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宋朝雖然非常的富裕,倒也不是支撐不起這樣一條鐵路的修建,隻不過若是給李德批下了這條鐵路,那麽其他的殖民地必然也會申請鐵路的修建計劃,到時候徐清若是厚此薄彼,必然會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怎麽去做下一步已經是徐清不怎麽思考的問題了,如何維持如今政局的穩定,才是他最需要思考的問題,而若是真到了殖民地官員要朝廷支付鐵路建造費用的時候,徐清可不覺得憑借宋朝的家底可以修建出多少的鐵路來。


    不過修建鐵路畢竟也是一個好事,第一它能將租界的影響力通過鐵路輸送到其他的地方去,就像當年的殖民者在占領上海,劃分租界之後,第一件幹的事情就是修建鐵路,鐵路修到哪裏,帝國主義的爪牙就延伸到哪裏,畢竟鐵路的速度非常的快,無論是運送物資還是兵力,都要遠遠超過如今的航運和走路,在這種情況下,修建鐵路,無疑能讓一個地方的穩定程度得到提升。


    二來則是可以繁榮當地的市場經濟,有許多蔬菜在這個年代都是隻能當地收割當地吃的,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因為有的時候即便豐收了,許多蔬菜也隻能爛在地裏,根本就賣不出去,最多就是周圍幾個村鎮可以賣一賣,可這又能賣出多少呢?


    賣的不多,自然生產的欲望也就不高,這也是導致農田生產始終偏低的原因,因為無論生產多少,蔬菜和水果,到最後也不過是爛在地裏而已,而這還是好的,雖然是浪費了,可總歸還是吃得飽的,屬於一種甜蜜的苦惱,最慘的莫過於那些絕收的地方,因為氣候或者是天氣又或者是人為的原因,導致當地欠收、絕收之後,必然會使當地的糧食價格大肆上漲,而往往在這種時候,天災人禍就會一齊到來,瘟疫、流浪,這對於百姓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而鐵路的存在則可以有效的改善這樣的問題。


    他可以在危急關頭運送大量的糧食,以幫助災區百姓暫時度過難關,也可以解決當地土豪劣紳故意哄抬物價的作為,這對於當地百姓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同時因為鐵路的存在,也可以讓一些城市快速成為物流中心,這些中心的人口將快速擴展,這對於宋朝的統治來說無疑是有利地


    相比起鄉村的百姓,城市裏麵的百姓無疑要更聽宋朝的話一些,畢竟他們的工作要麽直接就是宋朝的商人提供的,要麽就是公司之中有宋朝人的股份,他們的生活用水,煤氣和舒適的環境,也來自宋朝人先進的科技,如此安逸的生活,絕對比他們原本的生活要好很多,既然如此,他們反抗的情緒也不會特別的大,而即便有反抗的情緒,鎮壓城市起義也比鎮壓農村起義要容易的多。


    這就像抓耗子一樣的,耗子很小,人見到了也不怕,可想要抓住它們卻非常的困難,尤其是一窩老鼠的時候,他們分散在各處,你想要抓到他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若是把他們聚攏在一起,不僅僅目標變大了,行動也會變得遲緩,這個時候隻要發動雷霆攻勢,便能一舉拿下,要比在鄉村之中跟他們玩躲貓貓容易的多了,綜合以上幾點,在殖民地修鐵路,也確實是一件應該做的事情。


    尤其是隨著宋朝鐵路事業的發展,許多平原地區的鐵路也修建的差不多了,而還有一些丘陵地區的鐵路,則大多都是朝廷在撥款修了,許多地方私自經營的鐵路公司,對於這些丘陵鐵路是沒有什麽興趣的,畢竟這些丘陵鐵路修建難度大,同時耗費材料、人工和工時也都是平原鐵路的幾倍以上,遠遠不是他們這些資本家能夠負擔起的。


