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方法就十分好理解了,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就得先修路,隻有把鄉村通往城市的道路互相聯通之後,城市的活力才能夠順著道路進入鄉村,來繁榮當地的經濟,也可以讓鄉村的物價得以被控製,不再被中間商盤剝大量的財產,這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而這件事,宋朝早已經開始在進行著了,隻不過許多鄉村都處於丘陵地區,在那些地方,修建公路,便是放在現代的中國也是特別不容易的,尤其還需要跨越山川河流,那就更是許多花費大量的金錢,而所能得到的利潤則非常有限,這也是如今財政撥款非常稀少的原因。
打個比方,比如說在平原地區,修建一條鐵路,大概需要一千萬貫左右的花費,然後三年的時間便能夠通車,而在丘陵地區,修建一條鐵路,同樣的裏程,價錢有可能在五倍到十倍左右,而時間也可能要兩到三倍左右,人工也會成倍的增長,而輻射到的麵積則十分有限。
大家都知道,平原是人類最為適宜的居住場所,人類巨大部分人口也都聚集在平原中,而在丘陵中,人口則非常稀少,並且大多數情況下,因為良田的缺少,所以村莊之間都是散居的狀態,不像平原,一個村子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成小鎮,緊接著變成一個小規模的城市,這在山村裏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的工部自然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花那麽多的錢和時間還有精力,到最後卻隻能受益這麽一點點的人,那為什麽不把這筆投資給平原地區呢?
相同的投資,平原地區基礎建設提升的水平要比丘陵地區高四到五倍左右,收益也更加可觀,不像那些欠發達地區,到時候花了巨資建設的道路,鐵路以及其他基礎設備,還需要每年投錢來維修他們,這在發達地區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比如昆汴線,那都是每年給宋朝工部帶來無盡財富的線路,貼錢,還是每年貼錢,這確實是朝廷受不了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說了,那些貧困地區的百姓,朝廷並沒有禁止他們外出打工,到時候大量的人口進入平原城市打工,不就自然而然吸收了那些農村的人口麽,這樣一來,隻需要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宋朝的山村數量會大幅度減少,為他們修建基礎設施顯然就是多此一舉了,而這也是朝廷反對這項計劃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投入太大,但收獲太少,且宋朝如今有更加需要投資的項目,所以不願意那麽做。
總的來說,如今的宋朝政府更是一個追逐利益的政府,哪裏能賺錢,便把錢扔到哪裏,這是現在宋朝市場上的一種態度,並且非常風行,你在這裏絲毫感覺不到,儒家那種兼濟天下的感覺,好像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蠅頭小利,蠅營狗苟,壓根就不管那些老少邊窮地區的老百姓正在過著什麽日子,對於他們的苦難也是閉著眼睛當做什麽都沒有看見,不得不說,這種情況發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著實有些讓人驚訝。
兩百年的時光,或許真的可以讓那些山村消失,可這樣的消失,必然是痛苦的,甚至是令人絕望的,這一點,看一看現代日本的鄉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了,因為國家的資源全部集中在城市,導致所有的年輕人都一股腦的湧入到城市之中,鄉村失去了活力,隻有老年人和中年人在鄉村的街道上遊走。
中國的遊客去到日本的鄉村,總是會誇讚日本鄉村的街道幹淨,當然,日本的街道確實幹淨,他們的發展領先於中國,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在中國,很多鄉村之中依舊是土路為主,而在日本的鄉村之中,已經發展到了非常舒適的階段,幾乎接近於歐洲的水平了,但是之所以如此幹淨,還是因為大量的人口離開了鄉村,前往都市的緣故,這幹淨兩個字,其實用清淨來解釋更為妥帖一點。
年輕人湧入城市,城市人口越來越龐大,而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直到村子開始消亡,根據日本的統計,如今日本農村的數量正在以每年十個行政村的規模在消失著,或者麵臨合並的下場,而城市的人口則是越來越龐大,如今的東京,早已經超越了紐約,成為世界上最為龐大,也是最為富裕的超級大城市,在這樣一個國家裏,發展農村確實沒有什麽用處,把更多的資源侵入到鄉村中去,也確實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吧。
但是徐清卻並不是非常同意這樣的做法,眾所周知,要想建設超級大都市,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需要大塊的平原,超級大城市是不可能建立在山上的,當然,重慶這樣一座城市例外,除此之外,你很難找到千萬人口級別的山城,一般來說,都是平原,而平原,也是耕地的來源,這一點至關重要。
像日本,他將所有的資源投入到大城市之中,如今的關東平原,已經被建築物占據了所有的位置,你在地圖上已然找不到任何一處可以種田的地方了,這直接導致如今的日本,糧食進口量達到全年消費量的百分之六十,這便是超級大都市的代價。
當然,有人會說,這平原用來種地實在是太浪費了,既然能夠變成城市,為什麽還要種地呢,這商業用地可比農業用地更加值錢啊,到時候那這地皮的錢去國外買點糧食,不就什麽都有了麽?
