉帶到了印度,從而發展出了現在的印度紅茶以及其他各地的茶葉,但如今的宋朝聲勢滔天,自然沒有人敢鋝虎須了,所以這些茶葉、瓷器還有絲綢,依舊全部都是宋朝所控製的。
而凡是出口,這三樣東西,自然都需要征收十分高昂的奢侈品稅,而新大陸因為老百姓都很富裕的原因,自然是需要增收更加高昂的稅收,而且新大陸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宋朝的移民,對於這三樣東西,本來就要比其他民族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所以即便有著十分高昂的關稅,但也依舊有人願意花大價錢去買這些東西,這直接導致新大陸每年對本土的貿易幾乎都是逆差的。
他們靠辛勤勞作來收獲大量的糧食,然後通過戰爭從印第安人那裏掠奪黃金,最後這些東西被一船一船的運往本土,而得到的就是茶葉、絲綢和瓷器,這自然也讓很多新大陸的移民感到很不滿,畢竟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勞動,而本土的工匠們隻需要躲在舒適的環境中,去雕琢一件件工藝品就可以了,再說種植茶葉可比他們種糧食輕鬆多了,而且得種植多少畝地的田,才可以換得一斤的茶葉呢?
這其中的兌換比例實在是太大了,老百姓雖然沒有達到苦不堪言的地步,但也確實是頗有微詞的,而趙曙則規定,以後茶葉的關稅從百分之一百四十,降低到百分之八十,然後絲綢和瓷器則從百分之兩百,降低到百分之一百二十,從這些稅率中也可以看得出,宋朝在商業貿易上到底是有多麽的霸道,兩塊錢的東西,經過關稅就變成了六塊錢,若是算上航運費和到達之後的轉運費,一件兩塊錢的東西,等到了市場上的時候,最低也變成了二十塊錢了。
這對於老百姓來說,壓力自然是非常大的,而趙曙的這一舉措,也立刻獲得了老百姓的好感,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民主與集權並沒有什麽問題,他們兩個基本都可以接受,隻有接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才會有自己篤定的信仰,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哪個製度能夠讓他現在的生活立刻好起來,那他就是一個好的製度,所以趙曙用這一招,可以說是成功扳迴了一成。
除此之外,趙曙還簽署了一項新的法令,用以提高新大陸產品的出口價格,從而與本土保持一定程度的平等,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本土的重要性以下,所以為了本土的利益,宋朝出台了一係列的法律,來幫助本土可以更加廉價的獲得海外的資源,降低商品的價格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商品的定價權幾乎都掌握在宋朝的手裏,而在市場競爭中,誰掌握了定價權,誰就是這個世界的老大,比如說宋朝認為鐵礦石一噸的價格在三十貫錢,那麽它的價格就在三十貫錢,而對於那些從殖民地進口的鐵礦石,宋朝規定他們的價格也必須保持在三十貫錢,是絕對不能超過的。
這當然是十分不合理的,海外運輸,本來成本就要比本土來的更加的大,然後產品價格又不能超過本土,那麽價格自然必須要下降,而產品的價格下降,自然會導致利潤也下降,如此一來,資本家們的所得下降,人工費用自然也要下降。
所以整個新大陸的人均收入,雖然要比本土高,但如果刨除本土大約一千萬無產者的話,宋朝的收入是絕對要比本土高的,甚至就算加上這些無產者,宋朝的人均收入也不會低,畢竟憑借那些大資本家,足夠把這些損失的錢給挽迴來了。
這都是宋朝的規定,是不能更改的,而現在趙曙通過自己的特權,將這些權利都要了過來,讓宋朝百姓一下子就能減輕許多的負擔,自然是收獲了許多的擁戴,光是這一招,確實稱得上是機智了,也立刻挽迴了在張青北修路上的劣勢。
