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圈養印第安人的方法,來保證當地的習俗,以此來維持印第安人的生活,這在徐安看來是一種非常合理的方式,至於第三點,會不會引起其他殖民地的驚恐和新大陸財政支出會不會出現困難,徐安也一一進行了解答。


    首先第一個問題,其他殖民地在看到印第安人被圈養之後會不會感到恐慌,這一點,徐安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新大陸將成為宋朝本土之外宋人最大的居留地,而其他殖民地是沒有這個條件的,畢竟殖民地和殖民地之間,文化種族、文明之間也是有著很大的差異。


    就像在印度五大殖民地所組成的南亞次大陸殖民地,在那裏宋人的比例是根本高不了的,因為在那接近七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大約三億名印度人,他們的文明發展非常高,已經有了成熟的農業和製造業,隻是欠缺於工業而已,在當時宋朝的實力之下,想要把這三億人從地球上消滅掉,即便宋朝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工業力量,但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才有可能做到。


    而這對於殖民統治無疑是非常不利的,畢竟殖民的首要原因便是開拓宋朝的經濟利益,這一點是最為主要的,然後再是緩解國內壓力,找到適合移民的地方來建立城市,以緩解宋朝土地稀缺、人口密集的問題,但首要條件還是經濟,是為了給工業化的宋朝,找到產品傾銷地。


    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而一個實力強大的殖民地,無疑是最好的傾銷地,就像當年的英國為什麽要像清王朝開戰,人家為的可不是把英國人搬到清朝來住,而是為了讓清朝開通碼頭,允許英國的商品進入清朝,施行貿易政策,這才是戰爭的原因,不然若是英國人向清朝進行全麵戰爭,就像後來的日本那樣,隻是單純的想要征服中國,將中國亡國滅種,全部變成日本人的奴隸,那麽他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不會是那麽簡單。


    所以對於宋朝來說,一個強大的,溫順的殖民地才是宋朝最為喜愛的,去屠殺他們,等於是在屠殺自己手中的肥羊,根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甚至還會被遼金兩國鑽到空子,這是誰都不願意去做的事情,而印第安人所在的新大陸不同,在這塊接近四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印第安人隻有區區八九千萬而已,並且他們的文明程度實在是太低了,宋朝人即便是農業時代,也依舊能夠以百敵千。


    要知道當年哥倫布率領艦隊來到新大陸的時候,那時歐洲的裝備也並不發達,僅僅隻是火繩槍和刀槍劍戟而已,可就是靠著這些東西,也依舊給歐洲殖民者們奪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資源,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這些歐洲人身上所攜帶的病毒,對於印第安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堪稱死神的病毒。


    在歐亞非大陸,交流雖然很少,但是三塊大洲之間還是互相有著彼此的交流,這就讓一種疾病在蔓延流傳的時候,總是會預先經過所有人,比如天花和黑死病以及瘧疾,這些病症經過幾代人的抵抗,人們的身上都已經有了抗體,雖然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但是在人類有限的智慧之下,已然是從必死變成了有可能活下去的狀態,而人類的身體也開始慢慢適應了這些病症,但對於新大陸的人來說,這些病毒是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原本在舊大陸上的人感染了這種病毒或許隻是一場小小的感冒,但對於印第安人來說,則有可能直接致死,這才是印第安人之所以會如此大麵積死亡的原因,而因為他們的大麵積死亡,新大陸上許多土地變成了無主的土地,這才能夠讓宋朝占據,變成類似本土的存在,而這一點在舊大陸殖民地上是無法做到的,舊大陸經過上萬年的發展,任何適宜生存的地方,早已經被各大國家、部落、聯盟所占據人口眾多,實力強大,搞大規模殖民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單純的土地其實對於宋朝來說並不是什麽太過於重要的事情,整整五六千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早已經讓宋朝根本不缺土地了,他更加需要的其實還是市場,也就是更多的人口,然後讓他們去消費宋朝的產品,隻有這樣,宋朝才能越來越富裕,不然光要那麽大的地,又有什麽用呢。


    這一條理由無疑是十分合理的,也澄清了多年以來對於殖民地官方看法模糊的狀態,在以前,對於殖民地的看法是有很大的異議的,首先便是殖民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傾銷地,還是提供宋朝未來人口的土地,這一個關係很重要,畢竟這就代表了宋朝到底要不要支持這片土地上原本政權的存在,如果是前者就要支持和扶持,然後保證當地的穩定,因為隻有一個穩定的國家,才能帶來一個繁榮的市場,而如果是後者,自然要讓他們連年內戰才好,這樣一來彼此消耗精力,到時候宋朝再掃清六合,讓這些土地全部變成宋朝人的土地,就是執行後者的方案了。


    十幾年來,隨著宋朝的殖民地越來越多,這種爭論也就越來越大,直到徐清宣布將一些落後的,汙染嚴重的重工業以及一些太過於簡單的輕工業搬運到殖民地進行生產,然後再一些產品生產地,直接建設工廠然後運送加工品進入宋朝,比如說在一個國家有鐵礦,徐清便直接允許開礦的公司可以在鐵礦附近修建一座冶煉廠,到時候直接運純鐵進入宋朝就可以了,而宋朝本土的工廠僅進行精加工和組裝,底層的工作則全部由殖民地工廠負責,這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商業國際化的體現了。