對於日本來說,這樣做或許沒有錯,畢竟他是一個中等國家,在它的背後,有著美國的支持,而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有著他的支持,日本的糧食問題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跟宋朝卻不能如此,雖然如今宋朝的殖民地遍布五湖四海,在整個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但是徐清堅持認為,宋朝還是應該要保有大量的農田以保證在食物上,最起碼能夠做到百分之八十可以自給自足的程度。
這是一個超級大國所必須要做到的,就像美國一樣,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民以食為天,若是一個國家的糧食命脈掌握在其他國家的手裏,那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即便你有強大的武器,但對於食物,還是必須謹慎再謹慎,在這一點上,徐清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
所以鄉村的人口可以向著城市流動,但是城市的擴張必須嚴格按照徐清設定的底線來走,所謂的底線,就是農業用地不準擅自更改為城市用地,這是徐清所絕對不允許的,以前行政混亂的時候,地方官為了自己的政績,將大量的農村土地買下來之後便開始建設街道,鋪設城市,來壯大自己的城市,導致大量的農田成為了城市的一部分,並且借著這些政績,還真的是步步高升,人生事業上了一個大台階。
導致後來很多官員也是有樣學樣,開始將大量的農地變成了城市用地,從而大規模建造城市,以此來增加城市的規模,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大幅度提高,而大量的良田受到了不可修複的損壞,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顯然不是好事。
當然,硬要說的話,這裏麵也有一些好處,那就是房價大幅度下降了,畢竟有的人修建房屋,可是一個區一個區那麽修的,到後來,許多當地官員甚至是直接就放幾十平方公裏的土地全部劃做新建區了,有的甚至要比老城區還要來的大,這一修就是好幾年的功夫,這樣的城市麵積,絕對可以提供三十萬人以上很是舒適的居住了,而如今這些房子造出來之後,除了賣給老百姓之外,顯然也麽有什麽用了,所以雖然是一項表麵工程,但老百姓倒也得到了實惠,起碼分到了一套不錯的房子,這確實是一件好事。
再來就是繁榮的經濟,修建大規模的城市群落,鋼筋水泥自然是少不了,玻璃和工藝製品自然也是家庭裝修所必備的東西,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便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像這樣同步建造的城市區域總共有上百個,自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工業原料,這也讓宋朝的工業能力上升了一個台階,還有物流的能力,也是上升了許多,這都是好處。
當時所有的好處加在一起,都沒有壞處來的大,那就是宋朝的農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害,總共喪失的田地麵積,足足有五萬平方公裏左右,相當於三個北京市的麵積了,並且這些土地,大多數還是良田,這麽大的麵積,足夠養活幾十萬人了,可現在卻被直接劃歸為了城市用地。
要知道,中國並不是一個平原大國,相反,中國的平原少得可憐,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如此多的田地就被占據,這要是再不管,到最後中國變成一個大號日本,顯然會在可見的未來發生,而這是徐清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收購土地,安置農民和建設新城區,這些錢從哪裏來?還不是當地衙門來出錢做這些事情,畢竟商人們可不願意做這種事情,這完全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在做事情而已,對於商業,並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幫助。
