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達的國家,不是看他在什麽地方足夠強大,而是在對待弱者時,到底有沒有憐憫之心,就像孔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然,在他的那個年代,這終究也隻是一種夢想而已,可大同社會的夢想,卻始終根植在中國士大夫們的靈魂深處,所以對待老人,基本整個社會都是十分尊敬的。
比如宋朝就規定,凡是七十歲以上的人,見到縣太爺便可以不跪,隻需要拱拱手就行了,這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遙看當年的歐洲,七八十歲的老頭也必須向著自己的領主下跪,這是等級決定的,對於年齡,並沒有什麽用,而在中國,因為從宋朝開始便信奉以孝治天下,所以老人的地位被空前推崇,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時候中國的皇權不下縣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些鄉紳把持了鄉下的權利,這些宗老們,甚至在自己的地盤上,處決犯人都是可以的,這正是所謂的宗法製,這在中國古代,才是老百姓最為熟悉的法律,至於縣太爺審案子,那除非是大案子,或者地方上無法判斷,不然都是由地方上自行解決了事,哪裏會有那麽多案子上繳朝廷呢。
從中就可以看出,老人在宋朝的地位了,隻是一個普通人,他要是能活到七十歲,就可以擁有不下跪的權利,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的,甚至這種趨勢還隨著時代的推移越來越厲害,當年乾隆皇帝擺下六十大壽的宴席,便邀請整個大清帝國所有百歲老人一同來慶祝,區區普通老百姓,竟然能夠上皇帝的餐桌,這無疑是對於老人空前的尊榮了,所以國家一富起來,自然要對這些老人加以優待了。
首先便是養老製度的建立,當然,這一套製度自然不能跟後世相比,像歐美那種福利國家一樣,可以保人一輩子無憂,這在宋朝是不可能做到的,徐清也沒想建立起那樣的高福利國家,這等於是在透支國家的未來,這種事情,徐清是不會去做的,他所要建立的養老製度,其主要是輔助年輕人照顧老人的,而不是由政府一力承擔老人的一切,這樣的承擔太大,同時也容易剝離親人之間的感情。
就像後世的美國,人們之間的親情比較淡薄,後世中國的大城市中也是如此,許多人相處最多的是朋友,同學,至於親戚則是交往十分的稀少,這種情況在大城市非常的常見,這些都是社會製度的改變而造成的問題,這是大勢,但徐清並不希望這種事情太快發生,因為當人群開始以個體存在,而不是以家族存在的時候,許多問題便會浮上水麵來,比如生育率必然會下降,還有就是人們會更加自私,這種自私並不是不好,但確實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年代。
有的時候過於富裕也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如今的宋朝,富裕程度已經接近後世的低等發達國家水平了,但老百姓還處於古老農業時代的思維,這兩種極端之下,其實是有好處的,那就是社會的生產力會爆發出來,等到這個時代的人們開始習慣工業時代的時候,則會有許多問題產生,第一個自然也是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這件事徐清當然不用立刻擔心,但是防患於未然總是需要的,所以養老製度的核心,便是輔助養老,還有就是養老院的建立,除此之外,孤兒院也大批建設起來,如今的宋朝,孤兒自然沒有以前那麽多了,放在古代,孤兒實在是很常見的狀況。
任何一次天災人禍就有可能帶走一大批人,而那些幸存下來的孩子就會成為孤兒,除此之外,一場瘟疫也能立刻誕生一大批孤兒,除此之外,這個年代的人壽命實在很短,就算十六七歲結婚,十八九歲生娃,三十幾歲死掉的也多得是,這是一個感冒就能死人,流行性感冒就能死一個村子的時代,所以很多孩子都會成為孤兒,他們漂泊無以,好一點的被有錢人家收走當做丫鬟、雜役,運氣次一點的流浪街頭,最後更差的,則是在不知不覺中死掉,有可能因為天氣太冷被凍死,又或者因為饑餓而死,或者是單純的被想要找樂趣的老百姓殺死,如同小孩在草地之中玩弄一隻蚱蜢一樣。
失去了家長的庇護,幼小的孩童著實是這個世界中十分弱小的一種生物,即便是一隻小狗,也能夠欺負你,所以那個時候的孤兒,大概率是在不到十歲之前死亡,隻有小部分能夠活下來,其中絕大多數進入黑社會,然後不到二十歲死亡,還有一些則被好心人收養,又或者成為了雜役。
真正能夠進入孤兒院的,隻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這還是宋朝富裕的情況下,根據宋朝的記載,所有的縣城都必須要修建一些館舍用來安排孤寡老人和孤兒,那是因為朝廷有錢的緣故,甚至到了冬天,朝廷還會發一點黑炭讓這些孤苦無依的人來取暖。