更何況,張青北所答應的鐵路和公路,雖然已經說是計劃修建了,但到底什麽時候修建,沒有人能夠知道,而趙曙所宣布的這些政策,都是立刻見效的,無論是關稅取消還是產品價格上漲,這都是立刻會生效的東西,工人也好,資本家也好,都能即刻獲得利潤,這要比張青北所辦的好得多了。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是,趙曙所宣布的政策是給錢的,等於是把財政收入還給他們了,而張青北的修路雖然不錯,但卻是要錢的,同時還要出人出力,兩者之間,雖然修路要對長遠來說,更好,但對於現在來說,自然是趙曙的政策更加得人心了,經此一役,趙曙算是在整個新大陸初步穩住了腳跟,老百姓雖然不至於愛戴趙曙這位新的主人,但好歹是不排斥了,同時對於衙門也有了一定的尊重,而這也讓地方上的政府出現了緊張的情緒。
尤其是對於張青北來說,立刻便感覺到巨大的壓力籠罩在了自己的頭上,自己之所以敢留在新世界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自己掌握著民意,這一點至關重要,畢竟自己作為市長,是沒有朝廷冊封的,若是民意不在自己這一邊,那麽他就是一個普通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權利,所以民意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讓他更加急切的希望得到毛戡鑒一個準確的迴複,畢竟若是毛戡鑒不答應,他有很多的政策和改革都無法實施,而毛戡鑒卻無法迴答他,他已經打定主意了,若是沒有徐清的迴信,他是不會做出任何動作的,顯然,把所有的責任都推一部分給徐清,換取自己未來的出路,這就是毛戡鑒為自己定下的路了,張青北對此當然是很無奈的,時間就是金錢,如今短短幾天的時間,趙曙就做出了這樣大的動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和壓力,誰知道兩個月的時間,他能做出什麽來,此刻的他,真誠的希望徐清的信件能夠快點到來。
(本章完)
這是事實,也是一切的前提,可以說新大陸讓他們從貧困人員變成了起碼解決了溫飽的中產階級,這跟稅收的多寡並沒有關係,而到了這個地步之後,宋朝本土和新大陸的稅收程度就有了鮮明的對比。
首先就是在個人所得稅上,新大陸的稅收平均要高出本土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這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大陸的屬性是殖民地,任何殖民地,包括租界,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支援本土,至於建設自己所在的城市,那隻是第二重要的任務而已,宋朝建立這些租界,征服這些殖民地,首要目的是強壯自己,這是最為關鍵的。
雖然新大陸上如今充斥著宋朝的人民,但既然已經移民了,自然不能再算作是宋朝的百姓了,所以對於他們征收重稅是必不可少的,二來就是在關稅上,兩者也不一樣,基本上就是新大陸出口到本土的東西,關稅減免,然後本土出口到新大陸的東西,關稅增加。
這樣一來,是為了方便新大陸向本土出口,然後減少本土對新大陸的出口,乍聽起來,這不是對新大陸有利麽,其實並不是,因為新大陸出口到本土的東西,都是本土所急缺的,比如說糧食、木材、黃金、鐵礦之類的,這些東西如果征收關稅太重的話,最後還是本土老百姓受災,所以在這一方麵,宋朝是規定死了的,必須要所有殖民地都是以低關稅向本土出口,當然,這個低關稅的標準,是要在本土同等產品的價格以上或者相等為基礎的。
若是產品價格太低,以致於衝擊到了本土的產業,這就不行了,總而言之,本土最為重要,而進口的高關稅,則是因為本土出口到新大陸的東西,基本都是以必需品為主,這些東西是新大陸的老百姓必須要用的,所以即便關稅再高,老百姓要花再多的錢去買,他們也必須去買。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他們所需要承擔的稅務也是十分複雜的,還有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必需品,都是要征收十分高昂的稅收的,就比如瓷器和茶葉還有絲綢這三樣東西,宋朝並不會因為新大陸是自己的殖民地而刻意降低關稅,反倒是因為新大陸的富裕要超過租界和其他殖民地而更加額外增收關稅。