    而也正因為徐清的做法,把殖民地當成經濟市場的想法開始占據社會意見的主流,而事實證明,徐清的做法完全是成功的,首先這樣做法的好處便是生產成本的大規模下降,直接讓許多工業品的價格也降了下來,普通老百姓原本消費不起的東西比如說鬧鍾、鏡子、玻璃、鋼筋、自來水管道、馬桶、浴池現在都開始在老百姓的家中開始普及開來,成為了生活中的必備品。


    第二點便是殖民地與本土的連接開始加強,原本殖民地販賣到本土的隻有單純的鐵礦石、煤炭、木頭、棉花之類的東西,根本沒有多少附加價值,所以賺取的利潤也都很少,一般商人都不願意去投資,而現在隨著宋朝開放了這一不許在殖民地開設工廠的禁令之後,殖民地的產出開始從原始產品向著半成品進化,這也帶動了一大批工人開始出現在各大殖民地中,這無疑給殖民地帶來了很多的就業機會,再加上商人在看到利益之後也願意去投資,直接就讓許多殖民地的內部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


    原本殖民地大多都是農業國家,而隨著宋朝的這一決策,許多殖民地中都開始出現了工人這一階級,甚至還有不少本土的土著在學習了宋朝的先進技術以後,自己帶迴國家來,開始辦起了工廠,出現了民族資本家,這些都讓殖民地的經濟開始繁榮,一部分人也開始進入了市民階級,還有一些經理人和管理者則進入了中產階級,他們也就可以消費宋朝的產品,這進一步擴大了出口貿易,給宋朝帶來了更多的收益,也讓宋朝的中產階級開始愈發多了起來,而與殖民地之間的連接也愈發強大。


    一個殖民地的安定與否,其實與殖民地是被誰管理著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女真人統治中國和英國人統治中國,對於漢人來說,他們本質上其實都是外族,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真正重要的還是你能不能讓我活下去,甚至還能夠活得好,隻要可以,老百姓就願意擁護你,這是最為樸素的意願,而宋朝顯然做到了這一點,無論是開礦需要的礦工,還是養棉花需要的種植工人,采茶需要的采茶女,養蠶需要的養蠶女,又或者是工廠裏的冶煉工人,機器加工工人,這都給殖民地提供了十萬以上的飯碗,安定了一大群人為工廠工作,而工廠給他們穩定的收入,這就讓一大部分人不需要再去過刀口舔血的生活,而有了這樣一份工作,隻要你足夠努力,就能夠比絕大多數人活得好,這樣一來誰又願意反抗呢?


    自然是沒人願意反抗的,這個時代還沒有流行什麽民族主義,對於百姓來說,統治者唯一需要做的便是給他們能夠活下去的條件,如果做到了,那麽無論誰當皇帝,他們都不在乎,而如果做不到,便是推翻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民意。


    但雖然徐清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成功,但因為徐清本人的性格,並不是那種喜歡做一錘定音,定性的事情,他其實從骨子裏是一個保守派,並不怎麽激進,對於事物也更喜歡潛移默化,之所以在這個時代他顯得很是激進,完全是因為這個時代實在是太落後的原因,若是放在現代,他可沒有什麽改變世界的想法,現在做的一切,隻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加接近現代而已,因為強大的生活習慣,讓他實在難以忍受落後的時代。


    而現在,徐安要做的便是把這個已經定性但沒有人說出口的事實給說出來,用來安撫其他殖民地,表示他們將在經濟上與宋朝相輔相成,在這種情況下,宋朝斷然不會做出廢除殖民地建立本土政府的事情來,畢竟這對於宋朝來說,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去做這種事情,除了吃力不討好之外,沒有任何的幫助。


    至於第二點,也就是殖民地若是建立地方衙門,全權進行管理,那麽每年的開支將會非常龐大,甚至會需要本土的財政進行支持,這對於宋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畢竟誰都不希望原本用來給自己家鄉修路的錢,現在變成了萬裏之外一個陌生城市的道路,這也是如今本土對於新大陸建設排斥的原因。


    但徐安卻給出了其他的理由,那就是新大陸的建設確實會讓中央朝廷在前期付出一部分投資,但這隻是前期而已,隨著宋朝移民以及其他移民的逐步到位,新大陸的發展將會進入突飛猛進的階段,到那個時候,財政稅賦自然也會增加,到時不僅僅中央朝廷不再需要給新大陸支付費用,甚至還可以從新大陸收到不少的財政稅收,這將遠遠超過投資的金錢。


    徐安還在文章之中算了一筆賬,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新大陸的人口將由現在的五十萬發展到四百萬左右,其中預估兩百萬將會是宋朝人,而其餘兩百萬將會是各個國家民族的集合,這些人每個人都將被分配到兩三百餘畝的土地,這些土地將能為本土產出無數的糧食,徹底解放本土的土地,使本土的城市建設可以變得更加強大。


    保留農業用地,這是宋朝如今的國策,但這條政策顯然已經有些不太適合宋朝如今的發展了,尤其是在華北的平原地區,如此巨大的平原,卻要保留數量龐大的農田,這對於整個國家的城市化發展來說,都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若是把農田變成城市用地,這些土地所誕生的財富將會數百倍於農業用地的產值,這是如今很多資本家想要幹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些土地用來種地實在是浪費了,若是能夠把這片土地徹底解放,那麽在這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將會誕生出一個有史以來都無人能夠比擬的巨大都市,而其產生的財富則會超越整個世界其餘地方的總和,這是無數人都想要做成的事情,但朝廷卻無法答應這樣的政策被執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