若是放在其他朝代,這種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可即便如此,孤兒們死亡的依舊是不計其數,這些孤兒給社會自然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沒有家長的教導,再加上親情的淡薄,這些人隻要一進入社會,便立刻是整個社會的毒瘤,他們沒有道德,不懂得是非,隻要別人給一口糧食,他們就能赴湯蹈火,也正是這些孤兒的存在,山匪、盜賊才會橫行鄉裏。
現在大家提起山匪,或許都已經沒有印象了,在現代社會,便是一個連環殺人犯都能夠讓整個社會為之膽寒,可在古代的中國,甚至是民國時代的中國,屠村這種事情也是屢見不鮮,屢有發生的。
宋代自然也是如此,山匪盜匪橫行,這種局麵幾乎是每一個古代王朝所必備的局麵,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經過好幾次大規模的剿匪這才算是徹底消滅了這些盤踞在山林之中的恐怖分子們,真正讓國家安定下來了,而現在,雖然經過工業革命,天災人禍對於人類的打擊已然可以得到控製,很多情況下,父母的死亡率也下降了很多,這也知道導致孤兒的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
但是歸根到底,孤兒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即便是工業革命已經完善的英國,那是也依舊有很多孤兒,比如說天災,這就會帶走很多人命,也會一瞬間產生無數的孤兒,然後就是疾病,這種也是無法抗衡的,所以宋朝的孤兒還是很多的,尤其是軍隊經過改製以後,再也不招收難民進入軍隊以拖垮軍隊的戰鬥力之後,更是無法安置這些人,所以建立成熟的孤兒院收養係統,無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宋朝,孤兒院是本來就有的,叫做舉子倉,或者是慈幼局,都是用來收養棄嬰孤兒的,並且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根據《夢梁錄》的記載,官給錢典雇乳婦,養在局中,如陋巷貧窮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無力撫養,拋棄於街坊,官收歸局養之,月給錢米絹布,使其飽暖,養育成人,聽其自便生理,官無所拘。若民間之人,願收養者聽,官仍月給錢一貫,米三鬥,以三年住支。
也就是說,這些慈幼局不僅僅照顧這些孩子們,而且還會專門雇傭一些婦人來照顧這些孩子,如果有人想要養育這些孩子們,朝廷還會每個月給一貫錢和三鬥米,持續三年的時間,以幫助孩子在新家庭進行生活。
不得不說,這種待遇比現代的領養製度都要強大了,甚至有點接近現代發達國家的水平了,畢竟現代領養你可沒有錢可以拿的,而在這個時代,你是可以有錢拿的,當徐清知道這一點的時候很驚訝,他原本就知道宋朝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時代的一朵奇葩,其富裕程度即便放到今天來也令人側目,但卻沒想到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這著實讓徐清很是驚訝。
同時對於棄嬰行為,宋朝也有了一些新的規定,以此來讓家長不要丟棄孩子,比如說‘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嬰者,給錢養之’大致意思就是隻要你生出一個孩子,如果是窮人的話,每個月就給你四千文錢,相當於現代的兩千人民幣,用來照顧孩子,以讓父母不要拋棄孩子。
通過這種方法來挽迴孩子的生命和童年,當徐清看到這兒的時候,差點都要驚唿了,這可是工業極度發達的歐洲國家才有的製度,他們為了挽救自己國家岌岌可危的生育率,不得不對那些願意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大量的補助,真是沒想到宋朝竟然就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製度來提高生育率以及防止家長棄嬰了,這樣的製度著實是太高明了,也太有錢了,再想想後世明清,社會福利大幅度收縮,真是沒有長進反倒越來越往後退了。
當時的宋朝皇帝甚至還發出了“必使道路無啼饑之童。”的口號,這在一千年前,著實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在宋代之前,福利製度雖然存在但並不完善,而到了宋朝,這套福利社會開始逐漸完善,真正做到了從搖籃到墓地的成果,不得不說,這已經是發達國家的水準了,從這個層麵上來說,徐清確實沒有什麽可以改的,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這套東西從城市推廣到農村中去。