在宋朝,所有的工廠可以蓋到其他地方去,這沒有問題,隻要是低端的就可以,畢竟這種工業品本來就是大規模生產的,如果能夠開到殖民地去,一來這些工廠的資本都來自於宋朝,隻有小部分是本地土豪的資本,所有賺到的錢都會來到宋朝本土,還有就是這些工廠可以提供就業率,這對於地方的穩定和培養出一個親宋朝,親東方的勢力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的。
再來就是這些工廠的存在,可以完成產業鏈中較為低端的那一部分,畢竟若是所有產業鏈的工作,農業的粗加工之類的活全部都放在本土幹,這一來本土的工人也不願意從事這些沒有什麽經濟利益,又浪費時間的工作,而來資本家也不願意,隨著本土的工人權益越來越上綱上線,資本家們隻願意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利潤豐厚的工作放在本土了,這倒不是他們愛國,而是因為宋朝的工人大多數都接受過基礎教育,擁有良好的動手能力。
這一點在很多殖民地是完全不具備的,這就像現代,很多工廠都說中國的人力資本越來越貴,所以要搬到更加便宜的地方去,以此來減少開支,產品的生產價格,但真正能夠搬出去的東西其實很少,隻會是一些低端的產業,真正的高端產業是搬不出去的,因為工業時代,就是如此,隨著工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於工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些優秀的工人,殖民地是沒有條件孕育的,所以這些利潤豐厚的工作都集中在本土,其他地方是沒有的,這跟資本家的良心無關,隻是沒有這個條件罷了。
而被這些高薪酬的工作養肥之後,再讓這些工人去做普通的工人,賺小錢,很多人自然是不願意的,所以這些工廠往往就招不到工人,除非提高價格,但這些產業本來就是低利潤的產業,資本家們自然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薪酬,所以這些產業慢慢轉移,對於本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而在這些殖民地國家,率先經過產業的分工,把這些低端的,汙染嚴重的工作全部做完之後,本土隻負責高端的工作,如此形成集成化以後,利潤自然是翻倍的,所以這些工廠的出走,對於宋朝的產業升級是有著很大好處的。
而絲綢、茶葉、瓷器這些中國的奢侈品,則全部都被宋朝定為是禁止他地生產的,至於茶葉,甚至是禁止移栽的,所有的茶葉都必須確保是在本土,瓷器的生產地區也都是在本土,絲綢也同樣是如此,之所以宋朝會製定這樣的政策,當然也有原因,其第一個原因,便是這三個產業,實在是太賺錢了,可以說是宋朝最為賺錢的三個行業了。
即便是工業化時代的現在,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東西的價格依舊非常的昂貴,在非洲和南亞,甚至能夠跟黃金相媲美,在這種市場之下,宋朝自然不會放鬆這三樣東西的生產權利,這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是如此,後來是英國人依靠偷竊這才把中國的茶葉帶到了印度,從而發展出了現在的印度紅茶以及其他各地的茶葉,但如今的宋朝聲勢滔天,自然沒有人敢鋝虎須了,所以這些茶葉、瓷器還有絲綢,依舊全部都是宋朝所控製的。
而凡是出口,這三樣東西,自然都需要征收十分高昂的奢侈品稅,而新大陸因為老百姓都很富裕的原因,自然是需要增收更加高昂的稅收,而且新大陸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宋朝的移民,對於這三樣東西,本來就要比其他民族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所以即便有著十分高昂的關稅,但也依舊有人願意花大價錢去買這些東西,這直接導致新大陸每年對本土的貿易幾乎都是逆差的。
他們靠辛勤勞作來收獲大量的糧食,然後通過戰爭從印第安人那裏掠奪黃金,最後這些東西被一船一船的運往本土,而得到的就是茶葉、絲綢和瓷器,這自然也讓很多新大陸的移民感到很不滿,畢竟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勞動,而本土的工匠們隻需要躲在舒適的環境中,去雕琢一件件工藝品就可以了,再說種植茶葉可比他們種糧食輕鬆多了,而且得種植多少畝地的田,才可以換得一斤的茶葉呢?