    所以早在一兩年前,這些資本家便計劃將鐵路建到其他殖民地上去,那些殖民地上人口充沛且都是平原,修建鐵路遠遠要比在本國的丘陵之中修建容易的多,成本迴收也會更加容易,且會在未來數十年之內為資本家們帶來豐沛的收入,隻不過礙於宋朝嚴格的法律,所以這些資本家一直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力量輻射到殖民地上去,可現在,徐清卻想借助他們的力量來推行這些鐵路的建設。


    當然,鐵路的建設也一定要符合朝廷的規劃,若是各個鐵路公司為了爭奪利益而互相搶奪,導致鐵路價格太過於低廉,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就是整個宋朝的損失了,所以為了做到這件事情,徐清還得先召集國內外的鐵路公司代表們開一個會,劃分一下各個公司之間的經營範圍,以免互相搶奪導致各大殖民地占了便宜。


    除此之外,鐵路的標準也必須要規定要來,徐清很清楚的知道,這些鐵路公司在想什麽,若是到了外國,尤其是殖民地,就不需要像在宋朝本國那樣去遵守那麽嚴格的法律了,到時候隻需要把這些鐵路建設起來,他們就可以擁有大量的利益,在那個時候,把鐵路變成自己家的私產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就像當年的歐洲列強一樣,每一個國家修建的鐵路軌道距離寬度都不相同,就是為了防止自己的鐵路被其他國家所用,讓自己公司或者國家的利益最大化。


    徐清並不想這樣,他希望這鐵路能夠全部使用同一個級別的鐵軌,這樣一來,全世界通行的鐵路都會一模一樣,也方便未來的對接,對於這樣的提議,鐵路公司們自然沒有什麽理由不答應,畢竟殖民地市場要遠遠大於本國市場,若是朝廷真的放寬他們去經營,這將會有大量的錢財湧入他們的腰包之中,跟這筆錢比起來,規則的製定顯然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但在這之後,朝廷就提出了一個十分苛刻的要求,那就是這些鐵路不能私營,而應該有朝廷掌握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盈利自然也是按照這個分配額來劃分,這件事情引起了鐵路公司的極大反應,在本國的時候他們要遵守這樣的條約並不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畢竟是在本國,未來照顧國家的利益,讓他們讓出部分利益,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現在是到國外去開拓市場,若還是要給朝廷一部分利益,這對於許多鐵路公司來說,著實是一件很難下決心的事情。


    但朝廷給出的理由卻無法讓人拒絕,那就是這些鐵路公司所需要建設的地方,全部都是宋朝的殖民地,許多地方都是因為宋朝派出軍隊這才維持了當地的穩定,若是沒有宋朝的軍隊坐鎮,他們想要安心修建鐵路賺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們拿百分之三十的利潤,是完全沒有任何反駁理由的。


    這樣的借口顯然讓鐵路公司們無從反駁,再加上這些鐵路公司本來也就不夠齊心,再加上鐵路公司的發展本來就沒多少時間,大多數公司資本都還非常的薄弱,許多公司還欠著銀行大量的借款,若是跟朝廷關係鬧僵了,那麽連這次機會都丟失了不說,還會讓公司萬劫不複。


    至於這麽一點損失,其實算起來和機會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若是能夠拿下一塊人口充沛的平原土地來建設鐵路,那麽隻需要建設出兩條以上的鐵路,就可以很快給公司迴本了,而且若是得到了這樣一個機會,必然會使鐵路行業真正興旺起來,到時候就會有大量的公司湧入起來,想要做這個生意,而其他公司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進入的,因為徐清保證,在這一年內,鐵路公司的許可證將不再進行任何頒發,也就是說這一年裏,全世界的鐵路企劃他們可以隨便挑,這是什麽樣的條件,可以說隻要他們願意去做,所有最好的線路都可以在這一年裏拿下來,到時候這將是多少的利潤,根本就不需要多想,那將是潑天的財富。