可衙門又哪裏來的那麽多錢,去做這種事情呢?最後隻能向銀行借錢,來做這些麵子工程,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政績妄圖爬上更高的位置,在這場浪潮中,直接導致接近百分之四十的衙門出現了龐大的負債,其中還有三十座城市的負債率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這個數字代表著,他們的欠債,已經達到了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數字,因為這意味著當地的衙門,每年需要背負巨額的利息去還貸款,這樣一筆錢,對於一個地方衙門來說,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折磨,而對於這些官員們來說,隻不過是簽一個字,然後從銀行裏拿錢而已,最後造成的惡果,則隻能由當地人自己來承擔。
這個時候,那些分房還喊青天大老爺的人頓時不樂意了,原本他們還以為這是惠民工程呢,用那麽低的價格買了房,卻沒想到,代價卻是要在未來的人生中去付這筆錢,比如說他們的稅收將會大幅度提高,以此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如果還不夠,就要暫緩當地的基礎建設,把錢拿出來先還錢,這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來說,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所以在兩年前,徐清便督促刑部確定司法係統,從此之後,任何地方想要把農業用地改為城市用地,都必須經過朝廷的批準才可以,地方官沒有權利再隨意更改土地的屬性,這當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地方官員們的積極性,也會讓如今如火如荼的鋼鐵業受到打擊,但對於徐清來說這是必要的,這些平原,還是留給未來的子孫們去開采吧,他可不想未來的子孫隻能麵對一片鋼鐵城市然後興歎自己的祖宗為什麽沒有留給他們一片適合耕種的土地,這是徐清不想見到的。
工業汙染是人類文明的癌症,一片土地若是建立起了工廠,那麽想要讓他再變得適合農作物生產,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未來的世界,波雲詭譎,誰都無法看穿,如今宋朝強盛,可以從國外得到數之不盡的資源來養活自己本國的老百姓,但要是有哪一天衰落了呢,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的糧食又要靠誰呢?隻能靠自己,這是徐清堅信的,所以鄉村必須要保留,中國的農田也必須要滿足中國的需要,這是徐清的信念,而最後他也確實做到了,雖然讓許多官員們暗自腹誹,覺得徐清這是小題大做,甚至還有人認為徐清這是老了,開始變得懦弱了,不一而足,可徐清對於這些指責也是一笑而過,不予理睬。
(本章完)
而這件事,宋朝早已經開始在進行著了,隻不過許多鄉村都處於丘陵地區,在那些地方,修建公路,便是放在現代的中國也是特別不容易的,尤其還需要跨越山川河流,那就更是許多花費大量的金錢,而所能得到的利潤則非常有限,這也是如今財政撥款非常稀少的原因。
打個比方,比如說在平原地區,修建一條鐵路,大概需要一千萬貫左右的花費,然後三年的時間便能夠通車,而在丘陵地區,修建一條鐵路,同樣的裏程,價錢有可能在五倍到十倍左右,而時間也可能要兩到三倍左右,人工也會成倍的增長,而輻射到的麵積則十分有限。
大家都知道,平原是人類最為適宜的居住場所,人類巨大部分人口也都聚集在平原中,而在丘陵中,人口則非常稀少,並且大多數情況下,因為良田的缺少,所以村莊之間都是散居的狀態,不像平原,一個村子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成小鎮,緊接著變成一個小規模的城市,這在山村裏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的工部自然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花那麽多的錢和時間還有精力,到最後卻隻能受益這麽一點點的人,那為什麽不把這筆投資給平原地區呢?