這其中的兌換比例實在是太大了,老百姓雖然沒有達到苦不堪言的地步,但也確實是頗有微詞的,而趙曙則規定,以後茶葉的關稅從百分之一百四十,降低到百分之八十,然後絲綢和瓷器則從百分之兩百,降低到百分之一百二十,從這些稅率中也可以看得出,宋朝在商業貿易上到底是有多麽的霸道,兩塊錢的東西,經過關稅就變成了六塊錢,若是算上航運費和到達之後的轉運費,一件兩塊錢的東西,等到了市場上的時候,最低也變成了二十塊錢了。
這對於老百姓來說,壓力自然是非常大的,而趙曙的這一舉措,也立刻獲得了老百姓的好感,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民主與集權並沒有什麽問題,他們兩個基本都可以接受,隻有接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才會有自己篤定的信仰,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哪個製度能夠讓他現在的生活立刻好起來,那他就是一個好的製度,所以趙曙用這一招,可以說是成功扳迴了一成。
除此之外,趙曙還簽署了一項新的法令,用以提高新大陸產品的出口價格,從而與本土保持一定程度的平等,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本土的重要性以下,所以為了本土的利益,宋朝出台了一係列的法律,來幫助本土可以更加廉價的獲得海外的資源,降低商品的價格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商品的定價權幾乎都掌握在宋朝的手裏,而在市場競爭中,誰掌握了定價權,誰就是這個世界的老大,比如說宋朝認為鐵礦石一噸的價格在三十貫錢,那麽它的價格就在三十貫錢,而對於那些從殖民地進口的鐵礦石,宋朝規定他們的價格也必須保持在三十貫錢,是絕對不能超過的。
這當然是十分不合理的,海外運輸,本來成本就要比本土來的更加的大,然後產品價格又不能超過本土,那麽價格自然必須要下降,而產品的價格下降,自然會導致利潤也下降,如此一來,資本家們的所得下降,人工費用自然也要下降。
所以整個新大陸的人均收入,雖然要比本土高,但如果刨除本土大約一千萬無產者的話,宋朝的收入是絕對要比本土高的,甚至就算加上這些無產者,宋朝的人均收入也不會低,畢竟憑借那些大資本家,足夠把這些損失的錢給挽迴來了。
這都是宋朝的規定,是不能更改的,而現在趙曙通過自己的特權,將這些權利都要了過來,讓宋朝百姓一下子就能減輕許多的負擔,自然是收獲了許多的擁戴,光是這一招,確實稱得上是機智了,也立刻挽迴了在張青北修路上的劣勢。
更何況,張青北所答應的鐵路和公路,雖然已經說是計劃修建了,但到底什麽時候修建,沒有人能夠知道,而趙曙所宣布的這些政策,都是立刻見效的,無論是關稅取消還是產品價格上漲,這都是立刻會生效的東西,工人也好,資本家也好,都能即刻獲得利潤,這要比張青北所辦的好得多了。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是,趙曙所宣布的政策是給錢的,等於是把財政收入還給他們了,而張青北的修路雖然不錯,但卻是要錢的,同時還要出人出力,兩者之間,雖然修路要對長遠來說,更好,但對於現在來說,自然是趙曙的政策更加得人心了,經此一役,趙曙算是在整個新大陸初步穩住了腳跟,老百姓雖然不至於愛戴趙曙這位新的主人,但好歹是不排斥了,同時對於衙門也有了一定的尊重,而這也讓地方上的政府出現了緊張的情緒。
尤其是對於張青北來說,立刻便感覺到巨大的壓力籠罩在了自己的頭上,自己之所以敢留在新世界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自己掌握著民意,這一點至關重要,畢竟自己作為市長,是沒有朝廷冊封的,若是民意不在自己這一邊,那麽他就是一個普通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權利,所以民意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這讓他更加急切的希望得到毛戡鑒一個準確的迴複,畢竟若是毛戡鑒不答應,他有很多的政策和改革都無法實施,而毛戡鑒卻無法迴答他,他已經打定主意了,若是沒有徐清的迴信,他是不會做出任何動作的,顯然,把所有的責任都推一部分給徐清,換取自己未來的出路,這就是毛戡鑒為自己定下的路了,張青北對此當然是很無奈的,時間就是金錢,如今短短幾天的時間,趙曙就做出了這樣大的動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和壓力,誰知道兩個月的時間,他能做出什麽來,此刻的他,真誠的希望徐清的信件能夠快點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