這才是他需要做的,當然也有官員建議他,幹脆就把農村的孤兒和老人接到城市裏來不就好了麽,這裏有大規模的養老院和孤兒院,如今養老院可以繼續擴建,但孤兒院卻因為孤兒的減少而可以直接入住大量孤兒啊,既然如此,又何必在地方上修建大量的孤兒院呢,這不是浪費錢麽。
對於這個計劃,剛開始徐清還是很想要試試的,但最後老人入城他是答應了,至於孤兒入城,則被他拒絕了,主要便是如今的城鄉教育水平相差實在太大,且二十年內無法改善,如果徐清允許鄉下的孤兒進入城市的話,那麽就可以接受城市教育了,這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畢竟這其中的金錢生意,可是大大的厲害,到時候難免不會出現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好學校,所以便把孩子送入孤兒院的事情發生,這聽起來確實挺匪夷所思的,但是徐清卻覺得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的。
畢竟即便是在現代,也有人為了讓自己家裏能多買一套房而離婚的,把孩子給送出去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徐清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但底下的人很快就提出了新的建議,那就是讓孤兒院自主辦學,辦學水平不能超過城市水平,但要比鄉下水平稍微好一點,這樣一來,孤兒們既能接受教育,同時這教育水平也不至於讓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孤兒院裏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方法倒是十分有可行性,徐清便讓官員們就近在汴京城周圍的鄉下開始試驗,一個月的時間,倒是發現這套辦法確實不錯,把撥下鄉下的款項用來建造學堂,同時擴建縣城中的孤兒院和養老院,這樣一來確實一勞永逸,同時照顧孩子們也方便,不然分散在全縣各地,想要照顧也十分的麻煩,現在都集中在一起統一管理,顯然要比分散開來管理容易的多。
這個方法便也算定下來了,不過對於孤兒的收養製度,徐清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朝廷撥款這無所謂,給領養家庭一筆錢,讓他們精心照顧也很正確,但是對於領養家庭的條件,徐清還是要仔細確定的,根據宋朝的規矩,是要家境殷實的家庭來收養孩童的,但僅僅隻有這一條標準顯然不夠,誰知道他們這些人收養了孩子之後會做什麽呢?
(本章完)
比如宋朝就規定,凡是七十歲以上的人,見到縣太爺便可以不跪,隻需要拱拱手就行了,這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遙看當年的歐洲,七八十歲的老頭也必須向著自己的領主下跪,這是等級決定的,對於年齡,並沒有什麽用,而在中國,因為從宋朝開始便信奉以孝治天下,所以老人的地位被空前推崇,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時候中國的皇權不下縣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些鄉紳把持了鄉下的權利,這些宗老們,甚至在自己的地盤上,處決犯人都是可以的,這正是所謂的宗法製,這在中國古代,才是老百姓最為熟悉的法律,至於縣太爺審案子,那除非是大案子,或者地方上無法判斷,不然都是由地方上自行解決了事,哪裏會有那麽多案子上繳朝廷呢。
從中就可以看出,老人在宋朝的地位了,隻是一個普通人,他要是能活到七十歲,就可以擁有不下跪的權利,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的,甚至這種趨勢還隨著時代的推移越來越厲害,當年乾隆皇帝擺下六十大壽的宴席,便邀請整個大清帝國所有百歲老人一同來慶祝,區區普通老百姓,竟然能夠上皇帝的餐桌,這無疑是對於老人空前的尊榮了,所以國家一富起來,自然要對這些老人加以優待了。
首先便是養老製度的建立,當然,這一套製度自然不能跟後世相比,像歐美那種福利國家一樣,可以保人一輩子無憂,這在宋朝是不可能做到的,徐清也沒想建立起那樣的高福利國家,這等於是在透支國家的未來,這種事情,徐清是不會去做的,他所要建立的養老製度,其主要是輔助年輕人照顧老人的,而不是由政府一力承擔老人的一切,這樣的承擔太大,同時也容易剝離親人之間的感情。
