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算是民主製度,也有如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不但沒有發揮出民主製度的優勢,在細節處提升國家的水平,反倒是把民主的壞處都給彰顯了出來,這不是因為製度的原因,而是因為人的原因。


    人永遠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無論是在製度中,還是在戰鬥中,同樣如此,一件強大的武器,由士兵來使用和由普通人來使用,效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製度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麽官員要經過無數次的磨合,鍛煉,最終才能合格的原因。


    許多人會因為當官的種種好處而迷失了自己,他們會漸漸忘卻自己當官的初衷是為了天下蒼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是為了讓國家富強,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美好的目標在時光和權利的熏陶下,終將會被眼前的利益所占據,這是大多數人的當官旅程,無論是再嚴苛的製度,也阻擋不了人類邁向犯罪的深淵,因為這是人的本性,無法更改,也無法更正。


    而在這芸芸眾生之中,想要尋找出始終不改自己想法的人來成為官員,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所以無論製度設計的再好,首先重要的還是人,這也就是孔子的政治主張,便是君子執政,道德為先,隻不過道德無法衡量,所以最後用道德來衡量便成為了眾人眼中用來維持家族權利的東西,最終單身了額舉孝廉和九品中正製,孔子的意涵也被這些人給破壞殆盡了。


    但其實,孔子說的沒錯,作為一名官員,道德是很重要的,但因為道德很難被量化,同時道德也是一個很私人的東西,每一個人的道德觀都不同,有的人認為男人隻能娶一個老婆,但有的人就認為男人可以三妻四妾,這是每個人的價值觀的不同,他不像考試成績,無論是什麽樣的價值觀,所有答案都是統一的,你隻要迴答就好了,迴答的好,就可以得到好的成績。


    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畢竟道德這種事情實在是虛無縹緲了,但這並不代表道德就不重要,恰恰相反,道德要遠遠比考試成績重要的多,但隻是因為道德無法量化,所以統治者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科舉製度這種可以量化的製度來作為中國選擇人才的方式,並且沿用到清朝,其中的關節,則沿用到如今,便是因為如此。


    將官製進行這一番更改,朝野之間自然又是一番震動,首先便是皇帝的疑慮,如今皇帝與朝廷關係緊張,徐清的任何舉動,都會被皇帝刻意放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雙方是政敵,任何一個舉動都有可能被當成是開戰的宣揚,徐清政事堂的政令一經發布,不到半天的時間,所有的條文便都已經放在了趙昕的桌子上。


    麵對徐清對於官製的調整,趙昕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放權於下,加強地方衙門的能動性,以此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尋找更加切合自身的道路,這就是徐清想做的,但趙昕卻不僅僅隻看到了這一點,他看到更多的還是,徐清在對捕快的撥款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允許捕快持有一定程度的火炮。


    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負責維持治安的部隊,什麽時候需要用到火炮這種東西了?徐清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是為了防止城中發生驚變,憲兵無法迴防,這才給捕快裝備一些火炮,以起到震懾的作用,但放在趙昕的眼中就不是這麽一個意思了,捕快是宋朝三支暴力機關中最大的一支,人數眾多,讓他們裝備炮火,這對於趙昕來說,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除此之外,徐清還提議建立起一隻近海巡邏隊,以負責維護宋朝海疆的安全,最近幾年因為海貿發達,許多商船往來於大宋周邊,這吸引來了不少的海盜來搶劫,單單是依靠海軍來控製的話,就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了,這些海盜的規模並不大,有的隻是二三十人的小隊伍而已,用一支海軍艦隊來攻擊這樣的目標,實在是不合算,對於宋朝的開支來說也未免太大了。


    如今宋朝的海軍艦船,大多數都是鐵甲艦,隨便一搜的人數就達到了一百七十人左右,來迴開一圈花費的經費便達到數萬貫左右,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對付租界的反抗軍倒也罷了,對付小小的海盜,用這樣的部隊,顯然就不合適了,所以徐清希望組建起一支小規模的近海巡邏隊,艦隻主要以三百噸以下的艦艇為主,負責近海的防衛和巡邏,與海軍進行搭配,以減輕海軍的負擔,處理小規模的海盜以及近海貿易的護航任務,初步艦船數量在三十艘左右,人員配置在六千人規模,未來計劃擴張到一百五十艘,以保證維護宋朝近海的和平。


    這一點又是讓趙昕頭疼的,因為這隻軍隊,因為是巡邏部隊,自然不能算在趙昕的賬上,而是算在朝廷的賬上,指揮權自然也掌握在政事堂,也就是徐清的手裏,看著徐清不停的加強著自身的作戰能力,趙昕又怎麽可能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縱然徐清確實沒有這個意思,隻是單純的需要而已,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一點小動作都會被當做有強烈的政治意涵。


    更何況這一次權力下放,本來就讓趙昕十分的緊張,中國自古以來唯有權利是不斷向上的,從來沒有權利往下放的,往往一個王朝權利開始往下放了,也就代表衰落的時候差不多到了,趙昕又不像徐清那樣知道曆史,可以做到十分心安理得,麵對權利下放,他心中有的隻有恐慌。


    他甚至會把這次的權利下放,和自己的權利被政事堂奪走聯係在一起,以前是徐清從自己的手裏拿走了執政權,而現在再把權利下放到地方上,這對於趙昕來說,可以說是有著連鎖反應的,同時原本隻是徐清拿走了自己的權利,自己要拿迴來隻是得罪徐清一個人而已,大不了就是連帶著他的黨羽和門徒而已。