相同的投資,平原地區基礎建設提升的水平要比丘陵地區高四到五倍左右,收益也更加可觀,不像那些欠發達地區,到時候花了巨資建設的道路,鐵路以及其他基礎設備,還需要每年投錢來維修他們,這在發達地區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比如昆汴線,那都是每年給宋朝工部帶來無盡財富的線路,貼錢,還是每年貼錢,這確實是朝廷受不了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說了,那些貧困地區的百姓,朝廷並沒有禁止他們外出打工,到時候大量的人口進入平原城市打工,不就自然而然吸收了那些農村的人口麽,這樣一來,隻需要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宋朝的山村數量會大幅度減少,為他們修建基礎設施顯然就是多此一舉了,而這也是朝廷反對這項計劃的原因,歸根到底,就是投入太大,但收獲太少,且宋朝如今有更加需要投資的項目,所以不願意那麽做。
總的來說,如今的宋朝政府更是一個追逐利益的政府,哪裏能賺錢,便把錢扔到哪裏,這是現在宋朝市場上的一種態度,並且非常風行,你在這裏絲毫感覺不到,儒家那種兼濟天下的感覺,好像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蠅頭小利,蠅營狗苟,壓根就不管那些老少邊窮地區的老百姓正在過著什麽日子,對於他們的苦難也是閉著眼睛當做什麽都沒有看見,不得不說,這種情況發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著實有些讓人驚訝。
兩百年的時光,或許真的可以讓那些山村消失,可這樣的消失,必然是痛苦的,甚至是令人絕望的,這一點,看一看現代日本的鄉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了,因為國家的資源全部集中在城市,導致所有的年輕人都一股腦的湧入到城市之中,鄉村失去了活力,隻有老年人和中年人在鄉村的街道上遊走。
中國的遊客去到日本的鄉村,總是會誇讚日本鄉村的街道幹淨,當然,日本的街道確實幹淨,他們的發展領先於中國,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在中國,很多鄉村之中依舊是土路為主,而在日本的鄉村之中,已經發展到了非常舒適的階段,幾乎接近於歐洲的水平了,但是之所以如此幹淨,還是因為大量的人口離開了鄉村,前往都市的緣故,這幹淨兩個字,其實用清淨來解釋更為妥帖一點。
年輕人湧入城市,城市人口越來越龐大,而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直到村子開始消亡,根據日本的統計,如今日本農村的數量正在以每年十個行政村的規模在消失著,或者麵臨合並的下場,而城市的人口則是越來越龐大,如今的東京,早已經超越了紐約,成為世界上最為龐大,也是最為富裕的超級大城市,在這樣一個國家裏,發展農村確實沒有什麽用處,把更多的資源侵入到鄉村中去,也確實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吧。
但是徐清卻並不是非常同意這樣的做法,眾所周知,要想建設超級大都市,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需要大塊的平原,超級大城市是不可能建立在山上的,當然,重慶這樣一座城市例外,除此之外,你很難找到千萬人口級別的山城,一般來說,都是平原,而平原,也是耕地的來源,這一點至關重要。
像日本,他將所有的資源投入到大城市之中,如今的關東平原,已經被建築物占據了所有的位置,你在地圖上已然找不到任何一處可以種田的地方了,這直接導致如今的日本,糧食進口量達到全年消費量的百分之六十,這便是超級大都市的代價。
當然,有人會說,這平原用來種地實在是太浪費了,既然能夠變成城市,為什麽還要種地呢,這商業用地可比農業用地更加值錢啊,到時候那這地皮的錢去國外買點糧食,不就什麽都有了麽?
對於日本來說,這樣做或許沒有錯,畢竟他是一個中等國家,在它的背後,有著美國的支持,而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有著他的支持,日本的糧食問題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跟宋朝卻不能如此,雖然如今宋朝的殖民地遍布五湖四海,在整個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但是徐清堅持認為,宋朝還是應該要保有大量的農田以保證在食物上,最起碼能夠做到百分之八十可以自給自足的程度。
這是一個超級大國所必須要做到的,就像美國一樣,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民以食為天,若是一個國家的糧食命脈掌握在其他國家的手裏,那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即便你有強大的武器,但對於食物,還是必須謹慎再謹慎,在這一點上,徐清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
所以鄉村的人口可以向著城市流動,但是城市的擴張必須嚴格按照徐清設定的底線來走,所謂的底線,就是農業用地不準擅自更改為城市用地,這是徐清所絕對不允許的,以前行政混亂的時候,地方官為了自己的政績,將大量的農村土地買下來之後便開始建設街道,鋪設城市,來壯大自己的城市,導致大量的農田成為了城市的一部分,並且借著這些政績,還真的是步步高升,人生事業上了一個大台階。