就像後世的美國,人們之間的親情比較淡薄,後世中國的大城市中也是如此,許多人相處最多的是朋友,同學,至於親戚則是交往十分的稀少,這種情況在大城市非常的常見,這些都是社會製度的改變而造成的問題,這是大勢,但徐清並不希望這種事情太快發生,因為當人群開始以個體存在,而不是以家族存在的時候,許多問題便會浮上水麵來,比如生育率必然會下降,還有就是人們會更加自私,這種自私並不是不好,但確實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年代。
有的時候過於富裕也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如今的宋朝,富裕程度已經接近後世的低等發達國家水平了,但老百姓還處於古老農業時代的思維,這兩種極端之下,其實是有好處的,那就是社會的生產力會爆發出來,等到這個時代的人們開始習慣工業時代的時候,則會有許多問題產生,第一個自然也是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這件事徐清當然不用立刻擔心,但是防患於未然總是需要的,所以養老製度的核心,便是輔助養老,還有就是養老院的建立,除此之外,孤兒院也大批建設起來,如今的宋朝,孤兒自然沒有以前那麽多了,放在古代,孤兒實在是很常見的狀況。
任何一次天災人禍就有可能帶走一大批人,而那些幸存下來的孩子就會成為孤兒,除此之外,一場瘟疫也能立刻誕生一大批孤兒,除此之外,這個年代的人壽命實在很短,就算十六七歲結婚,十八九歲生娃,三十幾歲死掉的也多得是,這是一個感冒就能死人,流行性感冒就能死一個村子的時代,所以很多孩子都會成為孤兒,他們漂泊無以,好一點的被有錢人家收走當做丫鬟、雜役,運氣次一點的流浪街頭,最後更差的,則是在不知不覺中死掉,有可能因為天氣太冷被凍死,又或者因為饑餓而死,或者是單純的被想要找樂趣的老百姓殺死,如同小孩在草地之中玩弄一隻蚱蜢一樣。
失去了家長的庇護,幼小的孩童著實是這個世界中十分弱小的一種生物,即便是一隻小狗,也能夠欺負你,所以那個時候的孤兒,大概率是在不到十歲之前死亡,隻有小部分能夠活下來,其中絕大多數進入黑社會,然後不到二十歲死亡,還有一些則被好心人收養,又或者成為了雜役。
真正能夠進入孤兒院的,隻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這還是宋朝富裕的情況下,根據宋朝的記載,所有的縣城都必須要修建一些館舍用來安排孤寡老人和孤兒,那是因為朝廷有錢的緣故,甚至到了冬天,朝廷還會發一點黑炭讓這些孤苦無依的人來取暖。
若是放在其他朝代,這種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可即便如此,孤兒們死亡的依舊是不計其數,這些孤兒給社會自然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沒有家長的教導,再加上親情的淡薄,這些人隻要一進入社會,便立刻是整個社會的毒瘤,他們沒有道德,不懂得是非,隻要別人給一口糧食,他們就能赴湯蹈火,也正是這些孤兒的存在,山匪、盜賊才會橫行鄉裏。
現在大家提起山匪,或許都已經沒有印象了,在現代社會,便是一個連環殺人犯都能夠讓整個社會為之膽寒,可在古代的中國,甚至是民國時代的中國,屠村這種事情也是屢見不鮮,屢有發生的。
宋代自然也是如此,山匪盜匪橫行,這種局麵幾乎是每一個古代王朝所必備的局麵,直到新中國的成立,經過好幾次大規模的剿匪這才算是徹底消滅了這些盤踞在山林之中的恐怖分子們,真正讓國家安定下來了,而現在,雖然經過工業革命,天災人禍對於人類的打擊已然可以得到控製,很多情況下,父母的死亡率也下降了很多,這也知道導致孤兒的數量有了明顯的下降。
但是歸根到底,孤兒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即便是工業革命已經完善的英國,那是也依舊有很多孤兒,比如說天災,這就會帶走很多人命,也會一瞬間產生無數的孤兒,然後就是疾病,這種也是無法抗衡的,所以宋朝的孤兒還是很多的,尤其是軍隊經過改製以後,再也不招收難民進入軍隊以拖垮軍隊的戰鬥力之後,更是無法安置這些人,所以建立成熟的孤兒院收養係統,無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宋朝,孤兒院是本來就有的,叫做舉子倉,或者是慈幼局,都是用來收養棄嬰孤兒的,並且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根據《夢梁錄》的記載,官給錢典雇乳婦,養在局中,如陋巷貧窮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無力撫養,拋棄於街坊,官收歸局養之,月給錢米絹布,使其飽暖,養育成人,聽其自便生理,官無所拘。若民間之人,願收養者聽,官仍月給錢一貫,米三鬥,以三年住支。
也就是說,這些慈幼局不僅僅照顧這些孩子們,而且還會專門雇傭一些婦人來照顧這些孩子,如果有人想要養育這些孩子們,朝廷還會每個月給一貫錢和三鬥米,持續三年的時間,以幫助孩子在新家庭進行生活。