    可現在徐清把權利下放到地方,無論如何,地方官員肯定會對徐清感恩戴德,到時候自己若真的跟徐清在明麵上撕破臉,那麽自己遇到的阻力將會更加巨大,這也讓趙昕倍感壓力,他從來不覺得徐清是好對付的人,但卻沒想到,徐清竟然能夠想出這麽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為自己的奪權做準備。


    但趙昕也不是普通人,麵對徐清的穩紮穩打,趙昕也立刻宣布了自己的命令,那就是擴軍,而且不是在原有基礎上擴軍,而是從各支軍隊中選派精英進入汴梁城,然後再從天下兩家子中選擇健壯忠貞之士進入軍隊之中,組建起一支全新的部隊,趙昕為他取名,羽林軍。


    這是當年漢武帝給自己的軍隊起的名字,是希望羽林軍可以成為王者的羽翼,所向披靡,這個稱唿後來被曆代沿用,但到了宋代,已經是不用了,如今徐清重新複活了這支部隊,自然在朝野之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朝廷對此也不能做什麽,畢竟作為皇帝,組建軍隊是趙昕的權利旁人無從置喙,且這支部隊的經費並不由朝廷來出,而是皇帝自己出錢,這就更不能讓他們說什麽了。


    這個世界畢竟還不是現代社會,在那個世界,作為英女王自然是不能擁有私君的,日本的王也同樣不允許擁有,君主立憲,權歸議會,名歸國王,這才是立憲製度的根本,但宋朝如今並不是立憲國家,皇帝依舊掌握有龐大的權利,他也可以拋開朝廷重新組建新的部門機構,這都是他的權利,組建東廠便是如此,群臣最多隻能勸誡,但想要阻止,除非趙昕自己放棄,不然他們也沒有任何的理由。


    誰叫中國的皇權思想,早已經是根深蒂固,皇帝的話語對於許多百姓來說,跟神明的話也沒什麽區別了,尤其是隨著工業運動的大成功,皇帝在許多人的心中已然跟聖人差不多了,再加上老百姓自古以來的習慣,就是聽從皇帝的命令,百官也隻是代皇權執政而已,歸功到底,權利還是屬於皇帝的,根本沒有什麽主權在民的想法,自然也就別提反對的基礎了。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個三觀還處於封建時代的三觀,所以妄圖希望他們去理解君主立憲製度,是很難的,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這個土壤,千百年來,皇帝大權獨攬,早已經讓人們習慣了,現在想要讓他們改,自然是不可能的,而沒有民眾的支持,再加上趙昕的所作所為也確實沒有逾越的地方,所以徐清即便心中不滿,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看著趙昕自己組建自己的軍隊。


    不過還好,趙昕雖然有錢,但奈何皇室的開銷也不小,除了自己的宮中花銷之外,還有逢年過節送給官員們禮品,以及自己家的喜事也都是需要給錢的,這些都是皇帝自己出,所以每年能夠結餘的錢,大概也就四五十億貫左右的錢,這些錢看起來很多,但想要養軍隊可也養不了多少。


    如今的軍隊一個士兵一個月大概就是二十貫左右,軍官則是六十貫,到年終則還要有年終獎,大概相當於四個月左右的工資,一年算下來,一支百人隊,大概就需要七十萬貫左右,這還僅僅隻是工資而已,若是武裝水平與禁軍平齊,一支百人隊大概就需要一百三十萬貫左右,四五十億左右的錢,能夠武裝起來的部隊,也不過二三十萬而已。


    當然,趙昕也不可能立刻武裝起二三十萬的部隊,畢竟朝廷也不會讓他那麽幹,朝廷的部隊已經很多了,再多出二三十萬的軍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汴京城的周圍,安插上二三十萬的軍隊,這會給徐清所率領的朝廷帶來巨大的威脅,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趙昕雖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但他畢竟天下表率,所以對於群臣的物議也必須要有所衡量,不然若是一意孤行,朝廷也有朝廷的辦法,讓他的這支軍隊離心離德,所以最終經過商議,羽林軍的規模被規定為十五萬人,駐紮在汴京城西側,與裴德衍所率領的禁軍遙遙相對,互為掣肘。


    這樣的安排,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妥協,雖然看上去汴京城周圍的軍隊變多了,但局勢卻也算是穩定住了,起碼在軍隊麵前,雙方都更加傾向於和平的去談,而不是發動什麽宮廷政變,或者朝廷政變之類的事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但汴京城周圍這總計七十萬的大軍著實讓人煩惱,畢竟這支軍隊常駐在汴京城周圍,除了他們自己之外,軍人家屬自然也要靠近過來,一個人娶一個老婆便又是七十萬人,若是他們生的孩子再算上,就算一戶人家生三個,那就是二百一十萬,加在一起就是三百五十萬人。


    這對於本來就人口擁堵的汴京城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人口超過千萬顯然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了,麵對這樣的狀況,高層建築也隻能不停的修建,城區的麵積也不停的擴張,吞噬這周圍的農田,地鐵線路在地底不停的穿梭,從最開始的一條,開始慢慢變成三條,五條,到如今即將開通的第七條和第八條。


    但對於汴京城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人口依舊再以飛速增長著,整個汴京城中的農田比例已經下降到隻剩下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說汴京城,開封府行政區範圍內,百分之五十的土地都變成了城市,這可都是平原,看來像日本東京那樣,建成一個巨大無比的都市群也是指日可待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