    至於這些公司有沒有能力兜住這個底,這一點徐清完全不需要思考,隻要這個消息放出去,等到明天的時候,各路權貴就會找到這些鐵路公司,給他們塞錢購買股份了,畢竟這種賺錢的事情,最不怕的就是缺錢這件事情了,宋朝的富豪們又有的是錢,投出那麽一點錢來,完全是小菜一碟,就算沒有人投資,到時候隻需要讓國家銀行的借款條件放寬鬆一點,讓這些公司們可以施展手腳就可以了。


    這樣的條件無疑是非常優厚的了,所以隻思考了一天左右的時間,所有公司便都給了政事堂迴複,那就是他們願意接受朝廷百分之三十利潤瓜分的提議,而朝廷則在殖民地給予鐵路公司以保護,同時所有鐵路都將是由他們私人運營,不能算作是國家資產(在宋朝本土,所有鐵路都是國家資產,投資者隻擁有鐵路前二十年運作的權力,二十年之後,鐵路將歸於國家),這樣的條件,也順利的吸引了許多有錢沒處花的投資者,他們之中自然不乏聰明的人,看到這條消息之後,就知道鐵路這個行業將要真正興旺發達起來了,有門路的人紛紛開始尋訪各地的鐵路公司希望能夠投資,而那些沒有門路的人也不著急。


    殖民地鐵路的修建,必然會使國內的水泥、鋼鐵、重工業等產業獲得極大的動力得以提升,就算不能直接投資鐵路公司,但隻要投資這些公司也還是能賺錢的,除此之外,鐵路的建設必然會形成人才集中市場,人口集中起來,市場自然也就擴大,這樣的地方,無論是修建工廠還是開戰服務行業,都可以賺取到大量的利潤,這對於宋朝人來說,無異於又是一次利益的瓜分,所以這條新聞一經公布,無論是鐵路公司的股票,還是各基礎工業的股票,又或者是一些服務業公司的股票,都是直線往上升,這在宋朝如今的市場上已經是非常少見的事情了。


    這無疑是資本的狂歡,而這一次,也並不僅僅是有錢人的狂歡,有錢人去投資,而沒錢的人也有了賺錢的可能,許多小市民們紛紛開始打聽起鐵路修建的情況,對於那些節點城市,若是率先踩好點,先去買幾套房子下來,到時候隻要脫手一賣,便能賺取到足夠的價錢,或者是租給一些公司,以此來換取房租,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賺錢的手段,至於房子的價格,這些殖民地的房子也貴不到哪裏去,即便是中產階級想要買上一兩套也不會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而這樣的錢賺起來也非常的容易,甚至不需要什麽商業頭腦,當然前提是必須早別人一步知道商業節點到底在哪裏。


    這可就十分考驗一個人打探消息的能力了,畢竟這個消息能賺錢,是一個很值錢的消息,而這樣的消息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般人又怎麽可能輕易告訴別人呢?這自然也就引發了社會上很多欺詐團體的注意,既然這個消息那麽多人想要,那麽他們賺錢的機會自然也就來了,許多假消息開始充斥在市場之上,對此資本家們也是置若罔聞,此時的他們正在勾畫著自己的地盤,為了修建鐵路而做著預備工作呢。


    而對於這些鐵路公司來說,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無疑是那些人口稠密,地處平原同時靠近海岸線的地方了,比如說印度的孟買,泰國的曼穀,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之類的地方,都是大平原,修建起鐵路來要比丘陵地帶容易許多,並且涉及人口眾多,聚集市場也非常的方便,同時修建鐵路的人口費用也非常的低,在這種地方修建鐵路,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針對這些鐵路的報批,朝廷也采取了放寬的政策,不像是在本土,一條鐵路的修建從規劃到審批通過需要經過多道工序,要驗定這條鐵路一定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不破壞當地的環境才行,像這種殖民地鐵路顯然就沒有那麽麻煩了,即便破壞了當地的環境也無所謂,至於工人的使用更是無所謂,在宋朝本土需要照顧這群工人的利益,但在殖民地上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每天死上十幾個人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這樣的修建速度甚至要比本國還要來得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