不得不說,這種待遇比現代的領養製度都要強大了,甚至有點接近現代發達國家的水平了,畢竟現代領養你可沒有錢可以拿的,而在這個時代,你是可以有錢拿的,當徐清知道這一點的時候很驚訝,他原本就知道宋朝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時代的一朵奇葩,其富裕程度即便放到今天來也令人側目,但卻沒想到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這著實讓徐清很是驚訝。
同時對於棄嬰行為,宋朝也有了一些新的規定,以此來讓家長不要丟棄孩子,比如說‘禁貧民不舉子,有不能育嬰者,給錢養之’大致意思就是隻要你生出一個孩子,如果是窮人的話,每個月就給你四千文錢,相當於現代的兩千人民幣,用來照顧孩子,以讓父母不要拋棄孩子。
通過這種方法來挽迴孩子的生命和童年,當徐清看到這兒的時候,差點都要驚唿了,這可是工業極度發達的歐洲國家才有的製度,他們為了挽救自己國家岌岌可危的生育率,不得不對那些願意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大量的補助,真是沒想到宋朝竟然就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製度來提高生育率以及防止家長棄嬰了,這樣的製度著實是太高明了,也太有錢了,再想想後世明清,社會福利大幅度收縮,真是沒有長進反倒越來越往後退了。
當時的宋朝皇帝甚至還發出了“必使道路無啼饑之童。”的口號,這在一千年前,著實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在宋代之前,福利製度雖然存在但並不完善,而到了宋朝,這套福利社會開始逐漸完善,真正做到了從搖籃到墓地的成果,不得不說,這已經是發達國家的水準了,從這個層麵上來說,徐清確實沒有什麽可以改的,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這套東西從城市推廣到農村中去。
這才是他需要做的,當然也有官員建議他,幹脆就把農村的孤兒和老人接到城市裏來不就好了麽,這裏有大規模的養老院和孤兒院,如今養老院可以繼續擴建,但孤兒院卻因為孤兒的減少而可以直接入住大量孤兒啊,既然如此,又何必在地方上修建大量的孤兒院呢,這不是浪費錢麽。
對於這個計劃,剛開始徐清還是很想要試試的,但最後老人入城他是答應了,至於孤兒入城,則被他拒絕了,主要便是如今的城鄉教育水平相差實在太大,且二十年內無法改善,如果徐清允許鄉下的孤兒進入城市的話,那麽就可以接受城市教育了,這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都是極大的誘惑,畢竟這其中的金錢生意,可是大大的厲害,到時候難免不會出現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好學校,所以便把孩子送入孤兒院的事情發生,這聽起來確實挺匪夷所思的,但是徐清卻覺得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的。
畢竟即便是在現代,也有人為了讓自己家裏能多買一套房而離婚的,把孩子給送出去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徐清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但底下的人很快就提出了新的建議,那就是讓孤兒院自主辦學,辦學水平不能超過城市水平,但要比鄉下水平稍微好一點,這樣一來,孤兒們既能接受教育,同時這教育水平也不至於讓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孤兒院裏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方法倒是十分有可行性,徐清便讓官員們就近在汴京城周圍的鄉下開始試驗,一個月的時間,倒是發現這套辦法確實不錯,把撥下鄉下的款項用來建造學堂,同時擴建縣城中的孤兒院和養老院,這樣一來確實一勞永逸,同時照顧孩子們也方便,不然分散在全縣各地,想要照顧也十分的麻煩,現在都集中在一起統一管理,顯然要比分散開來管理容易的多。
這個方法便也算定下來了,不過對於孤兒的收養製度,徐清進行了一定的改動,朝廷撥款這無所謂,給領養家庭一筆錢,讓他們精心照顧也很正確,但是對於領養家庭的條件,徐清還是要仔細確定的,根據宋朝的規矩,是要家境殷實的家庭來收養孩童的,但僅僅隻有這一條標準顯然不夠,誰知道他們這些人收養了孩子之後會做什麽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