導致後來很多官員也是有樣學樣,開始將大量的農地變成了城市用地,從而大規模建造城市,以此來增加城市的規模,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大幅度提高,而大量的良田受到了不可修複的損壞,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顯然不是好事。
當然,硬要說的話,這裏麵也有一些好處,那就是房價大幅度下降了,畢竟有的人修建房屋,可是一個區一個區那麽修的,到後來,許多當地官員甚至是直接就放幾十平方公裏的土地全部劃做新建區了,有的甚至要比老城區還要來的大,這一修就是好幾年的功夫,這樣的城市麵積,絕對可以提供三十萬人以上很是舒適的居住了,而如今這些房子造出來之後,除了賣給老百姓之外,顯然也麽有什麽用了,所以雖然是一項表麵工程,但老百姓倒也得到了實惠,起碼分到了一套不錯的房子,這確實是一件好事。
再來就是繁榮的經濟,修建大規模的城市群落,鋼筋水泥自然是少不了,玻璃和工藝製品自然也是家庭裝修所必備的東西,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便促進了市場的發展,像這樣同步建造的城市區域總共有上百個,自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工業原料,這也讓宋朝的工業能力上升了一個台階,還有物流的能力,也是上升了許多,這都是好處。
當時所有的好處加在一起,都沒有壞處來的大,那就是宋朝的農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害,總共喪失的田地麵積,足足有五萬平方公裏左右,相當於三個北京市的麵積了,並且這些土地,大多數還是良田,這麽大的麵積,足夠養活幾十萬人了,可現在卻被直接劃歸為了城市用地。
要知道,中國並不是一個平原大國,相反,中國的平原少得可憐,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如此多的田地就被占據,這要是再不管,到最後中國變成一個大號日本,顯然會在可見的未來發生,而這是徐清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收購土地,安置農民和建設新城區,這些錢從哪裏來?還不是當地衙門來出錢做這些事情,畢竟商人們可不願意做這種事情,這完全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在做事情而已,對於商業,並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幫助。
可衙門又哪裏來的那麽多錢,去做這種事情呢?最後隻能向銀行借錢,來做這些麵子工程,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政績妄圖爬上更高的位置,在這場浪潮中,直接導致接近百分之四十的衙門出現了龐大的負債,其中還有三十座城市的負債率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這個數字代表著,他們的欠債,已經達到了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數字,因為這意味著當地的衙門,每年需要背負巨額的利息去還貸款,這樣一筆錢,對於一個地方衙門來說,意味著無窮無盡的折磨,而對於這些官員們來說,隻不過是簽一個字,然後從銀行裏拿錢而已,最後造成的惡果,則隻能由當地人自己來承擔。
這個時候,那些分房還喊青天大老爺的人頓時不樂意了,原本他們還以為這是惠民工程呢,用那麽低的價格買了房,卻沒想到,代價卻是要在未來的人生中去付這筆錢,比如說他們的稅收將會大幅度提高,以此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如果還不夠,就要暫緩當地的基礎建設,把錢拿出來先還錢,這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來說,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所以在兩年前,徐清便督促刑部確定司法係統,從此之後,任何地方想要把農業用地改為城市用地,都必須經過朝廷的批準才可以,地方官沒有權利再隨意更改土地的屬性,這當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地方官員們的積極性,也會讓如今如火如荼的鋼鐵業受到打擊,但對於徐清來說這是必要的,這些平原,還是留給未來的子孫們去開采吧,他可不想未來的子孫隻能麵對一片鋼鐵城市然後興歎自己的祖宗為什麽沒有留給他們一片適合耕種的土地,這是徐清不想見到的。
工業汙染是人類文明的癌症,一片土地若是建立起了工廠,那麽想要讓他再變得適合農作物生產,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未來的世界,波雲詭譎,誰都無法看穿,如今宋朝強盛,可以從國外得到數之不盡的資源來養活自己本國的老百姓,但要是有哪一天衰落了呢,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的糧食又要靠誰呢?隻能靠自己,這是徐清堅信的,所以鄉村必須要保留,中國的農田也必須要滿足中國的需要,這是徐清的信念,而最後他也確實做到了,雖然讓許多官員們暗自腹誹,覺得徐清這是小題大做,甚至還有人認為徐清這是老了,開始變得懦弱了,不一而足,可徐清對於這些指責也是一笑而過,不予理睬。
(本章完)